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公开课教案反思《蒲公英》
- 格式:docx
- 大小:17.38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秀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礼物》,详细内容为“蒲公英”一节。
通过对蒲公英的观察和描绘,让幼儿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的基本技能。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的外形特征,并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绘画技能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蒲公英实物、图片、彩笔、画纸、投影仪等。
2. 学具:彩笔、画纸、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蒲公英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外形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大自然中见过的蒲公英。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投影仪展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色彩。
(2)讲解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蒲公英。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描绘蒲公英。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绘画错误。
4. 互动交流(5分钟)(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邀请其他幼儿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蒲公英的外形特征2. 绘画步骤3.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找一找,画一画你喜欢的自然景物。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通过观察蒲公英,让幼儿学会了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然景物。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其他自然景物,如树叶、花朵等,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幼儿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如水彩、蜡笔等,丰富他们的绘画表现手法。
2024年幼儿园小班美术优秀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礼物》,详细内容为认识蒲公英,通过观察、描绘和制作,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特点,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特点,知道它的生长环境和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蒲公英的细节描绘和制作。
重点:观察蒲公英的外形特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蒲公英实物、图片、PPT、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蒲公英,观察其外形特点,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
2. 讲解与观察(10分钟)通过PPT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的外形、颜色等特点。
教师讲解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作用,让幼儿了解这一植物的特性。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彩笔描绘蒲公英,引导幼儿注意细节描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画纸上用彩笔描绘蒲公英,教师巡回指导。
帮助幼儿解决描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5. 制作环节(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剪刀和胶水制作蒲公英,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己的作品。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组织幼儿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蒲公英2. 内容:蒲公英的外形特点:圆形、白色、轻盈等。
蒲公英的生长环境:草地、田野等。
蒲公英的作用:药用、观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和制作一个蒲公英。
2. 答案:见随堂练习和制作环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蒲公英的观察和描绘较为认真,但在制作环节,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蒲公英》含反思篇一: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一、教案设计背景和目的幼儿园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艺术教育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幼儿园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教案的设计意在通过学习蒲公英这个题材,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材准备1. 教具:彩纸、颜料、画笔、卷笔刀、剪刀。
2. 素材:蒲公英图片、幼儿绘画作品。
三、教学过程1. 情景感知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述蒲公英的故事,以生动的语言描述蒲公英的外貌特征和移动方式,引发幼儿对蒲公英的兴趣。
2. 观察练习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蒲公英的外貌特征,包括蒲公英的种子、花朵等。
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可以是绘画、摄影等。
3. 创作实践教师提供彩纸、颜料、画笔等材料,让幼儿使用自己观察到的蒲公英特征进行创作。
可以是手绘蒲公英,也可以是用剪纸的方式呈现。
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对蒲公英的理解和感受。
4. 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小伙伴们,并互相分享创作的过程和经验。
通过交流,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蒲公英的美丽。
四、教学总结和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幼儿通过对蒲公英的观察和创作实践,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分享交流,增强了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观察练习环节中,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实物蒲公英,帮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蒲公英的外貌特征。
其次,在创作实践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多角度地思考蒲公英的意义,激发他们更深入的创造力。
此外,在分享交流环节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幼儿对其他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的艺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欣赏和创作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中班美术课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自然之美》,详细内容为第二节《蒲公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形态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并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蒲公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形态特征,认识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蒲公英,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细节,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蒲公英实物或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画板、投影仪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展示蒲公英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 新课内容讲解(1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细节,如种子、花朵、茎等。
(2)讲解蒲公英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搭配等。
(3)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学习。
3. 实践环节(25分钟)(1)分发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
(2)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尝试绘画蒲公英。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小结(5分钟)(1)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蒲公英》2. 教学内容:(1)观察蒲公英的形态特征。
