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水墨画与建筑
- 格式:docx
- 大小:510.78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室内设计是一门要求综合性的学科,要考虑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材质选择等众多因素。
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为室内设计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资源。
下面就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在室内空间的布局中,可以运用中国传统的空间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通过布局的方式来完成这种和谐融合。
比如,利用中庭将室内与室外相连,让光线和绿植进入室内空间,增加自然元素的存在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其次,在色彩搭配上,可以参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色彩意象。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色彩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红色代表喜庆和繁荣,黄色代表温暖和光明,蓝色代表纯洁和宁静等。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适度运用这些色彩,打造特定的氛围。
比如,在婚庆场所中使用大量的红色元素,增加喜庆和热闹的感觉;在书房或休闲区使用柔和的蓝色,营造宁静和放松的氛围。
另外,在材质选择上,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材料的纹理和质感。
以木材、石头、竹子等为主要建筑材料,具有自然、朴素的美感。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使用这些传统材料,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比如,可以选用木材作为地板材料,石材作为台面材料,竹子作为家具的装饰材料,营造一种自然、质朴的氛围。
还有,在细节处理中,可以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擅长在细节处理方面下功夫,通过一些细微的装饰、摆设等方式来体现文化的独特之处。
比如,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加入中国水墨画的元素,如在墙面上挂一幅具有中国画意象的壁画,或将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元素运用到窗帘和家具的设计中,使室内空间更具文化氛围。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是一种传承和发展,通过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空间理念、色彩意象、传统材料和细节处理等方面的元素,可以为室内设计增添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水墨对艺术审美有何影响水墨艺术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艺术审美观念与创作方式。
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意境折射出了中国文化的深邃内涵,对于艺术审美的发展与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墨的传统价值观与审美内涵中国古代历史中,水墨被赋予了许多传统的价值观与审美内涵。
首先,水墨画强调写意性与表达的抽象化,注重个人情感和心境的表达。
艺术家凭借墨与水的相互作用,通过抽象的形式表现内心的感悟与情感。
这种抽象性和写意性的审美思想在中国艺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了中国绘画艺术中审美思想的根基。
其次,水墨注重墨与纸的相融,强调墨的质感和纸面的质感。
中国古代艺术家善于运用“墨痕”和“墨浓淡”来表现景物的真实与虚幻,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形与神的精神追求。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用笔追求简约、抽象和留白,从而使画面呈现出凝练和深邃的审美效果。
另外,水墨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被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如墨的黑与白的对比象征阴阳、运动与静止的对立,使得画面更具层次感与哲理性。
水墨的运用还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重视观者的心灵共鸣与自由想象,传达了中国人独特的美学理念。
二、水墨对艺术审美的影响水墨艺术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重要的艺术形式,对于艺术审美的发展和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水墨的创作方式激发了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
水墨的自由表现形式,使得艺术家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情感,从而推动了艺术创作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其次,水墨的审美思想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
水墨注重的是诗情画意的传达,而不是形式的真实性。
这种审美观念影响了中国艺术观众,使他们更加注重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真实与严谨。
水墨艺术的影响还体现在诸多其他艺术形式中。
比如,在书法艺术中,水墨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感被广泛运用。
中国书法追求墨与纸的相媾,追求力度与姿势的韵律感,体现出对于审美内涵与情感传达的共同关注。
水墨画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地位“水墨画,是具有中国灵魂、世界影响的艺术珍品。
”这是中华艺术宫原馆长黄君璧对水墨画的评价。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它凭借着独有的艺术魅力、深邃的文化内涵、精湛的技艺,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水墨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水墨画以线条为主,画风多为写实主义,强调形态、线索和表现力。
到了五代时期,绘画注重“气韵生动”的境界,线条逐渐消退,转而强调墨色、构图和气韵。
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水墨画进入了全盛时期,在这一时期,水墨画家们注重于通过墨色、虚实、意境的运用来表达主题,并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大量经典作品。
水墨画的成功,除了源于茫茫古人绘画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融合了中国古典诗词、哲学思想、文化内涵等多重元素,展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在存在意境、流露精神、注重诗意等方面都表现出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审美价值。
