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信息及领域专家信息登记表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2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科研成果登记备案工作,加强科研成果管理,促进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及其他组织开展的科研成果登记备案工作。
第三条科研成果登记备案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登记备案范围第四条本制度登记备案的科研成果包括:(一)科研项目结题成果;(二)科技奖励成果;(三)专利、软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成果;(四)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专著、教材等学术成果;(五)其他具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三、登记备案程序第五条科研成果登记备案程序如下:(一)科研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在成果形成后,应当按照本制度要求及时进行登记备案;(二)科研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应当填写《科研成果登记备案表》(以下简称《登记表》),如实填写相关信息;(三)科研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将《登记表》及相关证明材料报送至科研成果登记备案管理部门;(四)科研成果登记备案管理部门对报送的《登记表》及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予以登记备案;(五)科研成果登记备案管理部门将登记备案的科研成果信息录入科研成果登记备案系统,并向社会公开。
四、登记备案要求第六条科研成果登记备案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科研成果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二)科研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在登记备案时,应当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批准文件、结题报告、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等;(三)科研成果登记备案信息应当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五、监督管理第七条科研成果登记备案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科研成果登记备案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科研成果登记备案制度的实施。
第八条科研成果登记备案管理部门发现科研成果登记备案信息存在虚假、隐瞒等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予以查处。
六、附则第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条本制度由科研成果登记备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成果登记登记号批准日期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鉴字[ ] 第号成果名称:完成单位:鉴定形式:组织鉴定单位:(盖章)鉴定日期:鉴定批准日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一九九四年制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推广应用前景与措施主要技术文件目录及来源鉴定委员会专家测试报告测试组长:签字成员:、、、年月日鉴定意见鉴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年月日主持鉴定单位意见主管领导签字:(盖章)年月日组织鉴定单位意见主管领导签字:(盖章)年月日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情况序号完成单位名称邮政编码所在省市代码详细通信地址隶属省部单位属性12345678注:1、完成单位序号超过8个可加附页,其顺序必须与鉴定证书封面上的顺序完全一致。
2、完成单位名称必须填写全称,不得简化,与单位公章完全一致,并填入完成和名称的第一栏中,其下属机构名称则填入第二栏中。
3、所在省市代码由组织鉴定单位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填写。
4、详细通信地址要写明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街道和门牌号码。
5、隶属省部是指本单位和行政关系隶属于哪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部门主管。
并将其名称填入表中,如果本单位有地方/部门双重隶属关系,请按主要的隶属关系填写。
6、单位属性是指本单位在1、独立科研机构2、大专院校3、工矿企业4、集体或个体企业5、其他五类性质中属于哪一类,并在栏中选填1、2、3、94、5即可。
主要研制人员名单序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技术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对成果创造性贡献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0鉴定委员会名单序号鉴定会职务姓名工作单位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职称职务签名12345678910111213141115 12填写说明1、《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本证书规格一律为标准A4纸,竖纸。
必须打印或铅印,字体为4号字。
本证书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格式,任何部门、单位、个人均不得擅自改变内容、增减证书中栏目。
专家基本信息表
