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原发性肝癌等综合介入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25.22 MB
- 文档页数:4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研究作者:刘金明赵震宇李涛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21期[摘要] 目的研究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及TACE联合PEI 3种介入治疗手段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接诊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
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TACE组、PEI组以及TACE+PEI组,每组各40例。
分别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 TACE+PEI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TACE组(70%)和PEI组(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c)-0017-02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群众的生命及健康[1]。
有研究显示,采用介入治疗的手段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2-3]。
本院分别对单独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单独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以及TACE+PEI 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3月~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相关诊断标准。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TACE组、PEI组以及TACE+PEI组,每组各40例。
TACE组40例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4~68岁,平均(53.1±10.1)岁;PEI组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3~69岁,平均(54.3±8.1)岁;TACE+PEI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0~67岁,平均(53.2±10.5)岁。
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C22.900肝恶性肿瘤行38.86007肝动脉栓塞术临床路径一、C22.900肝恶性肿瘤行38.86007肝动脉栓塞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C22.900肝恶性肿瘤,行38.86007肝动脉栓塞术。
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可以手术切除,但由于其他原因(如高龄、严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肝区疼痛、食欲减退、上腹饱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消瘦、乏力、发热。
晚期常出现黄疸、出血倾向。
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及肝外非特异性表现等。
患者常有慢性肝病病史。
2.体征:肝脏肿大、血管杂音、黄疸、门静脉高压征象,浸润、远处转移和合并症引起的体征。
3.辅助检查:血清AFP等肿瘤标志物;肝脏影像学(腹部超声检查、CT),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4.病理学诊断明确:术后病理、经皮肝穿刺活检或淋巴结穿刺活检。
5.HCC的临床诊断:建议尽可能取得病理诊断。
对于无法获得病理学诊断的肝细胞癌,2011年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建议如下,1.+2a两项或者1.+2b+3三项时,可确定HeC的临床诊断。
(1)具有肝硬化以及HBV和(或)HCV感染的证据。
(2)典型的HCC影像学特征:同期多排CT扫描和(或)动态对比增强MR1.检查显示肝脏占位在动脉期快速不均质血管强化,而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洗脱。
(2a)如果肝脏占位直径≥2cm,CT和MR1两项影像学检查中有一项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即可诊断HCC o(2b)如果肝脏占位直径在1.-2cm,则需要CT和MR1.两项影像学检查都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方可诊断HCC,以加强诊断的特异性。
(3)血清AFP2400μg/1.持续1个月或2200μg/1.持续2个月,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FP升高,包括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继发性肝癌等。
6、临床分期:建议用巴赛罗那(BC1.e)分期标准,也可参照中国分期标准。
什么是肝癌介入治疗 ?我国曾经是肝病大国。
以前,在农村,由于医学知识缺乏、卫生条件不好、疫苗未全面普及等,常常是一个家庭里有几个都患有肝病。
随着国家的强大,科技的发展,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医学知识的普及,卫生条件好了,肝病的患病率直线下降。
但肝癌在现在,仍旧是非常常见的疾病。
我国很早就开始致力于肝病治疗的研究,现在有了许多的治疗方法。
放射介入治疗就是治疗肝癌一种的方法。
1.肝癌介入治疗肝癌分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
顾名思义,原发性肝癌就是肝脏自身发生癌变,长了肿瘤;继发性肝癌是指其他地方的癌细胞扩散到了肝脏上,引发肝细胞发生癌变。
肝癌介入治疗主要针对原发性肝癌。
肝癌在早期,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症状,故很难被患者发觉,一旦患者感觉不适,到医院就诊,可能就已经是肝癌中晚期了。
肝癌介入治疗一般是针对手术切除肿瘤效果已经不好的肝癌晚期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
肝癌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
一般是在患者大腿血管处开个口子,插入导管,导管顺着血管到达肝脏病灶处,找到给肿瘤提供血液的血管,通过三种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由导管给肿瘤注入放射药物杀死癌细胞,“毒死肿瘤”;堵塞给肿瘤供血的血管,“饿死肿瘤”;堵住供血血管,然后给肿瘤注入药物,让肿瘤死得更彻底。
一般注入肿瘤的药物都是放射性药物。
医学研究发现正常的肝细胞只有20%左右的血液是由肝动脉供应,而其他部分是由门静脉供应,而肝癌细胞的血液80%~90%是来自肝动脉。
这给肝癌介入治疗法提供了解剖学方面的理论基础,也是肝癌介入治疗法的最基础的原理。
2.肝癌介入治疗的实际使用情况药能治病,但是是药也有三分毒。
对于肝癌介入治疗法,要看到它的效果,也要知道能使这种治疗法达到最佳效果的条件。
肝癌介入治疗需要住院进行手术,但相对肝脏切除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没有很大的创口,患者很快就可以出院。
但同时,介入治疗不能彻底切除肿瘤,只是切断营养让其自己萎缩,不如切除来得彻底,因此也一般用于晚期患者延长生命,或是缩小肿瘤,给手术切除肿瘤创造条件。
介入诊疗科目前开展的介入诊疗项目介入科目前开展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项目有:一、介入血管造影术:1、全脑血管造影。
2、大动脉造影(胸主动脉、腹主动脉)。
3、上肢、下肢动、静脉造影。
4、髂内、外动静脉造影。
5、肝、脾、肾、支气管动脉造影。
6、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
二、部分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介入治疗:1、肝血管瘤:经腹腔干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行栓塞治疗。
2、肝、肾囊肿或脓肿:穿刺抽吸治疗如CT引导下穿刺脓腔抽吸、囊肿抽吸囊液等。
注射硬化剂腐蚀破坏囊壁、注射抗菌素冲洗脓腔。