水墨画的气息凝重、淡泊含蓄、意境超脱,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和美学精髓。
水墨画的表现手法以笔墨、水墨、线墨、洒墨、拓印、掩白、点染等为主,其中,笔墨是绘画中最为重要的技法之一,可表现出肆意潇洒和精致细腻两个极端。
水墨画家能够把笔墨发扬光大,运用墨色表现出灵动、明暗交错、深浅变化等不同的效果,以及运用笔墨反映自身情感,更加凸显出水墨画的内在美。
在当代,水墨画已经走出了传统,变得更加多元化。
很多画家也将水墨画与新颖的表现手法结合在一起,探索新的表现形式。
一些艺术家将水墨画与版画、立体装置等结合,将其呈现出更具现代感和时代感的面貌,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形像和内涵深刻的主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汇中,水墨画的地位愈发显著。
水墨画已成为了中国文化得以传承、弘扬和表现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手段,它既是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催化剂,也是构建当代文化、创新时代文化的重要一环。
总之,水墨画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以其独特的审美内涵、华丽的表现形式和无尽的艺术魅力,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瑰宝,更为世界所青睐。
浅谈我国传统水墨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水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它是将统一和独特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自唐代出现,历经五代,在宋元时期发展到了巅峰,历久弥新,它的魅力时至今日依旧令人叹为观止。
而室内设计作为近年来在中国日益发展壮大的行业,大多借鉴欧美的设计理念,虽然发展快速却缺乏中国特色。
因此,我国传统水墨元素与室内设计的结合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结果,表明中国当代的室内设计不仅要吸收先进的外国文化,也要结合中国本土优秀的特色文化,对中国传统进行发展和传承。
标签:传统水墨元素室内设计民族艺术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在讲究包容性的基础上兼具强烈的视觉传达效果,在过去的数千年中,它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民族艺术的代表。
与此同时,时代的进步,设计理念在不断的更新,中国的室内设计师开始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希望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设计风格相媲美,于是水墨艺术因素的应用应是首当其冲的。
水墨元素特有的审美以及它的独树一帜的艺术表现形式应用在室内设计之中必然是中国特色设计之路上的里程碑。
一、传统水墨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一)应用于室内装饰装饰艺术源自于上古时期,人类祖先在茹毛饮血时期就懂得利用贝壳,叶子与藤蔓经过缠绕等方式装饰在石洞前,表现自己住所的独一无二。
由此观之,装饰艺术源远流长,并在时间的打磨下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
各国人民因其文化信仰的不同,教育程度的不同,也偏爱不同的装饰风格。
在中国,人们擅长于将传统文化应用于装饰之中。
传统水墨元素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典雅、庄重、简约、自然是水墨元素装饰的风格,它因具有的独特艺术韵味和强烈的视觉表达能力而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张弛有度,却不喧宾夺主,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在室内装饰常常使用水墨画作为装饰品,水墨画画面极端简约,例如柔软的枝条,娇嫩的新芽以及粗壮的树干都是用同一种颜色去描绘,那就墨色。
画面柔和统一,极具美感。
(二)应用于室内格局设计水墨艺术的独特之处还体现在它不仅仅作为一种绘画艺术长存于世,也表现了中国人传统的观念。
传统民居绘画分析报告传统民居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大分支,主要描绘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和人们在其中生活的场景。
这类绘画作品往往通过绘画技法和艺术手法展示出了传统民居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对传统民居绘画进行分析。
传统民居绘画通常以水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其特点是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
这类绘画注重通过线条和墨色的运用来刻画建筑的形态和气韵。
绘画家通常运用“写意”、“留白”等技法,通过勾勒出民居的轮廓和结构,以及墙壁、窗户等细节来表现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处。
此外,传统民居绘画往往也会涉及人物的描绘。
绘画中的人物通常以居民为主,他们以不同的姿态和动作在民居中生活、工作或是休闲。
通过绘画手法的巧妙运用,艺术家可以将居民的生活情趣和社会氛围表现得栩栩如生。
同时,通过人物与建筑的结合,也能更好地突显出传统民居的气质和精神内涵。
传统民居绘画所展示的场景通常以静态为主。
这是因为传统民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宁静和平和的生活空间。
因此,绘画作品往往通过绘制寺庙、园林、山水等自然景观来衬托传统民居的静谧氛围。
同时,传统民居绘画也借助透视和布局的手法来营造与现实中相似的建筑环境,使观者感受到一种仿佛置身其中的沉静感。
传统民居绘画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通过绘制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艺术家不仅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建筑传统,还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理念融入其中。
同时,绘画作品中的细节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审美特征,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
总之,传统民居绘画不仅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分支,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绘画手法和艺术表达,传统民居绘画向观者展示了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生活场景和文化内涵,同时也传递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
