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系拉线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8
轴、舵系找线工艺The Alignment of Shaft and Rudder乳山造船有限责任公司17000T化学品船一.总则Generation二.概述outline三.轴系理论中心线的确定The determination of shaft theoretical middle line 四.尾轴管套管的镗孔The boring of stern tube sleeve五.舵系的找线、安装The installation and alignment of rudder一.总则:General1.工艺的制定,符合ABS船舶入级建造规范(2001)标准.The procedure is fulfill the standard of ABS rule (2001)2.依据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1998)检验手册、检验标准. According the China Shipbuilding Quality Standard CSQS (1998) Test Manual to inspect .3.依据CB3625-94、CB/Z350-87.Based on CB3625-94, CB/Z350-874.工艺的制定满足ABS船检审批后的图纸资料要求.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rawings that ABS had approved .5.本船工艺的制定,适应本厂的生产工装要求.This procedure i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ability of this shipyard .二.概述:Outline :本船为双轴系、调距桨,CUNIAL螺旋桨,4叶,后侧斜叶型,符合ISO484标准,主机地脚垫块为环氧树脂浇注(树脂由高尔登厂家提供,树脂垫块的布置、螺栓的拧紧力矩由高尔登厂家送审,并通过ABS船检认可),艉轴承为油润滑,并带前、后温度传感器。
1.概述1.1轴系安装工作是船舶建造中重点控制的工作程序,为此特制订本原则工艺。
1.2本工艺主要阐述轴系拉线安装原则工艺,本工艺在实施过程中,轴系的零部件和轴系的拉线、安装工作需按“船舶交验项目表”(由检验部编制)要求及时向有关部门报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移交下道工序安装制作。
2.艉柱定位2.1 挂舵臂预先在分段中拉线定位焊接,要求其与理论中心线偏差小于3mm,上船台大合拢时,其与理论中心线的偏差应不大于12mm,保证环氧浇注所需的最小厚度13mm。
挂舵臂前端面至主机输出端法兰面的距离,其误差为士10mm,以保证主机的安装位置。
3.艉管拉线和照光3.1 拉线前应具备的条件a. 对船体建造进度的要求最末货舱往后和主甲板以下的主要船体结构的焊接及火工矫正工作结束。
上述区域的双层底、艉尖舱,机舱内与船体连接的舱室和箱柜的密性试验工作应结束。
发电机等大型设备进舱。
船体艉部的临时支撑应处于松开状态。
船体基线经检查,符合公差标准,画出船体基线与船体中心线并做出明显标志。
除上述要求外,其他船体施工仍可按船厂建造进度进行,但在轴系找中时,凡影响轴系找中的所有吊装工作应停止。
b. 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要求在不受阳光曝晒及温度无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船体左右舷的温差应该控制在2℃以内),即在晚间或阴雨天时进行,以避免船体的温差变形。
震动作业和有严重噪音干扰的作业必须停止。
3.2 艉管定位3.2.1 艉管已在承包商工厂拼装,焊接,加工结束。
前后轴承按压入计算书的要求压装到位,并经检验合格。
3.2.2 加强板在内场按放样长度要求进行焊接。
需以适当的间隔分步对称进行焊接,使得在下一焊接开始前,前一焊缝己经冷却。
