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3
专题3 实验探究1.(2023·广东揭阳·统考一模)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价值,用健康的大鼠和患糖尿病的大鼠进行了如表实验。
科研人员在连续喂养大鼠16天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组别大鼠类型处理方式A健康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B糖尿病大鼠灌服生理盐水C糖尿病大鼠灌服山药多糖D糖尿病大鼠灌服降糖药物(1)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分成_____组。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A组的健康大数量应该为_____只。
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
(2)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
(3)根据图表信息,C组糖尿病大鼠在灌服山药多糖后,血糖浓度明显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C组与B组对照,可得出结论:_____。
将实验中C组与_____组对照,可知山药多糖降糖效果与降糖药物的疗效相似。
(4)若实验结果与实验前作出的假设是一致的,请写出该假设: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_____。
(5)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_____的重吸收作用。
而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_____进行治疗。
【答案】(1) 三/3 10 对照作用(2)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偶然性(3) 降低山药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D(4)有作用(5) 肾小管胰岛素【分析】(1)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的浓度。
(2)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对治疗糖尿病是否有效。
【详解】(1)实验中一共有30只糖尿病大鼠,分成三组。
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数量相等各10只。
实验中设置A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2)在实验中,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糖浓度并取平均值,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偶然性)。
初中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
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做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
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甘薯(俗称地瓜)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做了如下实验:花盆编号环境因素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①取一样大小的4个花盆,分别装入同种、等量的土壤,并编号。
②将4棵同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带芽甘薯分别种入4个花盆中。
③再将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上表),观察记录甘薯的生长状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号花盆和②号花盆是一组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①号花盆和③号花盆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影响甘薯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3)请预测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__________号花盆的甘薯。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你提出改进建议(至少两条)答: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
到底要怎么提问呢?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一起来看第一点。
一、提出问题:(展示图片)2.有一些樟树、桂花树等树的茎上会出现一种下半截是“枯叶”,上半截是绿叶的特殊“枝条”,有同学一看而过,而有的同学却在认真观察,思考:小可想:这“枝条”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小俊想:这种“枝条”肯定是变异了!小欣想:这“枝条”是否是一种特殊植物呢?小策想:这“枝条”可能是人挂上去的装饰?(1)你认为上面哪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更适合我们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你看到这种现象后,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次小珊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色,小珊觉得奇怪,想探究变色的原因,你能帮她提出问题吗?(注:植物呈绿色是因为有叶绿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1、科学性; 2、可探究性。
二、作出假设:4.某兴趣小组在做“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的实验时,有四位同学做出了自己的假设:甲同学:馒头块被牙齿嚼碎是不是被消化。
乙同学:细嚼慢咽是为了保持自己的风度,和消化无关。
丙同学:淀粉在口腔中能够被唾液消化。
丁同学:不同量的唾液对淀粉消化有影响。
(1)你认为这四种假设中,最好的是_____。
(2)你还可以作出怎样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做这个题时,是这样作答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5.【探究情景】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以下的探究实验。
主要实验七年级上实验一: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探究假设: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可能是溟度、光和温度实验步1.逗度的影响:在一个纸盒中一半放干土J—半放溟土,然后在两边分别放入鼠妇各3只,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2.光的黒响:在一个纸盒中一半光照,一半用黑纸板遮住,然后在两边分别放人.鼠妇各5只,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箔果。
3.温度的黑响:在一个纸盒中一半放人逗土,一半放入冰溟土,然后在两边分别放入鼠妇各亍只,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採究结论:臺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溟度、光和温度。