这类绘画作品丰富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多元性和艺术魅力,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浅议水墨画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3-11T10:25:10.580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1月下33期作者:黄秋婷[导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筑设计也日趋完善,人们对建筑设计的需求早已实现了从功能到精神的转变,在注重建筑设计环境的同时,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早已成为新的要求。
水墨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已经被建筑设计广泛应用。
添加了水墨元素的建筑设计让设计变得更加自然化,从而适应了消费者物质精神追求,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建筑设计和传统水墨的创新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浅议水墨画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广东呈斯意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黄秋婷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筑设计也日趋完善,人们对建筑设计的需求早已实现了从功能到精神的转变,在注重建筑设计环境的同时,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早已成为新的要求。
水墨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已经被建筑设计广泛应用。
添加了水墨元素的建筑设计让设计变得更加自然化,从而适应了消费者物质精神追求,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建筑设计和传统水墨的创新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浅议水墨画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文化;传统;水墨艺术;建筑设计引言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都与其发展密不可分,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与当下的时代性相协调。
水墨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一直是人们所追捧和继承的,要想充分将水墨艺术运用到建筑设计还需要深入探究空间的留白与造型,挖掘水墨艺术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将水墨艺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实现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创新。
不过在运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取其精华,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水墨文化融入建筑设计,登上国际舞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文化,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1、水墨艺术概述水墨画艺术来源于中国传统水墨画,具有象征性和自然性,是中国特有的绘画技术。
这种艺术形式也有悠久的历史。
据说它出现在宋代和元代兴盛的唐代,后来出现了大批著名艺术家和名作。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
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
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
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按表现对象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按表现方法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水墨画中国画的一种。
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
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
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
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
就是说的水墨画。
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
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
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院体画简称院体” 院画”中国画的一种。
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
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
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中国传统水墨画与建筑
——其美学相通之处
摘要:中国传统水墨画与建筑是艺术的两个组成部分,其艺术之源有许多相通之处,本文就其哲学渊源问题,造型问题,构图问题展开分析,以期从水墨画中吸取一些艺术精神应用于建筑设计,从而能更好的做好中国人的设计。
关键词:水墨画建筑哲学造型构图
正文:为什么人而作设计?这是一个建筑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建筑师当以作让世人满意的设计为本,而不能全凭一己好恶而作。
中国的建筑师当以作好了中国的设计后再考虑走向世界的问题,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美学是了解中国人审美观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也是研究如何做让中国人满意的建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世间万物都有其可揭示的规律,美学也是如此,而中国传统水墨画与建筑的美学则是其中的两种。
研究传统水墨画与建筑设计,就要研究它们之间的普遍性(即共性)和它们各自的特殊性(即区别),而要研究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着重点是在于它们的共性。
下面谈到的哲学渊源问题、水墨画之造型、水墨画构图就将主要分析它们之相通之处。
哲学渊源问题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释道三家长期统治着中国的思想界,尤其以儒家为甚,因此三家的哲学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哲学影响和美学上的影响就不得不研究。
孔子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在这里,孔子把艺术作为人生憩息和精神的飞升,孔子认为艺术与道、德、仁是并列的,是生活的主要方面,应当“游”于其中,那么艺术就作为一种不那么严肃的特殊的生活方式而成为人精神调剂、放松的手段。
而艺与道、德、仁并列,其中以包含“技进乎于道”之理,随心所欲的游,是实现完美人格的途径之一,这种充满愉悦自由境界的“游”即时道。
以绘画作为体道的方式,达到物我两忘、畅神达性,从而超离现实中物质和功利的羁绊,精神上获得自由的释放和解脱,成为了后世文人画的最高审美理想。