3.2.3 清洁艉柱内孔经检验合格后,从机舱内缓慢吊艉管进入艉柱中并定位,没有加强板的艉管从外往机舱内吊入,艉管前后各用四根顶升螺栓(成45度方向)初调艉管后拉钢线(见下述)。
3.3 拉线3.3.1 初拉线的任务a. 确定轴系中心线距船体基线和船体舯线的正确位置。
2940KW远洋拖轮轴系拉线工艺概述本船动力装置为双机、双桨、尾机型机舱。
推进装置采用2台船用中速柴油机通过弹性联轴器、减速齿轮箱(具备倒顺、离合功能)、中间轴及螺旋桨轴驱动2只定距螺旋桨。
本船主机采用山东淄博柴油机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LC8250ZC型中速柴油机(左右机各一台)2台,最大持续功率为1470kW(燃用180cst/50o C燃料油时)额定转速750r/min,并配以高弹联轴器及减速比为3.9474:1的减速齿轮箱。
主机及减速齿轮箱采用钢质垫块进行安装。
螺旋桨轴从船尾外部穿入, 螺旋桨与轴的装配采用液压螺母连接,液压联轴节法兰与中间轴一端法兰之间采用紧配螺栓,中间轴另一端法兰与齿轮箱输出法兰之间也采用紧配螺栓。
轴系理论中心线和船中线平行,左右轴系中心线距船肿线2765mm,与船体基线平行并距基线1800mm。
一:确定轴系理论中心线前的准备工作:(1)船体建造自艉端起应完成全长85%的安装工作,在船高方向上应完成到主甲板的建造。
(2)主机及轴系所安装的区域内,所有的舱室及油水柜都应经过焊缝检验及密性试验合格。
(3)船上所有重量较大的设备均应安装到位,特殊情况时可采用相当重量的物体放在相应的位置代替,不允许在轴系安装过程中有较大物品吊进或移出船体。
(4)在确定轴系的理论中心线或在轴系校中时,应停止船上所有冲击性和振动性的其它作业施工,以免造成轴系的安装质量问题。
(5)轴系的拉线或照光工作,最好应在下雨阴天或晚间的下半夜内,船体相对比较稳定时进行。
(6) 在确定轴系理论中心线之前,对某些不正规的船台,应复查船身的横向、纵向的水平情况,并做好记录,作为修正中心线的依据,或对船身进行重新找正。
(7) 船体在船台上的位置,应有专门的指示装置来指明船体因各种因素所引起的变化情况。
在安装轴系的过程中也要经常加以检查,如果船体的位置发生变化且变动的有关数据已超过规定值,应立即予以校正。
二、基准点的确定。
目录1、船舶轴系的加工与安装工艺流程----------------22、船舶轴系找中----------------------------------------43、轴系安装工艺----------------------------------------64、舵系及螺旋桨安装工艺----------------------------75、主机安装工艺----------------------------------------8船舶轴系的加工与安装工艺流程1.配合船体在后分段焊接艉柱时的拉线,(由船体拉线),目的复核尾轴管长度,以及控制轴系中心线与舵系中心线的指交度。
2.初步拉线、船体建造后的第一次拉线,目的(1)检查轴系中心线与舵系中心线的相交度;(2)检查确定主机座、齿轮箱座位置;(3)确定重磅厚度估计中间轴承座高度;(4)估计垫块厚度,主机齿轮箱等底脚螺丝的预制尺寸与基线偏差。
3.找中复核,(由轮机拉线、质管部、船研所到场)目的决定尾管中心线镗削位置,安排镗排的基准。
4、镗孔5.复线:镗孔后的拉线,目的(1)向船检师及船主提交轴系与舵系的相交度;(2)制定尾轴系样棒;(3)提供尾轴管的具体尺寸。
6.复测:在复线基础上较为准确地测量,目的是正确决定主机在机座上的左右、前后位置。
7.艉轴管安装。
8.尾轴安装步骤:a.尾轴安装b.装尾轴油封(检查渗漏)c.安装螺旋桨及舵系d.安装中间轴9.机座重磅板定位焊接、拂磨10.离合器、主机进舱,临时固定11.下水后,按平轴法安装中间轴12.齿轮箱定位13.主机定位14.拂垫块15.钻孔16.非定位螺钉紧固17.绞定位螺栓孔配置定位螺栓18.安装完毕检验,向船验师提交轴系安装数据船舶轴系找中轴系是船舶动力装置重要组成部分,轴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航行安全及使用寿命,船舶的建造对轴系的要求提高到特别重要地位。
一.目前我公司采用拉钢丝线找中定位二.找中工艺(拉钢丝线)(一)新造船舶轴系,拉钢丝线找中心前,船舶建造工程应完成下列工作:1.船舶主甲板以下船体结构及设在该区内的第一层上层结构全部焊接及火工校正工作全部结束。