(2)学习蒲公英的绘画技巧。
(3)实践绘画蒲公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蒲公英”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要求:(1)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蒲公英。
(2)作品美观,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蒲公英的形态特征,学会了绘画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色彩搭配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其他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进行绘画创作。
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反思《蒲公英》 (2) 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反思《蒲公英》 (2)精选2篇(一)教案详情: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蒲公英》1. 教学目标:- 学习蒲公英的形态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和艺术创作的兴趣。
2. 教学准备:- 蒲公英图片/实物;- 手绘板/纸和颜料;- 水杯;- 橡皮泥。
3. 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蒲公英的外观特征。
(2)呈现:老师给每个学生分发纸和颜料,让他们用手掌蘸取适量颜料,再用掌上的颜料在纸上搓出圆形的图案,模仿蒲公英的形状。
(3)示范:老师用手捏橡皮泥,模仿蒲公英的花冠和籽状物,示范给学生观看。
(4)实践:学生根据示范,用橡皮泥制作蒲公英的花冠和籽状物。
(5)分享: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橡皮泥蒲公英模型展示给全班,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
(6)总结:和学生一起回顾并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蒲公英的形态特征和制作方法。
4. 反思:这节美术公开课的教学过程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们很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且能够理解和掌握蒲公英的形态特征和制作方法。
通过制作橡皮泥蒲公英模型,学生们不仅增强了观察力和表现力,还培养了艺术创作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导入环节可以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加了解蒲公英的互动性。
其次,在实践环节可以加入一些绘画的辅助教具,如蒲公英的插画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蒲公英的形态。
总的来说,这节美术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积极参与,也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反思《蒲公英》 (2)精选2篇(二)教学主题:小班美术公开课《蒲公英》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了解蒲公英的外貌特点;2.培养小班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3.激发小班学生对自然界万物的兴趣;4.培养小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中班美术课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1.了解蒲公英的生长习性和特征。
2.学习蒲公英的组成部分和形态结构。
3.练习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拓展艺术技能。
4.激发想象和创造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化表现。
1.2 教学准备1.蒲公英干枝、叶子等材料。
2.色彩粉末、颜色笔、剪刀、胶水、画笔等绘画工具。
3.布置教室环境,准备展示板和活动区域。
1.3 教学流程1.蒲公英的介绍与讨论2.蒲公英的绘画活动3.美术作品的展示与评价1.4 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和参与度,以及学生的表达和思考,综合考虑评价。
二、教学内容2.1 蒲公英的介绍与讨论2.1.1 蒲公英的生长习性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习性,并进行简单的讲解与讨论。
2.1.2 蒲公英的形态结构教师用具体的图片讲解蒲公英的形态结构,鼓励学生对不同的部位进行观察和感性理解。
2.2 蒲公英的绘画活动2.2.1 制作蒲公英的花头用黄色色彩粉末或颜色笔,将半圆形的花瓣粘贴在纸上,制作出蒲公英的花头。
2.2.2 制作蒲公英的茎和叶子将绿色的色彩粉末或颜色笔,绘制出蒲公英的茎和叶子,并将之利用剪刀和胶水固定。
2.2.3 综合与创作对花头和茎叶进行合理组合和创造,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蒲公英形象。
2.3 美术作品的展示与评价在学生自己小时,集中展示所有的作品,并进行简单的评价和欣赏。
三、教学反思本次中班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特征和形态结构,练习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激发想象和创造力,以及发挥学生的个性化表现。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讲解和讨论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习性,以及形态结构的构成,带动学生的观察和感性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锻炼学生的艺术技能和个性化表现。
在美术作品的展示区域,学生依据不同的想象和表现手法,制作出了多样化的蒲公英图像。
总的来说,本次中班美术课程让学生充分发扬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解放了自己的个性,并且获得了有趣而生动的美术体验。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秀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礼物》,详细内容为《蒲公英》一课。
通过观察和描绘蒲公英,让幼儿了解自然界中的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蒲公英,了解其特点,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蒲公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观察蒲公英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蒲公英。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的细节,运用合适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蒲公英实物、图片、PPT、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蒲公英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的外观特点,如:形状、颜色等。
2. 讲解蒲公英的特点(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形状、颜色等特点,帮助幼儿加深对蒲公英的认识。
3. 示范绘画过程(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蒲公英,讲解绘画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蒲公英。
5. 课堂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相互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蒲公英》2. 内容:(1)蒲公英的特点(2)绘画步骤及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蒲公英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示范、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蒲公英的特点,学会了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蒲公英。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细节描绘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实地观察蒲公英,加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鼓励幼儿尝试用其他绘画材料描绘蒲公英,提高表现力。
(3)开展以“大自然的礼物”为主题的绘画比赛,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蒲公英,了解蒲公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绘蒲公英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观察蒲公英的外形特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描绘蒲公英。
难点:如何让幼儿掌握绘画蒲公英的技巧,使作品具有生动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蒲公英图片、绘画纸、画笔、颜料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绘画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带领幼儿观察蒲公英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蒲公英的特点。
2. 讲解:讲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生命周期。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蒲公英的步骤,讲解绘画技巧。
4. 绘画环节:幼儿按照示范步骤,自主绘画蒲公英。
