冷库制冷系统的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冷库常用知识
以下是一些冷库常用的知识:
1. 冷库的定义:冷库是指通过人工制冷的方法,使库内保持一定的低温,用于储存和保鲜食品、药品等易腐物品的设施。
2. 冷库的分类:按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冷库、分配性冷库和零售性冷库;按库温可分为高温库、中温库、低温库和超低温库。
3. 冷库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实现制冷。
4. 冷库的保温:冷库的墙壁、地面和天花板通常采用保温材料进行隔热,以减少冷量损失。
5. 冷库的温度控制:冷库内一般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和调节库内温度。
6. 冷库的湿度控制:对于一些对湿度要求较高的物品,冷库可能会配备除湿设备或加湿器来控制库内湿度。
7. 冷库的货物管理:冷库内的货物应合理堆码,保持通风良好,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8. 冷库的安全事项:冷库内要注意防火、防滑,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冷库制冷方案冷库是指用来储存低温产品的建筑或设备,在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冷库的制冷方案是确保冷库内温度稳定且适宜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冷库制冷方案,以供参考。
一、冷库制冷原理冷库制冷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制冷循环来降低冷库内部的温度。
制冷循环是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的闭式回路完成的。
具体步骤如下:1. 蒸发器:制冷循环的第一步是在蒸发器中将制冷剂吸热蒸发,从而吸收冷库内部的热量。
这使得冷库内的温度降低。
2. 压缩机: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被压缩成高压高温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排放出去。
这一步使得制冷剂释放热量,从而完成了制冷过程。
3. 冷凝器: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散热器散热,变成高温高压液体。
这一步使得制冷剂的温度降低,为下一步的膨胀阀准备。
4. 膨胀阀:高温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膨胀成低温低压液体,并进入蒸发器。
这一步使得制冷剂的温度进一步下降,为吸收热量做好准备。
二、冷库制冷方案之制冷设备选择1. 压缩机:常见的制冷循环中,压缩机是核心设备之一。
常用的压缩机有往复式压缩机和螺杆压缩机,根据具体的冷库需求选择合适的压缩机类型。
往复式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较小,适用于小型冷库;螺杆压缩机制冷剂流量较大,适用于大型冷库。
2. 冷凝器:冷凝器是用于散热的设备,决定了制冷效果的好坏。
常见的冷凝器有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
风冷式冷凝器需要考虑室外环境的影响,而水冷式冷凝器则需要水源供应,选择合适的冷凝器类型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3. 膨胀阀:膨胀阀的选择要根据冷库的制冷量和制冷剂的特性来确定。
膨胀阀的作用是控制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流量,以控制冷库内部的温度。
三、冷库制冷方案之环境控制除了制冷设备的选择,环境控制也是冷库制冷方案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环境控制的要点:1. 保温材料:冷库的保温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能够有效防止外界热量的传入。
常见的保温材料有聚氨酯发泡板、挤塑板等。
冻库的工作原理
冷冻库是一种用于储存货物、食品等低温物品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冷循环系统:冷冻库通常采用制冷剂作为热量传递介质,通过制冷循环系统实现低温环境的维持。
该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件。
制冷剂在压缩机的作用下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热并冷却成液体状态,经过膨胀阀放出一部分压力后,进入蒸发器中蒸发成低温低压气体,从而吸收室内热量并形成冷冻效果。
2. 绝缘层:冷冻库的外壁和内壁通常会采用一定厚度的绝缘材料进行覆盖,以减少外界热量对内部温度的影响。
绝缘层能有效防止冷能的散失,使得冷冻库能够更好地保持低温环境。
3. 冷却设备:冷冻库需要借助冷冻设备进行冷却,其中常用的冷却方式包括空气冷却和水冷却。
空气冷却通常采用风冷式制冷机组,通过风扇将制冷产生的冷风对货物进行降温;水冷却则利用冷冻水或冰水通过管道输送,通过热交换器将冷水对货物进行冷却。
冷却设备的选用会根据冷冻库的规模、用途和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4. 温度控制系统:冷冻库通常需要通过温度控制系统来监测和调节库内温度。
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设定所需温度,一旦温度超出设定范围,系统将启动或停止制冷设备,以维持温度在要求的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冷冻库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制冷循环系统、绝缘层、冷却设备和温度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实现货物的低温储存和保鲜。
冷库制冷系统原理冷库制冷技术是指利用空调和恒温技术来控制冷库内温度的一种技术,主要通过控制风机、水泵等机械设备的转速,来控制冷库内温度的变化。
冷库制冷技术主要包括冷库的设计、建造、维护及环境控制等内容。