奥泰尾轴拉线工艺策划船舶的动力是由主机发出经由高弹性联轴器通过减速齿轮箱将扭力传往螺旋桨轴带动螺旋桨转动来实现的。
如下图所示:在这一过程中,轴系的精准决定了船舶在水中的适航性。
为主机带动螺旋桨实现高效运转提供保障。
所以轴系的拉线在造船中是很重要的一项工艺。
以下简单介绍我公司的轴系拉线工艺。
以下从几个方面描述尾轴拉线工艺以及在拉线中的注意事项一,尾轴拉线工艺的重要性二,尾轴拉线的准备工作三,拉线工艺及注意事项四,精度验证一,尾轴拉线工艺的重要性船舶的推动系统中,轴系拉线的成功是保证船舶适航性的重要因素。
主机扭矩通过螺旋桨轴将动力传递给螺旋桨,拉线是为保证动力传递的准确性,有效性。
尾轴定位的找正方法有尾轴拉线法,和光照法。
不管什么样的方法都是我们造船界前辈不懈的努力发挥聪明才智的结果。
以下主要介绍一下轴系拉线法。
二,尾轴拉线的准备工作1,拉线工艺对船体建造的要求。
a,要求机舱的前舱壁以后和上甲板以下的船体结构主要焊接工作和校正工作结束,机舱前舱壁向船首防线的环形大接缝焊接结束。
b,艉部区域的舱室箱柜密性检验结束。
c,船体基线挠度控制。
2,尾柱铸钢件已经安装在分段上。
且铸钢件经过初步加工,表面无弧坑,艉管套筒和铸钢件烧焊在一起。
(铸钢件如下图。
)铸钢件及艉管套筒在分段上定中。
定中前检验胎架的水平,以免因分段烧焊及分段重力不均造成的胎架倾斜。
确保胎架水平,在分段找出轴心线。
于分段上方挂铅垂线定轴心。
如图:艉铸钢件及艉管套筒在分段定位结束后,上下四周要用马板看牢,预防在施焊过程中因焊接应力发生偏差。
施焊的时候要两人对角同时烧焊,避免焊接应力造成的构建偏移。
首基准一般位于主机前1~2m。
尾基准于艉尖舱或压载舱中心后300~500mm3,分段制造结束,在船台合拢的时候,要初步拉线,确定轴心位置。
这一阶段是分段调整的重要阶段。
测量船体挠度,定出拉线的首靶位置和尾靶位置。
并用钢丝绳挂重物拉轴线。
三,拉线工艺及注意事项确定首靶位置,高度。
船舶轴系拉线工艺
船舶轴系拉线工艺是一种用于船舶系统维修和改造的重要技术,是在船舶上进行维护和保养的重要工艺之一。
船舶轴系拉线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柴油机、汽油机、柴油机系统及其它系统的维修、维护和改造。
船舶轴系拉线工艺是从船舶轴系部分拉出精度高于船舶轴系部
分的金属线,进行精密拉伸加工。
这种工艺可以改变轴系的尺寸,以满足船舶的要求,提高船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船舶轴系拉线工艺的基本流程是,先安装好船舶轴系部件,然后用拉线制造机将金属线拉伸,用来替换磨损的原有部件,最后安装新的船舶轴系部件,替换原来的部件。
为了获得良好的拉线效果,除了拉线机外,还需要其他相关设备,例如轴系测量仪、拉线模型制作仪、金属线放线器、束线夹等,还有熔接设备等。
船舶轴系拉线工艺的实施需要具备较高的技能,新的拉线工艺也将不断发展。
船舶轴系拉线工艺对于船舶修理和改造具有重要作用,在拉线加工过程中,可以使用穿孔拉线法进行改造,可以改变轴系的尺寸,从而改善船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船舶轴系拉线工艺还可以改善船舶机械总功率,使船舶发动机更大、更结实,这可以提高船舶的整体性能,是安全驾驶船舶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船舶轴系拉线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在船舶的维护
和改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船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可改善船舶机械总功率,为船舶的安全驾驶提供重要的保障。
但是,这项工艺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和操作能力,新的拉线工艺也不断出现,为船舶轴系维修和改造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3.4拆除主船体的多余支撑物及肿块压铁,艉部的脚手架不应与主船体结构相连,禁止重物吊进吊出的作业3.5禁止移动船体的支承楞墩3.6轴系最终拉线应在夜间或阴雨天进行3.7拉线期间应停止一切有碍的振动,风割及电焊等工作。
