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话务量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话务量分为无线话音信道话务量和中继话务量。
1.我们平常指的话务量为无线话音信道(TCH)话务量,例如我们经常在报表中看到的全省忙时话务量为×××(数字)ERL,指的就是无线话音信道话务量。
它是衡量移动网内话务
量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无线话音信道话务量的计算:
无线话音信道话务量=被占用的无线话音信道的数目/60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每1分钟采样一次,统计当前占用的无线话音信道的数目,一个小时共采样60次,被占用的无线话音信道的数目=60次采样得到的无线话音信道的数目和
2.中继话务量指的是两个交换机之间所有电路在一小时内被占用的时长,例如MSC1到MSC2的话务量为×××(数字)ERL。
实际工作中经常用每线话务量来衡量两个交换机之间是否
需要增加或减少电路。
中继话务量的计算:
假设MSC1和MSC2之间有100条电路
(1)如果在一小时内这100条电路均一直被占用,则MSC1和MSC2之间的话务量为100ERL,其每线话务量为100/100=1ERL;(2)如果在一小时内50条电路均一直被占用,则MSC1和MSC2之间的话务量为50ERL。
其每线话务量为50/100=0.5ERL;(3)如果在一小时内100条电路平均有12分钟一直被占用,则MSC1和MSC2之间的话务量为100×12/60=20ERL。
其每线话务量为20/100=0.2ERL;。
话务量与所需信道的估算1、 话务量计算每用户忙时话务量为A=αβt (Erl )式中:A ——每用户忙时话务量,单位:爱尔兰(Erlang,简写Erl )α——每用户在一天内呼叫次数β——忙时集中率, β= 全天话务量忙时话务量,一般取β= 101 t ———每用户每次通话占用信道的平均时间长度,单位:小时例:设计指标初定为每个移动用户的忙时话务量为0.025Erl,即意味着平均值为① 若设α=4次/天·用户β=101 t=0.0625小时=3.75分钟 则忙时话务量,A=αβt=4×101×0.0625=0.025 Erl② 或者,设α=3次/天·用户β=101 t=0.08333小时=5分钟 则忙时话务量, A=αβt=3×101×0.08333=0.025 Erl 2、 忙时话务量A ,呼损率E 和无线信道数N 的关系无线信道属于动态分配系统,当你打完电话后,便将信道释放给别人使用。
因此一个无线信道可以供多用户使用。
呼损率的概念是:一个系统所在无线信道已被全部占用,再发生呼叫,就出现呼损,呼损率即是阻塞率,其定义为:E=CoCs Co - 式中:E ——呼损率C O ——单位时间内平均呼叫次数C S ——单位时间内呼叫成功通话的次数可以预计,话务量A 越大,呼损率E 要求越小,则需要的无线传输信道N 越多。
其次,移动电话呼叫固定有线电话,或者固定有线电话呼叫移动电话需要占用一条无线信道(一条无线信道,含义是指一收一发两个频率通道);如果移动电话呼叫移动电话则需要占用两个信道(2收2发)在计算所需信道时,应予注意。
计算话务量A ,呼损率E 和所需无线信道N 时,应用巴尔姆表。
对于深圳世界金融中心,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现要求,每用户的忙时话务量为0.025Erl ,呼损率要求≤2%,求所需的无线信道数N.计算:假定平均每10㎡有一个用户,则总用户数为:150000÷10 =15000个总话务量为15000×0.025=375 Erl 。
话务量=覆盖面积*有效覆盖比率*人口密度*移动用户普及率*运营商用户普及率*用户密度话音可视电话 EMAIL MMS 信息服务图铃下载 WEP WWW音频视频单用户业务量 0.025 0.002 49.04 16.347 12.26 22.869 101.64 288.97 107.51 193.5渗透率下行单用户业务量下行总吞吐量下行总ERL上行总ERL总ERL=总吞吐量*渗透率* (ERL换算: 1 kbps / 64, 1 kbps / 128, 1 kbps / 384.)1)单业务单用户话务密度(CS)输出中间参数某CS话务量(Erl / user ) = BHCA * CallDuration / 