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冷库制冷系统原理。
一、冷库系统原理冷库制冷系统一般具有四大系统:空调控制系统、排热控制系统、送风控制系统以及温度控制系统。
1、空调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它具有强制空调、循环空调等几种类型。
强制空调系统是指运用机械搅动的方式,使空气在冷库内循环,并且控制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达到维护货物质量的目的。
而循环空调系统是指运用气流和空气循环系统,调节冷库内空气温度、湿度。
2、排热控制系统排热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将冷库内的热量释放出来,以保持冷库的恒温。
这一系统主要是采用热交换器,该设施可以将室内热量转移到室外,从而达到保持恒温的目的。
3、送风控制系统送风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将新鲜的空气吹入到冷库内,以补充空气中的氧气、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
4、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主要是用来控制冷库内温度的。
它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及冷库内温度变化而调节机械设备的转速,从而控制冷库内温度的变化。
二、冷库设计原理冷库设计原理是冷库制冷技术的基础,它包括结构设计、内部温度设计、温度控制原理以及冷库恒温维护等内容。
结构设计的原则是:保证可以把最大的空间用于存放货物以及提升冷库内温度的稳定性;内部温度设计要考虑存放物品的种类和重量,设置多个温度区域;温度控制原则是温度控制设备应具备快速调节和精确控制的特点;冷库恒温维护原则是通过冷库的维护保持恒温状态。
三、总结冷库制冷技术是一种专业的技术,它包括冷库的设计、建造、维护及环境控制等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了冷库制冷系统的原理。
冷库系统主要包括强制空调、循环空调、排热、送风以及温度控制等几大系统;冷库设计原则涉及结构设计、内部温度设计、温度控制原理以及冷库恒温维护等内容;最后,冷库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是要非常重视。
冷库原理冷库是一种用于储存和保鲜冷藏品的设施。
它通过一系列的原理和技术来维持低温环境,延长冷藏品的保质期,并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1. 制冷循环原理:冷库通常采用制冷循环系统,其中核心组件是制冷剂。
制冷剂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来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实现温度的降低。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并蒸发成气体,从而使蒸发器内的温度下降。
然后,制冷剂经由压缩机进行压缩,升高其温度和压力,并流向冷凝器,通过冷凝器中的冷却介质散热并变成液态。
最后,制冷剂通过膨胀阀降低压力并再次回到蒸发器中,循环往复。
2. 绝热层原理:冷库的建筑结构通常包括墙体、屋顶和地板。
这些结构都需要具备良好的绝热性能,以防止外界热量的进入和冷库内部冷量的损失。
常用的绝热材料包括聚氨酯、聚苯板和玻璃棉等,它们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能量的流失。
3. 温控系统原理:为了保持冷库内的恒定低温环境,冷库通常配备有温度控制系统。
温控系统通过自动调节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控制制冷剂的供应量和循环速度,以使冷库内部的温度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温控系统还可以监测和记录冷库内的温度变化,一旦温度异常超出设定范围,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通风系统原理:冷库内部的空气流通也是保持冷库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通风系统通过空气循环和新鲜空气的进入,保持冷库内的湿度、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浓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同时,通风系统还可以帮助排除冷库内的湿气和异味,提供清洁和卫生的环境。
冷库的原理和技术确保了冷藏品在储存和保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并对各类冷冻食品、药品、化学制品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冷循环、绝热层、温控系统和通风系统等综合原理的应用,冷库能够有效地提供符合需求的低温环境。
冷库制冷系统原理讲解
冷库制冷系统是一种用于保持冷库内恒定低温的系统。
它的原理基于热力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压缩、冷凝、蒸发和膨胀等。
冷库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等。
下面将分别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讲解。
1. 压缩机:冷库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负责将低压的制冷剂气体抽入系统并加压。
通过增加制冷剂的压力,其温度也随之上升。
2. 冷凝器:经过压缩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
冷凝器中的制冷剂会与外界空气接触,使其温度下降并转变为高压液体。
这一过程中,制冷剂会释放热量到冷凝器的外部环境中。
3. 蒸发器: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会经历蒸发过程,吸收冷库内的热量,将冷库内的温度降低。
蒸发后的制冷剂会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
