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耗热量计算表
- 格式:xls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17
采暖负荷计算书一、工程信息项目名称0采暖形式传统形式地理位置0建筑层数5建筑高度18二、基本计算公式计算原理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基本耗热量 K —传热系数 F —传热面积—室内空气计算温度—室外供暖计算温度α —温差修正系数2.附加耗热量计算公式—考虑各项附加后,某围护的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朝向修正—风力修正—两面外墙修正—窗墙面积比过大—房高附加—间歇附加α)(w n j t t KF Q -=j Q n t w t )1)(1)(1(.1j g f m li f ch j Q Q ββββββ++++++=1Q j Q ch βf βli βm βfg βj β2若C<=-1或m<=0,可不计算冷空气渗透耗热量3对于大于六层的高层建筑,计算中,若h<10m 时,h=10m ,当无以上及门窗构造相关数据时,可采用换气次数法计算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房间类型一面外墙有窗房间二面外墙有窗房间三面外墙有窗房间门厅换气次数k0.50.5-1.01.0-1.52门窗隙缝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 2=0.28*1*1.4*(t n-tw)*k*V4.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计算公式—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外门开启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附加率,参见[2]p128表4.1-12三、气象参数室外采暖计算温度℃-22风力附加系数0热压系数0.25风压系数0.25东/西[朝向修正]0北/东北/西北[朝向修正]0.1南[朝向修正]-0.23东南/西南[朝向修正]-0.13kqj Q Q β⨯=33Q j Q kq β。
房间的供暖负荷(Qg)系指为维持房间空气的某一平均温度而需要提供的热量,其值应等于房间失热量与得热量的差值:即房间供暖热负荷(Qg)=房间失热量(Q 失)-房间得热量(Q 失)对一般民用建筑(特别是居住建筑)而言,房间的得热量包括人体、电器和炊事等项散热,为不稳定且数量较小的得热量,一般情况下多不予计算(作为安全度考虑,也有的按建筑面积计算一定数量)。
这时的房间热负荷即简化成等于该房间的失热量。
即Qg=Q 失=QW+QF。
房间的失热量主要包括围护结构耗热量(QW)及空气渗入(或渗出)耗热量(QF)两大部分,计算是比较复杂的,现简述于后:(1)房间的围结构耗热量QW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两部分。
基本耗热量为包括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Ai在内的围护结构传热量;附加耗热量主要有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外门附加、高度附加等。
但对一般民用住宅建筑而言,主要附加耗热量为朝向修正Bi。
下面仅列出包括Ai、Bi的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公式,至于其他的修正或附加不再详述,需要时按相关设计手册查取。
QW=∑(Ki*Fi*△tr)Ai*(1+Bi)(w)式中,QW为该房间所有外墙、外窗、顶板、地面的总耗热量,按小时计算;对楼板和内墙,一般不予计算。
但在分户热计量系统中,如相邻房间温差过大(大于5℃),就需要计算。
Ki 为某一围护结构(如外墙或外窗)的传热系数,可从相关设计手册查出,W/m2*℃;Fi 为与上述围护结构相对应的计算传热面积,m2;△tr为采暖设计计算传热温差,△tr=tn-tw,tn为室内计算温度,按房间用途确定,可从相关设计手册查取;tw为室外采暖计算温度,可从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查取,或根据当地气象资料计算取得。
值得注意的是,tw的数值,仅为按一定不保证时间、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及其他情况确定的设计计算采用的数值,在此温度范围内,房间的空气平均温度能达到设计规范规定的tn±2℃的要求。
1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供暖热负荷的估算对于只设供暖系统的建筑物,在进行方案初选或只做技术方案比较时,其供暖的供热量可采用下面方法之一进行估算。
1)单位面积热指标法当只知道总面积时,其供暖热指标可参考表2-6的数值。
表2-6 供暖指标(单位 W/m2)若建筑物总面积大,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好,窗户面积小,采用下限的指标;反之,采用较大的上限指标。