3600BHCA-----忙时通话次数CallDuration------通话时间长度WCDMA提供的CS域业务有:12.2kbps语音业务;64kbps可视电话业务;2)单业务PS域话务密度估算:某PS业务忙时单用户话务量DL(Kbps/user)= (BHSA*单次业务平均流量/3600)/传输效率因子某PS业务忙时单用户话务量UL(Erl/user)= 忙时单用户流量DL(Kbps/user)/上下行平衡因子BHCA-----忙时通话次数CallDuration------通话时间长度WCDMA提供的PS域业务有64kbps数据业务(MMS,Email);144kbps数据业务(Internet);64kbps / 384kbps数据业务(流媒体);3)单业务总用户业务量估算:CS域业务某CS业务总话务量(Erl)=业务渗透率*单用户业务量*用户密度PS域业务某PS业务总话务量(Erl)=(业务渗透率*单用户吞吐量/业务承载速率*业务激活因子)*用户密度4)Campbell等效模型:C =v / ɑ= Σerliɑi2/Σerliɑi OfferedTraffic= ɑ/cCapacity= (Ci-ɑi)/cC---容量因子;v----混合业务方差;ɑ---混合业务均值;ɑi---业务i的等效强度;Ci---业务i需要的信道数;OfferedTraffic---虚拟业务的业务量;Capacity---满足虚拟业务所需的虚拟信道数;。
1、话务量的计量单位:ERLANG(爱尔兰,Erl):一段时间内对设备的同时占用(通常指一个小时)。
例如:每线一Erl是指这个时隙在一个小时内都被占用。
其他的计量单位有:Equated Busy Hour Call (EBHC). 1 EBHC = 1/30 erlangCentury (Hundred) Call Second (CCS). 1 CCS = 1/36 erlang2、话务流量:话务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的话务量,如果用T表示话务流量,则:T=Y*S其中:Y指单位时间内的建立呼叫总数S指每次呼叫的持续时间(mean holding time)3、承载话务量:指一个空闲话务系统上设计可承载的话务量,这个话务量实际上是一个假定值,根据不同的服务等级,可以有不同的话务量数值。
4、TRAFFIC OFFERED指用户提供的话务量。
这里是指用户主观提供的话务量,但是并不是指系统就一定能够支持这些话务量。
5、TRAFFIC CARRIED系统实际承载的话务量,这个话务量与用户主观提供的话务量不相等:可能由于拥塞,系统不能接受用户提供的话务量;可能由于切换,系统的实际话务量要大于用户提供的话务量。
6、TRAFFIC LOST(REJECTED TRAFFIC)由于拥塞或者其他原因,系统不能完全支持用户提供的话务量。
二、话务量的计算:1、网络容量的确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用于VOICE/SPEECH的信道数量;2)用户产生的话务量;3)网络的服务等级。
2、LOSS SYSTEM特征是用户数远远大于系统的信道总数,当系统信道全部被占用后,用户的呼叫将被系统拒绝。
LOSS SYSTEM的话务量通常用ERLAND B FORMULA表来计算。
3、DELAY SYSTEM特征是用户数并不远远大于系统的信道总数,当系统的信道全部被占用后,用户的呼叫将被延迟,但是并不拒绝,当有空闲设备时,正在等待的呼叫会自动連接起来。
话务量基础一、话务量定义电话用户进行通话时,必然要占用电话局的交换设备,用户通话次数多少和每次通话时间长短都从数量上说明用户使用电话的程度,也说明电话局内的交换设备被占用的程度。
从数量上表明用户占用交换网络和交换网络单元程度的量叫话务量。
话务量的大小自然与用户呼叫次数有关,也与呼叫平均占用时长有关。
单位时间里(如一个小时)用户处产生的呼叫越多,其话务量越大,而每次呼叫占用时间越长,其话务量也越大。
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在电话局内表现为交换设备的繁忙程度。
话务量定义如下:定义:话源话务量等于在一个平均占用时长内话源(即用户和上级网络单元)发生的平均呼叫数。
令A表示话源话务量,λ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平均呼叫数,S表示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长,根据话源话务量的定义,则A=λ·S话源话务量是流入交换系统的话务量,也称为流入话务量。