4. 膨胀阀:膨胀阀的作用是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
通过调节膨胀阀的开启程度,可以控制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流动速度,从而达到调节冷库内温度的目的。
通过上述几个步骤的循环运行,冷库制冷系统可以使冷库内的温度保持在所需的恒定低温状态。
这种制冷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对于保持冷库内货物的质量和保存期限至关重要。
同样,不同的制冷剂可以使用不同的原理来实现制冷效果,但整体的工
作原理基本是一致的。
总结起来,冷库制冷系统通过压缩、冷凝、蒸发和膨胀等热力学原理来实现制冷效果。
其中,压缩机用于增压制冷剂气体,冷凝器用于释放热量,蒸发器用于吸收热量,膨胀阀用于控制制冷剂的流动速度。
通过这些步骤的循环,冷库内的温度可以保持在所需的恒定低温状态。
冷库制冷系统原理冷库制冷系统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制冷设备和管道,将热量从冷库内部移出,从而使冷库内部的温度降低到所需的温度,以保持冷库内部的食品、药品等物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冷库制冷系统的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和热传递的基本原理,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往复,实现热量的传递和温度的控制。
首先,冷库制冷系统的核心是制冷剂。
制冷剂是一种能够在低温下蒸发和在高温下凝结的物质,它可以在制冷循环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实现冷库内部温度的控制。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丙烷等。
其次,冷库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部分。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首先通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然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制冷剂释放热量,从而冷却成高压液体。
接下来,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外界热量,从而蒸发成低温低压气体,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最后,冷库制冷系统的原理也涉及到热传递的过程。
通过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作,制冷剂能够与冷库内部的空气或物品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同时,制冷剂在蒸发和冷凝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外部的冷却水或空气来帮助散热,以保持制冷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冷库制冷系统的原理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工作时间和频率,来调节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能耗;也可以通过优化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设计,来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冷库,如低温冷库、中温冷库和冷藏库,也需要根据其特点和要求进行相应的制冷系统设计和调整。
总之,冷库制冷系统的原理是基于制冷剂的循环往复和热传递的过程,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实现对冷库内部温度的控制和调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实现高效稳定的制冷效果。
机械冷库的名词解释机械冷库是现代冷藏技术中的重要设施,它以机械制冷技术为基础,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参数,用于保存和保鲜各种食品、药品、化工品等物品。
下面将就机械冷库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进行详细解释。
一、组成部分机械冷库主要由冷藏室、制冷系统、控制系统和保温材料组成。
1. 冷藏室:冷藏室是机械冷库的主体部分,一般由保温板、保温门等构成。
保温板采用优质的保温材料,如聚苯板或聚氨酯板,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可以有效阻止热量传导。
保温门采用特殊的密封结构,以确保冷库内部温度的稳定性。
此外,冷藏室还包括货架、传送带等辅助设施,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存储物品。
2.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是机械冷库实现低温状态的核心部分。
它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等组成。
压缩机起到压缩制冷剂、提高其温度和压力的作用。
冷凝器用于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冷却并转化为高温高压气体。
蒸发器将制冷剂蒸发为低温低压气体,吸收冷库内部热量实现降温。
节流阀则用于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确保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机械冷库的智能核心,它可以监测和控制冷库内部的温度、湿度、通风量等关键参数。
控制系统通常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装置等组成。
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冷库内部的温度变化,湿度传感器则用于监测湿度水平。