专家基本信息表是一份用于收集专家个人信息的表格,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专家姓名:专家的全名。
2.性别:专家的性别,如男、女。
3.出生日期:专家的出生年月日。
4.身份证号码:专家的身份证号码,用于核实身份。
5.学历:专家所获得的最高学历,如本科、硕士、博士等。
6.专业领域:专家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
7.工作单位:专家所在的单位或组织。
8.职称/职务:专家的职称或职务,如教授、研究员、主任等。
9.联系方式:专家的联系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
10.研究方向:专家的主要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
11.研究成果:专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或发表的论文等。
12.学术荣誉:专家所获得的学术荣誉或奖项。
13.社会职务:专家担任的社会职务或组织职务。
14.其他信息:其他需要补充的信息,如专家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
以上是专家基本信息表的一些常见内容,具体内容可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增减。
通过填写专家基本信息表,可以对专家的个人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记录,为后续的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活动提供参考和依据。
2021年6月计算机工程与设计June2021第42卷第6期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Vol.42No.6领域科研项目评审专家推荐算法张雯,张仰森+,周炜翔,黄改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为提高领域科研项目评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领域标签体系的推荐算法。
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构建专家库;采用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识别专业领域名词,用于构建领域标签体系;设计基于关键词抽取算法与专业实体识别模型相结合的项目申请文档标签标注算法,提出基于三元组的专家标签标注模型,构建推荐专家候选集;基于专家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专家回避筛选,实现推荐&通过实际应用情况反馈,该算法以领域标签体系的形式,有效解决了技术名词命名不统一等问题,融入专家社会关系规避的推荐模型,为项目评审公平性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专家推荐;实体识别;文档标注;社会关系网络;专家回避中图法分类号:TP391.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0-7024(2021)061787-08doi:10.16208/j.issnl000-7024.202106.038Algorithm recommended by experts for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research projects in the fieldZHANG Wen,ZHANG Yan g-sen+,ZHOU Wei-xiang,HUANG Ga-uan (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nfornation Processing&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To improve the evaluation quality of field research projects&a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field label system wasproposed.Dataco l ectionandprocessingwasca r iedouttobuildexpertdatabase.Thenamedentityrecognitionmodelwas usedtoidentifydomainnounsandconstructdomainlabelsystem.Alabellabelingalgorithmforprojectapplicationdocuments basedonthecombinationofkeywordextractionalgorithmandprofessionalentityrecognition modelwasdesigned.Aternary-based expert label labeling model was proposed&and a set of recommended expert candidates was constructed.Expert avoidance screeningbasedonexpertsocialnetworkwascarriedouttoachieverecommendation.Throughthefeedbackofpracticalapplica-tion,the proposed algorithm solves the problem of non-uniform naming of technical terms effectively in the form of domain label system&andincorporatestherecommendationmodelofsocialrelationshipevasionamongexperts&whichguaranteesthefairness ofprojectreview.Keywords:expe-t recommendation;entity identification;document annotation;social network;experts to avoid2引言2018年4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5网络与信息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促进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蓬勃发展,需要大力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科研项目的开发工作。