若λ和S使用相同的时间单位,则话源话务量A的单位称作“爱尔兰”,用符号“E”或“Erl”表示。
例:设λ=3600呼叫/小时=60呼叫/分钟=1呼叫/秒S=1/60小时/呼叫=1分钟/呼叫=60秒/呼叫则A=3600呼叫/小时×1/60小时/呼叫=60呼叫/分钟×1分钟/呼叫=1呼叫/秒×60秒/呼叫=60E从上例可以看出,话源话务量等于单位时间的呼叫次数与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长的乘积。
从上例也可以看出,若知道话务量A,再知道每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长,两者直接相除就可得出相应时间单位的单位时间的呼叫次数,(即每小时的呼叫次数,每分钟的呼叫次数,每秒的呼叫次数)。
例2设A=360E,S=60秒/呼叫,求每秒呼叫次数λλ=360÷60秒/呼叫=6呼叫/秒S=90秒/呼叫λ=360÷90秒/呼叫=4呼叫/秒S=120秒/呼叫λ=360÷120秒/呼叫=3呼叫/秒S=30秒/呼叫λ=360÷30秒/呼叫=12呼叫/秒上面的计算实例在NO.7信令网设计及处理机处理能力的计算中常常用到。
爱尔兰话务量公式爱尔兰话务量公式是一种计算一个服务中心或呼叫中心所处理的电话通话量的公式。
这一公式通常用于评估该中心的绩效和资源分配,以确保其能够满足来电者的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客户服务。
爱尔兰话务量公式可以表示为:AHT = (ACD + ASA) / AHTA其中,- AHT代表平均通话时间(Average Handling Time),即每个通话的平均持续时间。
- ACD代表平均通话数(Average Call Duration),即每个通话的平均时长,一般以秒或分钟为单位。
- ASA代表平均等待时间(Average Speed of Answer),即来电者平均等待接通的时间,一般以秒或分钟为单位。
- AHTA代表平均通话处理时间(Average Handling Time per Agent),即每个客服代表平均处理一通电话所需的时间。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平均通话时间(AHT),代表每个来电者在呼叫中心的平均通话时间。
AHT主要受平均通话数(ACD)和平均等待时间(ASA)的影响。
如果两者都较高,则AHT可能会增加。
为了提高呼叫中心的效率,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AHT。
例如,提供员工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和服务质量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快地处理来电。
此外,引入自助服务接口,如自助语音应答系统或在线客服平台,可以减少来电的数量和等待时间,从而缩短AHT。
此外,如果呼叫中心需要处理大量通话,可能需要增加客服代表的数量,以确保他们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内处理每一通电话。
这样就可以减少AHTA,提高呼叫中心的工作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爱尔兰话务量公式只是一个基本的计算方法,实际情况可能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来电者的需求和呼叫中心的运营策略。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话务量基础一、话务量定义电话用户进行通话时,必然要占用电话局的交换设备,用户通话次数多少和每次通话时间长短都从数量上说明用户使用电话的程度,也说明电话局内的交换设备被占用的程度。
从数量上表明用户占用交换网络和交换网络单元程度的量叫话务量。
话务量的大小自然与用户呼叫次数有关,也与呼叫平均占用时长有关。
单位时间里(如一个小时)用户处产生的呼叫越多,其话务量越大,而每次呼叫占用时间越长,其话务量也越大。
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在电话局内表现为交换设备的繁忙程度。
话务量定义如下:定义:话源话务量等于在一个平均占用时长内话源(即用户和上级网络单元)发生的平均呼叫数。
