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诊疗现状及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384.50 KB
- 文档页数:2
NJA中华男科学杂志National Journal of AndrologyZhonghua Nan Ke Xue Za Zhi2013,19(2):99-101 http://www.androl.cnReview Article ·专家谈·中国前列腺炎研究和诊治现状张凯1,王晓峰2(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北京100034;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北京100044)张凯,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教授。
1993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98年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
2005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参加泌尿外科肿瘤高级培训班;2006年在日本冈山大学进修腔镜技术;2008年在捷克布拉格参加欧洲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
临床及科研方向为前列腺疾病和勃起功能障碍,发表相关论文及综述近20篇。
兼任《中华男科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工作秘书、青年委员、男科学学组委员、炎症及感染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CAA)第一、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UA《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主编;CAA《勃起功能障碍诊断治疗指南》编委。
Email:kaizhang.pku@gmail.com【摘要】综述近年来我国在前列腺炎流行病学、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等领域取得的有世界影响的重要进展。
在临床诊疗方面,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得到广泛、深入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我国前列腺炎诊断治疗规范化的进程。
【关键词】前列腺炎;诊断;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697.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3591(2013)02-0099-03Prostatitis in China: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ZHANG Kai1,WANG Xiao-feng21.Department of Urology,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Beijing100034,China;2.Department of Urology,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epidemiological,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es on pros-tatitis in Chin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inical practice,Chinese Urological Association(CUA)Guidelines on Prostatitis has been applied nationwide and promote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rostatitis in China.Natl J Androl,2013,19(2):99-101【Key words】prostatitis;diagnosis;treatment;progressCorrespondence to:WANG Xiao-feng,email:wwxxff@sohu.comReceived:October10,2012;accepted:December6,2012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病之一。
前列腺炎及其研究新进展郑乃钻雷州计划生育服务站前列腺炎,尤其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疾病。
由于以往对其病因和病理学缺乏深入了解,存在许多混淆。
随着近20年来的研究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前列腺炎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而是具有各自特异表现的综合征。
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NIH)制定了有关前列腺炎的新的定义和分类,包括4类: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Ⅰ型, ABP)、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 CBP)、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痛综合征(Ⅲ型, CP/CPPS)和无症状前列腺炎(Ⅳ型)[1]。
美国健康统计中心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慢性前列腺炎约占25%,50%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段时期曾有前列腺炎病史[2]。
其中研究表明,前列腺炎病人中只有33%有前列腺的炎症,而且炎症主要存在于前列腺间质,不足5%的病人有腺体或腺体周围炎症,且前列腺分泌物中炎细胞数目与组织中的炎症程度无关。
1.细菌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是Ⅰ、Ⅱ型前列腺炎的病因,90%~95% 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80%为大肠杆菌,10%~15%为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沙门氏菌属等。
5%~10%为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肠球菌,其次如链球菌、表面葡萄球菌、类白喉菌等。
有关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致病性还未明确,细菌性前列腺炎绝大多数为单细菌感染,很少出现2种或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
2.CP/CPPS的病因及检测方法①CP/CPPS与衣原体和支原体CP/CPPS是慢性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60%,慢性前列腺疼痛是最常见的主诉,尤其是会阴痛、下腹痛、睾丸痛、射精痛,其他的泌尿生殖系统不适包括性功能障碍和排尿疼痛[3]。
CP/CPSS有2个亚型:ⅢA是在前列腺分泌物、按摩后尿液或精液中有炎症存在,此类型不仅包括以前所说的“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而且还包括在按摩后尿液或精液中存在炎症的病人,大大扩大了范围[4]:ⅢB型是有症状但在前列腺分泌物、按摩后尿液或精液中无炎症存在。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新进展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因其病症复杂、病程长、容易复发,故临床治疗颇为棘手。
近年来随着中医男科学的发展,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诊断均取得一些进展,大量文献表明中医中药对本病具有一定疗效,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将近几年来中医中药诊治慢性前列腺炎的进展综述如下。
一. 基础研究进展1.中医基础理论研究1.1 对前列腺生理功能的新认识历代中医文献均无对前列腺解剖及生理功能的认识。
根据中医藏象理论,认为前列腺作为“男胞”在脏腑之中属于奇恒之腑,与性、生殖、排尿等功能密切相关,既是男子冲任督三脉之源,又赖后天阴阳气血所充养,生理特点具藏泻二性,泌液射精,助勃作强,与男性的成长、发育、性与生育、衰老密切相关。
这一认识丰富了中医男科学的理论。
1.2对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传统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在“淋症”、“精浊”、“子痈”、“腰痛”、“虚劳”等病症中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有关症状有所描述,而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是空白。
中医男科目前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一般为:湿热毒邪阻滞下焦,肝郁气滞血瘀,脾肾亏虚,膀胱气化开阖功能失调。
湿热毒邪为病之标,瘀血阻滞为病之渐,脾肾亏虚为病之本,肝郁气滞或为起病之因,或为病情加重之因。
病至后期往往形成湿热毒瘀及虚并存,虚实夹杂。
2.实验研究2.1中药抗感染研究随着现代临床实验技术水平的提高,感染性前列腺炎的范围在扩大,因此抗感染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表明,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乙型溶血链球菌、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金银花、车前子、石韦、黄连、苦参、龙胆草等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等作用;体外中药药敏试验表明金银花、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地肤子、黄柏、旱莲草等对临床不同血清型支原体(uu)及其耐药菌株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车前子等对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抑制作及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抑菌作用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