自动化控制装置可以根据预设的温度和湿度范围,自动调节制冷系统的运行,以保持冷库内的理想环境。
4.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是机械冷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阻隔外界热源对冷库的影响,减少能量消耗。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苯板、聚氨酯板、硅酸盐板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抗老化性能,能够有效减少冷库内部温度的变化。
二、工作原理机械冷库的工作原理基于制冷循环和保温隔热原理。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在压缩机的作用下,通过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协同作用,实现了热量的传递和转移。
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吸收冷库内部的热量,使冷库内部温度下降。
冷库制冷系统原理
冷库制冷系统是一种用来控制冷库内环境温度的技术,它可以有效控制冷库内的温湿度以及温差,保护和保存存储物品的安全和质量。
这种系统由冷却机、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内外机组组成,采用蒸发冷却、室外湿冷空调、冷凝空调及热泵空调系统等不同制冷原理,实现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
冷库制冷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环境内的温度要求,为存储的货物提供一个适宜的保管温度。
它采用的制冷原理是:当发动压缩机时,压缩机将空气升温,温度升高将导致制冷剂蒸发,这时压缩机的输出温度会变低,从而达到空调系统的目的。
压缩机升压的热量回传到室外,则另一部分能量被冷凝器和蒸发器吸收,而冷凝器把热量转变为制冷剂的液态,转变为蒸发器吸热,使制冷机中的制冷剂温度升高,产生冷热能量。
冷库制冷系统的冷却效果可以用温度曲线来表示,它一般是以温度为横坐标,时间为纵坐标,以折线图或曲线显示,可以根据你想要冷库中的温度和湿度状况来控制,从而确保冷库中温度和湿度处于正常范围内。
冷库制冷系统在建成后,还需要根据冷库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不断调整制冷系统,以维持冷库环境温湿度恒定。
考虑到冷库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可以根据季节性变化不断调整制冷系统的设置,确保冷库的安全运行。
冷库制冷系统是用来控制冷库内温湿度、温差以及保护存储物品
的安全和质量的技术,它采用压缩机升压的热量回传到室外来实现制冷,采用温度曲线来控制,还要根据季节性变化来不断调整制冷系统,以确保冷库的安全运行。
冷库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冷库制冷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冷库温度和湿度的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主要组件组成。
首先,制冷系统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然后将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与空气或水接触,将制冷剂气体的热量释放到环境中。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气体逐渐冷却并变成高压液体。
然后,高压液体进入膨胀阀。
膨胀阀是一个细小的通道,可以减少液体的压力和流速。
通过膨胀阀,高压液体快速流过,压力迅速降低。
这个过程中,制冷剂液体的温度也急剧下降。
最后,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与冷库内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经过蒸发器,制冷剂液体吸取了冷库内部空气的热量,变成低压蒸气。
同时,冷空气通过蒸发器被冷却,实现了冷库内的降温效果。
整个过程中,制冷剂在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相变以及热量的传递,实现了对冷库内部温度的控制。
通过控制制冷系统中各个组件的运行和工作参数,可以实现冷库内温度的调节和维持。
冷库制冷系统原理
冷库制冷系统是一种用于储存和保鲜食品、药品等商品的重要
设施,其原理是利用制冷剂的循环流动和蒸发、冷凝的物理变化来
实现对库房内温度的控制。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
膨胀阀和蒸发器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冷库制冷系统的原理。
首先,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制冷剂的物理性质。
制冷剂
在低温低压下蒸发吸收热量,使得蒸发器内的空气温度降低,从而
实现对库房内温度的控制。
而在高温高压下,制冷剂会冷凝释放热量,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其次,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压缩机,它负责将低温低压的蒸
汽制冷剂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使得制冷剂冷凝成液体。
接着,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内的制冷剂蒸发吸收热量,完成制冷过程。
最后,制冷剂再
次被压缩机吸入,循环往复。
再次,冷库制冷系统的能效问题备受关注。
在实际应用中,为
了提高能效,通常会采用换热器来回收制冷剂在冷凝和蒸发过程中
释放或吸收的热量,从而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系统的效率。
最后,冷库制冷系统的控制是实现温度稳定的关键。