令A表示话源话务量,λ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平均呼叫数,S表示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长,根据话源话务量的定义,则A=λ·S话源话务量是流入交换系统的话务量,也称为流入话务量。
若λ和S使用相同的时间单位,则话源话务量A的单位称作“爱尔兰”,用符号“E”或“Erl”表示。
例:设λ=3600呼叫/小时=60呼叫/分钟=1呼叫/秒S=1/60小时/呼叫=1分钟/呼叫=60秒/呼叫则A=3600呼叫/小时×1/60小时/呼叫=60呼叫/分钟×1分钟/呼叫=1呼叫/秒×60秒/呼叫=60E从上例可以看出,话源话务量等于单位时间的呼叫次数与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长的乘积。
从上例也可以看出,若知道话务量A,再知道每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长,两者直接相除就可得出相应时间单位的单位时间的呼叫次数,(即每小时的呼叫次数,每分钟的呼叫次数,每秒的呼叫次数)。
例2设A=360E,S=60秒/呼叫,求每秒呼叫次数λλ=360÷60秒/呼叫=6呼叫/秒S=90秒/呼叫λ=360÷90秒/呼叫=4呼叫/秒S=120秒/呼叫λ=360÷120秒/呼叫=3呼叫/秒S=30秒/呼叫λ=360÷30秒/呼叫=12呼叫/秒上面的计算实例在NO.7信令网设计及处理机处理能力的计算中常常用到。
话务量话务量指在一特定时间内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间的乘积。
在移动电话系统中,话务量可分为流入话务量和完成话务量。
流入话务量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平均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无线波道的时间,在系统流入的话务量中,完成接续的那部分话务量称作完成话务量,未完成接续的那部分话务量称做损失话务量,损失话务量与流入话务量之比称为呼损率。
最早从事话务量研究的是丹麦的学者A.K.爱尔兰(A.K.Erlang)。
他在1909年发表的有关话务量的理论著作,至今仍然被认为是话务理论的经典。
话务量的大小与用户数量、用户通信的频繁程度、每次通信占用的时间长度以及观测的时间长度(例如1分钟、1小时或是1昼夜等)有关。
单位时间内通信的次数越多,每次通信占用的时间越长,观测的时间越长,那么话务量就越大。
由于通信次数、每次通信占用时间的长短等都是变化着的,所以话务量也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量,即是一个“随机变量”。
国际通用的话务量单位是原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建议使用的单位,叫做“爱尔兰(Erl)”,是为了纪念话务理论的创始人A.K.Erlang而命名的。
话务量公式为:A=Cxt。
A是话务量,单位为erl(爱尔兰),C 是呼叫次数,单位是个,t是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长,单位是小时。
一般话务量又称小时呼,统计的时间范围是1个小时。
1爱尔兰(Erl)就是一条电路可能处理的最大话务量。
如果观测1个小时,这条电路被连续不断地占用了1小时,话务量就是1爱尔兰,也可以称作“1小时呼”。
通俗的讲,话务量就是一条电话线一个小时内被占用的时长。
如果一条电话线被占用一个小时,话务量就是1爱尔兰。
(爱尔兰不是量纲,只是为纪念爱尔兰这个人而设立的单位),如果一条电话线被占用(统计)时长为0.5小时,话务量是0.5爱尔兰。
一般来说,一条电话线不可能被一个人占用一个小时,比如统计表明,用户线的话务量为0.05爱尔兰,过去我国电话还不是很普及时,因为很多人都在使用,它的话务量很大,达到0.13爱尔兰,那么此时如果这个交换机有1000个用户,我们就说该交换机的话务量为130爱尔兰。
爱尔兰话务量公式
爱尔兰话务量公式是用于计算电话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性能的数学公式。
该公式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电话系统所能处理的最大并发通话数,从而确定系统的容量和资源需求。