2)窗墙比公式法当已知外墙面积、窗墙比及建筑面积时,供暖指标也可按下式估算:q={(1.163κ(6a+1.5)A)}•(t N-t W)/F (W/m2)式中 q——建筑物供暖热负荷指标,W/m2,按表2-6选取;κ——新风系数,1.3~1.5;a——外窗面积与外墙面积(包括窗)之比;A——外墙总面积(包括窗),m2F——总建筑面积,m2t N——冬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t W——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在冬季,人们为了满足正常活动和生产工艺的需要,要求室内具有一定的温度。
为此就得向房间供给一定的热量,以维持供暖房间在该温度下的热平衡。
所谓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为了维持所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该热量随着房间失热量与得热量的变化而变化。
当室内能维持在一定温度时,必须保持供暖房间在该温度下的热平衡。
通过对供暖房间热平衡时得热量和失热量情况的分析和计算,就可以确定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是指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它随建筑物得失热量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5]。
1.1供暖房间的热平衡冬季供热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或房间的得、失热量确定,即根据(建筑物 或房间的)热平衡确定热负荷Q 。
(1)失热量失热量(sh Q )包括以下几部分: (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1。
;(2)冷风渗透耗热量Q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3)冷风渗入耗热量Q3(加热由外门、孔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4)水分蒸发耗热量Q4;(5)加热外部进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5;(6)通风耗热量Q6(通风系统将空气从室内排到室外所带走的热量)。
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qF(w/㎡)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住宅楼每平米热量 46 ~ 70 商店每平米热量64 ~ 87 办公楼、教室每平米热量 58 ~ 81 单层住宅 80 ~ 105 医院、幼儿园 64 ~ 80 食堂、餐厅 116 ~ 140 旅馆 58 ~ 70 影剧院 93 ~ 116 图书馆 46 ~ 75 礼堂、体育馆注:qF(w/㎡)值是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发布之前的计算经验数。
1千卡=1大卡1卡=焦耳,1千卡=千焦耳(kJ)。
1焦耳/s为1瓦特。
能量焦耳 1焦耳 = 1牛顿·米=1瓦特·秒热量电子伏特 1电子伏特= ×10-18 焦耳功率瓦特 -- 1瓦特 = 1焦耳/秒=1牛顿·米/秒一焦耳相等于:1×10−6 兆焦耳×10−7 千瓦·时卡路里英国热量单位呎‧磅力1 W·s (瓦特秒)1 N·m (牛顿米)呎磅10,000,000 尔格是对的,热量等于流量乘以温差乘以热焓()最后除以,因为这里的单位有符合单位,所以最后结果是瓦。
1吉焦=百万千焦=1000000X10001千瓦时=吉焦千瓦时和吉焦都属于热费计量单位,1千瓦时等于吉焦。
房间热负荷的确定2008-05-16 15:10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GBJ19—78)中第三章第二节负荷的规定执行。
热负荷是指在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要由热源供给的热量。
介绍两种热负荷计算方法:一种是概算指标法,适用于用户初步估计自己选用圣尔诺碳晶板供暖后,大概估算投资费用及采暖期间的运行费;另一种是热工计算法,适用于用户详细计算每个房间的用量。
概算指标法概算指标法采用面积热指标.面积热指标qF是指同类型建筑物,采暖时单位面积的耗热量,其单位为W/m2,(见表2)有了q F 则建筑物采暖负荷概算值计算公式为:Q=F×qF式中:Q:总耗热量,单位:WF:建筑面积,单位:m2qF:面积热指标,单位:W/m2表2 设计热指标及年运行费用分户实例计算,功率及使用费用(以100平米建筑面积为据)上海地区每年12月10日—次年3月10日(正常使用时,系统的实际工作时间约为25%)元/m2年建筑性质概算热指标qF(W/m2)总耗电KWh(度)24h/日×90天(系统实际工作时间约为5-6小时)供暖运行费用(元/ m2)单位电价元/度(峰谷平均)×总耗电量度/ m2每月平均费用(元/月)设计值住宅80720办公楼、教室85765医院、幼儿园85765旅馆85765商店1005427900别墅大堂85765注:以上数值的测算是按全天24小时运行,并持续保持室温20℃温度的使用情况。
暖通专业常用计算内容计算方法电算表汇总和使用采暖计算1、冬季采暖房间耗热量计算根据采暖房间性质(建筑高度、应采用的冷风渗透计算方法),采用计算共享库3.1中对应表格,计算房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房间耗热量。
冬季采暖房间耗热量计算表内容和适应范围表1:K值计算表2:按单位面积换气量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换气法”)适用于人员长期停留、一般层高且采用自然通风、约20层及其以下建筑的房间,或更高层建筑的较高层房间和处于下层但考虑房间面积和朝向等因素冷风渗透量渗透法不会大于换气法的房间。