通过对压缩机的启停、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面积调节等手段,可以实现对冷库内温度的精确控制,保证储存物品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冷库制冷系统是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流动和物理变化来实现对库房内温度的控制,其核心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能效,通常会采用换热器来回收制冷剂在冷凝和蒸发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通过对系统的精确控制,可以保证冷库内温度的稳定,从而保证储存物品的质量和安全。
冷库制冷系统原理
冷库制冷系统原理是通过循环流动工质来实现冷库内空气的降温和湿度的控制。
其工作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步骤: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首先,在制冷系统中,一个压缩机首先将低温低压的工质气体吸入,然后通过压缩的方式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经过压缩后,工质成为高温高压气体,并进入下一个步骤。
接着,高温高压的工质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与外界的换热,将其温度降低,使工质气体变成高压液体。
这是因为冷凝器内部有一根辐射管,外面是环境空气以及制冷风机通过强制对流冷却的方式凝结的。
然后,高压液体进入膨胀阀,膨胀阀会降低液态工质的压力,使其变成低压液态。
最后,低压液态通过蒸发器,吸收室内热量,使工质变成低温低压气态。
蒸发器内部有许多绕线,通过低温低压的工质气体与内部空气的热交换来降低蒸发器内部的温度,并通过冷风机在冷库中循环空气。
通过循环流动工质,不断地重复以上的四个过程,冷库内部的温度可以被降低,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同时,通过控制蒸发过程中工质的流量和压力,也可以控制冷库内的湿度水平。
集装箱式冷库工作原理
集装箱式冷库是一种密封式的冷藏设备,主要用于储存和保鲜冷冻食品、药品和其他温度敏感的货物。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制冷系统:集装箱式冷库采用制冷系统进行制冷,一般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等组成。
制冷系统通过循环制冷剂的方式实现集装箱内部的温度降低。
2.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增加其温度和压力。
3. 冷凝器:冷凝器是将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散热方式降温,使其转化为高压液体。
冷凝器通常通过风扇将集装箱内部的热量排出,使制冷剂温度下降。
4. 膨胀阀:膨胀阀将高压液体制冷剂调节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
膨胀阀通过调节制冷剂的流量,控制制冷剂的进入蒸发器的速度。
5.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的换热器,通过蒸发制冷剂的方式吸热,从而降低集装箱内部的温度。
蒸发器将制冷剂由液体转化为低温低压的蒸汽,吸收集装箱内部的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
6. 温度控制系统:集装箱式冷库配备了温度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集装箱内部的温度,并通过控制制冷系统的运行来调整集装箱内部的温度。
综上所述,集装箱式冷库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制冷系统的制冷循环,利用蒸发制冷的原理将集装箱内部的温度降低,从而实现货物的储存和保鲜。
冷库制冷系统原理
冷库制冷系统原理主要包括压缩、冷凝、蒸发和膨胀四个基本过程。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压缩过程:系统中的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并通过电动机驱动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这个过程使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升高。
2. 冷凝过程: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散热器散发热量,使其冷却并转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
冷凝过程中,制冷剂释放的热量被传递给外界环境。
3. 蒸发过程: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内部,通过减压,制冷剂液体迅速蒸发成制冷剂气体。
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从高温状态降温,吸收周围物体的热量。
4. 膨胀过程:制冷剂气体穿过膨胀阀,压力降低,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然后重新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制冷循环。
通过不断重复以上四个过程,冷库制冷系统可以持续地将热量从冷库内部转移到外部环境,从而保持冷库内的低温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冷库制冷系统中的其他组件,如冷却风扇、蒸发风扇等,也起到辅助排热、保持空气流通等作用,以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
冷库概述1•氨机冷库顾名思义,以液氨为制冷剂的制冷设备,是6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制冷方式直至到现在仍广泛应用于大型冷库中。
但由于其耗能高,操作成本高,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等缺点已经被氟机冷库所取代。
