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生物实验题集锦(附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10
中招生物实验试题及答案一、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目的:1. 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实验材料:1. 洋葱鳞片叶。
2. 载玻片、盖玻片。
3. 镊子、解剖针。
4. 显微镜。
5. 滴管。
6. 碘液。
实验步骤:1.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 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3. 将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
4.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使它的一侧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平。
5. 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
6. 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并记录细胞结构。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实验分析:1. 制作临时装片时,需要注意不要让气泡产生,以免影响观察。
2. 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再观察,避免损伤目镜和物镜。
3. 染色时,应确保染液均匀覆盖标本,以便更好地观察细胞结构。
二、实验名称: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目的:1.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2. 学习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实验材料:1. 相同品种的种子若干。
2. 两个相同的培养皿。
3. 适量的水。
4. 纸巾或纱布。
实验步骤:1. 将种子分成两组,一组放在有水的培养皿中,另一组放在无水的培养皿中。
2. 将两个培养皿分别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
3. 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实验结果:有水的培养皿中的种子开始萌发,而无水的培养皿中的种子没有萌发。
实验分析:1. 水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2. 对照实验的设计有助于排除其他变量的干扰,更准确地探究单一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三、实验名称: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实验目的:1. 验证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2. 学习碘液鉴定淀粉的方法。
实验材料:1. 盆栽的天竺葵一盆。
2. 黑纸片、小刀、镊子。
3. 酒精灯、碘液、小烧杯、培养皿。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含答案)1.医学典籍《中药大辞典》中记载了洋葱具有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实验人员观察了洋葱鳞片叶的结构,对其药用价值进行了研究。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制作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的装片,正确实验操作顺序是。
(2)用显微镜观察时,找到了要观察的物像,若使物像更加清晰,可进一步转动图2中的【】。
(3)图3视野中右方气泡A的出现,是由于制作临时装片时图1中步骤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要将A以最短距离移出视野,应将装片向方移动。
(4)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其细胞结构中的。
(5)若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如下,那么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一组是,其放大倍数为。
A、5×10×B、5×40×C、10×15×D、10×10×2.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魔术,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见证了一代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拨的科学品质和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如图是光合作用探究过程中的一个经典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实验过程中,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采取的措施是。
(2)图①中将一个叶片的部分遮光后进行光照的目的是形成,请你按照正确的实验顺序将上图进行排序(用图中序号排序)。
(3)实验过程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脱色,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溶解到酒精中,对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遮光/不遮光)部分变成蓝色,原因是。
(4)该实验不仅验证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同时也证明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小农夫训练营的同学们观察了花生种子结构,并对花生种子进行了播种,持续观察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开花结果的过程。
(1)花生种子萌发时,图甲中的①提供营养物质,①最先突破种皮,(填结构名称)发育成花生植株的茎和叶。
生物中招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壁B. 所有细胞都有叶绿体C. 所有细胞都有线粒体D. 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答案:D2.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 DNA是细胞核中唯一的遗传物质C.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定序列D. 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答案:C3. 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 光合作用的产物只有氧气C. 光合作用不需要水作为原料D. 光合作用不产生二氧化碳答案:A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封闭的D.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和比例是恒定不变的答案:B5. 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C. 防止肿瘤细胞的产生D.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答案:D6.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动力B.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 共同进化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形式答案:C7.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B. DNA复制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 DNA复制的结果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D. 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答案:D8.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 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C. 基因突变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D. 基因突变是自然选择的基础答案:B9.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ATPB.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C.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不需要氧气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答案:B10. 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中考生物测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 线粒体和叶绿体B. 核糖体和内质网C. 高尔基体和溶酶体D. 细胞核和细胞膜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线粒体D. 细胞核3.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的六大器官?A. 根B. 茎C. 叶D. 细胞4.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细胞核D. 细胞质5. 人体细胞内负责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A. 线粒体C. 高尔基体D. 内质网6.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A. 复制加倍B. 消失C. 融合D. 保持不变7.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A. 组织B. 器官C. 系统D. 个体8.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遗传信息B. 控制物质进出C. 合成蛋白质D. 能量转换9.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主要是:A. 纤维素和果胶B. 蛋白质和脂肪C. 淀粉和糖原D. 核酸和脂质10. 细胞内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D. 染色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2. 细胞核内含有______,是遗传信息库。