实验二: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爬的快探究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爬的快?探究假设:蚯蚓可能在硬纸板上爬的快实验步骤:并排摆放一个硬纸板和一块玻璃板,并画上一条起跑线,然后在硬纸板和玻璃板上各放一条蚯蚓,把他们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看看谁爬的快探究结论:蚯蚓在硬纸板上爬的快实验三: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探究问题: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不会产生反应?探究假设: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产生反应实验步骤:在一个载玻片上,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用玻璃棒在两个培养液间划一下,使得两个培养液连接起来,然后在左侧的培养液中加入少许实验,另外一滴不加,放入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探究结论: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产生趋利避害的反应实验四: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探究问题: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什么?探究假设: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实验步骤:取两个培养皿,一个培养皿中放入干燥的土壤,一个培养皿中放入湿润的土壤,在两个培养皿中放入等量的大小相同良好的种子若干个,将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计算种子的发芽率探究结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实验五:探究根的生长部位探究冋题:根的生长部位是什么2探究假设;根的生长部位是井生区和伸长区实殓歩艦;取一株幼根长约2厘米的红豆幼苗』给幼根的各个部位做上记号』册来那个长度并记录』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天后,再测量各个部位的长度并记录探究结论:根的生长部位杲分生区和伸长区实验六: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步骤:1.取两只烧杯,一只装有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另一只装自来水。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精心整理制作探究实验专题(选择题)1.(2012年盐城)某生物社团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将下图中甲、乙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A.空气B.微生物C.玻璃管D.温度2.(2012年泰安)下表为某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的部分操作,他探究的环境条件是(C)罐头瓶实验材料处理环境①浸水的棉花+干燥的玉米种子拧紧瓶盖室温②干燥的棉花+干燥度玉米种子拧紧瓶盖室温A.温度B.空气C.水分D.阳光3.(2012年潍坊)科学家珍妮·古多尔在深入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调查法4.(2012年潍坊)将某种细菌接种到盛有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无菌条件下培养24小时。
其处理方法、培养温度和现象结果如下表:编号处理方法培养温度现象结果①接种细菌40℃全部表面变浑浊②接种细菌、上面覆盖醋酸40℃全部表面清晰③接种细菌0℃全部表面清晰④无接种细菌40℃全部表面清晰⑤接种细菌,上面盖上吸有抗生素的纸片40℃纸片周围清晰,其余表面浑浊表中不能成为对照组的是()A.编号①和编号②B.编号①和编号③C. 编号①和编号④D.编号②和编号⑤5.(2012年东营)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位置黄粉虫光照温度湿度纸盒左半侧20只明亮15℃适宜纸盒右半侧20只阴暗30℃适宜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D.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6.(2012年枣庄)下表是探究绿豆种子萌发所需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如果还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设置5号瓶,对5号瓶的处理是()1号瓶2号瓶3号瓶4号瓶处理方式洒入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不洒水,拧紧瓶盖倒入较多清水,使种子淹没,然后拧紧瓶盖散入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放置环境25、有光25、有光25、有光4、有光实验结果种子萌发种子不萌发种子不萌发种子不萌发A.5号瓶应放置在无光的环境中,其他处理与1号瓶相同B. 5号瓶应放置在无光的环境中,其他处理与2号瓶相同C. 5号瓶应放置在无光的环境中,其他处理与3号瓶相同D. 5号瓶应放置在无光的环境中,其他处理与4号瓶相同7.(2012年淄博)科学家从对大量化石的研究中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采用的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比较法8.(2011怀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组别水质水量水温蛙卵数孵出的蝌蚪数项目A组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B组蒸馏水 500毫升 10℃30个 9只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水量过多C、水温太高D、水中没有水草9.(2011潍坊)为探究温度与蟋蟀呜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呜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10.(2011泉港区)下列对动物行为研究的案例中,纯粹属于观察法的是()A训练蚯蚓走迷宫B探究蚂蚁通讯及喜食何种食物C探究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D珍妮长期观察研究黑猩猩行为11.(2011孝感)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A.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中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一轮重点·难点专练】备考2024年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项复习2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一、选择题1.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变量的是()A.光B.水C.温度D.湿度2.鼠妇是初中生物学的实验动物。
在实验准备中,你不会到哪种环境中捕捉鼠妇?()A.草坪的石头堆里B.学校的篮球场上C.庭院的菊花盆下D.墙角的草丛中3.请你选出最科学的实验装置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A.B.C.D.4.某课外小组为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是()A.鼠妇数量和湿度B.光照和湿度C.光照和温度D.温度和湿度5.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意见,正确的是()A.10只鼠妇太多了,用2只就可以B .10只鼠妇应放在纸板遮盖的一侧C .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D .纸盒上面应该全部用玻璃板盖住6.某生物学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A .蚯蚓数量B .光照条件C .温度D .土壤干湿度7.如表为小林同学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设计方案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建议正确的是( )A .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只鼠妇B .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黑暗的条件C .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干燥的土壤D .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潮湿的土壤8.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面包虫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对照实验。
