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355.65 KB
- 文档页数:5
人物的描述方法及效果介绍描述人物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人物描述方法,并分析其效果。
方法一:外貌描写描述方法:外貌描写是指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来对其进行描述。
这包括人物的面容、身材、服饰等方面的描写。
外貌描写是指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来对其进行描述。
这包括人物的面容、身材、服饰等方面的描写。
效果:外貌描写能够直观地给读者一个关于人物的第一印象。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述,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形象化人物,增加对人物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外貌描写能够直观地给读者一个关于人物的第一印象。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述,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形象化人物,增加对人物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方法二:心理描写描述方法:心理描写是指通过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来表达其思想、情感和心理状态。
这包括人物的想法、感受、心理冲突等方面的描写。
心理描写是指通过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来表达其思想、情感和心理状态。
这包括人物的想法、感受、心理冲突等方面的描写。
效果:心理描写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情感变化。
通过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活。
心理描写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情感变化。
通过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活。
方法三:行为描写描述方法:行为描写是指通过描述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展现其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这包括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方面的描写。
行为描写是指通过描述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展现其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这包括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方面的描写。
效果:行为描写可以直接呈现人物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征,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模式。
通过展示人物的行为方式,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人物。
行为描写可以直接呈现人物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征,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行为模式。
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是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和经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1.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穿着等方面的描写,让读者对人物的形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对话、自言自语等。
这种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情绪和思想。
它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3. 动作描写:描述人物的行为、动作,展现人物的习惯、性格和心理状态。
作用是使人物形象更鲜活,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4. 心理描写:直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想法和感受。
它可以让读者深入了解人物的情感和动机。
5. 神态描写:描绘人物的表情、眼神等,反映人物的情绪和心理变化。
这种描写能够使人物更加真实、立体。
6. 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的一些细节进行描写,如习惯动作、随身物品等,来丰富人物形象。
这样可以使人物更加独特,增加故事的可信度。
7. 对比描写:将人物与其他人物或事物进行对比,突出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这种描写方法能够让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8. 环境描写:通过对人物所处的环境进行描写,间接地展现人物的特点和心境。
它可以为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提供背景支持。
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人物描写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描绘的过程,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举止、行为动作、内心活动等方面的细节,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产生共鸣。
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外貌描写展现人物形象。
人物的外貌可以包括年龄、身高、体态、脸型、五官等方面的细节。
作家通过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特征,从而更加容易根据这些形象特征来判断人物的性格、经历和社会地位。
例如,当作家描绘一个高大威猛的男人时,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个男人的强壮和威严,从而形成对于这个人物的基本印象。
2. 通过性格描写塑造人物个性。
人物的性格是指人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也是人物塑造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环。
作家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以及与他人的互动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示和塑造人物的性格。
通过构建不同的性格类型的人物,作家可以使作品的角色更加立体和真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罗曼·罗兰的《约书亚》中,主人公约书亚是一个乐观、坚定、勇敢的人物,通过描写他与朋友、家人以及陌生人的互动,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善良和正直,这种性格特点也成为他为人类进步奋斗的动力。
3. 通过行为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生活状态。
人物的行为动作是其内心活动和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惯、工作方法、社交活动等方面来展现人物的生活状态。
