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有机化学卤代烃
- 格式:pdf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16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卤代烃的概念、分类和命名方法。
2. 掌握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教学重点:1.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 卤代烃的命名方法。
2.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卤代烃样品3. 实验仪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烃?烃有哪些性质?2. 引入卤代烃的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
二、新课讲解1. 卤代烃的分类- 根据烃基结构: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卤代芳烃- 根据卤原子的数目:一元卤代烃、二元卤代烃等2. 卤代烃的命名- 饱和卤代烃:按照烷烃的命名方法,用“卤代”替换“烷”字- 不饱和卤代烃:按照烯烃或炔烃的命名方法,用“卤代”替换“烯”或“炔”字- 卤代芳烃:按照芳烃的命名方法,用“卤代”替换“苯”字3.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和卤素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升高(氟代烃除外)- 密度:随碳原子数增加而降低- 溶解性:不溶于水或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能溶于很多有机溶剂三、课堂练习1. 给出几个卤代烃的分子式,让学生写出它们的名称。
2. 根据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判断下列卤代烃的沸点、密度和溶解性。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卤代烃的概念、分类、命名方法和物理性质。
2. 强调卤代烃的命名方法和物理性质。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2. 提问:卤代烃有哪些化学性质?二、新课讲解1.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卤代烃与水反应,卤素原子被羟基取代- 消去反应:卤代烃与醇溶液反应,卤素原子和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消去- 取代反应:卤代烃与卤素反应,卤素原子被另一个卤素原子取代2. 卤代烃的制备方法- 由烃与卤素单质反应制得- 由醇与卤化氢反应制得三、实验演示1. 实验一:卤代烃的水解反应2. 实验二: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四、课堂练习1. 根据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判断下列反应的类型。
第六章卤代烃学习指导:1. 卤代烷分类和命名:IUPAC命名法;2. 化学性质:取代反应(水解,氰解,氨解,醇解,与硝酸银作用,S N1,S N2历程和影响因素);除反应(脱卤化氢,E1,E2历程);与金属镁反应;3. S N1和S N2两种反应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烷基和卤素的影响;4. E1和E2两种历程,Saytzeff规则;烃基对卤素活泼性的影响;5. 双键位置对卤素原子活性的影响。
习题一、命名下列各物种或写出结构式。
1、写出溴仿的构造式。
2、写出的系统名称。
3、写出(Z)-3-甲基-2-乙基-1-氯-1-溴-1-丁烯的构型式。
4、写出的系统名称。
5、写出的系统名称。
二、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括号内)。
1、2、( )( ) + ( )3、4、5、6、三、理化性质比较题(根据题目要求解答下列各题)。
1、排列下列溴代烷在NaOH水溶液中的反应速率快慢次序:(A) Br—CH2CH2CH(CH3)22、将下列化合物按与AgNO3(SN1)醇溶液反应快慢排序:(B) (CH3)3CCl(C) CH3CH2CH2CH2Cl (D) (CH3)2C==CHCl3、将下列化合物按E消除HBr的反应速率快慢排序:(A) (CH3)2CHCH2CH2Br4、指出下列化合物中,按S N1反应哪一个进行得较快。
(A) (CH3)2CBrCH2CH35、将下列化合物按S N1反应活性大小排列:(A) CH3CH=CHCl (B) CH2=CHCH2Cl (C) CH3CH2CH2Cl四、基本概念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卤代烷与NaOH在水与乙醇混合物中进行反应,指出下列情况哪些属于S N2机理,哪些属于S N1机理。
1. 产物的构型完全转化。
2. 有重排产物。
3. 碱的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4. 叔卤代烷反应速率大于仲卤代烷。
5. 增加溶剂的含水量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五、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大学化学教案:有机化学中的卤代烃合成与反应机理介绍有机化学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
卤代烃是有机化合物中含有卤素(氯、溴、碘或氟)的一类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中,合成和研究卤代烃的反应机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本教案将介绍有机化学中卤代烃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反应机理。
合成方法1. 单官能团卤代烃的合成单官能团卤代烃是只含有一个官能团(如醇、醚、酮等)的卤代烃。
常见的单官能团卤代烃合成方法有以下几种:a. 卤素直接取代反应这是最常见的合成单官能团卤代烃的方法之一。
该反应会将卤素直接取代掉原有的官能团。
例如,醇可以通过与氯化亚砜(SOCl2)反应生成卤代烃。
b. 氢化卤代反应氢化卤代反应是第二种常见的单官能团卤代烃合成方法。
该反应会将卤素还原为氢原子,并与官能团的残基结合生成新的官能团。
例如,醛可以通过与氢氯酸反应生成卤代醇。
c. 磷酸盐酯与卤化物反应磷酸盐酯与卤化物反应是合成醚类化合物的常见方法。
该反应中,磷酸盐酯会与卤化物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类化合物。
例如,乙醇可以与氯化亚砜反应生成乙醚。
2. 多官能团卤代烃的合成多官能团卤代烃是含有两个或多个官能团的卤代烃。
由于多官能团的存在,其合成方法相对较复杂。
常见的多官能团卤代烃合成方法有以下几种:a. 分步合成法分步合成法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官能团逐一引入化合物中的方法。
首先,合成第一个官能团的卤代烃,并进行必要的保护反应。
然后,在保护反应后的卤代烃中引入第二个官能团,并继续进行保护反应等。
通过多次重复这个过程,最终得到多官能团卤代烃。
b. 立体选择性反应立体选择性反应是利用官能团的空间构型来合成多官能团卤代烃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使得官能团的引入具有一定的空间构型要求。
例如,通过选择具有立体选择性的还原剂,可以将酮中的卤素还原为卤代醇。
c. 反应序列法反应序列法是将多个反应连续进行,最终得到多官能团卤代烃的方法。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卤代烃的消除反应在有机化学中,卤代烃是常见的化合物之一,它们通常包含有碳-卤键(C-X,X为卤素)的结构,如氯代烃、溴代烃等。
在许多有机合成和反应中,卤代烃的消除反应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总结几种常见的卤代烃消除反应,并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1. 消除反应概述消除反应是指某个分子失去或排出一个原子或基团,同时生成一个双键。
对于卤代烃而言,常见的消除反应包括氢氧化物消除、醇消除、碱消除等。