该实验方案中的①和②应分别为( )A .明亮15℃B .明亮25℃C .阴暗15℃D .阴暗25℃9. 某同学在饲养黄粉虫的过程中发现,铺在养虫盒里的泡沫塑料板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
这是黄粉虫在吃泡沫塑料吗?该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进行研究。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食物种类B.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黄粉虫生活C.分析可知,黄粉虫不能吃塑料D.该实验的启示:可以利用生物方法解决“白色污染”难题10.如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D.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11.在潮湿而又温暖的季节,如果食品保存不当,表面很快会生长出白色的霉菌。
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科学探究实验练习题[考点]1.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2.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研究方案、对实验现象和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等。
3.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实验基本步骤]实验名称:是关于一个什么内容的实验。
实验目的: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
实验原理: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实验条件:完成该实验必需的仪器、设备、药品条件。
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需操作程序。
实验数据与记录: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应有科学的测量手段与准确的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导致的原因。
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实验设计原则] 科学性原则、简便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探究实验实例】一、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某校七年级的同学们曾做过如下实验。
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①同学们在设计以上实验方案时,他们所作的实验假设是:。
②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相关生物学知识,请对实验结果做出预测:。
③以上实验方案中,在实验条件一栏中均注明了“潮湿”,说明“潮湿”(湿度)是。
同学们的这个实验方案能否证明这一点? 。
为什么? 。
④请充分利用以上实验方案中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照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二、有一个小组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提出“鼠妇怕光,它们喜欢黑暗的环境”的假设。
这个小组创造了一半有光,一半黑暗的实验环境,鼠妇可以在这两种环境中自由无障碍的通过。
实验中共有10只鼠妇,每隔5分钟,记录鼠妇分布在亮处和暗处的数目,共记录了三次。
实验数据统计表明,在亮处分布的鼠妇共23次,在暗处分布的鼠妇共7次。
1.该实验的变量是:。
2.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用1、2只的原因是:。
3.创造一半有光的环境是与一半黑暗的环境作。
初中生物实验中考探究题(附答案)1.下图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1)②是盖盖玻片操作。
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__而影响观察。
(2)________(填序号)表示染色的步骤。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
此时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0×”和“10×”,这些细胞被放大了________倍。
(4)绘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机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________来表示。
2.实验探究为了验证某个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学们曾做过如下实验:①实验选材: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盆栽银边天竺葵。
备注:银边天竺葵由于叶片边缘部分没有叶绿素,所以呈现出黄白色,所以称为“银边”。
②黑暗处理:实验前2-3天,把盆载银边天竺葵放于暗处。
③光照处理:将盆栽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④水浴加热:取其中一张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
⑤清水漂洗:待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⑥滴加碘液:将漂洗后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片刻后,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的变化。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该实验是否有对照?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3)该实验选用酒精来溶解________,因此,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酒精将变为________色。
(4)“将漂洗后的叶片平铺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是利用了________遇到碘液会变蓝色的原理。
(5)如果该实验正常进行,可以观察到叶片银边的部分遇碘液________,绿色的部分遇碘液________。
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6)某小组进行实验时,发现滴加碘液后,叶片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都未变蓝色,请推测一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3.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1.掌握和学会使用显微镜非常重要,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图一所示光学显微镜观察时,观察的材料必须。
该显微镜目镜有5×和15×,物镜有10×和40×,利用这台显微镜观察,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
(2)图二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图三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记录下的图像。
①该同学最先观察到的图像是。
(填字母)②若将A的图像调整到视野中央,装片应轻轻向移动。
③由比较模糊的D调整到E,需要调节图一中的[2]。
④要使图像从E变为B的状态,应换成高倍物镜;此时视野较之前变(填“亮”或“暗”)。
2.某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明学生尝试利用天然酵母菌制作馒头,请根据具体实践过程回答问题:(1)筛选天然酵母菌种:将葡萄和番茄表皮上的酵母菌分别与葡萄糖溶液混合,检测它们的发酵能力,结果如图,据结果分析,该学生应选择用(填“番茄”或“葡萄”)表皮上的酵母菌来发面,原因是这种酵母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更强。