行为动作描写既可以揭示人物的特点,也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当作家描写一个人外出时急匆匆地穿上衣服,拿起行李就往门外走,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个人的急迫和紧张,从而预示着即将发生的紧要事件。
4. 通过语言描写传达人物的心理活动。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描写中最难以触及的部分,但也是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部分。
作家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情感表达、思考方式和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语言描写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通过对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或者回忆等形式来传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情感。
第7讲人物描写的作用及方法人物描写的作用及方法人物是文章的灵魂,是构成文章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而要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它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人物的性格在作者的笔下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是需要作者精心刻画加以渲染的,并力求使人物更加深入人心,跃然纸上。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五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这五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外貌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2.语言描写——能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3.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4.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5.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或是更加突显人物个性,使的作文给人一真实感,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
当然运用描写方法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如刻画活泼开朗的性格外向型的人物时可突出语言、动作的描写;如刻画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型的人物时可以神态、动作以及心理描写为主。
所以,人物刻画只有精心雕琢,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重点:1.能区分人物描写的五种基本方法。
2.能理解五种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
难点:1.能在写作时灵活运用五种人物描写方法。
一、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齐白石是我国杰出的画家,他的画举世闻名。
许多人纷纷拜访齐白石,要他介绍经验,传授画画的秘诀。
齐白石在一次接待客人时,诚恳地说:“作画并无秘诀,全在一天也不能空闲。
”1.写出文段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解析:文中引用了齐白石的原话可以看出属于人物描写中的语言描写。
因为语言描写能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所以其作用是表现了齐白石的诚恳和谦虚的品质。
答案:本段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齐白石的诚恳和谦虚的品质。
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一、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之一、通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服装等方面的描写,可以一眼让读者对该人物的形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外貌描写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人物的形象印象,进而为读者之后对这个人物的所有行为和言谈做出合理的充分的推断。
二、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最常用的一种描写手法。
通过对人物的内心想法、情感、欲望、忧虑等方面的描写,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进而增加对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共鸣感。
心理描写可以让读者了解人物的真实感受,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选择背后的原因。
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读者可以与人物产生共鸣,感同身受,从而更加深入地体验到故事中所传递的主题和情感。
三、行为描写行为描写是具体展示人物性格和特点的一种描写方法。
通过对人物的行为态度、举止动作、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描写,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个性魅力。
人物的行为描写多种多样,可以是一种特殊的动作、一句独特的台词,甚至是一个人物的习惯或者常做的事情。
通过这些细节,读者可以对人物进行全面立体的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体验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故事的复杂性。
四、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展示其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的一种描写方法。
人物不同的语言风格和用词方式可以直接反映出他们的个性特征和情感内涵。
例如,当一个人物说话时充满幽默感、俏皮调侃,我们就会认为他是一个风趣幽默、乐观豁达的人。
而当一个人物说话时常常带有讽刺、嘲笑的语气,我们就会认为他是一个喜欢挖苦人的人。
通过这样的语言描写,读者可以更加立体地感受到人物性格的独特和个性的真实。
人物的描写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和文学创作风格的需要进行选择和组合。
无论采用何种描写方法,都应该尽量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使人物成为生动的、立体的形象,为故事的发展和情感表达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是指通过文字描绘来展现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思想等方面的特征。
人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能够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有许多方法可以用于人物描写,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及其作用:
1.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特征进行详细描写,如身高体型、面容特征、发型、服饰等,使读者能够想象出人物的形象,产生视觉上的感受。
