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线路的拉线工艺[详细]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5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 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同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2 导线:2.1.2.1 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2 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3 绝缘导线表而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2.1.2.4 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76所示数值。
导线最小截面(mm2)表3-76导线种类10kV居民区非居民区1kV以下铝绞线352516~25钢芯铝绞线2516~2516~25铜绞线1616直径3.2~4.0mm2.1.3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2.1.3.1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1.3.2 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2.1.3.3 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
2.1.3.4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1.4 绑线:裸导线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直径不应小于2.0mm,绝缘导线应选用绝缘绑线。
2.1.5 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2.1.5.1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2 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2.1.5.3 碗头挂板、平行挂板、直角挂板、U型挂环、球失挂环、拉板、连扳、曲型垫等。
2.1.5.4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5 应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剥落,锈蚀现象。
2.1.6螺栓:2.1.6.1 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
2.1.6.2 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 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
表C2-2技术、安全交底记录年月日编号:3.1工艺流程:放线-紧线一绝缘子绑扎 搭接过引线、引下线施工单位:共页工程名称交底部位第页交底内容:2.1.6.1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2.1.6.2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米米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2.1.6.3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 2.1.7其它材料:电力复合脂、砂纸、油漆等. 2.2主要机具;2.2.1紧线器、倒链、开口滑轮、放线架、活扳手、油压线钳、手锤、钢锯、刀锯,细钢丝刷 等.2.2.2斧子、铁线、大小尼龙绳、挑杆、竹梯、温度计、望远镜、脚扣、安全带、手推车等.2.3作业条件:2.3.1拉线已安装完毕.2.3.2线路上障碍物处理完毕,放线时通过其它线路的越线保护架搭设完毕.2.3.3导线截面在150米米2以上或线路较长时,在线路首端(紧线处)打好紧线用的地锚钎子.3操作工艺3.2放线:将导线运到线路首端(紧线处),用放线架架好线轴,然后放线.一般放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导线沿电杆根部放开后,再将导线吊上电杆;另一种方法是在横担上装好开口滑轮,一边放线一边逐档将导线吊放在滑轮内前进.3.2.1放线过程中,应对导线进行外观检查,不应发生磨伤、断股、扭曲、金钩、断头等现象.当导线发生下列状况、应采取相应措施.3.2.1.1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应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号砂纸磨光,可不作补修:a 单股损伤深度不小于直径1/2.b 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且强度损失小于4%.c 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4%.3.2.1.2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状况超过以上范围时,均应进行补修•补修做法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3.2.2导线直避免接头,不可避免时,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3.2.2.1在同一档路内,同一根导线上的接头不应超过一个•导线接头位置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0.5米,当有防震装置时,应在防震装置以外.3.2.2.2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严禁在挡距内连接.3.2.2.3当导线采用缠绕方法连接时,连接部分的线股应缠绕良好,不应有断股,松股等缺陷.表C2-2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对架空线路杆塔的拉线的要求(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了平衡电杆所受到的各方面的作用力,防止倒杆,一般应装设拉线。
拉线有普通拉线、两侧拉线、四方拉线、过道拉线、共同拉线(拉线固定在相邻电杆上)、V形拉线、弓形拉线等几种。
对拉线一般有以下要求:(1)普通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为45°,如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30°。
(2)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经,至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米;拉线柱的倾斜角一般可为10°至20°。