例如住宅户内房间、单宿、办公室等。
表3:多层建筑采用缝隙法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多层缝隙法”)冷风渗透量采用门窗缝隙渗透量法,但忽略热压影响、只考虑风压。
适用于18m及其以下建筑,人员不长期停留(包括值班采暖)的房间和大空间。
表4:高层建筑采用缝隙法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高层缝隙法”)适用的建筑物:超过18m;房间特征:同表3表5:采用缝隙法和换气法比较计算房间热负荷(简称:“高层比较法”)需满足换气卫生要求且超过20层的高层建筑的最底若干层中,有可能冷风渗透量渗透法大于换气法(例如住宅朝向较差的厨房卫生间),需比较后采用较大值的采暖房间。
2、采暖系统水力计算(专题)3、室外供热管网水力计算(专题)采暖循环泵等设备选择计算1.循环泵总流量按下式计算:Gn=0.86k1•Qr/(tg-th)式中Gn——采暖循环泵总流量(m3/h);Qr——总供热量(KW);k1——热网损失附加系数,k1=1.05~1.1;tg 、th——供回水温度(℃)。
循环泵扬程按下式计算:Hn =1.1(H1+H2+H3+H4)式中Hn——采暖循环泵扬程(m);H1——热水锅炉或换热器的水流压力降(m),由锅炉或换热器制造厂提供(估算时5.6MW以下的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可取H1=8~15m,换热器可取3~8m);H2——锅炉房或热交换间内循环水管道系统的阻力(m),用计算共享库5.1进行计算(估算时根据系统大小可取H2=5~10 m);H3——锅炉房或热交换间至最不利用户供回水管的阻力(m)(4.3的计算结果);H4——最不利用户内部系统的阻力(m)(4.2的计算结果)。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方法(三)建筑物耗热量指标(1)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1-35)式中q H——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q H·T——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W/m2;q INF——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W/m2;q I·H——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对于住宅建筑,取3.80W/m2。
(2)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1-36)式中t i——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一般住宅建筑,取16o C;t e——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εi——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K i——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K),对于外墙应取其平均传热系数;F i——围护结构的面积,m2;A0——建筑面积,m2。
(3)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1-37)式中C p——空气比热容,取0.28W.h/(kg·K);ρ——空气密度,kg/m3,取t e条件下的值;N——换气次数,住宅建筑取0.5次/h;V——换气体积,m3。
(4)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托幼建筑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应达到当地采暖住宅建筑相同的水平。
四、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和暖通空调设计必须采取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将采暖和空调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二)术语(1)采暖度日数(HDDl8):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o C时,将低18℃的度数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
(2)空调度日数(CDD26):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6o C时,将高于26℃的度数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
(3)典型气象年(TMY):以近30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各月接近30年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