2. 性格描写:通过人物的行为、言谈举止等方式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温和、勇敢、聪明等。
性格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台词、思考以及其他角色对该人物的评价来展示。
3. 行为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行为举止进行描写,如步态、姿势、动作等,来表现人物的品行、性格和情绪变化。
行为描写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4. 对话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是一种重要的描写方式,通过对话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观念、关系等。
对话描写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增加作品的生动性。
5. 内心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如思考、感受、愿望、矛盾等,来展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状态。
内心描写可以通过直接描述、人物自述以及其他角色对人物的观察来实现。
6. 符号象征描写:通过使用符号或象征的手法,用具象的方式来代表人物的某种特征或意义,如对颜色、动物、物品等进行象征性的描写。
这种描写方法可以增加作品的象征深度,引起读者的思考与联想。
人物描写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作品的需要和创作的目的而定。
不同的描写方法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通过巧妙运用,能够使人物更加鲜活立体,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及作用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以下是具体的方法和作用:
1. 肖像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肖像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2. 语言描写:通过描写人物说话时的内容,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心理活动。
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等特征,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3. 行动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心理活动。
行动描写要能准确地描绘出人物的动作特点,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变化。
4. 心理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感受、想法、思考等内容,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心理活动。
心理描写要能真实地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的感受、想法和思考等。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
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作用1.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刻画人物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之一,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可以给读者留下直观的印象。
外貌描写可以包括人物的容貌、体态、穿着等方面,这些细节可以传达人物的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信息。
例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经常通过对人物的容貌描写来展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比如宝钗的“奶油搽点”的美丽,黛玉的“薄嘴瓜子脸”和“两道羞辉”,以及晴雯的“鹅蛋脸”和“十分健美”,这些形象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读者更容易对其产生共鸣。
2.言语和行动描写人物的言语和行动是刻画他们性格和心理状态的重要途径。
通过描写人物的话语和行动,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准则。
言语和行动描写可以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态度、情感和意图。
3.内心描写内心描写是刻画人物最深入的方式之一,通过描写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状态来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心理过程。
内心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动机、目标和内心冲突,增加故事的可信度和情感共鸣。
4.背景和经历描写人物的背景和经历对于塑造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描写人物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教育环境等可以更好地解释他们行为的原因和动机,加深读者对其的理解和同情。
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通过对达西先生的家族背景、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的描写,辅以他的自大和傲慢的言行,揭示了他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这使得读者更加明白和接受他对伊丽莎白的冷漠和傲慢。
总体而言,刻画人物的方法与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外貌描写、言语和行动描写、内心描写以及背景和经历描写等,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生活背景和心理状态,从而增加人物的真实感和立体感,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
刻画人物的方法和作用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故事,同时也展现了作品的深度和思考力。
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人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文字的描述和描绘来展现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方面,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生动和立体。
人物描写有非常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及其作用。
一、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最常用的描写方法之一,它通过对人物容貌的描述来展现其形象。
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可以从面部轮廓、眼睛、鼻子、嘴巴、肤色、体态等方面入手。
例如,可以用“红唇微启,眉目如画”来描绘女性的美丽;用“黝黑嘴唇,刀疤伤痕”来描绘男性的粗犷等。
外貌描写可以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人物的外表特征,从而产生与人物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二、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描写人物的内在世界和内心活动的一种方法。