5. 展示与评价: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欣赏,并给予积极评价。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蒲公英的认识和绘画技巧有所提高。
2. 在绘画环节,部分幼儿对线条和颜色的运用还需加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感,效果较好。
4. 针对本次教学,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5.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更多的指导和关爱。
六、教学内容:1. 复习蒲公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学习用剪刀沿着蒲公英的轮廓剪裁。
3. 运用废旧材料制作蒲公英的立体模型。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用剪刀沿着蒲公英轮廓剪裁的技巧。
难点:如何让幼儿运用废旧材料制作出具有生动感的蒲公英立体模型。
八、教学准备:1. 教具:蒲公英图片、剪刀、废旧材料(如纸板、瓶盖、彩纸等)。
2. 环境:安全、舒适的创作空间。
九、教学过程:1. 导入:带领幼儿复习蒲公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讲解:讲解如何用剪刀沿着蒲公英轮廓剪裁,并演示操作过程。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礼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蒲公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蒲公英的外形特点,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蒲公英,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知道它的传播方式,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线条和颜色的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线条和颜色描绘蒲公英。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蒲公英实物、图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蒲公英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的外形特点,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传播方式。
2. 讲解蒲公英的特点(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形状、颜色和传播方式。
3. 示范绘画(5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用线条和颜色描绘蒲公英,讲解绘画技巧。
4. 幼儿动手绘画(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示范,自己动手绘画蒲公英,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蒲公英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尝试用画笔描绘。
6.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植物,选择一个喜欢的植物进行描绘。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本节课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绘画过程,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三篇)教学资料参考范本目录:幼儿园小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一幼儿园小班教案《蓝色》含反思二幼儿园小班教案《蓝色的树叶》三幼儿园小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一小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蒲公英》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1、蒲公英的图片、视频2、深蓝色卡纸、圆形毛刷、白色颜料、蜡笔活动过程: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二、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1、观看图片,知道蒲公英的形状。
2、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三、教师示范讲解1、出示所用到的工具2、教师: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工具来画蒲公英,首先,我们把刷子在盘子里蘸一下颜料,然后轻轻的纸上按一下,这样蒲公英就出来了。
3、师:蒲公英的下面有一条茎,你们刚刚注意到这条茎是什么样子的吗?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我们要用蜡笔把它画下来。
4、师:蒲公英画好了,宝宝们,你们看,漂亮吗?(漂亮)风吹过来,(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网)是不是还有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呢?我们要画出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就需要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进行合作哦!小刷子和小刷子碰一碰,就可以碰出来了哦!四、教师讲解需注意的事项1、提醒幼儿的构图,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
2、画完之后把刷子放到指定的地方进行清洗。
五、幼儿创作,教师一旁观察指导--播放《蒲公英》。
六、作品评析。
活动反思:"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秀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快乐绘画》第三章《大自然的礼物》,详细内容为认识蒲公英,通过观察、描绘蒲公英,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知道它的生长环境和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表现自然美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描绘蒲公英,使作品具有美感。
教学重点:掌握蒲公英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蒲公英、PPT、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彩笔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实物蒲公英,引导幼儿观察、触摸,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特征。
(2)教师讲述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作用,让幼儿对蒲公英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新课导入(1)教师通过PPT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蒲公英的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描绘蒲公英,讲解绘画技巧。
3. 幼儿创作(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指导幼儿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教师组织幼儿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随堂练习教师提供一些自然景物图片,让幼儿尝试描绘,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蒲公英》2. 板书内容:(1)蒲公英的外形特征(2)绘画步骤(3)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自然景物。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PPT、示范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对蒲公英有了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绘画技巧,完成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绘画步骤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024年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蒲公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中的美》,详细内容为《蒲公英》。
通过观察和描绘蒲公英的形态、色彩以及与风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细节,并将其表现在画作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以及绘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蒲公英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形态、色彩,并让他们说说自己对蒲公英的了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蒲公英的生长环境和外形特征。
(2)讲解绘画蒲公英的步骤和技巧。
(3)教师示范绘画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蒲公英绘画练习。
4. 课堂互动(1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拓展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其他自然美景。
六、板书设计1. 《蒲公英》2. 内容:(1)蒲公英的形态、色彩(2)绘画步骤和技巧(3)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课后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选择一个喜欢的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表现自然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绘画蒲公英,让学生感受自然美,提高绘画技巧。