1401公寓式办公西侧内墙7*3.423.80 1.72 1401公寓式办公南侧内墙11.4*3.4-2.1*136.66 1.72 1401公寓式办公北侧外窗9.9*1.716.83 3.26 1401公寓式办公门1*2.1 2.10 2.91 1401总计1402公寓式办公北侧外墙7.6*3.4-6.6*1.714.62 2.08 1402公寓式办公南侧内墙7.6*3.4-2.1*123.74 1.72 1402公寓式办公北侧外窗 6.6*1.711.22 3.26 1402公寓式办公门1*2.1 2.10 2.91 1402总计1403公寓式办公北侧外墙 3.8*3.4-3.8*1.7 6.46 2.08 1403公寓式办公南侧内墙 3.8*3.4-2.1*110.82 1.72 1403公寓式办公东侧内墙7*3.423.80 1.72 1403公寓式办公北侧外窗 3.8*1.7 6.46 3.26 1403公寓式办公门1*2.1 2.10 2.91 1403总计1404公寓式办公西北侧外墙7.6*3.4-1.8*1.7*219.72 2.08 1404公寓式办公西南侧内墙7*3.423.80 1.72 1404公寓式办公东南侧内墙7.6*3.4-2.1*123.74 1.72 1404公寓式办公东北侧外墙7*3.4-1.4*1.721.42 2.08 1404公寓式办公西北侧外窗 1.8*1.7*2 6.12 3.26 1404公寓式办公门1*2.1 2.10 2.91 1404总计1405公寓式办公西北侧内墙7.6*3.4-2.1*123.74 1.72 1405公寓式办公东北侧外墙 4.23*3.414.38 2.08 1405公寓式办公东南侧圆弧墙7.54*3.4-7.54*1.712.82 2.08 1405公寓式办公东南侧外墙 3.55*3.4-3.55*1.7 6.04 2.08 1405公寓式办公东南侧外窗0.9*1.7*4+3.55*1.712.16 3.26 1405公寓式办公门1*2.1 2.10 2.91 1405总计1406公寓式办公西北侧内墙7.6*3.4-2.1*123.74 1.72 1406公寓式办公东南侧外墙7.6*3.4-7.6*1.712.92 2.08 1406公寓式办公东南侧外窗7.6*1.712.92 3.26 1406公寓式办公门1*2.1 2.10 2.91 1406总计1407公寓式办公西北侧内墙 5.14*3.4+0.6*3.4-1*2.117.42 1.72 1407公寓式办公东南侧外墙9.04*3.4-4.52*1.723.05 2.08 1407公寓式办公东南侧外窗 4.52*1.77.68 3.26 1407公寓式办公门1*2.1 2.10 2.91 1407总计1408公寓式办公北侧内墙7.6*3.4-1*2.123.74 1.72 1408公寓式办公南侧外墙7.6*3.4-6.8*1.714.28 2.08 1408公寓式办公南侧外窗 6.8*1.711.56 3.26 1408公寓式办公门1*2.1 2.10 2.91 1408总计1409公寓式办公北侧内墙7.6*3.4-1*2.123.74 1.72 1409公寓式办公南侧外墙7.6*3.4-7*1.713.94 2.08 1409公寓式办公南侧外窗7*1.711.90 3.26 1409公寓式办公门1*2.1 2.10 2.91 1409总计1410公寓式办公北侧内墙7.6*3.4-1*2.123.74 1.72 1410公寓式办公南侧外墙7.6*3.4-6.8*1.714.28 2.08 1410公寓式办公南侧外窗 6.8*1.711.56 3.26 1410公寓式办公门1*2.1 2.10 2.91 1410总计1411公寓式办公东北侧内墙 5.14*3.4+0.6*3.4-1*2.117.42 1.72 1411公寓式办公西南侧外墙9.04*3.4-4.52*1.723.05 2.08 1411公寓式办公西南侧外窗 4.52*1.77.68 3.26 1411公寓式办公门1*2.1 2.10 2.91 1411总计1412公寓式办公东北侧内墙7.6*3.4-1*2.123.74 1.72 1412公寓式办公西南侧外墙7.6*3.4-7.2*1.713.60 2.08 1412公寓式办公西南侧外窗7.2*1.712.24 3.26 1412公寓式办公门1*2.1 2.10 2.91 1412总计1413公寓式办公东北侧内墙 5.63*3.4-1*2.117.04 1.72 1413公寓式办公西北侧外墙 5.5*3.418.70 2.08 1413公寓式办公西南侧圆弧墙7.54*3.4-7.54*1.712.82 2.08 1413公寓式办公西南侧外墙 3.9*3.4-3.3*1.77.65 2.08 1413公寓式办公西南侧外窗0.9*1.7*4+3.3*1.711.73 3.26 1413公寓式办公门1*2.1 2.10 2.91 1413总计14层总计18-9270.75828.95-5.000.0095.00 18-9270.751276.87-15.000.0085.00 18-927 1.001481.380.000.00100.00 18-9270.75123.75-15.000.0085.0018-927 1.00821.060.000.00100.00 18-9270.75826.86-15.000.0085.00 18-927 1.00987.580.000.00100.00 18-9270.75123.75-15.000.0085.0018-927 1.00362.790.000.00100.00 18-9270.75376.86-15.000.0085.00 18-9270.75828.95-5.000.0095.00 18-927 1.00568.610.000.00100.00 18-9270.75123.75-15.000.0085.00 18-927 1.001107.48-1.000.0099.00 18-9270.75828.95-9.000.0091.00 