爱尔兰话务量公式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A = G * (1 + R / S) * K
其中,
A为系统的平均并发通话数(即话务量),
G为流量(即到达系统的呼叫速率),
R为平均呼叫等待时间(即排队等待处理的呼叫数量的平均时间),
S为服务时间(即每个呼叫处理所需的平均时间),
K为分配给呼叫的线路数(即系统的容量)。
通过应用爱尔兰话务量公式,可以根据已知的流量、平均呼叫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计算出系统所能处理的平均并发通话数。
这有助于确定系统是否已饱和,以及是否需要增加容量或优化资源分配。
需要注意的是,爱尔兰话务量公式是基于以下假设和前提条件的:
1. 呼叫的到达和服务时间是随机的,并且符合泊松分布和指数分布。
2. 系统中的每个呼叫都会等待处理,没有丢失的呼叫。
3. 呼叫的处理时间是相互独立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公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定义:话务量的大小取决于单位时间(1小时)内平均发生的呼叫次数λ和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时间S A=S(小时/次)*λ(次/小时)话务量的单位为爱尔兰(erl)。
A是平均1小时内所有呼叫需占用信道的总小时数,1爱尔兰表示平均每小时内用户要求通话的时间为1小时。
话务量和爱尔兰公式:话务量公式为:A=C x t。
A是话务量,单位为erl(爱尔兰),C是呼叫次数,单位是个,t是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长,单位是小时。
一般话务量又称小时呼,统计的时间范围是1个小时。
解释:爱尔兰是衡量话务量大小的一个指标。
是根据话音信道的占空比来计算的。
如果某个基站的话音信道经常处于占用的状态,我们说这个基站的爱尔兰高。
具体来说,爱尔兰表示一个信道在考察时间内完全被占用的话务量强度。
如果1小时内信道全被占用,那么这个期间的话务量就是1Erl。
业界经验,当每信道话务量>0.7Erl/l(Erl/l指每信道爱尔兰数)时,话务就会有溢出,BSC 接通率就会下降。
饱和呼叫量可以用两个参数来表示:忙时呼叫量(BHCA)或者每秒建立呼叫数量(CAPS)。
BHCA是忙时呼叫量的缩写,主要测试内容为:在一小时之内,系统能建立通话连接的绝对数量值。
测试结果是一个极端能力的反映,它反映了设备的软件和硬件的综合性能。
BHCA值最后体现为CAPS(每秒建立呼叫数量),CAPS乘以3600就是BHCA了。
通俗的讲,话务量就是一条电话线一个小时内被占用的时长。
如果一条电话线被占用一个小时,话务量就是1爱尔兰。
(爱尔兰不是量纲,只是为纪念爱尔兰这个人而设立的单位),如果一条电话线被占用(统计)时长为0.5小时,话务量是0.5爱尔兰。
一般来说,一条电话线不可能被一个人占用一个小时,比如统计表明,用户线的话务量为0.05爱尔兰,过去我国电话还不是很普及时,因为很多人都在使用,它的话务量很大,达到0.13爱尔兰,那么此时如果这个交换机有1000个用户,我们就说该交换机的话务量为130爱尔兰。
话务量和爱尔兰公式话务量的单位为爱尔兰(erl)。
1爱尔兰表示平均每小时内用户要求通话的时间为1小时。
话务量和爱尔兰公式:话务量公式为:A=C x t。
A是话务量,单位为erl(爱尔兰),C是呼叫次数,单位是个,t是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长,单位是小时。
一般话务量又称小时呼,统计的时间范围是1个小时。
解释:爱尔兰是衡量话务量大小的一个指标。
是根据话音信道的占空比来计算的。
如果某个基站的话音信道经常处于占用的状态,我们说这个基站的爱尔兰高。
具体来说,爱尔兰表示一个信道在考察时间内完全被占用的话务量强度。
如果1小时内信道全被占用,那么这个期间的话务量就是1Erl。
业界经验,当每信道话务量>0.7Erl/l (Erl/l指每信道爱尔兰数)时,话务就会有溢出,BSC接通率就会下降。
饱和呼叫量可以用两个参数来表示:忙时呼叫量(BHCA)或者每秒建立呼叫数量(CAPS)。
BHCA是忙时呼叫量的缩写,主要测试内容为:在一小时之内,系统能建立通话连接的绝对数量值。
测试结果是一个极端能力的反映,它反映了设备的软件和硬件的综合性能。
BHCA值最后体现为CAPS(每秒建立呼叫数量),CAPS乘以3600就是BHCA了。
