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图样画法
- 格式:ppt
- 大小:3.39 MB
- 文档页数:2
建筑施工图画法
1.建筑平面图画法
(1)画基准线,即按尺寸画出房屋的纵横向定位轴线。
(2)画墙身和柱的轮廓线,定出门窗洞位置。
(3)画楼梯、阳台等细部。
(4)经检查无误后,擦去多余的作图线,按要求加深或加粗图线,或上墨线。
标注轴线、尺寸、门窗编号、图名、比例及其他文字说明等。
2. 建筑立面图画法
(1)确定屋外地平线,画出外墙轮廓线,以及突出墙面的墙垛或墙面的分界轮廓线、勒脚线等。
(2)由层高、窗台高、窗洞高定出窗台线和窗顶线,再由平面图上窗洞口位置、大小确定立面图上窗(或门)的位置和洞口形状。
绘制细部构造,如雨水管、外墙分格线等。
(3)经检查无误后,擦去多余的作图线,按要求加深加粗图线,并完成细部作图,如少量门窗扇、饰案等。
按要求标注标高和尺寸,注写图名、墙面装修做法及索引符号等。
3 建筑剖视图画法
(1)确定轴线、室内外地坪线、层高线、女儿墙线等
(2)画出墙体、楼板轮廓线,画出天棚、屋面坡度和屋面厚度。
(3)确定门窗位置,画出门窗、阳台、梁板等细部。
]
经检查无误后擦去多余的线条,按要求加深加粗线型,画上尺寸线,标注标高及尺寸,注写文字说明等。
建筑制图标准图样画法4 图样画法4.1 平面图4.1.1 平面图的方向宜与总图方向一致。
平面图的长边宜与横式幅面图纸的长边一致。
4.1.2 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多于一层的平面图时,各层平面图宜按层数由低向高的顺序从左至右或从下至上布置。
4.1.3 除顶棚平面图外,各种平面图应按正投影法绘制。
4.1.4 建筑物平面图应在建筑物的门窗洞口处水平剖切俯视,屋顶平面图应在屋面以上俯视,图内应包括剖切面及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构造以及必要的尺寸、标高等,表示高窗、洞口、通气孔、槽、地沟及起重机等不可见部分时,应采用虚线绘制。
4.1.5 建筑物平面图应注写房间的名称或编号。
编号应注写在直径为6mm细实线绘制的圆圈内,并应在同张图纸上列出房间名称表。
4.1.6 平面较大的建筑物,可分区绘制平面图,但每张平面图均应绘制组合示意图。
各区应分别用大写拉丁字母编号。
在组合示意图中需提示的分区,应采用阴影线或填充的方式表示。
4.1.7 顶棚平面图宜采用镜像投影法绘制。
4.1.8 室内立面图的内视符号(图4.1.8-1)应注明在平面图上的视点位置、方向及立面编号(图4.1.8-2,4.1.8-3)。
符号中的圆圈应用细实线绘制,可根据图面比例圆圈直径选择8mm~12mm。
立面编号宜用拉丁字母或阿拉伯数字。
4.2 立面图4.2.1 各种立面图应按正投影法绘制。
4.2.2 建筑立面图应包括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外轮廓线和墙面线脚、构配件、墙面做法及必要的尺寸和标高等。
4.2.3 室内立面图应包括投影方向可见的室内轮廓线和装修构造、门窗、构配件、墙面做法、固定家具、灯具、必要的尺寸和标高及需要表达的非固定家具、灯具、装饰物件等。
室内立面图的顶棚轮廓线,可根据具体情况只表达吊平顶或同时表达吊平顶及结构顶棚。
4.2.4 平面形状曲折的建筑物,可绘制展开立面图、展开室内立面图。
圆形或多边形平面的建筑物,可分段展开绘制立面图、室内立面图,但均应在图名后加注“展开”二字。
画古建筑的步骤
1.在纸上画一条横线,可以借助尺子等工具,作为辅助线。
2.在横线的下方画出一条平行的直线,两条线连起来,画出飞起的屋檐。
3.用人字型画出屋顶的形状。
4.以屋顶为中心,画几条瓦片的弧线。
5.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画出一个较大的屋顶(这个屋顶和第一个屋顶之间
可以增加一个长方形的空间)。
6.画出这个屋顶的瓦片走向,注意两个角的地方是弧线的。
7.完成这个屋顶的瓦片描绘(绘画过程中多注意瓦片的间距)。
8.可以借助尺子等工具在第二屋顶下面画出两条柱子,柱子的长度要一样,
不然小亭子可能会倒。
9.在两个屋顶之间的空间里加一个好看的小框,让小亭子看起来更加精致。
10.给小亭子放在地面上,可以再加一条通往亭子的路。
11.如果对画的亭子满意的话,现在可以上色了。
12.给亭子都涂上你喜欢的颜色,一个漂亮的古代小亭子就完成了!。
第4章房屋建筑的图样画法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功能上的需要,建筑形体一般具有比较复杂的内、外形状和构造,仅用前面所讲的投影理论还不能全面准确地表达清楚复杂的房屋建筑,需要用一些特定的表达方法来绘制建筑图样。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对复杂的工程形体,“国标”规定的多种表达方法,如剖面图、断面图的画法,简化画法等。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使大家掌握建筑形体常用的各种表达方法,为后面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做好准备。
本章的主要识读原则和技巧是要从工程实际出发,去想象如何将复杂的建筑形体的内外构造用特定的方法表达清楚的原理和过程。
例1 六面视图前面我们介绍和使用了三面正投影图来表达物体的空间形状,即对空间物体分别从上向下、从前向后、从左向右进行正投影而得到的投影图。
但对于复杂的建筑形体,仅有三个投影还难以将物体表达清楚,还可以在原来三个投影的基础上再增加从下向上、从后向前、从右向左的正投影,这样就可得到建筑形体的六个投影图,称为六面视图或基本视图。
图4-1(a)表示了建筑形体六面视图的产生过程和展开过程。
投影后展开时仍然保持V面投影不动,其他投影面都转到与V面在一个平面上,展开后的投影图如图4-1(b)所示。
这时的六个视图位于同一张图纸上,而且按投影关系排列,可以省略各视图的名称。
但在实际工作中,为合理利用图纸,这六个视图的布局宜按主次关系排列,如图4-1(c)所示,H、V、W三个投影的相对位置关系不能改变,其他视图则按一定的投影关系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上,这时每一个图样均应在下方标注图名。
(a)(b)(c)图4-1 建筑形体的六面视图例2 剖面图的形成在画建筑形体的投影时,形体上不可见的轮廓线在投影图上需用虚线画出。
对于内部形状复杂的建筑物,内部有各种房间、走廊、楼梯、门窗、基础等,如果都用虚线表示这些看不见的部分,必然形成图面实线虚线交错,混淆不清,不利于标注尺寸,也不方便读图和施工。
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是假想将形体剖切开,让它的内部构造显露出来,使看不见的部分变成了看得见的部分,然后用实线画出这些内部构造的投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