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的数据统计基本知识(含新、老七工具)
- 格式:ppt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1
QC七种工具使用方法培训讲义QC七种工具是指七种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包括散点图、柱状图、折线图、鱼骨图、直方图、检查表和流程图。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质量管理人员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下面是QC七种工具的详细使用方法培训讲义。
一、散点图:1.散点图的作用是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相关性。
2.收集两个变量的数据,其中一个作为X轴,另一个作为Y轴。
3.使用散点图表达数据,X轴代表第一个变量,Y轴代表第二个变量。
4.分析散点图的趋势,如果呈现直线状,表示存在直接线性关系;如果呈现曲线状,表示存在非线性关系。
二、柱状图:1.柱状图的作用是展示分类数据的频率或数量。
2.收集分类数据,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或组。
3.使用柱状图表达数据,X轴代表不同的类别,Y轴代表频率或数量。
4.分析柱状图的高度和宽度,可以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找出问题所在。
三、折线图:1.折线图的作用是展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2.收集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可以是质量指标、销售数据等。
3.使用折线图表达数据,X轴代表时间,Y轴代表数据。
4.分析折线图的趋势,可以判断数据是否稳定、增长或下降,为决策提供依据。
四、鱼骨图:1.鱼骨图的作用是帮助团队找出问题根因。
2.确定问题,并将其写在鱼骨图的头部。
3.确定导致问题的各个方面或因素,将其写在鱼骨图的骨架上。
4.分析鱼骨图的每个方面或因素,找出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
五、直方图:1.直方图的作用是展示连续数据的分布情况。
2.收集连续数据,并确定分组间隔。
3.使用直方图表达数据,X轴代表数据范围,Y轴代表频率。
4.分析直方图的形状和峰值,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六、检查表:1.检查表的作用是帮助记录和分析数据。
2.确定需要记录的数据和要求,编制检查表。
3.在检查过程中,根据要求进行记录和分析数据。
4.分析检查表的数据,找出问题和改进点。
七、流程图:1.流程图的作用是展示一个过程或流程的步骤和关系。
新QC七大工具(七大手法),完整版,收藏起!展开全文文章来源:网络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或者新旧QC七大工具(手法),都是由日本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旧QC七大手法偏重于统计分析,针对问题发生后的改善,新QC七大手法偏重于思考分析过程,主要是强调在问题发生前进行预防。
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旧七大工具:检查表、数据分层法、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分析图、散布图、控制图新七大工具:关联图、亲和图、系统图、过程决策程序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箭条图01关联图法(Rolation Diagram)在现实的企业活动中,所要解决的课题往往关系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和能源、预防环境污染等方方面面,而每一方面又都与复杂的因素有关。
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同样也多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组成。
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不能以一个管理者为中心一个一个因素地予以解决,必须由多方管理者和多方有关人员密切配合、在广阔范围内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关联图法即是适应这种情况的方法。
所谓关联图,如下图所示,是把若干个存在的问题及其因素间的因果关系用箭条连接起来的一种图示工具,是一种关联分析说明图。
通过关联图可以找出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便于统观全局、分析以及拟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计划。