通过描述人物的思想、情感、意志、心态等方面,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心理变化。
心理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语、行为、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来体现。
通过心理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感受、心理活动等,增加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三、言语描写言语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言语和对话来展现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通过描写人物的对话语言、说话方式、语调、语气等特点,可以展现人物的文化背景、性格特点、思考方式等方面。
例如,一个人说话婉转动听,另一个人说话刻薄尖刻,就能够直观地体现他们性格上的差异和对立。
言语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和语言习惯,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内在特点。
四、行为描写行为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举止来展现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行为举止可以通过描写其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来展现,如走路姿势、手势、喜好、爱好等。
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性别特征、生活习惯等方面。
例如,一个人走路时昂首挺胸,行动洒脱,就能够体现他的自信和乐观;一个人坐姿端庄,言语谦和,就能够体现她的内敛和温柔。
五、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来展现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在文学作品和各类写作中,人物描写是塑造生动形象、富有魅力人物的重要手段。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并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准确运用和分析,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技巧。
一、人物描写方法人物描写主要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这五种基本方法。
1、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姿态、服饰等外部特征的描写。
通过外貌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特点等。
例如,“他身材高大,面容刚毅,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坚定和果敢。
”这段描写让人对“他”的形象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可能具有坚强、勇敢的性格。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等语言的记录。
它能够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和经历。
比如,“‘我一定要成功!’他握紧拳头,大声说道。
”这句话表现了人物的决心和斗志。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刻画。
通过动作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像“她轻轻地拿起笔,眉头微皱,认真地书写着。
”这里的动作描写体现出她认真专注的态度。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
它能深入展现人物的情感、想法和动机。
比如,“他心里忐忑不安,想着:这次考试要是考砸了,该怎么办?”让我们了解到人物的担忧。
5、神态描写神态描写是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绘。
能反映人物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例如,“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让人感受到他的愉悦心情。
二、人物描写的作用了解了人物描写的方法,接下来我们要明白这些描写在作品中起到的作用。
1、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各种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人物的模样和性格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可以引发故事的发展和转折,使情节更加生动有趣。
3、揭示主题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展现社会背景、人性善恶等主题,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
描写方法及其表达作用一、什么是人物描写?对人物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描摹,就是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最主要的就是鲜明、准确、深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所谓人物的性格特征,就是指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
二、人物描写方法的分类基本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肖像)描写:是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动作描写: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神态描写:专指人的脸部表情。
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三、知识小练:下列人物描写分别属于哪一类描写。
1、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2、“啊?我才84分?”这时,我的心里乱哄哄的,“我还能回家吗?”想到这里,我不禁小声哭泣起来。
“怎么办?说试卷丢了?不行,妈妈肯定不相信!唉……”()3、一袋烟快抽完了,父亲叫我站起来。
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展着腿部。
()4、听着女儿的叙述,母亲的嘴巴像敲开木鱼般地笑开了。
那两汪清水似的凤眼,虽然总是淡淡的看人,却有说不出的明澈。
()5、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四、描写方法的作用1、肖像(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答题格式: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特点,表现人物的……精神(性格、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
2、侧面描写答题格式:通过侧面描写,衬托了写作对象……的特点(品质、精神),表达了……心情。
五、真题例析(分析下列语段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1、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提问:这段话对哈尼小姑娘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描写方法:作用:运用了外貌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哈尼小姑娘的美丽活泼,表现了哈尼小姑娘的热情纯洁。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描写方法:作用: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穿过铁道的不易,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3、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