(2)和面与发酵:温水加入酵母菌和面后,应将面团置于(填“低温”或“温暖”)环境下发酵。
如果温度过高会使酵母菌,影响后续发面过程。
(3)上锅蒸制:将发酵好的面团做成自己喜欢的小份,上锅蒸制约20分钟后,馒头就做好了。
做出来的馒头松软可口,是因为酵母菌分解有机物,产生气体遇热膨胀所致。
(4)分享成果:该学生把做好的馒头拿给同学们品尝,大家发现馒头越嚼越甜,原因是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转化成为的缘故。
(5)优化创新: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该学生决定尝试制作五彩馒头。
他用菠菜和火龙果榨汁作为天然色素,这些色素来自于植物细胞中的。
(填结构名称)3.如下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模拟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2024年生物中考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1.如图是某学生做“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时绘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甲)和青霉菌(乙)形态结构简图,回答下列问题(横线上填写文字,括号内填写序号):(1)做“观察酵母菌”实验时,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细胞内部形态结构时,需要对临时装片上的实验材料进行染色,酵母菌细胞中被染上颜色的结构和物质分别是和淀粉粒。
观察中发现②是酵母菌的。
(2)做“观察青霉菌”实验时,实验用橘皮上的青霉菌呈青绿色,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的颜色。
(3)甲图所示的酵母菌正在进行繁殖,而青霉菌的繁殖是靠进行的。
2.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自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现已被广泛种植。
图甲是根尖细胞分裂图,图乙是玉米根尖纵切结构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所示细胞取自中的[]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2)为探究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小秦用玉米幼苗做了如下实验:将两株同样大小的健壮玉米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一周后,观察这两株幼苗的长势如图丙所示。
a.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主要区别是。
b.对比两株玉米幼苗的长势,可知(填字母)试管中盛的是土壤浸出液。
c.此实验表明。
(3)如图乙,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在(填序号)区域被吸收。
此区域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增大了吸收的表面积。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小秦查阅资料后总结了这三种无机盐在植物体中的作用,如下表:(4)小秦家如果种植菠菜和大白菜,要获得好收成,应该多施含的无机盐。
3.为了使同学们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①将香蕉果肉切成厚度、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薄片,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盘子中分别放5片,放入高压锅内蒸30 min后,冷却备用。
②迅速用未洗过的手的5个手指分别在甲盘中的每个香蕉片上按一下,乙盘的香蕉片不做处理,之后迅速用无菌保鲜膜将两盘分别密封,放在室内同一温暖环境中。
主要实验七年级上实验一: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二: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爬的快探究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爬的快?探究假设:蚯蚓可能在硬纸板上爬的快实验步骤:并排摆放一个硬纸板和一块玻璃板,并画上一条起跑线,然后在硬纸板和玻璃板上各放一条蚯蚓,把他们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看看谁爬的快探究结论:蚯蚓在硬纸板上爬的快实验三: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探究问题: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不会产生反应?探究假设: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产生反应实验步骤:在一个载玻片上,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用玻璃棒在两个培养液间划一下,使得两个培养液连接起来,然后在左侧的培养液中加入少许实验,另外一滴不加,放入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探究结论: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产生趋利避害的反应实验四: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探究问题: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什么?探究假设: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实验步骤:取两个培养皿,一个培养皿中放入干燥的土壤,一个培养皿中放入湿润的土壤,在两个培养皿中放入等量的大小相同良好的种子若干个,将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计算种子的发芽率探究结论: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水实验五:探究根的生长部位实验六: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步骤:1.取两只烧杯,一只装有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另一只装自来水。
2.将一株幼苗的根插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的烧杯中,放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茎和叶会出现什么现象(萎蔫)。
3.将上面的幼苗迅速放入盛有自来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茎和叶又会出现什么现象(恢复挺拔)。
实验七:含氮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步骤:1.小组栽培两株番茄幼苗:将洗净的小石子装入两只可乐瓶中,各栽入一株同样大小的番茄幼苗。
2.一株只浇自来水,另一株除了浇自来水外,还施加适量的含氮的无机盐。
3.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株幼苗的大小和颜色实验八:茎的疏导功能步骤:1.在盛有被稀释了的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插入一根带有几片叶的木本植物的枝条,放在温暖的阳光下。
专题三实验探究题类型一探究性实验一、课内探究性实验1.(2019·聊城)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下图)。
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3: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 25(1)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假设是__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____。
(2)该实验是否设计了对照实验?__是____,其理由是A、B两区除了__光____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光____。