科技成果登记表(模板)科技成果登记表(应⽤技术类成果)成果名称:第⼀完成单位:(盖章)研究起始⽇期:研究终⽌⽇期:推荐单位:批准登记单位:批准登记号:批准登记⽇期:中华⼈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年制封⾯填写说明应⽤技术成果主要是指针对某⼀特定的实际应⽤⽬的,为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进⾏的独创性研究,应⽤研究通常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或知识的可能的⽤途,或是为达到某⼀具体的、预定的实际⽬的确定新的⽅法(原理)或途径,主要包括为提⾼⽣产⼒⽔平⽽进⾏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后续试验和应⽤推⼴所产⽣的具有实⽤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等。
其中包括计算机软件成果。
1.成果名称:课题在批准⽴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
也可按照鉴定(评价)报告上的名称填写。
2.第⼀完成单位:排序位列第⼀位的成果完成单位。
3.研究起始⽇期:是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与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项⽇期相同,只填写年份和⽉份。
4.研究终⽌⽇期:是指该项成果完成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只填写年份和⽉份。
5.推荐单位:将该项成果推荐到省、⾃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的单位。
6.批准登记单位:地⽅、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
7.批准登记号:成果登记时由成果登记批准单位赋予并填写,按如下格式填写: XXX(地⽅、部门代码,三位)+XXXX(年份,四位)+ Y(应⽤技术类成果标志,1位)+XXXX(流⽔号,四位),共12位。
填报说明⼀、登记依据科技成果登记⼯作依据《中华⼈民共和国统计法》进⾏。
同时,为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家科技计划成果情况,促进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的推⼴应⽤及产业化,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请严格执⾏科学技术部2000年12⽉7⽇《科技成果登记办法》(国科发计字[2000]542号)、2003年6⽉18⽇《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成果管理的暂⾏规定》(国科发计字[2003]196号)的要求,“执⾏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含专项)产⽣的科技成果应当登记”。
基础工作对象信息第三阶段采集手册——(表八)填表说明基础工作对象信息分类采集表——“组织”(三批一项)(单位组织)一、采集范围说明“单位组织”:包括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重点要害部门信息。
由于综合采集项目较多,为便于操作将“单位组织”分为三类进行采集:(1)中型商业场所:1000平米以上—5000平米以下商场;500平米以上—3000平米以下超市;500平米以上—2000平米以下餐饮单位。
(2)门店:1000平米以下商店;500平米以下超市;500 平米以下餐饮单位;其他经营性网点、连锁店等,其中以美容美发(含小发廓)、棋牌室、洗脚屋、茶馆、酒吧、咖啡屋等为采集重点。
(3)其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内保局、文保处负责对其所列管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信息采集;分县局内保部门负责对其所列管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信息采集;派出所负责对其辖区内列管的社区单位信息采集。
二、项目填写说明(有★的是必填项,有□的为勾选项)(一)基本情况★1、单位(组织)中文名称:填写该单位法人代码证书上的正式全称或按照工商执照注册的单位或机构中文全称。
2、英文名称:填写单位或机构英文全称(有则必填)3、别称:指简称等。
4、组织机构代码:如不清楚可不填。
★5、单位地址:按照工商执照注册的企业地址填写,实际地址与工商执照地址不符的,两个都要填写并注明。
没有工商执照的填写单位详细地址。
6、单位行政级别或相关等级:行政级别选择填写:部级/局级/处级/科级等7、列管单位层次:一/二/三;8、档案编号:派出所不填★9、单位24小时值班电话、10—11、传真电话、邮政编码★12、行政关系隶属:中央/军事/市属/区属/街道/其它★13、单位类别:国家行政机关、一般事业单位、生产性企业单位、经营性企业单位、科研机构、医疗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大学、完中、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特教、工读、其它组织机构等。
专家信息登记表姓名:性别:年龄:所属机构/学校:职称/职务:联系方式:研究领域/专长:一、个人介绍在这一部分简要地介绍一下专家的个人背景和学术经历。
包括但不限于专家的学历背景、工作经历、所任职务、所属机构或学校等,以便对专家的学术地位以及学术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研究领域和专长在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一下专家的研究领域和专长。
可以列举专家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取得的重要成果等,以便于更全面地了解专家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
三、科研项目经历在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一下专家参与过的科研项目经历。