2.氟机冷库氟机冷库即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制冷设备,由于现代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已经基本取代氨机冷库,也是本公司的主要服务项目。
并根据库温及使用目的的不同大致分为:速冻库,冷冻库,及冷藏库。
3.速冻库库温在-25°C以下,多用于生鲜食品及肉类的速冻,例如:鲜肉果蔬水饺等目的在于:生鲜食品在快速低温的作用下能有效保持原有营养成分及色泽。
速冻库由于其要求库温低,制冷量大,故与冷冻库和冷藏库相比其制冷设备配置及成本高于后者。
速冻库又根据使用中对湿度,空间等要求的不同还分为:搁架式速冻库跟风冷式速冻库。
4.冷冻库又名冻结物储藏库,是目前最为常见和使用的冷库形式,其库温在-10 C到-25 C 之间,主要用于冷冻货物及食品的储存,其目的在于保存经过冷冻过的物品。
根据使用要求同样分为直冷式及风冷式两种。
目前直冷式成本略高于风冷式。
5.冷藏库库温在2C到8C之间,类似家用冰箱中的冷藏间,主要以风冷式为主,多用于果蔬食品的冷藏保鲜,由于冷冻库可兼用冷藏库的特点,故目前使用建设数量较少。
6.搁架式速冻库又名直冷式速冻库,即需要速冻的货物直接放在制冷搁架上进行冷冻,与风冷式速冻相比,具有速冻速度快,货物水分流失少等特点,但建设成本高于风冷速冻库。
(目前较为先进的速冻搁架即:铝合金高效速冻搁架,也是本公司主要产品之一)。
7.风冷式速冻库即:速冻库内的冷空气通过制冷风机直接排出,主要特点是建设成本低,安装方便快捷,但具有风干货物的缺点,多用于速冻那些经过包装的货物。
8.直冷式冷冻库最为常见和使用的冷库,即:通过制冷顶排管直接对流使冷库降温,优点在于:高效节能,冷库使用空间效率高,制冷设备工作压力稳定,库温均匀,库内湿度高等。
冷库制冷系统的概述
利用外界能量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物质(或环境)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物质(或环境)的系统叫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可分为蒸气制冷系统、空气制冷系统和热电制冷系统。
其中蒸气制冷系统又可分为蒸气压缩式、蒸气吸收式和蒸气喷射式等多种类型。
1.制冷系统方案设计的意义
制冷系统方案设计是设计工作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其方案的选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建造费用、操作管理的方便程度、机器设备的先进性及经常运转费用的高低等。
因此,在选择、确定方案时,应从先进性、实用性、经济发展诸方面考虑,因地制宜地选出合适的设计方案。
2.制冷系统方案设计的依据
1)制冷装置服务对象,如冷库、空调、工艺用水等。
2)建设规模和投资限额。
3)生产工艺要求。
4)当地水文气象条件,如冷却水温、水量、水质等。
5)制冷装置所处环境。
3.制冷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1)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尽量选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3)制冷系统在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简单,操作管理方便。
4)投资合理,不仅要考虑一次投资和经常运转费用,还要考虑到技术、经济及发展问题。
总之,要使所选方案安全可靠、方便灵活、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4.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的基本构成
(1)单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由制冷原理可知,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是构成压缩式制冷系统必不可少的四大部件,把它们依次用管道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最基本的单级压缩系统。
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四个过程,即可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2)双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
双级压缩由低压级压缩机(低压缸)、高压级压缩机(高压缸)、中间冷却器、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组成的双级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
其循环是:低压级压缩机由蒸发器吸入低压蒸气,压缩至中间冷却器,在中间冷却器内被冷却,再由高压级压缩机吸入并升压至冷凝压力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再经节流阀供至蒸发器吸热蒸发,如此循环。
中间冷却器内的冷源是由高压液体经节流后提供。
(3)综合系统的基本构成实际制冷装置中,有单级压缩系统,也有双级压缩系统,还有既有单级也有双级的综合系统。
此时的综合系统并不是由两个独立的单、双级系统合并而成,一般情况下,由于单、双级压缩冷凝压力的一致性,实际上综合系统可以看成是单级系统和双级系统共用冷凝器而构成的。
(4)压缩系统的基本构成是制冷系统中比不可少的。
但使用中的制冷系统为了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改善运行的经济性,增设了诸如贮液器、油分离、气液分离器、排液桶、低压循环桶、液泵、调节站、安全阀等设备和阀件,构成了比基本构成复杂得多的实际制冷系统。
5.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原理图
用管线、阀件图例绘制的,能简单的表示出实际制冷系统中机器、设备、阀件、仪表之间互相关系的图称制冷系统原理图。
从制冷系统原理图上可以看出机器、设备的规格、
型号、规格、数量,制冷系统的规模、特性,系统的合理性与先进性等。
因此,阅读制冷系统图是了解制冷装置的重要手段。
和顺制冷作为冷库行业的知名品牌,一直专注于制冷领域。
凭借在制冷领域的专业水平和成熟技术,在行业迅速崛起。
希望与业界各方一起努力,为中国的冷库行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