(3)拉线一般采用镀锌钢绞线或镀锌铁线。
35千伏线路应采用镀锌钢绞线,最小截面不得小于35毫米²。
10千伏及以下线路,如采用镀锌钢绞线,最小截面不得小于25毫米²;如采用镀锌铁线,最小截面不应小于3×φ0.4毫米。
(4)一般不装设线绝缘子。
但是,如果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应装设拉线绝缘子。
装设时应考虑一旦拉线断开,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小于2.5米。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简述架空线施工中拉线的设置要求架空线施工中拉线的设置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拉线的方向必须与线路的走向保持一致,同时应避免过度的弯折和扭曲。
2.拉线的安装应考虑到地形、地质、气象等条件,以确保其能够承受相应的载荷
和应力。
3.拉线应与电杆的夹角保持适当的距离,通常为45°-60°,以满足线路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要求。
4.拉线的材料应选用高强度钢材,并经过防腐处理,以确保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5.在设置拉线时,应尽量避免对周围环境和设施的干扰,如有必要应采取相应的
防护措施。
6.拉线的设置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符合电力线路施工的要求。
在实际施工中,拉线的设置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线路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施工完成后还需进行验收和维护,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工艺流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工艺流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工艺流程输电线路施工可分为准备工作、施工安装和启动验收三大部分。
工艺流程可分为现场调查、备料加工、复测分坑、基础施工、材料运输、杆塔组立、导线及避雷线架设、接地装置、线路防盗、分项工程检查、竣工验收和资料移交等12个环节。
一、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现场调查、备料加工、复测分坑3个环节。
1.现场调查工程公司(处)在接受输电线路施工任务后,应了解有关设计的图纸及工程概算,并进行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沿线自然状况、地形、地貌、地物、自然村的分布,居民风俗习惯及劳动力情况;沿线运输道路及通过的桥梁结构、交叉跨越结构;材料集散转运的地点及仓库;生活医疗设施及地方病情况;指挥中心及施工驻地的选择等。
填写表格,编写调查报告。
根据现场调查内情况、施工力量及工程实际状况,公司(处)应确定施工方案,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制定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提出施工综合进度的安排,制定劳动力供应计划,提出并落实材料及加工订货计划。
2.备料加工现在施工单位都以效益为中心,人工费用所占比例也较大,如果工器具、材料跟不上而造成窝工,其损失十分大。
虽然现在基本上不是买方市场,但各厂的产品质量、价格、工期、技术水平、售后服务有一定差距,要经过仔细比较,货比三家。
需要加工的部件,也要及早落实材料,整理好图纸,落实好加工单位。
制定好物资供应计划,按各施工阶段及时将材料加工统一平衡分配到施工队,应规定出物资、材料和加工供应时间表。
3.复测分坑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由设计单位承担,设计中的现场选线定位工作,通常邀请施工单位及运行单位共同参加,以便对线路走向等重要问题共同研究,选择合理的线路方案。
施工人员从施工角度提出具体意见。
(1)、交接桩。
设计单位在线路设计完毕交付施工时,除交给设计图纸外,还应将选定的线路桩位及走向,向施工单位人员逐桩交代清楚。
施工人员在“交接桩”工作中应认真负责,详细了解桩位情况。
架空线路的拉线安装1、工艺流程:拉线下料→拉线组合制作→拉线安装2、拉线下料:2.1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拉线的组合方式确定拉线上、中、底把的长度及股数。
每把铅丝合成的股数应不少于三股,底把股数应比上、中把多两股。
2.2当使用铅丝时,应先抻直;使用钢绞线时,应在需要断线处的两侧用细铅丝缠绕。
然后下料。
3、拉线组合制作:3.1使用铅丝时,应将铅丝绞成合股。
绞合时,应使每股铅丝受力一致,绞合均匀。
3.2上、中、底把连接处煨扣鼻圈,安装拉线绝缘子,缠绕制作。
一般混凝土电杆的拉线可不装设拉线绝缘子,但穿越导线的拉线及水平拉线应装设绝缘子。
在断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
拉线的连接缠绕、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3.2.1铅丝拉线可自身缠绕固定,中把与底把连接处可另数铅丝缠绕,缠绕应整齐、紧密、缠绕顺序、圈数及长度见表3—73所示。
3.2.2钢绞线拉线可使用钢索卡或铅丝缠绕固定。
a使用钢线卡固定时,每个连接端不得少于两个钢线卡。
中把的下端不应单独使用钢线卡固定,还应用铅丝缠绕固定。
b使用铅丝缠绕时,应缠绕整齐、紧密,缠绕长度见表3—74。
3.2.3使用UT型线夹、楔形线平时,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
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可靠固定(可使用铅丝缠绕)。
3.2.4UT型线夹或花篮螺栓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
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花篮螺栓应封固(可使用铅丝缠绕)。
3.2.5拉线棒与接线盘连接后,其圆环开口处应用铅丝缠绕或焊接;当拉线棒与拉线盘的连接使用螺杆时,应垫方形垫圈,并用双螺母固定。
接线棒露出地面长度为500—700mm。
3.2.6拉线两端的扣鼻圈内应垫好心形环。
4、拉线安装:4.1将已安装好底把的拉线盘滑入坑内,找正后,分层填土夯实。
用拉线抱箍将拉线上端固定在电杆上。
拉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4.1.1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不宜小于45°,当受环境限制时,不应小于30°。
