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四选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19.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单元作文《科海泛舟》课题第三单元作文《科海泛舟》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在科学追求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正确地把科技信息传递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重点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难点学习作者讽刺清国留学生的写法。
教法及教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一、准备阶段1、确定选题:本次综合性学习涉及四项内容,分别为“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思考自然的启示”、“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科学技术两面观”。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及学习条件、资源等不同情况,本着自愿的原则自由结合成四个活动小组分别进行,并自选组长。
在组长的领导和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2、搜集资料,整理资料阶段:在组长的组织和协调下,各小组展开活动。
在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成员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
二、分组活动:小组对小列问题进行讨论、搜集或者探究1、收集有关科学的名人名言(不少于5条)2、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3、讲述“我第一次迷上科学”的经历。
4、科学技术影响了我们一家人(讲述一个故事)5、做一个手工作品,并且介绍它的制作过程。
6、收集科学正反两方面效应的材料或者观点,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三、交流展示1、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⑴第一组:“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
”①激情导入:小组主持人讲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事。
②自由畅谈:Ⅰ小组代表谈自己第一次迷上科学的故事。
Ⅱ小组代表谈第一次迷上科学是如何受到挫折的。
⑵第二小组:“思考自然的启示。
”①展示:投影小组代表编写的科学小品或科学童话。
②点评:教师结合学生的文章进行点评,让学生明确科学小品及科学童话的特点,学会写作科学小品及科学童话。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一—切题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年月总第课时课题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一—切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3.能运用切题提升要诀提升自己的作文。
重点1.掌握切题得分点的策略和提升要诀。
2.能运用所学知识写作。
难点分析自己作文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及在写作中能运用切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法及教具讲习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
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二、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和“得分点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评法。
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点的得分方法。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了首位。
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许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
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得分点策略:一是扣准话题拟新题。
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
二是下笔扣题开一枪。
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
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
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明确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了解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利解决存在的问题。
面孔,久久不能飘散”。
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了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表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
可围绕题目拟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根据题目拟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之中。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切题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切题的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作文的得分能力,让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更好地发挥。
3. 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切题的含义和重要性。
2. 作文切题的方法和技巧。
3. 作文切题的实战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作文切题的含义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
2. 讲解:讲解作文切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训练:给出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切题训练,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文切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战训练中的表现和进步。
3. 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作文切题的方法和技巧讲解,以及实战训练题目。
2. 作文评分标准:用于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
3. 作文素材库:提供学生作文写作所需的素材和参考。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切题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作文切题的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切题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作文切题的训练。
3. 反馈法: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并改进。
八、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或讨论,引入作文切题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作文切题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给出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切题练习。
4. 点评: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切题的优点和不足。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要点和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课程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作文练习,尝试运用所学切题方法。
3. 收集作文素材,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怎样选材作文教案范文3篇写作文的时候筛选素材很重要,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怎么选材作文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怎样选材作文教案范文一1.明白作文选材的内容:“我”的真实生活,“我”的真切体验。