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
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
“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
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
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
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
找到文中的语言描写,画出来,说说表达作用。
描写方法:作用:运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
六、随堂巩固你不能头发蓬乱地走出我的店孙道荣①刮了几阵风之后,雨说下就下了。
他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看着门外。
开店十几年来,这个时间段,本来就没什么生意,他已经习惯了一天中这段闲散的时光。
②忽然,一个人影匆匆忙忙地走到屋檐下,显然是躲雨的。
那人往店里瞄了几眼,犹疑了一下,终于没有推门进来。
雨借风势,斜扫,不长的屋檐,根本遮挡不住风雨。
他站起来,走过去,拉开门,对那个人说:“别站在外面了,衣服都淋湿了,进来坐会儿吧。
”躲雨的是个年轻人。
他拿了一条毛巾,递给年轻人。
年轻人感激地笑笑,接过毛巾,将脸擦干净,又擦了擦湿漉漉的头发。
他注意到,年轻人的头发长而蓬乱,一看就是有段时间没有理发了。
他问年轻人:“看样子是来找工作的吧?”年轻人点点头,茫然地看着外面的雨,告诉他:“我去年就毕业了,一直没找到固定的工作。
听说这边工厂多,就过来试试看。
已经来了两个多月了,再找不着工作,就只能先回老家了。
”他安慰年轻人:“别急,总有希望的。
”③他又和年轻人闲聊了几句。
外面的雨,一直在下。
④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年轻人,忽然站起来,拿起架子上的理发布,对年轻人说:“坐着也是坐着,不如我帮你理个发吧?”年轻人一听,神色慌张地直摇头:“我只是进来躲躲雨的,不理发,如果我影响你生意的话,我可以站在外面屋檐下躲一会儿。
”年轻人说着,就要站起来。
他一把按住年轻人:“没关系,我不会强迫你理发的。
反正我现在也是闲着,没有生意,帮你把头发简单地剪一剪,你会看起来精神一些,也许对你找工作有利。
”年轻人脸红红地憋出一句话:“我也知道我的头发太凌乱了,可是,不瞒您说,我的身上只剩下几十元钱了,我真的没钱理发。
”他笑了:“小伙子,你误会了,我不收你的钱,也不瞒你说,我学理发时间也不长,这个店也刚开不久,你就当给我练习一下,如果剪得不合你口味,你还要多包涵。
”他善意地撒了一个谎。
年轻人抬头看看他,摘下眼镜,狐疑地点点头。
⑤他将理发布罩在年轻人身上,拿起电推剪,开始帮年轻人剪头发。
他先将小伙子的头发轻轻地梳顺,对小伙子说:“我建议你将头发剪短一些,这样显得干练。
”小伙子点点头。
在嗡嗡的电推剪声中,小伙子长长的头发,纷纷落下。
他一边修剪,一边和小伙子闲聊。
不一会儿,就将小伙子的头发剪好了。
他又帮小伙子将头发洗了一下,然后用电吹风吹干、定型。
⑥小伙子戴上眼镜,看见镜子里的自己,显得年轻、干练,多了很多精气神。
小伙子笑着说:“师傅,你的手艺蛮不错的,不像是刚学出来的啊。
”他笑笑。
小伙子把手伸进外衣口袋,掏了半天,掏出一张五元钞票,递给他,嗫嚅着说:“不好意思,我只能付给你这么多,你别嫌弃。
”他推开了他的手,板着脸说:“我说过权当练习。
怎么能收你的钱呢?”小伙子红了脸庞,又红了眼圈,慢慢收起了钱。
⑦外面的雨仍然在下。
他给小伙子讲了一个故事。
小街上有一家剃头老店。
有一次,一个头发蓬乱面容肮脏的小男孩走进店里讨水喝。
老师傅给他倒了一杯水,还给了他几块饼干。
又饿又渴的小男孩吃得很香甜。
吃完了饼干,喝好了水,小男孩准备离开。
老师傅却一把拽住他,要给他剃头。
小男孩说:我没有钱。
老师傅说:“我知道你没有钱,可是,既然你走进了我这个剃头铺,你就不能蓬头垢面地走出去。
”老师傅给小男孩剃了个好看的小平头。
小男孩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忽然恳求老师父收他为徒。
就这样,小男孩学成了一门手艺,再也不四处流浪以乞讨为生了。
⑧他没有讲那个小男孩是谁。
小伙子也没有问,但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⑨雨终于慢慢小了,停了。
小伙子向他告辞,并承诺如果找到工作,今后就都到他这里理发。
他拍拍小伙子的肩膀,目送小伙子一脸精神地走出他的理发店,他笑着嘟囔了一句:“不管你是谁,你都不能头发蓬乱地走出我的理发店,这是一个理发匠的根本........呢。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 3.赏析文章第⑥段划线句子。
(4分)3.(1)运用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写出了年轻人掏钱时一系列动作和情态及因经济困境无钱支付理发费时羞愧的心理,为下文理发店的老板不收钱做铺垫,反衬了理发店老板的善良。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及句子表达作用的能力。
本题要求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答题时,先判断句子分别运用了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然后分析各种描写在文中指向的具体内容,最后分析其表达的效果。
奶奶妈妈胡豆周①早晨,到小区面店里要了碗面条,正埋头吸溜,一句脆生生的童声敲击..着我的耳膜:“奶奶妈妈,我要吃小馄饨!”②奶奶就是奶奶,妈妈就是妈妈,哪来“奶奶妈妈”这样的怪称呼?③我好奇,从面碗里抬起头,侧身去看。
一个剪了个童花头的小姑娘,也就三岁多的模样,白白净净的,坐在一位大嫂的腿上,在吃大嫂喂到嘴边的面条。
大嫂五十开外的年纪,瘦瘦弱弱的身形,她怜爱地望着小女孩,“好好好,再给你下馄饨。
”④“大嫂,这是你家孙——女?”我忍不住想打听,但问得有些迟疑,怕唐突了。
⑤“比亲孙女还亲呢!”大嫂微笑着不吭声,而一旁的几个食客却几乎异口同声,语气中是满满的赞叹,“她妈妈在,也带不了这么好!”⑥什么意思?女孩这么小,妈妈就不在了?我有些吃惊,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
⑦小馄饨来了,冒着热气,烫。
大嫂站起身,拉着小姑娘到外面喂去了。
⑧面店里的人似乎对这小姑娘的事特别感兴趣,也特别了解,连不停招呼客人的老板娘也停下手中的活计,给我介绍情况。
⑨原来,小姑娘叫君君。
她爸爸是河南人,就在这面店的旁边租了个车库,做点小生意。
在君君一周岁时,她妈妈给她过了人生中第一个生日。
过完生日后不几天,她妈妈就把衣服整理打包全带走了,把君君丢给了她爸爸。
⑩而这位大嫂呢,姓杨,就住在前面一排楼房里。
她是个热心人,谁家有困难,她都伸援手,帮一把。
君君妈妈在的时候,小夫妻吵架,总是杨大嫂去做“和事佬”。
现在君君妈妈走了,杨大嫂看不过焦头烂额的君君爸爸,更看不过嗷嗷待哺的君君,于是从喂奶、把尿开始,逐渐地把君君的喂养、洗刷等一揽子事全包了,成了自己的“亲孙女”。
⑪门外,君君吃完了馄饨跟隔壁的小姐姐玩去了,杨大嫂拿着空碗又走回店里。
⑫“杨大嫂,您真不容易!带小孩儿,就是亲奶奶都累得叫苦不迭啊!”⑬“就搭把手,不能眼睁睁地看她遭罪啊。
”杨大嫂摆着手说,“其实也不是我一个在帮她,整个新村里的邻居都同情她,她身上的衣服都是邻居们送的,我爱人单位的同事逢年过节也给她买衣服。
”⑭“杨大嫂,你带这个小孩,你全家人都支持吗?”⑮“那是肯定的,有一个人不支持都带不成。
”杨大嫂点着头说,“这么小的孩子,我一个人是搞不定的。
比如,君君刚学走路时,我们全家三个人都张开手,像老母鸡护小鸡似的,就怕她磕碰了。
帮她洗头、洗澡,也要几个人一齐动手的。
”⑯我跟杨大嫂抱歉地说,想问她个俗问题。
⑰“是不是想问我,图什么?”大嫂说,这个问题有不少人问。
她反问我,“就是带个亲孙女,你能图什么?图她给你养老送终?”大嫂哈哈一笑,说,“带君君确实辛苦,但也有快乐,比如她长高长胖了,会唱儿歌了,会叫人了,比如她忽然稚声稚气地冒出一句大人话,都让我们很开心。
她现在成了我们家的开心果。
这就是给我们的回报。
”⑱我听得频频点头:“在带君君的这两年多,有没有过纠结?”⑲“这倒真有过。
”杨大嫂接过话头,有一吐为快之感。
⑳去年,杨大嫂的爱人在一次朋友聚会时说了带君君的事,桌上的几个朋友大多不赞同带这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