课后反思如下:1. 学生对蒲公英的了解程度不同,个别学生绘画过程中存在困难,需要个别辅导。
2. 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色彩搭配不够熟练,需加强训练。
3. 课后拓展延伸,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季节的自然美景,进行绘画创作。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蒲公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礼物》,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蒲公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通过风力传播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现、创造美的能力,学会用画笔描绘蒲公英。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描绘蒲公英的基本形象。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想象,表现出蒲公英的生动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蒲公英图片、画笔、颜料、画纸、黑板、粉笔。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到户外寻找蒲公英,让幼儿观察蒲公英的外观特点,引导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生长环境,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
2. 讲解蒲公英的特点(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蒲公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蒲公英的外形特点,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种子是通过风力传播的。
3. 示范绘画(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描绘蒲公英,讲解绘画步骤,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蒲公英的细节。
4. 幼儿绘画实践(15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画笔、颜料在画纸上描绘蒲公英,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评价、讨论,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蒲公英》2. 内容:蒲公英图片、绘画步骤、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用自己的话描述蒲公英的特点,并画一幅蒲公英的画。
2. 答案:描述蒲公英的特点、展示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对蒲公英有了直观的认识,但在绘画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细节描绘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反思《蒲公英》及教学反思《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反思《蒲公英》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反思《蒲公英》含反思!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1、PPT课件、蒲公英生长视频。
2、深蓝色卡纸、圆形毛刷、白色颜料、蜡笔。
配套课件:小班美术课件《蒲公英》PPT课件下载地址:/ppt/2119.html活动过程: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二、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PPT)1、播放PPT课件,观察蒲公英图片,知道蒲公英的形状。
2、观看在线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反思《蒲公英》含PPT课件四、教师讲解需注意的事项1、提醒幼儿的构图,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
2、画完之后把刷子放到指定的地方进行清洗。
五、幼儿创作,教师一旁观察指导。
六、作品评析。
教学反思:"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
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
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
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反思《蒲公英》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983字。
美术公开课教案反思《蒲公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课《蒲公英》。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蒲公英的外形特征,学会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蒲公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外形特征,学会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蒲公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蒲公英的外形特征,学会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蒲公英。
难点:如何将蒲公英的线条表现出生动的感觉,以及如何处理蒲公英与背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范画作品、绘画工具。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颗蒲公英,引导学生观察蒲公英的外形特征,如形状、颜色、脉络等。
2. 讲解:教师讲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蒲公英的习性。
3. 示范:教师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蒲公英,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
4.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绘画蒲公英,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蒲公英外形特征:形状:颜色:脉络:绘画方法:线条:颜色: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身边的蒲公英,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并涂上颜色。
答案:学生完成的作业,每幅作品都表现出了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线条流畅,颜色搭配得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绘画活动,共同观察身边的蒲公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另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细节补充1. 蒲公英的外形特征:蒲公英的形状、颜色、脉络等都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蒲公英,了解其特点,并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描绘方法。
2. 线描写生的方法:线描写生是表现蒲公英的关键。
教师应讲解线描写生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粗细、虚实、长短等,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美术公开课教案反思《蒲公英》
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以下是xx为大家整理的美术公开课教案反思《蒲公英》,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
1、蒲公英的图片、视频
2、深蓝色卡纸、圆形毛刷、白色颜料、蜡笔
教学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
1、观看图片,知道蒲公英的形状。
2、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三、教师示范讲解
1、出示所用到的工具
2、教师: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工具来画蒲公英,首先,
我们把刷子在盘子里蘸一下颜料,然后轻轻的纸上按一下,这样蒲公英就出来了。
3、师:蒲公英的下面有一条茎,你们刚刚注意到这条茎是什么样子的吗?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我们要用蜡笔把它画下来。
4、师:蒲公英画好了,宝宝们,你们看,漂亮吗?(漂亮)风吹过来,是不是还有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呢?我们要画出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就需要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进行合作哦!小刷子和小刷子碰一碰,就可以碰出来了哦!
四、教师讲解需注意的事项
1、提醒幼儿的构图,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
2、画完之后把刷子放到指定的地方进行清洗。
五、幼儿创作,教师一旁观察指导--播放《蒲公英》。
六、作品评析。
教学反思:
"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
(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
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
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
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