18-9270.75826.86-11.000.0089.00 18-927 1.001202.95-4.000.0096.00 18-927 1.00538.68-1.000.0099.00 18-9270.75123.75-11.000.0089.0018-9270.75826.86-1.000.0099.00 18-927 1.00807.58-4.000.0096.00 18-927 1.00719.97-2.500.0097.50 18-927 1.00338.93-2.500.0097.50 18-927 1.001070.32-2.500.0097.50 18-9270.75123.75-1.000.0099.0018-9270.75826.86-1.000.0099.00 18-927 1.00725.59-11.000.0089.00 18-927 1.001137.22-11.000.0089.00 18-9270.75123.75-1.000.0099.0018-9270.75606.74-1.000.0099.00 18-927 1.001294.49-11.000.0089.00 18-927 1.00675.99-11.000.0089.00 18-9270.75123.75-1.000.0099.0018-9270.75826.860.000.00100.00 18-927 1.00801.96-15.000.0085.00 18-927 1.001017.51-15.000.0085.00 18-9270.75123.750.000.00100.00 18-9270.75826.860.000.00100.00 18-927 1.00782.87-15.000.0085.00 18-927 1.001047.44-15.000.0085.00 18-9270.75123.750.000.00100.0018-9270.75826.860.000.00100.00 18-927 1.00801.96-15.000.0085.00 18-927 1.001017.51-15.000.0085.00 18-9270.75123.750.000.00100.00 18-9270.75606.74-1.000.0099.00 18-927 1.001294.49-11.000.0089.00 18-927 1.00675.99-11.000.0089.00 18-9270.75123.75-1.000.0099.0018-9270.75826.86-1.000.0099.00 18-927 1.00763.78-11.000.0089.00 18-927 1.001077.36-11.000.0089.00 18-9270.75123.75-1.000.0099.0018-9270.75593.57-1.000.0099.00 18-927 1.001050.19-4.000.0096.00 18-927 1.00719.97-2.500.0097.50 18-927 1.00429.62-2.500.0097.50 18-927 1.001032.47-2.500.0097.50 18-9270.75123.75-1.000.0099.00787.510.00787.511085.340.001085.341481.380.001481.38232.19105.190.00105.1968.374690.99232.1968.374992 821.060.00821.06702.830.00702.83987.580.00987.58171.08105.190.00105.1968.372616.66171.0868.372856 362.790.00362.79320.330.00320.33787.510.00787.51568.610.00568.6192.33105.190.00105.1968.372144.4392.3368.372305 1096.400.001096.40754.350.00754.35735.910.00735.911154.830.001154.83533.300.00533.3068.43110.140.00110.1471.594384.9268.4371.594525 818.600.00818.60775.280.00775.28701.970.00701.97330.450.00330.451043.570.001043.5723.15122.510.00122.5179.633792.3723.1579.633895818.600.00818.60645.770.00645.771012.120.001012.1217.65122.510.00122.5179.632599.0017.6579.632696 600.670.00600.671152.090.001152.09601.630.00601.6314.98122.510.00122.5179.632476.9114.9879.632572 826.860.00826.86681.670.00681.67864.880.00864.8822.40123.750.00123.7580.442497.1722.4080.442600 826.860.00826.86665.440.00665.44890.320.00890.3224.03123.750.00123.7580.442506.3724.0380.442611 826.860.00826.86681.670.00681.67864.880.00864.8822.40123.750.00123.7580.442497.1722.4080.442600 600.670.00600.671152.090.001152.09601.630.00601.6322.47122.510.00122.5179.632476.9122.4779.632579 818.600.00818.60679.760.00679.76958.850.00958.8524.44122.510.00122.5179.632579.7224.4479.632684587.640.00587.641008.180.001008.18701.970.00701.97418.880.00418.881006.660.001006.6634.22122.510.00122.5179.633845.8534.2279.63396040874。