2.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小角度、围绕中心、真实新意。
3.在课堂实践中变“学得”为“习得” ,增强写作信心,提高作文的兴趣和选材的能力。
1.根据学生在选材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
2.通过对作文的选材训练,提升学生作文选材的能力。
导入写作文题展示写作指导佳作示范1课时文章是由材料组成的,没有材料,就等于没有砌墙的泥沙。
大家平时写作后,老师常常会评论同学们的文章说:“立意不高”“偏题了”“材料与中心不符”等。
同学们拿到一个作文题,也常感到不知该确定什么中心,选择什么材料。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怎样选材”的问题。
【版权所有:21教育】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1.立意与选材的含义及关系。
(1)何谓立意?人们常说“文以意为主”“文以载道”,这一“意”或“道”就是文章中心。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凡是好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
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串首尾。
(2)何谓选材?选材,就是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中心。
文章是通过材料来立意的,材料要为中心服务。
如果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中心,也就是立意不正确,不管它如何精彩,写成的文章最终只能是一篇各种材料的大杂烩。
(3)两者关系。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而材料则是构成文章的骨肉。
两者是灵魂与骨肉的关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2.引导学生掌握作文对“选材”的具体要求,引起学生对选材的高度重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
(1)生活中的材料很多,要围绕中心进行选择,确定好详略。
根据教材98页《阿长与<山海经>》的内容,判断详略及其好处。
作文专题训练之六——结构课题作文专题训练之六——结构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结构”方面失分的原因。
2.复习文章结构类型,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
重点复习文章的基本结构,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难点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结构”方面失分的原因教法及教具阅读练习写作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⑵、满分作文沟通前几天,因母亲打扫房间同时看了她的日记,女儿与她大吵一架。
几天来,两人互不理睬。
这天晚上,女儿想了许多许多,终于提笔给妈妈写了第一封信。
妈妈(因与你吵架,故不称你“老妈”):您好!为了我们母女的和平共处,我决定写信和您沟通一下,以表示我深深的歉意(但并不说明上次吵架是您对我错)和无比的严肃。
作为女儿,与您吵架是没有礼貌的,是我不对。
对不起,妈妈(深深鞠躬)。
为了避免今后我们母女再爆发冲突,我想了以下几点,作为我们之间的协定:1.今后的重要东西(特别是日记),请勿随便翻阅。
如有需要,必须征得我的同意(这点很重要)。
2、以后我若把门关上,请勿随便进入。
进入前先敲门,当听到“co m in”时,方可进入。
3.学校考试成绩不要天天询问。
如果考试了,我会主动将成绩汇报给您(这是为了减轻我的心理压力)。
4.在家吃零食,如巧克力、薯片等,请不要阻止。
从自己的形象方面考虑,我不会乱吃东西,我会控制自己。
5.今后我们母女之间要加强沟通,平时要以聊天形式进行沟通,关系恶化时以书信沟通。
祝妈妈身体健康!上学前,女儿把信悄悄地放在母亲的书桌上。
放学回家,女儿就看见有一封信平平整整地躺在自己的书桌上,心中窃窃惊喜。
女儿(因吵架不再称你“宝贝”):看到你的信很亲切,很激动。
针对你提出的五大内容,我也说说我的想法。
1.看你的日记,我不是故意的。
在此说声“对不起”(还真有点不习惯)。
这条我完全赞同,有需要,我会主动向你说明,与你商量。
2.第二条,我基本同意。
但前提是你不能在里面做影响学习的事。
你进我们房间,也要自觉遵守此款。
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1)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课题现代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1)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规律2、能独立、准确地阅读篇幅较长的记叙文体3、能基本把握其阅读方法。
重点能基本把握其阅读方法难点能独立、准确地阅读篇幅较长的记叙文体教法及教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课前导入:二、记叙文的基本知识:按一般文章体裁来分文章可分为记叙文(其中含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1、记叙文的种类:一般分记事为主的、记人为主的、写景为主的三种。
2、线索: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有关的场面贯穿起来构成情节的整体。
其安排有(1)以时空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或人的感情等)、一事、一物为线索(一般贯穿文章的始终)。
如《藤野先生》明线为对藤野先生的崇敬的怀念,暗线为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3、记叙文的“六要素”:(略)4、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1)叙述: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如人物的经历、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进展、环境的摆设等。
常与描写交错使用。
叙述的手法(或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2)描写:对人物、事件、环境等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3)议论:对人或事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人或事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寄情于人、事、物中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两种。
三、小说的基本知识:文学作品可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等。
1、“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讨论交流:各种文体的概念和特征小组合作归纳记叙文的文体常识,比一比:看看哪一组说的最多最准?将老师补充的常识整理笔记。
教学过程3、环境可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4、小说的分类: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及小小说。
写作训练---细节描写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年月总第课时课题写作训练---细节描写课型写作教学目标1、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及方法。
2、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3、学习在作文中安排恰当的细节描写。
重点细节描写的方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难点细节描写的运用教法及教具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古诗激趣:1、展示古诗《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使诗词韵味无穷,摇曳多姿的是什么?为什么?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闲敲”这一细节,表达了诗歌主人公因约客不来夜过半的烦躁。
二、细节描写的概念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它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好的作品之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是功不可没的。
三、形象回顾,欣赏细节(一)经典课文细节欣赏1、(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
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
”2、 (父亲)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
3、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二)课堂交流:教师小结:可见描写运用的好能画龙点睛的作用,深化文章主题生动、形象让文章富有力给读者留下印象。
我们所学的课文中,你最难忘的文学人物是谁?学生齐背古诗,感受细节描写的妙处思考:这个行为细节有什么作用?这段文字抓住作细节描写?从这段细节描写中看到了怎样的父亲形象?思考:作者安排夏天睡觉细节意图何在?学生展示三、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如何让细节描写具体、生动起来?1、细致观察感悟: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