夜间拉线应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4.轴系拉线用的仪器及专用工具轴系在拉线过程中先后会用到下列仪器及专用工具4.1拉线架(有纵横小拖板),不少于3个;4.2透明软管水平尺2付(45m/付)4.3计量合格的5m,15m,30mm钢卷尺各一把;3m平直尺一把;4.4琴钢丝0.8挂重W=65Kg附挂轮2付;4.5铅锤两只;4.6防护眼镜若干(拉钢丝线时周围人员应带上防护眼镜);4.7榔头一把,洋冲一只;4.8镗孔设备,包含专用的齿轮箱、镗排、支撑轴承、刀架、刀具等。
5.轴系拉线5.1 由于外艉轴管、主机基座等均已按图装焊在船体结构上,故轴系拉线的目的只是检验其相对位置的正确性,并为内艉轴管的定位找出基准,如有必要时要作适当的调整;5.2在#-2肋位及#30肋位设置拉线架,穿上∮0.8mm钢丝,挂上65Kg挂垂,按船台标杆用塑料软管水平尺调对钢丝线在#0肋位和#30肋位的高低位置,距基线H=2850mm,用线垂按船台中线调对钢丝线的左右位置;5.3舵系拉线应同步进行5.4上述拉线必须经检查员,船东和CCS确认。
5.5检查主机基座上平面的高度级左右位置,并校对环氧树脂的厚度是否在要求的范围内。
5.6检查外艉管后断面距FR0#的距离5.7检查外艉轴管前后端面内孔中心线的偏差5.8按船台舵系拉线检验轴系中心线舵系中心线与轴系中心线的偏差值 L,按CSQS标准范围为< =+-4mm,如果超偏,则应适合调整轴系中心线解决5.9轴系中心线的调整要求:按CSQS2005舵系中心与轴系中心线的偏差:标准范围,<=4mm;舵系与轴系的垂直度偏差部超过1mm/m;轴系中心线与船台中心线偏差:标准范围<=4mm.轴系中心线作调整的时候,同时也应注意主机环氧树脂的厚度。
轴系拉线照光工艺轴系拉线照光工艺(自编)1.1轴系简介:1.1.1.本船主大力推进使用尾机型单机轻易大力推进。
主机一台(机型6rta48t7368kw/118rpm,中间轴一根(440×6503.重约8482kg)螺旋桨轴一根(∮530×6122.重约10534kg)及定距无键螺旋桨一组(d=5838w=14948kgn=40t)和一套接地装置。
1.1.2.艉管及前.后轴承为白合金滑动轴承,与艉轴管及使用(0.020mm~0.040mm)的过盈装入协调。
艉管及轴承的润滑系统为重力式,艉管内滑油在冷却水舱中自然冷却。
艉轴管前后装有塞得瓦公司制造的密封装置。
1.1.3.本船轴系中间轴长度实行无余量加工,建议严格控制有关船体分段生产精度误差在±1/1000范围内。
1.1.4.主机底座使用环氧垫片。
1.2轴系安装原则;本船轴系系则在船台展开拉线。
此时(特别注意船台斜度1:20跑马丝)。
照光定位和艉管及镗孔并顺利完成艉管轴承的过盈安装。
1.3轴系的加工与加装主要工艺流程;拉线→照光→艉管镗孔→压装艉管前后轴承→艉管后轴承润滑油管,温度传感器等附件安装→塞进螺旋桨轴→加装艉管及前后密封装置→加装无键螺旋桨→放置中间轴并临时紧固轴系→(船上岸后)→轴系按校中排序定位→按照轴承负荷法加装轴系。
2有关技术文件与详细设计图纸:*对外交验项目*轴系布置图sc4514-425-01-0*艉管总图sc4300-425-02-0*螺旋桨轴sc4514-425-02-00*中间轴sc4514-425-04*主机安装图sc4514-420-01-00*艉管滑油系统*主机纵向拉撑装置布置图(sc4514-420-02-00)*艉管及密封装置样本工作图(塞得瓦公司)*螺旋桨资料工作图*液压螺母样本工作图(sc4514-425-03-00)*轴系校中计算书(主机厂提供)*轴系校中及主机安装工艺3对轴系零件的建议;3.1对外协的轴系所有重要零部件,如螺旋桨,螺旋桨轴,中间轴及连接螺栓,艉管轴承等均应按图纸要求进行验收(外购部件必须持有合格证书和相关船检证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船舶轴系拉线工艺
船舶轴系拉线是指船舶发动机轴系部件安装时必须要进行的一
种工艺,它与船舶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密切相关。