这些反应不仅可以合成具有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还可用于合成环状化合物、脂肪族烃和芳香族烃等。
2. 氢氧化物消除反应氢氧化物消除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卤代烃消除反应,通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它的一个常见例子是卤代烃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和氢氧化钠盐。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R-X + NaOH → R-H + NaX(R为卤代烃中的有机基团,X为卤素)例如,溴代丁烷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丁烯和氢氧化钠盐:CH3-CH2-CH2-CH2Br + NaOH → CH3-CH=CH-CH3 + NaBr + H2O3. 醇消除反应醇消除反应是另一种常见的卤代烃消除反应,它通常在醇的存在下进行。
醇可以充当碱的角色,促进消除反应的进行。
在醇消除反应中,卤代烃会失去一个卤素原子,同时生成一个双键和一个水分子。
典型的反应方程式如下:R-X + ROH → R=CH2 + HX + H2O例如,氯代甲烷与乙醇反应生成乙烯、盐酸和水:CH3Cl + CH3CH2OH → CH2=CH2 + HCl + H2O4. 碱消除反应碱消除反应是指卤代烃与强碱(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和盐。
该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通常需要高温。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R-X + 2KOH → R-R + 2KX + H2O例如,溴代乙烷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烯和溴化钠:CH3CH2Br + KOH → CH2=CH2 + KBr + H2O5. 其他消除反应除了上述介绍的消除反应,还有一些其他的消除反应可以用于卤代烃的合成。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卤代烃的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卤代烃的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有机化学是研究碳为主体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反应性质的学科。
其中,卤代烃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它们在有机合成和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反应之一。
本文将对这两种反应进行总结,并列举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一、卤代烃的取代反应1. 氢氧离子的取代反应: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醇和醚的生成反应。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R-X + OH- → R-OH + X-R-X + OR' → R-OR' + X-这种反应称为亲核取代反应,其中OH-或OR'为亲核试剂,R和X分别代表有机基团和卤素原子。
2. 氨或胺的取代反应:卤代烃与氨或胺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胺或胺盐。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R-X + NH3 → R-NH2 + HXR-X + RNH2 → R-NHR' + HX这种反应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选择来对生成物进行调控。
3. 芳香化合物的取代反应:芳香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反应。
卤代烃作为芳烃的取代试剂,可以发生芳香取代反应。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Ar-X + Nu- → Ar-Nu + X-Ar-X + Ar'-ONa → Ar-Ar' + X- + Na+这种反应可以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和基团,从而改变芳香化合物的性质。
二、卤代烃的消除反应1. 亲电质消除反应:卤代烃在鹰式消除剂的作用下,发生亲电质消除反应。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R-X + Z → R-Z + X-其中,Z为鹰式消除剂。
这种反应可以生成亲电质和卤素离子。
2. 氢氧化物消除反应: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通过内消除反应,发生氢氧化物消除。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R-X + OH- → R-H + X-这种反应可以生成烯烃或炔烃等不饱和化合物。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卤代烃的概念、结构特点及分类。
2. 掌握卤代烃的命名规则、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
3. 学会分析卤代烃的合成、反应及应用。
教学重点:1. 卤代烃的概念、结构特点及分类。
2. 卤代烃的命名规则、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
教学难点:1. 卤代烃的命名规则。
2.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如碳碳双键、三键、羟基、羧基等。
2. 引入卤代烃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卤代烃在有机化学中的地位。
二、新课讲授1. 卤代烃的概念及结构特点(1)定义:卤代烃是指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2)结构特点:卤代烃分子中,卤素原子取代了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形成了C-X键。
2. 卤代烃的分类(1)根据卤素原子的种类:一卤代烃、二卤代烃、多卤代烃。
(2)根据烃基的种类:烷基卤代烃、烯基卤代烃、炔基卤代烃等。
3. 卤代烃的命名规则(1)以烃基为母体,按照烷烃的命名规则命名。
(2)在烃基名称前加上“卤代”二字。
(3)若有多个卤素原子,则按照卤素原子的种类及个数命名。
4.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1)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烃在亲电试剂的作用下,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相应的醇。
(2)消去反应:卤代烃在碱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3)加成反应:卤代烃在亲核试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醇。
(4)水解反应:卤代烃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三、课堂练习1. 命名下列卤代烃:(1)CH3-CH2-CH2-CH2-Cl(2)CH3-CHCl-CH2-CH32. 写出下列卤代烃的合成方法:(1)CH3-CH2-CH2-CH2-Cl(2)CH3-CHCl-CH2-CH3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卤代烃的概念、结构特点、分类、命名规则及化学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卤代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
2. 查阅资料,了解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