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任务、参与角色、项目成果等,以便更好地展示专家在科研方面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四、学术论文和著作在这一部分详细列举专家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成果。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列出专家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等,并对重要著作进行介绍,以便于更全面地了解专家的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力。
五、学术专著和获奖情况在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专家的学术专著和获奖情况。
列举专家出版的学术专著、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奖情况等,并简要说明获奖的意义和影响,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专家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声誉。
六、学术兼职和社会荣誉在这一部分简要介绍专家的学术兼职和社会荣誉。
可以列举专家曾担任的学术组织职务、评审团成员等,以及获得的学术和社会荣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专家在学术界和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七、联系方式在这一部分提供专家的联系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电话、电子邮箱等,以便有需要的人能够与专家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联系。
以上是本次专家信息登记表的内容,以上信息将被保密并仅用于相关学术交流活动。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附件1:
专家信息登记表
— 1 —
1. 技术职称可填写研究员、副研究员、教授、副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经济师,高级经济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统计师,高级统计师等。
2. 技术专长主要是指专家具备的专业技术特长,详细内容参考附表— 2 —
1《信息化领域专家技术专长分类表》,如专业技术方向不属于表中所列内容,请选填其他,并明确填写具体专业名称。
3. 行业领域主要是指专家参与或从事过工作、项目等所属的相关行业,详细内容参考附表2《信息化领域专家行业领域分类表》,如行业领域方向不属于表中所列内容,请选填其他,并明确填写具体行业名称。
4. 政策研究主要是指专家重点在政策、理论等软科学层面参与的相关领域,详细内容参考附表3《信息化领域专家政策研究分类表》,如政策研究方向不属于表中所列内容,请选填其他,并明确填写具体行业名称。
5. 专家信息登记表电子版文件命名格式为“专家姓名-专家信息登记表”。
— 3 —
附表1:
信息化领域专家技术专长分类表
— 4 —
— 5 —
— 6 —
— 7 —
— 8 —
附表2:
信息化领域专家行业领域分类表
— 9 —
— 10 —
— 11 —
附表3:
信息化领域专家政策研究分类表
— 12 —
— 13 —。
山东省科技成果登记表成果完成人员名单填写说明1.成果登记号:共10位空格,前2位为市地(部门)代字,如青岛市写为青岛,卫生厅写为卫生;中间4位为年度,后4位为流水号,由市地(部门)编写,从0001开始。
2.成果密级:分为非密、秘密、机密、绝密和未定密。
3.成果名称:申请鉴定时经组织鉴定单位审查同意使用的成果名称。
不超过35个汉字。
4.研究起始时间:指该项成果开始研究或开发的时间,应以计划任务书或合同、协议书上的时间为准。
年度4位、月、日各两位,不足补零(例如:98年3月9日19980309)。
5.研究终止时间:指该成果最终完成的时间。
填写要求同3。
6.第一完成单位:指项目合同或计划任务书中的第一承担单位,应与该成果鉴定证书封面上的第一完成单位相同。
6.1.单位名称:第一完成单位全称,应与单位印章一致。
6.2.通信地址:第一完成单位的通信地址,应依次写明市(区)、县、街和问牌号码。
不超过40个汉字。
6.3.邮政编码:第一完成单位的邮政编码。
6.4.联系人:第一完成单位的该成果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可填1-2个,用空格隔开。
6.5.联系电话及传真:联系人的电话及传真,注明区号、分机(如果有)。
6.6.电子信箱:联系人的电子邮件地址。
6.7.隶属市地(部门):按行政隶属关系填写,即第一完成单位所归属的市地或厅局。
6.8.单位属性:第一完成单位属性,在相应的方框内打“√”,是企业的填写企业性质。
7.第二完成单位与第三完成单位:在技术合同的研制单位顺序排列中位于第二和第三(与《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中成果完成单位一致)的单位名称全称,应与单位印章一致(参见注解)。
8.鉴定日期:指该项成果通过专家鉴定的日期,填写要求同4。
9.鉴定批准日期:指组织鉴定单位签署意见的日期,填写要求同4。
10.评价方式:应用技术类成果分为鉴定、验收、行业准入和其他;基础理论与软科学类成果为分为鉴定、评审和其他。
11.组织鉴定单位:组织该项成果鉴定的单位。
附件1:
专家信息登记表
— 1 —
— 2 —
填表说明:
1.技术职称可填写研究员、副研究员、教授、副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经济师,高级经济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统计师,高级统计师等.
2。
技术专长主要是指专家具备的专业技术特长,详细内容参考附表1《信息化领域专家技术专长分类表》,如专业技术方向不属于表中所列内容,请选填其他,并明确填写具体专业名称.
3.行业领域主要是指专家参与或从事过工作、项目等所属的相关行业,详细内容参考附表2《信息化领域专家行业领域分类表》,如行业领域方向不属于表中所列内容,请选填其他,并明确填写具体行业名称。
4. 政策研究主要是指专家重点在政策、理论等软科学层面参与的相关领域,详细内容参考附表3《信息化领域专家政策研究分类表》,如政策研究方向不属于表中所列内容,请选填其他,并明确填写具体行业名称.