船舶轴系拉线工艺是船舶工程中重要的安全性检查技术,其主要工作是检查船舶轴承组件有无松动现象,以及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状态。
这种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先使用一定的拉线工具将轴承组件固定起来,然后用固定的拉线机拉紧轴承组件,使之达到规定的紧固程度。
船舶轴系拉线工艺的正确执行对船舶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它可以保证船舶组件的紧固程度,避免在船舶行驶中出现松脱现象,从而防止破坏船舶结构和系统,从而保证船舶安全性和可靠性。
船舶轴系拉线工艺的执行步骤有:
第一步:清洁轴系部件,确保轴承表面没有油污、灰尘和其它污物;
第二步:安装轴承组件,按照船舶设计图样进行安装,并避免扭曲及偏差;
第三步:拉紧轴承组件,在确保无松动且不出现缝隙时,使用拉线工具将组件拉紧;
第四步:检查轴承组件和拉线机状态,确保拉线机运行正常,检查组件及拉线机之间的连接状态;
第五步:拆卸轴承组件,使用拆卸工具将轴承组件卸除,并保存拆卸的组件;
第六步:反复检查,验证拉紧程度及轴承组件的完整性,如组件
完整性良好、拉紧程度达标无需更换,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安装船舶其它部件。
船舶轴系拉线工艺是船舶工程中重要的检查技术,其正确执行对船舶运行安全及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因此,轴系拉线工艺应遵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使用合格的拉线设备,使用合适的扳手及拆卸工具,考虑到拉线安装的各种细节,保证拉线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证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标 记 数 量 修 改 单 号签 字 日 期 编 制校 对审 核标 检审 定 日 期 描 打 47000DWT 散货船轴系拉线工艺 VYZ421-401-01A 页 数 重量(Kg ) 比 例 1/4 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1.拉线条件及准备1.138# 肋位以后的主甲板以下的所有分段焊接工作全部结束,船体合拢至182#。
1.2艉部各舱压力试验结束并交验结束。
1.3主机基座,中间轴承基座等焊接全部结束。
1.4拆除艉部区域的所有临时支撑和拉撑。
1.5拉线工作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以减少船体受热变形所造成的影响。
1.6拉线时应停止可能会产生强烈振动的工作。
1.7分别在-2#和33# 肋位处设立拉线支架,应同时位于船舯线上。
支架应牢固可靠。
1.8拉线支架开钢线槽宽度不大于1mm。
1.9建议使用钢线直径为0.75mm的,长度约26m,拉紧力为60Kg(用重块代替)。
2.拉线定位2.1参照轴系拉线示意图,轴系中心线距基线距离为3300mm,确定前后基准点。
2.2通过该前后基准点拉上钢线,前端固定,后端挂上重块。
由于钢线自重将使其产生下垂,因此必须对轴系理论中心线进行修正。
根据下面的公式可对钢线各处的下垂量进行计算:q * x *( L- x )Y a =0.99*2*T式中:Y a 计算点下垂量,mm;q 钢线单位长度的重量,3.64gf/m ;x 计算点到基准点距离m ;L 前后基准间距离23.4m ;T 拉力,60kgf ;0.99 修正系数;由此计算出艉轴包前后端钢线下垂量分为:后端, 距后基准点距离为5620 mm, Y a =3.06mm前端, 距后基准点距离为9250mm, Y a = 4.01mm其它点的下垂量可参照上述公式计算。
3.轴线检查3.1测量主机基座面板,中间轴承基座面板距理论中心线的距离,应确保该距离即垫片厚度大于30mm。
3.2检查艉管套管铸钢件中心与轴系理论中心线偏差在长度范围内不大于13mm,否则无法保证浇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