范围本工艺标准运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拉线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2 钢绞线:2.1.2.1 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2.1.2.2 镀锌良好,无锈蚀现象。
2.1.2.3 最小截面个应小于25mm2。
2.1.2.4 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2.1.3 镀锌铁丝:2.1.3.1 不应有死弯、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2.1.3.2 镀锌良好,不应锈蚀。
2.1.3.3 拉线主线用的铁丝直径不应小于4.0mm,缠绕用的铁丝直径不应小于3.2mm。
2.1.4 拉线棒:2.1.4.1 不应有死弯、断裂、砂眼、气泡等缺陷。
2.1.4.2 镀锌良好,不应锈蚀。
2.1.4 3 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6mm。
2.1.4.4 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2.1.5 混凝土拉线盘2.1.5.1 预制混凝土拉线盘表面不应有蜂窝、露筋、裂缝等缺陷,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1.5.2 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2.1.6 拉线绝缘子2.1.6.1 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2.1.6.2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2.1.6.3 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2.1.7 拉线抱箍、UT型线夹、楔形线夹、花篮螺栓、双拉线联板、平行挂板、U形挂板、心形环、钢线卡、钢套管等。
2.1.7.1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浆眼、气泡等缺陷。
2.1.7.2 应热镀锌,且镀锌良好,无镀锌层剥落锈蚀现象。
2.1.8 螺栓:2.1.8.1 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层剥落及锈蚀等现象。
2.1.8.2 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
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
电力架空线路的拉线、横担更换方法电力架空线路的拉线更换方法拉线常见的缺陷有锈蚀、松弛、散股断股、外力破坏等。
在日常维护工作中,若发现拉线(包括拉棒、拉环、金具)有锈蚀的情况,轻的要除锈涂防腐漆,严重的则要更换新的拉线。
因外力损坏拉线的,则要根据损坏的程度以及场合地点,合理地改善外部环境或采用高架桩拉线的方法,尽可能避免发生外力碰撞。
1)首先用钢丝绳打好临时拉线,用双钩紧线器调紧拉线,但如果不影响线路安全也可以不打临时拉线。
2)调节UT形线夹将拉线松脱,然后登杆将拉线上把楔形线夹拆除,并拆除旧钢绞线。
3)将裁好的新钢绞线装入两端线夹中,上把钢绞线回头长度为0.3m,下把钢绞线回头长度为0.5m。
4)再次登杆将拉线上把安装在拉线抱箍上。
5)调节UT形线夹将拉线调紧,螺母露出丝扣长度一般以30-50mm为宜。
6)调节拉线时不得使杆身弯曲,要同时调节杆上的拉线。
7)最后将钢绞线尾部与拉线绑在一起,一切工作完毕后,将临时拉线拆除。
电力架空线路的叉梁更换方法1、4-单滑轮2-转向滑轮3-平衡滑轮5-吊绳6-牵引绳7-上叉梁8-下叉梁更换或安装叉梁的施工方法如下:1)如图9-30所示,首先在杆上安装单滑轮1和4,在地面处安装转向滑轮2,3为平衡用的滑轮。
2)拆除旧叉梁时,可用吊绳5和牵引绳6拉住上、下叉梁。
这时可拆除叉梁与叉梁抱箍联接螺栓。
3)放松牵引绳6,使下叉梁8靠拢并保持垂直状态。
4)放松吊绳5使叉梁慢慢落至地面。
5)将新叉梁在地面组装好,吊绳5绑在上叉梁7端,牵引绳6绑在下叉梁8处,起动牵引设备将叉梁吊上,将上叉梁安装在上叉梁抱箍上。
6)拉紧牵引绳6,将下叉梁安装在下叉梁抱箍上。
7)一切安装完毕后拆除所有起吊设备。
更换叉梁的施工,可以带电进行作业,但要注意安全并设专人监护。
电力架空线路的横担的更换方法1、直线杆横担的更换起吊横担布置图如图9-31所示,直线杆横担的更换方法如下:1)首先将导线放在地面上或通过放线滑轮暂时挂在电杆上。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施工工艺标准XDQB2007—D—01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2 导线:2.1.2.1 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2 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3 绝缘导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2.1.2.4 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76所示数值。
导线最小截面(m㎡)表3-762.1.3 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2.1.3.1 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1.3.2 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2.1.3.3 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
2.1.3.4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1.4 绑线:裸导线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直径不应小于2.0mm,绝缘导线应选用绝缘绑线。
2.1.5 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2.1.5.1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2 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2.1.5.3 碗头挂板、平行挂板、直角挂板、U型挂环、球头挂环、拉板、曲型垫等。
2.1.5.4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5 应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录音落,锈蚀现象。
2.1.6 螺栓:2.1.6.1 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
2.1.6.2 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
2.1.6.3 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