3.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吸收光能,将______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4.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先______,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5.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______和______的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2. 描述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四、实验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描述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并说明实验步骤。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 A3. D4. B5. B6. A7. A8. B9. A10. D二、填空题1. 纤维素、果胶2. DNA3. 叶绿体、二氧化碳4. 复制加倍5. 功能、形态三、简答题1. 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最新中考生物实验题集锦(附参考答案)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方法步骤如下: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回答:1)步骤①的目的是让叶片消耗掉原有的有机物,为后续实验提供条件。
2)步骤④中的X是酒精。
3)此实验中,叶片未用黑纸片遮盖的部分遇碘液变成了蓝黑色,黑纸遮盖的部分则没有这种颜色变化,说明:a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b 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2、某同学为探究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根据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自己设计了如下实验:1.用榨汁机分别榨出水果甲和水果乙的汁液A和汁液B。
2.将两种新鲜的汁液分别倒入两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
3.取2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分别注入1毫升汁液A和汁液B。
4.取2支滴管,分别吸取较浓的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地滴入2支小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至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不能褪去时为止,记录此时所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滴数。
请分析作答:1)不同滴管的一滴试剂的体积是不同的,因此实验步骤3有可能增大实验误差,为了便于准确地比较,应当保持滴管一致。
2)按修正后的实验步骤操作,如果滴入汁液A中的高锰酸钾溶液滴数比滴入汁液B中的多,则水果甲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水果乙中的多。
3)修正后的实验方案与课本上的相比,创新之处是使用了榨汁机分离汁液,更加方便快捷。
4)写出一种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水果或蔬菜: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等。
3、请就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水蚤很微小,观察临时装片上水蚤心率要用显微镜和计时器。
(2)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应先在清水中观察,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
专题17实验◆考点一:实验的设计与评价1.(2024·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小明同学细嚼馒头时感觉有甜味,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试管编号实验材料水浴温度水浴时间鉴定试剂现象1号馒头碎屑清水2ml37℃10min碘液2滴2号馒头碎屑唾液?37℃10min碘液2滴A.2号试管应加入2ml唾液B.两支试管中加入清水和唾液后要充分搅拌C.放在37℃的水浴中保温是为了模拟人体口腔温度D.2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使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答案】D【解析】A.探究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探究条件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本实验的变量为唾液,故2号试管应加入2ml唾液,A不符合题意。
B.为了使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混合,两支试管中加入清水和唾液后要充分搅拌,B不符合题意。
C.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消化作用的最适宜温度;因此实验过程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的水中进行水浴加热,这是模拟口腔温度,为了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如此实验才能成功,C不符合题意。
D.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色,常用碘液检验是否存在淀粉。
2号试管内有唾液,滴加碘液不变蓝,只能证明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且唾液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而不是葡萄糖,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使用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有缺陷的实验装置,小萱同学对该实验设计提出了下列修正意见,其中正确的是()A.纸盒上面全都用玻璃板盖住B.将纸盒放在冰箱-2℃的冷冻室内C.纸盒的底部全都铺上细湿土D.10只鼠妇太多,改成2只【答案】C【解析】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所以要探究的条件为光,就要设置以光为唯一变量设置对照,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中负责能量转换的主要细胞器是: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核糖体答案:A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答案:A3. 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场所是:A. 叶绿体B. 线粒体C. 细胞核D. 细胞质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周期的阶段?A. 间期B. 有丝分裂期C. 减数分裂期D. 无丝分裂期答案:D5.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A. 组织B. 器官C. 系统D. 个体答案:A6. 人体细胞中,负责DNA复制和转录的酶是:A. 逆转录酶B. DNA聚合酶C. RNA聚合酶D. 核酸酶答案:B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 蛋白质B. 脂质C. 糖类D. 核酸答案:D8. 细胞凋亡是由以下哪种信号触发的?A. 外部物理损伤B. 内部遗传控制C. 病毒感染D. 细胞外环境变化答案:B9.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答案:B10.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真核生物?A. 酵母菌B. 细菌C. 藻类D. 原生动物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2.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发生在________期。
答案:间期3.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____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基因4. 细胞凋亡是一种________的细胞死亡过程。
答案:程序化5. 光合作用中,光能首先被________吸收。
答案:叶绿素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释放的能量被细胞用来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合成生物大分子、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等。
中考生物试题实验题及答案【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3. 理解细胞膜在细胞中的功能。
【实验材料】1. 洋葱鳞片叶。
2. 显微镜。
3. 载玻片、盖玻片。
4. 镊子、刀片。
5. 吸水纸。
6. 碘液。
【实验步骤】1. 取一片洋葱鳞片叶,用镊子撕取一小块透明的薄膜(内表皮)。
2. 将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3. 用镊子轻轻盖上一层盖玻片,注意避免产生气泡。
4.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碘液。
5. 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碘液均匀分布在细胞中。
6. 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调整焦距,观察细胞结构。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的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实验讨论】1. 为什么选择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的细胞结构清晰,易于观察,适合作为初中生物实验的入门材料。
2. 细胞膜有什么功能?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洋葱鳞片叶细胞的基本结构,加深了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
【答案解析】1. 洋葱鳞片叶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细胞膜的功能是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结束语】通过本次中考生物实验题的练习,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制作临时装片的技巧,还加深了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生物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生物中考实验试题及答案注意:以下是生物中考实验试题及答案,按照实验报告的格式进行编写。