3、脾功能亢进:经脾动脉行脾脏部分栓塞治疗。
4、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栓塞术:超选择性插管至瘤腔或靶血管进行栓塞治疗。
5、外周血管、脑血管(动脉或静脉内)溶栓治疗、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6、消化道出血:经相应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
7、肾出血:经相应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
三、恶性肿瘤介入治疗:1、肺部肿块穿刺抽吸术(活检)。
2、食道癌所致食道狭窄:行食道内支架置入术。
3、原发性肝癌:可采用超选择性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
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在合并大咯血时可作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5、晚期肾癌:选择性肾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
6、晚期盆腔肿瘤: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体癌、膀胱癌均可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相应分支途径行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
7、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灌注化疗。
8、晚期胃癌:经腹腔动脉、胃左动脉或肝动脉灌注化疗。
9、晚期结肠癌:经肠系膜上或下动脉的分支行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
10、直肠癌:经肠系膜下或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
11、恶性淋巴瘤、食道癌:经相应供血动脉灌注化疗。
12、骨胳系统恶性肿瘤:经供血动脉灌注化疗。
13、肺部转移性肿瘤:应分别对原发病灶动脉和转移灶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14、肝转移性肿瘤: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的同时,还要对原发瘤的区域进行灌注化疗。
医学影像学的放射介入治疗医学影像学的放射介入治疗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引导下,通过导管等途径将药物或治疗器械直接送达病变部位,起到诊断和治疗作用。
放射介入治疗多用于肿瘤、血管疾病、疼痛治疗等领域,具有微创、准确、安全的特点,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一、概述医学影像学的放射介入治疗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技术,涉及放射学、介入学、外科学、内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通过准确定位、实时监测和精确治疗,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肿瘤治疗中,放射介入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二、适应症放射介入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肝癌、肾癌、脑血管畸形、肺癌、骨肿瘤、血管瘤等。
在这些疾病中,放射介入治疗可以取代传统手术切除,减少患者的创伤和康复时间。
三、治疗原理放射介入治疗的原理是通过X线透视、CT引导等影像学技术,将导管等介入器械送达病变部位,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
在肿瘤治疗中,可以通过放射介入治疗刺灭肿瘤血供,达到肿瘤缩小或消失的效果。
在血管疾病中,可以通过血管成形术、栓塞术等方式,改善血管的通畅性,减少症状发作。
四、操作步骤放射介入治疗的操作步骤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术前评估: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病变部位和病变类型;2.准备:对患者进行麻醉、皮肤消毒等准备工作;3.导管置入:通过穿刺或血管通路将导管送达病变部位;4.治疗:根据病变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5.术后监测: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影像学结果,评估治疗效果。
五、优势和注意事项放射介入治疗相比传统手术具有许多优势,如微创、准确、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
但是,在使用放射介入治疗时也需要注意术中保护患者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的放射介入治疗在现代医学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为传统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放射介入治疗可以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成为医学领域中的瑰宝。
医院介入科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诊疗常规原发性肝癌(主要指肝细胞癌,HCC)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其发病率局国内恶性肿瘤第三位。
我国是乙肝和肝癌大国,约1.2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其中约3000万人为慢性乙型肝炎。
肝癌患者人数占全球患者总数的40%~45%,绝大多数具有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背景,每年近50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引发的肝脏损害和肝癌。
由于肝癌发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大多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很低(约28%左右),术后复发率较高,故大部分需非手术治疗。
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
适应症宽、疗效好(国家“九五”科技攻关技术专题)“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研究”,显示88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74.1%、43.5%、21.2%),目前对于不能手术切除肝癌和手术后复发肝癌吗,首选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
一、肝动脉化疗(HAI)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一)适应症1.不能手术切除或手术后残留或复发的原发性肝癌;2.肝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灌注化疗;3.行TACE治疗时,未能超选择性插管者。
(二)禁忌症1.肝肾功能严重障碍;2.大量腹水;3.全身情况衰竭;4.严重骨髓抑制;5.凝血功能严重障碍,难以纠正。
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一)适应症1.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2.外科手术失败或者切除后复发者;3.肝肿瘤切除术前应用;4.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无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肿瘤占据率小于70%;5.肝肿瘤破裂出血及动静脉瘘;6.不愿手术的小肝癌;7.肝癌移植术后复发者。
(二)禁忌症1.肝功能严重障碍,属Child C级。
2.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严重障碍,且无法纠正。
3.门静脉高压伴逆向血流以及门脉主干完全阻塞,侧支血管形成少者。
4.感染,如肝脓肿。
5.全身已发广泛转移,估计治疗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6.全身情况衰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