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幼儿英语教案《大和小
- 格式:docx
- 大小:38.94 KB
- 文档页数:6
原创幼儿英语教案《大和小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英语教材第三章《比一比,谁更大》,详细内容涉及形容词“大”和“小”的用法,通过实物比较、图片展示等形式,让幼儿学会用英语表达“大”和“小”。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会说、认读形容词“big”和“small”,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形容词“big”和“small”的发音及用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用英语表达“大”和“小”,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卡片、图片、实物(如篮球、乒乓球等大小不同的物品)、磁性板。
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球,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Which one
is big? Which one is small?”,让幼儿尝试用英语回答。
2. 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卡片、图片,讲解形容词“big”和“small”的用法,引导幼儿跟读、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
教师分发图片,让幼儿两两合作,用“big”和“small”进行描述,巩固所学知识。
4. 游戏环节(10分钟)
教师准备磁性板,将大小不同的物品放在磁性板上,让幼儿抢答,用英语描述物品的大小。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邀请几名幼儿上台展示,巩固形容词“big”和“small”的用法。
六、板书设计
板书分为两部分:
1. 左侧列出形容词“big”和“small”,下方分别附上对应的图片和实物。
2. 右侧展示本节课所学句型:“Which one is big? Which one
is small?”,并附上几个实例。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用英语描述家里的大小物品,并记录下来。
(2)画一幅大小物品的画,并用英语标注。
2. 答案:
(1)例如:The TV is big. The remote control is small.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他们大胆开口,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2. 拓展延伸:教师可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同时,可在下节课组织一场“大小物品展示会”,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形容词“big”和“small”的发音及用法。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互动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3. 例题讲解:确保幼儿能够准确掌握形容词“big”和“small”的用法。
4. 游戏环节:设计游戏以确保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5. 作业设计:作业应具有实际操作性和趣味性,以促进幼儿的家庭学习。
形容词“big”和“small”的发音及用法
使用夸张的口型,清晰地发音,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模仿。
采用节奏和韵律,如儿歌或chant,帮助幼儿记忆发音。
重复练习,通过重复的听、说、认读,加强记忆。
在不同的情景中展示“big”和“small”的用法,如比较玩具、衣物等,让幼儿理解这两个词的具体含义。
实践情景引入
选择幼儿熟悉且容易识别的实物,如球类、书本等,以增加互动性和直观性。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如“Can you show me
something big?”或“Can you find something small?”。
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如“The blue ball is big, but
the yellow ball is small.”
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时,教师应:
使用直观的图片和卡片,将形容词与对应的物品直接关联。
通过对比和重复,强化形容词的用法,如展示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苹果,反复说“big apple”和“small apple”。
采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增加语言的可理解性和趣味性。
游戏环节
游戏环节的设计应注重:
确保游戏简单易懂,规则明确,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
游戏应具有竞争性和合作性,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和帮助。
教师应监控游戏进程,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使用“big”和“small”进行描述。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易于操作。
作业应有明确的指,方便家长理解并协助幼儿完成。
作业可以包括绘画和口头描述,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所学知识。
提供示例答案,帮助家长了解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夸张的语言和语调,增加幼儿对英语的兴趣。
2. 说话速度适中,确保幼儿能够听懂并跟上教学节奏。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充实,又不失趣味性。
2. 实践情景引入和游戏环节时间可适当延长,以增强幼儿的参与度。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方式要简单明了,让幼儿容易理解。
2. 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反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情景导入
1. 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物和图片,提高他们的兴趣。
2. 利用故事、歌曲等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幼儿进入学习情境。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1. 教学内容是否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2. 是否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
三、课堂互动
1. 是否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
2. 课堂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促进幼儿思考。
四、作业设计 1. 作业是否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提高幼儿的家庭学习效果。
2. 作业布置是否考虑到家长的需求,便于家长辅导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