通俗的讲,话务量就是一条电话线一个小时内被占用的时长。
如果一条电话线被占用一个小时,话务量就是1爱尔兰。
(爱尔兰不是量纲,只是为纪念爱尔兰这个人而设立的单位),如果一条电话线被占用(统计)时长为0.5小时,话务量是0.5爱尔兰。
一般来说,一条电话线不可能被一个人占用一个小时,比如统计表明,用户线的话务量为0.05爱尔兰,过去我国电话还不是很普及时,因为很多人都在使用,它的话务量很大,达到0.13爱尔兰,那么此时如果这个交换机有1000个用户,我们就说该交换机的话务量为130爱尔兰。
举例:当线束容量为m、流入话务量为Y时,线束中任意k条线路同时占用的概率P(k)为:当k=m时,表示线束全忙,即交换系统的m条话路全部被占用,此时p(k)为系统全忙的概率。
爱尔兰话务量公式
【实用版】
目录
1.什么是爱尔兰话务量公式
2.爱尔兰话务量公式的含义
3.爱尔兰话务量公式的计算方法
4.爱尔兰话务量公式的应用
5.总结
正文
一、什么是爱尔兰话务量公式
爱尔兰话务量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电话通信系统中话务量的公式,话务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用户要求通话的时间,单位为爱尔兰(erl)。
该公式能够帮助通信运营商合理配置通信资源,以保证用户通话质量。
二、爱尔兰话务量公式的含义
在爱尔兰话务量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
- A:话务量,单位为爱尔兰(erl)
- C:呼叫次数,单位为个
- T: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长,单位为小时
三、爱尔兰话务量公式的计算方法
爱尔兰话务量公式为:A = C x T
其中,A 表示话务量,C 表示呼叫次数,T 表示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长。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话务量。
四、爱尔兰话务量公式的应用
爱尔兰话务量公式在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
- 通信运营商可以根据话务量公式计算出所需的通信资源,以便合理配置设备,提高通信效率。
- 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通话需求,合理安排通话时间,降低企业通信成本。
- 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话务量公式制定通信政策,保障国民通话权益。
五、总结
爱尔兰话务量公式是一种用于计算电话通信系统中话务量的公式,能够帮助通信运营商合理配置通信资源,以保证用户通话质量。
第1页共1页。
一、话务统计指标计算及分析(据2002年版)1、主要指标公式与COUNTER●掉话率掉话率=(忙时话音信道掉话总次数/忙时系统应答总次数)×100%忙时话音信道掉话总次数,COUNTER是TFNDROP,是指在指配话音信道完成(即Assignment Complete)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掉话。
统计的为无线侧的“Clear Request”。
忙时系统应答总次数,COUNTER是NANSW of (ORGOEX + INT + SOTTE + SOTOEX + IEXTE + TRA) – NNBRHBAISDHTOT of (all neighbour MSCs),在MSC提取,是指该地区交换机接受的各种用户的话音应答总次数。
统计的为出局的“connect+ANN+ANC+ANM”消息忙时话音信道掉话总次数-----OBJTYPE:CELTCHF,COUNTER公式:TFNDROP●无线接通率无线接通率是指手机成功占用信令信道和话音信道的百分比。
即:无线接通率=(1-∑忙时信令信道溢出总次数/∑忙时信令信道试呼总次数)× [ 1-∑忙时话音信道溢出总次数(不含切换)/∑忙时话音信道试呼总次数(不含切换)] ×100%。