4、6、7、8、10、11、12、13、16、17、18、1)墙的面积需要减掉该墙上的门和窗的面积;2)地面的传热系数按离外墙每2m划分一个地带,共四个地带,按每个地带相应的传热系非保温地面的热阻和传热系数1)根据土建资料,确定墙体的厚度和材料、门窗的类型,进而查供热工程附录1-4 常用2)地面传热系数需按之前划分的地带,分别确定每个地带的地面传热系数;室内设计温度按实用供暖空调设计手册查表确定;室外计算温度按项目所在地的室外气象温差修正系数α查供热工程附录1-2可知;基本耗热量Q 1.j =αKF(t n -t w )根据项目所在地,查供热工程附录1-5 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 确定朝向修正系数一般情况下,不考虑风力附加。
只对建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民用建筑和工业辅助建筑(楼梯间除外)的高度附加率,当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出1围护结构耗热量Q 1=(1+x cn +x f )(1+x g )∑Q 1.j =(1+x cn +x f )(1+x g )∑αKF(t n -t w )冷风渗透耗热量Q 21)缝隙法 V=Lln Q 2=0.278V ρw c p (t n -t w )19、V----经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总空气量; L----每米门、窗缝隙渗入室内n----渗透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ρ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c p----冷空气2)换气次数法——用于民用建筑的概算法Q2=0.278n k V nρw c p(t n-t w)V n——房间的内部体积; nk——房间的换气次数;冷风侵入耗热量 Q3=NQ1.j.mN——考虑冷风侵入的外门附加率,按下表; Q1.j.m ——外门基本耗热量;传热系数和面积计算耗热量;(第一地带外墙夹角面积重复累加);常用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确定墙体、门、窗的传热系数;外气象资料确定;正系数;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高的建筑物,才考虑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附加5%-10%。
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qF(w/㎡)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住宅楼每平米热量 46 ~ 70 商店每平米热量64 ~ 87 办公楼、教室每平米热量 58 ~ 81 单层住宅 80 ~ 105 医院、幼儿园 64 ~ 80 食堂、餐厅 116 ~ 140 旅馆 58 ~ 70 影剧院 93 ~ 116 图书馆 46 ~ 75 礼堂、体育馆数。
1千卡=1大卡1卡=焦耳,1千卡=千焦耳(kJ)。
1焦耳/s为1瓦特。
能量焦耳 1焦耳 = 1牛顿·米=1瓦特·秒热量电子伏特 1电子伏特= ×10-18 焦耳功率瓦特 -- 1瓦特 = 1焦耳/秒=1牛顿·米/秒一焦耳相等于:1×10−6 兆焦耳×10−7 千瓦·时卡路里英国热量单位呎‧磅力1 W·s (瓦特秒)1 N·m (牛顿米)呎磅10,000,000 尔格是对的,热量等于流量乘以温差乘以热焓()最后除以,因为这里的单位有符合单位,所以最后结果是瓦。
1吉焦=百万千焦=1000000X10001千瓦时=吉焦千瓦时和吉焦都属于热费计量单位,1千瓦时等于吉焦。
房间热负荷的确定2008-05-16 15:10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GBJ19—78)中第三章第二节负荷的规定执行。
热负荷是指在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要由热源供给的热量。
介绍两种热负荷计算方法:一种是概算指标法,适用于用户初步估计自己选用圣尔诺碳晶板供暖后,大概估算投资费用及采暖期间的运行费;另一种是热工计算法,适用于用户详细计算每个房间的用量。
概算指标法概算指标法采用面积热指标.面积热指标qF是指同类型建筑物,采暖时单位面积的耗热量,其单位为W/m2,(见表2)有了q F 则建筑物采暖负荷概算值计算公式为:Q=F×qF式中:Q:总耗热量,单位:WF:建筑面积,单位:m2qF:面积热指标,单位:W/m2表2 设计热指标及年运行费用分户实例计算,功率及使用费用(以100平米建筑面积为据)上海地区每年12月10日—次年3月10日(正常使用时,系统的实际工作时间约以上数值的测算是按全天24小时运行,并持续保持室温20℃温度的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