实验名称: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生长规律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菌落的形态和生长规律,了解菌落的特征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验材料和仪器:1. 纸板2. 无菌培养皿3. 灭菌针4. 纱布5. 水龙头6. 不同菌种试剂7. 手套8. 应急药箱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将纸板剪成适当大小的菌落观察板。
b. 使用消毒液擦拭无菌培养皿,放在灭菌柜中。
c. 穿戴手套,将纱布浸泡在消毒液中。
2. 取无菌培养皿:a. 打开灭菌柜,用灭菌针取一定量的菌种液滴在无菌培养皿的中心。
b. 反复取一些无菌的蒸馏水滴在无菌培养皿中。
3. 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生长规律:a. 将菌落观察板放在实验桌上,避免阳光直射。
b. 在规定的时间内,每天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生长情况。
c. 记录每种菌落的颜色、大小、边缘形状等特征。
实验结果和讨论:1. 根据观察,记录下每个菌种的形态和生长规律,如下表所示:菌种形态生长规律---------------------------------菌种A 圆形,白色迅速生长,边缘整齐菌种B 不规则形状,黄色生长缓慢,边缘模糊菌种C 斑点状,红色生长迅速,边缘不规则菌种D 菌丝状,绿色生长较慢,边缘清晰2. 通过对不同菌种的形态和生长规律进行观察和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 不同菌种在形态和生长规律上存在差异,表明菌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
b. 菌种A和菌种C生长迅速,可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c. 菌种B和菌种D生长较慢,可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不同菌落的形态和生长规律,可以得出结论:菌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生长迅速的菌种可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生长规律,了解了菌落的特征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并注意无菌操作以及消毒措施。
生物中考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B. 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C.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D.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答案:D2.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 间期染色体数量不变B. 前期染色体数量加倍C. 中期染色体数量加倍D. 末期染色体数量不变答案:B3.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B. 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C. 光合作用的产物只有氧气D. 光合作用只发生在叶肉细胞中答案:B4.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线粒体D. 叶绿体答案:C5.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真核生物:A. 酵母菌B. 细菌C. 藻类D. 原生动物答案:B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 蛋白质B. 脂质C. 糖类D. 核酸答案:D7.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A. 组织B. 器官C. 系统D. 个体答案:A8.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B. 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C. 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 DNA复制的结果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答案:D9.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病毒:A. 噬菌体B. 酵母菌C. 藻类D. 原生动物答案:A10.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酵母菌B. 细菌C. 藻类D. 原生动物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控制物质进出,保护细胞内部结构2. 细胞核内含有__________,是遗传信息库。
答案:染色体3. 线粒体是细胞的__________,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能量。
答案:能量转换器4. 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
中考生物实验题集锦(附答案)
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方法步骤是: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②用
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③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④把叶片放入盛有__X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回答:(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④中的X是____(3)此实验中,叶片未用黑纸片遮盖的部分遇碘液变成了_____色,黑纸遮盖的部分则没有这种颜色变化,说明:a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b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2、某同学为探究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根据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的原理,自己设计了如下实验:①用榨汁机分别榨出水果甲和水果乙的汁液A和汁液B②将两种新鲜的汁液分别倒入两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③取2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分别注入1毫升汁液A和汁液B④取2支滴管,分别吸取较浓的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地滴入2支小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至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不能褪去时为止,记录此时所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滴数。
请分析作答:(1)不同滴管的一滴试剂的体积是不同的,因此实验步骤______有可能增大实验误差,为了便于准确地比较,应当__________。
(2)按修正后的实验步骤操作,如果滴入汁液A中的高锰酸钾溶液滴数比滴入汁液B中的多,则水果甲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水果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正后的实验方案与课本上的相比,创新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一种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水果或蔬菜:_________________
3、请就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水蚤很微小,观察临时装片上水蚤心率要用到_____________和计时器(2)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应先在_____中观察,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
其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因为____________。
(3)某同学配制烟草浸出液的方法是:取ABCD四个小烧杯,分别加入50毫升、40毫升、30毫升、20毫升清水,再分别向四个烧杯中加入一支同种香烟的烟丝,浸泡一昼夜,滤汁备用。
假如实验结果如下表:
水蚤在不同液体中的心率
液体种类清水A杯滤液B杯滤液C杯滤液D杯滤液
35 36 37 39 41
10秒内心跳
次数
则可得出结论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_____影响,且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水蚤的心率越____________
4、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废电池浸出液是否会对蝌蚪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数节废电池破碎,浸泡在500毫升的清水中一昼夜,滤去残渣得浸出液②取4只1000毫升的烧杯分别贴上标签ABCD③向ABCD中各放入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A 中不加。
再分别向ABCD中加入清洁河水至总量为800毫升④向ABCD中各放入10只蝌蚪,定期饲喂同种同量饵料,观察并记录。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2)各烧杯放入蝌蚪的大小应__________(3)ABCD四组实验中,实验组是________三组,对照组是________组。
(4)若实验结果为加入废电池液越多,蝌蚪存活的时间越短,则该小组的假设是否成立?________
5、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操作步骤如下:①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去镜头上的脏物;②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然后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中央涂几下;③放在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弹簧压片夹压住;④双眼注视目镜,将物镜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处停止⑤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
请指出该生以上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
(1)、本装置的实验目的
是。
(2)、要使实验效果明显,本装置应防在环境中,否则就会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