5. 专家信息登记表电子版文件命名格式为“专家姓名—专家信息登记表”。
— 3 —
附表1:
信息化领域专家技术专长分类表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附表2:
信息化领域专家行业领域分类表
— 10 —
— 11 —
— 12 —
— 13 —
附表3:
信息化领域专家政策研究分类表
— 14 —
— 15 —。
科研人员诚信信息登记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科研人员诚信信息登记表科研是一项需要高度诚信的工作。
为了确保科研人员的诚信,并促进科研活动的规范和透明,我们特制定了一份科研人员诚信信息登记表,用于记录科研人员的基本信息和诚信情况,以便监督和评估其科研活动。
一、基本信息1.姓名:2.性别:3.出生年月:4.学历:5.职称:6.所属单位:7.联系电话:8.电子邮箱:二、诚信信息1.是否曾发表过不实数据或内容?2.是否曾侵犯他人的研究成果或知识产权?3.是否曾违反学术规范或道德准则?4.是否曾接受过行贿或贿赂?5.是否曾出售或泄露科研机密?6.是否曾破坏或篡改科研数据?三、诚信承诺本人郑重承诺,在从事科研活动中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术规范,坚持诚信原则,严守学术道德,认真负责地开展科研工作,确保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如有不当行为,愿接受惩处。
四、签字日期年月日以上是关于科研人员诚信信息登记表的内容,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能认真填写和遵守,共同维护科研领域的诚信和规范。
只有科研人员秉持诚信,才能推动科技进步,造福人类。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第二篇示例:科研人员诚信信息登记表是一种用于评估科研人员诚信水平的工具,通过填写该表格,科研人员可以展示其诚信态度和行为,并帮助科研机构和社会对其进行信任度评估。
以下是一份关于科研人员诚信信息登记表的详细介绍:科研人员诚信信息登记表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基本信息1. 您的学历和职称情况:2. 您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3. 您的科研成果包括哪些方面?(例如论文、专著、专利、项目等)4. 您的科研项目资助情况如何?(来源、金额、研究内容等)二、诚信承诺1.您是否承诺遵守学术规范和伦理标准进行科研活动,并绝不从事抄袭、篡改、造假等违规行为?(√是□否)2. 您是否愿意公开科研成果和数据,并接受同行评议和检验?3. 您是否愿意配合科研机构对您的诚信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4. 您是否愿意通过定期参加学术道德和诚信培训来提升自身的诚信水平?5. 您是否愿意接受科研机构和社会的监督和考核,对自身的研究行为负责?三、诚信行为1. 您在撰写科研论文时,是否严格遵循引用规范,不随意引述他人研究成果?2. 您是否保证自己的科研数据真实可靠,不进行造假或篡改?3. 您在研究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交流,遵守学术规范和伦理道德?4. 您是否遵循项目管理规范,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透明披露?5. 您是否在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时坚持实事求是,不夸大研究成果?四、自检核对请自行核对以上填写内容,如有不实或错误之处,请及时更正。
科技成果登记表(应用技术类)1制表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函[2002]163号 有效期截止时间: 年 月 日科 技 成 果 登 记 表(应用技术类成果)成果名称:第一完成单位: (盖章)研究起始日期:□□□□年□□月研究终止日期:□□□□年□□月推荐单位: 批准登记单位: 批准登记号:□□□□□□□□□□□□批准登记日期:□□□□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1填报说明一、登记目的通过科技成果登记,对科技成果进行统计工作,掌握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状况,避免重复立项,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科技宏观管理服务。
二、登记原则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应是独立的法人单位,根据属地化原则或行业管理原则向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提出申请,不得重复申请。
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科技成果第一完成单位牵头申请登记。
三、登记范围通过鉴定、验收、行业准入、评估等方式评价或已获得知识产权,并且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应用技术成果应当申请登记。
凡涉及国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国家科技保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四、登记条件1.登记材料规范、完整;2.在技术上具有创造性,并已实际应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一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应用技术成果。
五、填报要求1.登记表必须加盖批准登记单位公章。
2.要按填写说明的规定认真填报。
3.字迹工整,用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填写,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用汉字。
4.填报时,如果数字为“0”,须填“0”;如某项指标值不详,填“—”。
5.除特别说明可复选外,一律为单项选择(打勾)。
1填写说明一、成果概况1.成果名称:课题批准立项时的名称,根据计划任务书、合同(协议)书,由成果完成单位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