关联图法的主要用途是:1. 制订、展开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方针;2. 制订质量管理的推进计划;3. 分析制造过程中不良品的原因,尤其是潜在原因的分析;4. 提出解决市场投诉的措施;5. 有效的推进QC小组活动;6. 促进采购原辅材料、外构件的质量管理;7. 改进各职能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联图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 提出认为与问题有关的一切主要原因(因素);2. 用简明通俗的语言表示主要原因;3. 用箭头表示主要原因之间,原因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4. 了解问题因果关系的全貌;5. 进一步归纳出重点项目,用双圈标出。
QC七手法及术语(品质统计手法)最全品质统计手法培训品质控制(qualitycontrol)―是指满足客户使用需求之系列活动及服务。
在工业发展的初期,品质掌控的唯一方法,就是仅仅将瑕疵(不当Fanjeaux)剔出,此种方式之弊端是:①重工所浪费之违宪工时;②不当Fanjeaux之根源没以求有效率掌控而引致同样问题再次发生,进而提升了生产成本。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及市场状况之频繁变化,管理人员要想了解品质状况必须从一大堆数据里慢慢总结、反复比较,才能大概掌握。
当今之企业管理讲究快速对策,生产线在飞速运转,耽误一分钟时间,可能已经造成巨大损失,管理人员面临两个选择―停止生产或继续生产,怠工会浪费无效工时,但如果继续生产可能损失更大,到底如何决策,依据什么决策?当然,首先得了解现状,如果没有一种形象的表达工具,恐怕难以应付。
进而慢慢便有品质统计的诞生,即,将生产中的一些问题整理成用线条、图案表示,这样一来,管理者要想了解目前的品质状况,只需一看图表便一目了然,管理人员便可快速、准确判断实施什么对策。
对于品质统计数据之由来在此无此可知,下面着重于将一些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统计数据手法与以阐释:一、qc七大手法(数据表达工具)1、柏拉图:该图表之主要功能是,将多个问题对象分析出来重点,在众多品质问题中,大至可以分成两大类:a、倾向性问题―即为,由于弄错用物料或机器不平衡引发的数量较多之不当;b、偶然性问题―即为,由于操作方式人员一时疏失导致之个别不当。
如果两种问题同时发生,应先化解哪个呢,当然就是第一个,怎么就可以推论,柏拉图可以很明晰的说你。
5095908578406230422010泼移位骗人焊接短路公起至浮不当数(pcs)1008642其它(注:①、如上图,将问题点按其数量从大到小顺序,列入图表x座标。
②、将总计不良率从小到大,不当数从小至大如前所述y座标刻度用线条画入图表,例如图,用虚线标示出前三项关键性问题,并使其更加显眼。
《QC七大工具》知识点1、引言:1)数据:就是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数值和资料等事实。
因此形成数据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就是:数据=事实2)运用数据应注意的重点:1.收集正确的数据;2.避免主观的判断;3.要把握事实真相。
3)数据的种类:1.定量数据:长度、时间、重量等测量所得数据,也称计量值(特点连续不间断);以缺点数,不良品数来作为计算标准的数值称为计数值(特点离散性数据)。
2.定性数据:以人的感觉判断出来的数据,例如:水果的甜度或衣服的美感。
4)整理数据应注意的事项:1.问题发生要采取对策之前,一定要有数据作为依据;2.要清楚使用的目的;3.数据的整理,改善前与改善后所具备条件要一致;4.数据收集完成之后,一定要马上使用。
2、QC七大工具:1)查检表;2)柏拉图(排列图);3)层别法;4)特性要因图;5)散布图;6)直方图;7)管制图。
3、QC七大工具详解:1)查检表:1.定义:一种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号填记或数字填写并经统计整理,以作下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用的一种表格或图标。
2.设计要领:A.能迅速、正确、简易地收集到数据,记录时只要在必要项目上加注记号或填写数字;B.记录时要考虑到层别,按人员、机台、原料、时间等分别调查;C.数据履历要清楚—由谁查检、查检时间、查检期间、查检方法、查检班别、查检机台…均应指明清楚,其他测定或检查条件也要正确地记录下来;D.尽可能以符号、数字记入,避免使用文字,不得已用数字和字词时,亦应简洁正确;E.查检项目不宜太多,以4-6项为原则,其他可能发生的要因评为“其他”项。
F.最好能一次记录下来后,就能表示出图标状况来;G.如果能使用写真图形,更可一目了然;H.收集数据的目的要明确;I.预留空位,以供在实际查检中可再增列事先来考虑到而发生次数很多项目。
3.做法:A.明确目的—将来要能提出改善对策及数据,固之必须把握现状解析与使用目的相配合。
B.决定查检项目—从特性要因图选择决定.C.决定抽检方式—全检、抽检.D.决定查检方式—查检基准、数量、时间与期间,对象之决定,并决定收集者,记录符号;E.设计表格实施查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