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光影响鼠妇的分布____。
(4)有的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很科学,其理由是探究实验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__重复实验,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____,避免误差和偶然性。
(5)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方案。
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__玻璃板____改为__纸板____,实验效果会更科学。
2.(2019·辽阳)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
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当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2 / 25__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____?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
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____。
中考生物实验探究题的答题技巧【例1】 ( 1)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技能的问题:①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 应略微转动进行调节____________。
②为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染色, 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____________的一侧, 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 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①要了解校园里生物的种类, 应采用____________法。
②要了解马与驴在外形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应采用___________法。
③要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 可采用_____法。
(3) 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探究技能的问题①计算: 假如你此刻手上有200个细菌, 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 min 繁殖一代计算, 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 2 h 后, 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②作出假设: 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性。
昆虫都有趋光性吗? 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根据番茄种植情况回答如下问题:(1) 移栽时带土原因________。
(2) 常在阴天移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探究“番茄幼苗烂根原因”:Ⅰ、假设: 番茄烂根与根部缺氧有关。
Ⅱ、实验步骤:①取A、B 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②放入发育状况相同, 且生长健壮的幼苗;③向A 培养液中定期充入空气, B 培养液中不充入空气;④记录观察结果。
Ⅲ、结果及结论: ___ ________。
【例3】大气污染可对生物造成直接危害, SO2 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之一, 而偏亚硫酸钠( 化学式Na2S2O5) 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SO2 气体。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多个透明且条件可调控的密闭容器、偏亚硫酸钠、浸泡过的小麦种子、清水、小烧杯、培养皿、吸水纸、玻璃棒等, 来探究大气污染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题
第一部分:实验设计分析
一、提出问题:
二、做出假设:
三、实验材料:水蚤、显微镜、胶头滴管、烧杯、量筒、清水、酒精(浓度为0.1%、0.2%、0.3%、
0.4%、0.5%、1%、2%、5%)、计时器、载玻片、吸水纸
选水蚤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四、实验步骤:
步骤1:选取大小、活力一致的水蚤若干。
在显微镜下认识水蚤心脏的位置。
步骤2: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取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这只水蚤10s的心跳次数。
步骤3:取下载玻片,用吸水纸将水吸干,再滴2滴体积分数为0.1%的酒精溶液,过15s后再用吸水纸吸去大部分的酒精溶液(不要吸干),计数水蚤10s的心率,作好记录。
步骤4:另取水蚤,先观察记录清水中水蚤10s的心跳次数,再用与步骤3一样的方法分别观察水蚤在体积分数为0.2%,0.3%,0.4%,0.5%,1%,2%,5%的酒精溶液中10s心跳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步骤5:每个浓度计数都要重复至少3次,取平均值。
五、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结论: 第三部分:迁移运用
1、西玛津是一种除草剂,在我国的很多河流中都检出过较高浓度的西玛津。
为探究不同浓度西玛津对两栖动物生存和发育的影响,研究小组利用蟾蜍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配制浓度为0.1、1、10和100微克/升的西玛津溶液。
步骤二:挑选生长18天的蝌蚪720只分组,分别放入玻璃缸中进行培养,每2天换水1次。
步骤三:实验期间,每天观察蝌蚪的形态改变和健康状况,取出死亡和濒死的蝌蚪。
步骤四:汇总数据如下图。
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二中,应注意将720只蝌蚪 分成 组,并且每组换水和投喂食物的时间 (相同/不同)。
(2)步骤三中,每天对蝌蚪的情况要做好观察和 ,以便后续的分析。
(3)图1结果显示,西玛津浓度超过10微克/升时,蟾蜍死亡率 。
根据图2推断,高浓度西玛津通过对蟾蜍 的影响,从而 (缩短/延长)蝌蚪的变态时间。
(.4.).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得出
结
论
:
高
浓
度
西
玛
津 。
2、黄瓜是我国温室栽培面积较大的蔬菜之一。
科研人员在T 1、T 2、T 3三种土壤含水量条件下(T 1>T 2>T 3)测定了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如下图)和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目、淀粉粒数目(如下表)。
(1)据图可知,T 1、T 2、T 3三种土壤含水量条件下,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在8:00~12:00之间均__________,
12:00之后均逐渐降低,这种规律性变化主要是由于一天中____________变化带来的影响。
(2)结合表中数据分析,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黄瓜叶片细胞中叶绿体形成和发育受到影响,叶片的
光合作用速率 ,使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降低,淀粉粒的数目 。
(3)除文中研究的因素外,影响黄瓜光合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土壤含水
量
叶绿体数目 (个/细胞)
淀粉粒数目 (个/叶绿体)
T 1 9.0 2.9 T 2 7.8 2.7 T 3
6.7
2.3
图1 蟾蜍发育过程的死亡率图2 后腿展开时间
ËÀÍöÂÊ£¨£¥£©
ºóÍÈÕ¹¿ªÊ±¼ä£¨Ì죩
浓度(微克/升)
浓度(微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