而庄子则说“解衣般礴”是绘画的最高境界,较孔子更为自由洒脱,因为如果艺术创作若热衷于名利,斤斤计较于得失高下,必会拘谨,而使得绘画缺乏生机与气势,庄子这种解衣般礴的论点对后世的水墨画,尤其是大写意水墨画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昭示作用。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尤以禅宗为甚,其静心、自悟之思想有深远影响,而其所发展出来的“自然天成”的美学境界也对绘画有很大影响。
这三家所倡导的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促成了中国画界对意境的独特要求,尤其是后世的文人画,他们绘画追求的是自身的享受,追求的是画中的意境,这也是中国绘画艺术中较为独特的一种现象。
那么这些对于建筑设计有什么启发么?我们明白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渊源从何而来,那么我们对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就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我们在为中国人作设计的时候就有了可供参考的思路,我们一般的就要在设计中特别注意对于意境的创作,而能有好的意境的创作,来源还在于建筑师那种作为艺术家的修养,要视钱财如无物,追求自身精神的解脱,把创作美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导,而不可过分拘泥于建筑设计的技巧,这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水墨画美学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水墨画造型与建筑设计
水墨画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特有的造型观念和表现方法。
它非常重视对物象本质的表现,要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特别注意传神。
水墨画
贵在写意,它
与写实相对应,
写意是从主观
性的角度对外
物的关照,是
人的主观思维
的产物,画家
通过对事物本
质的高度的艺术提炼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画面呈现主客观高度统一的表现性形象——意象。
这里我们强调一种感觉,感觉是我们认识自然物象的基础,是客观形象在我们脑海中初始
的主观反应,图1 流水别墅图2
我们只有通过这种感觉物象的能力,才能唤起相应的审美意识,而艺术家就是靠的是这种感觉来引起人的共鸣,来使人产生情感上的震动,这也是杰出艺术家的重要标志。
而在这种重意境的推动下,必然会使得我们抛弃物象一些具体的形,所以对物象形的升华考验着艺术家的水准,这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
那么当我们从水墨画中吸取了这种思想怎么应用于设计之中呢?在建筑的设计中,必要的是要将建筑与场地结合起来,若设计师可以将建筑与环境通过一种意境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还可以给人舒适的居住享受,譬如赖特的“流水别墅”,如图1,就将建筑与场地很好的结合了起来,建筑所用材料取自于环境,其色彩也与环境很好的结合,建筑好似从山中长出一般,整个设计达到了一种诗意般的境界,让人不禁联想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的诗句,这是建筑设计对于意境创造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
若对于水墨画的意境比较直白的吸取,还可应用于建筑效果图的渲染上,如图2的建筑效果图就有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其淡淡的色彩,两边虚掉的树木和前面虚掉的人,更突显了建筑的主体地位,同时体现了建筑夜景的梦幻感,一眼看上去就有中国的韵味。
在水墨画中,其造型是根据意象原理来塑造形象,因而画家在创作中经常采用夸张与变形的手法,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对象的特征,更鲜明的表现对象,而此必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所谓“借物抒情”,就是把画家的主观感受、个性修养、审美情趣寄托于一定的形象之中,把画家对人生的体验,美好的理想通过一定的形象抒写出来。
画家在对意象本质的提炼中,要舍弃表面的、非本质的、次要的东西,而注重表达其需要体现的情感和思想。
这一点与建筑设计就有一定的相似性,建筑是建筑师
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而建筑师在设计时必
须将那些可以表达我们思想和情感的元
素加以处理,使得其在抽象和具体中找到
平衡点,譬如文丘里的设计“母亲住宅”
如图3,其设计抓住了住宅的主要特点,
立面处理简洁,看似对称却又不对称,这
些元素充分体现了他关于“少即是多”和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思想,同时其又
将庄严的元素与住宅的亲切融合到了一
起,也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敬意和爱意。
图3 母亲住宅
水墨画构图与建筑设计
水墨画之构图,东晋顾恺之称作“置陈布势”,南朝谢赫“六法论”中叫做“经营位置”。
“经营位置”在“六法”中极为重要,唐代张彦远认为这是“画之总论”;明代李日华说“大
都画法以布置意象为第一”;清代邹一桂也说“以六法而言,当以经营位置为第一”,均说明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而在构图中,框架与外轮廓的把握是首要问题,画家需认真组织安排、提炼、概括,使画整体得势,节奏明确,旋律流畅。
画之构成元素甚多,有主次之分,画家需突出主次,如夸大重点元素、将其置于醒目位置或通过色调冷暖来加以区分,并且主次各部分之间要形成呼应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分清主次另一重要手法就是通过虚实对比,以实勾勒主体,以虚突出主体,其为“有笔墨处为实,无笔墨处为虚”,这种虚专指画面上的空白部位,其非无用,而是水墨画的另一重要构成因素,其往往是“空而有物”、“以空寓情”,给人以遐想,如画鱼,周围的空白可使人想到水或者其它的东西,画飞鸟,周围的空白可使人想到天空等等,
因此,虚实也成为了使画笔墨富于
变化、产生气韵的关键所在。
其次
画也需要层次,画最忌平均,无层
次,使人感到乏味,其所有元素的
构成应该是疏密有致,以疏衬密,
疏中有密,使画面跌宕多姿,有紧
张处也有轻松点,这样的画才会给
人以庞大的信息量,给人以视觉震
撼,如图4的画中,其明暗之对比
突出了月之明,船形体之相对明确
与周围物象之虚对比,突出了船之实,使得整个画面虚实有致,主次分明,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而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艺术创作的思路与之是一致的,其主要的也是要分清主次,使建筑层次丰富,富于变化,其艺图4
术价值才会凸显出来,其区别仅在于手
法略有不同,水墨画使用笔墨抒写艺术,
而建筑是用材料和自然抒写艺术,若把
水墨画之构图艺术收之于建筑之中,更
能凸显其中国风的艺术感,例如图5的
建筑,首先给人的直观感受,其构图书
法就有水墨画的感觉,有图4的水墨画
的些许精神,大片的天空,而天空也略
有变化,天空有少许文字,如水墨画中
题写的诗句,周围的人及环境都尽量虚,
以凸显主体建筑,而建筑的构图中也有
与水墨画构图相通之处,其右侧元素之
密,中间框架之疏形成对比,中间框架图5
与玻璃之虚与两侧之实形成对比,使得主次、虚实分明,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姜耕玉《艺术辩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寇元勋《中国水墨画》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