忙时话音信道溢出总次数-----OBJTYPE:CELTCHFCOUNTER公式:TFCONGSAS忙时话音信道试呼总次数-----OBJTYPE:CLTCHCOUNTER公式:TASSALL忙时信令信道溢出总次数----- OBJTYPE:CLSDCCHCOUNTER公式:CCONGS忙时信令信道试呼总次数----- OBJTYPE:RANDOMACCCOUNTER公式:CNROCNT+RAACCFA●最坏小区忙时话音信道拥塞率(不含切换)高于5%,或话音信道掉话率高于3%的小区,且只计算忙时平均每信道话务量大于0.1 Erl的小区。
●话音信道可用率定义:话音信道可用率是指能正常工作的话音信道占所有配置话音信道的百分比。
CAPS、BHCA、话务量概念
最近总是遇到几个概念要澄清,所以就从网上搜了一下,顺便理了一下。
(1)话务量的概念
别名:话务负载,或电话负载。
定义:单位时间(1小时)内一组用户平均共发生c次呼叫,而每次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间为t,则这一组用户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话务量为:y=ct
y:话务量
c:呼叫次数
t: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间
话务量的单位:爱尔兰(Erl)=小时·呼
可以这么理解:话务量是指平均1小时内所有呼叫需占用呼叫信道的总小时数,1爱尔兰表示平均每小时内用户要求通话的时间为1小时。
举例
PPS用户的平均忙时话务量为0.02,是这样计算出来的:
0.02=1*70/3600
其中,“1”为忙时平均每用户呼叫次数为1,“70”为每呼叫平均占用时长为70秒;
(2)忙时的概念
定义:整个一昼夜时间内话务最繁忙的1小时,称之为"忙时"。
(3)CAPS(每秒试呼次数即:Call Attempt Per Second)
CAPS = 用户数×平均话务量/平均占用时长
其中:平均话务量:指的是每用户的平均话务量。
如果用户忙时平均呼叫次数为x,则其CAPS=用户数×(x/3600)
(4)BHCA: 每用户忙时试呼次数
BHCA = CAPS × 3600 / 用户数
将CAPS公式代入:
BHCA =平均话务量×3600 / 平均占用时长
举例
如PPS,平均话务量为0.02Erl/用户,平均占用时长为70S,则BHCA = 1.03。
该值越大,则系统承受的压力越大。
话务量=覆盖面积*有效覆盖比率*人口密度*移动用户普及率*运营商用户普及率*用户密度
话音可视电话 EMAIL MMS 信息服务图铃下载 WEP WWW
音频视频
单用户业务量 0.025 0.002 49.04 16.347 12.26 22.869 101.64 288.97 107.51 193.5
渗透率
下行单用户业务量
下行总吞吐量
下行总ERL
上行总ERL
总ERL=总吞吐量*渗透率* (ERL换算: 1 kbps / 64, 1 kbps / 128, 1 kbps / 384.)
1)单业务单用户话务密度(CS)
输出中间参数
某CS话务量(Erl / user ) = BHCA * CallDuration / 3600
BHCA-----忙时通话次数
CallDuration------通话时间长度
WCDMA提供的CS域业务有:
12.2kbps语音业务;
64kbps可视电话业务;
2)单业务PS域话务密度估算:
某PS业务忙时单用户话务量DL(Kbps/user)
= (BHSA*单次业务平均流量/3600)/传输效率因子
某PS业务忙时单用户话务量UL(Erl/user)
= 忙时单用户流量DL(Kbps/user)/上下行平衡因子
BHCA-----忙时通话次数
CallDuration------通话时间长度
WCDMA提供的PS域业务有
64kbps数据业务(MMS,Email);
144kbps数据业务(Internet);
64kbps / 384kbps数据业务(流媒体);
3)单业务总用户业务量估算:
CS域业务
某CS业务总话务量(Erl)=业务渗透率*单用户业务量*用户密度
PS域业务
某PS业务总话务量(Erl)
=(业务渗透率*单用户吞吐量/业务承载速率*业务激活因子)*用户密度
4)Campbell等效模型:
C =v / ɑ= Σerliɑi2/Σerliɑi OfferedTraffic= ɑ/c
Capacity= (Ci-ɑi)/c
C---容量因子;
v----混合业务方差;
ɑ---混合业务均值;
ɑi---业务i的等效强度;
Ci---业务i需要的信道数;
OfferedTraffic---虚拟业务的业务量;Capacity---满足虚拟业务所需的虚拟信道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