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画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灵气之中国水墨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丰富的意境内涵,使得中国水墨画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独树一帜。
中国水墨画以墨为主要材料,通过运用毛笔、宣纸等工具,结合墨汁的温暖和水的清冷,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以清晰独特的线条表达、简洁而富于意境的构图以及隐喻深邃的写意手法而闻名于世。
中国水墨画的灵气荡漾,给人们带来了深远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一、墨韵悠远的源起水墨画起源于古代中国,其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古代的水墨画受到了自然山水、植物花鸟以及人物等元素的启发。
这些元素在绘画中通过线条和形状的勾勒,以及墨色的运用,表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意境。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自然的灵气融入到了水墨画中。
二、写意构思的独特表达中国水墨画在表现主题和意境时,注重的是通过意象的丰富性来传递更多的信息。
绘画中运用的线条、笔触和墨色都充满了灵动和变化,表现出了画家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中国水墨画强调“写意”,即运用简练的线条和自由的笔触来勾勒事物的形象和特征,而非完全还原真实的外貌。
这种意境化的表达方式,给观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使得每幅水墨画都有了自己独特的灵气。
三、以“白”显“黑”之境界中国水墨画中的“白”即指的是未上墨的空白部分,而“黑”则指已上墨的部分。
在中国水墨画中,黑白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比,使得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中国水墨画讲究墨色渐变的层次感,墨色从浓到淡,从厚到薄,从中间到边缘逐渐转变,呈现出丰富的墨韵。
这种对比和层次感在画作中营造了一种富有韵律感的效果,增强了观赏者的视觉冲击力。
画家们巧妙地运用墨色,使得画面中的物象更加生动和立体,同时也增加了画作的灵气之美。
四、唯美意境的超然存在中国水墨画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意境内涵,打动了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表达。
水墨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水墨画不仅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也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生活以及美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1. 起源与历史水墨画起源于中国,具有数千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水墨画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由著名画家王羲之开创。
然而,最早的水墨画作品并没有保存下来,我们只能通过历史文献和后人的临摹作品来了解其面貌。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墨画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形式之一。
2. 绘画材料与工具水墨画的绘画材料和工具非常简单,主要包括宣纸、毛笔、墨汁和砚台。
宣纸是水墨画的主要载体,具有吸水性好、质地柔软的特点。
毛笔是绘画的主要工具,其笔锋柔软,可以表现出各种细腻的笔触。
墨汁是绘画时的主要颜料,分为浓墨、淡墨、干墨等多种类型。
砚台则是用来研磨墨汁的工具。
3. 技巧与风格水墨画的技巧和风格非常独特。
在技巧方面,水墨画家注重笔触的运用,通过笔触的轻重缓急、干湿浓淡来表现画面中的气韵和神韵。
在风格方面,水墨画强调“意境”,注重表现画家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同时,水墨画还具有简练、概括的特点,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墨色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内容。
4. 题材与寓意水墨画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类型。
其中,山水是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通过描绘山川河流、自然风光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花鸟画则多以花卉、鸟类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中的美好事物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人物画则以人物形象为题材,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神态来表现人类社会的丰富多彩。
5. 水墨画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水墨画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依靠一代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
其中比较著名的传承人有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等。
他们不仅在水墨画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而且致力于推广和传承水墨画技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6. 著名作品欣赏水墨画的著名作品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庐山谣》《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等。
水墨画的特点有哪些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以下是水墨画的一些主要特点:
1.墨色纸白:水墨画强调“墨色纸白”的表达,即通过运用浓淡明暗的墨色和留白,使画面产生深远的空间感。
画家在白纸上运用墨色,以白纸作为画面的一部分,表现光影和空间。
2.墨的流动性:水墨画中的墨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画家通过掌握水墨的稠度、湿度和笔触的轻重来表达不同的线条和阴影效果。
流动的墨汁形成独特的渲染和晕染效果。
3.写意和留白:水墨画追求“写意”,即通过简练的笔法和意境的表达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画家通常以留白的形式表现意境,通过未画之处来引发观者的联想。
4.意境的追求:水墨画注重画家对自然和人生的情感表达,追求画面的意境。
画家通过墨色、线条和构图的安排来表达内心感受,强调情感的表达而非事物的写实。
5.点、线、面的结合:水墨画中点、线、面的表达是协调统一的,点线面相互渗透、交融,通过简单的线条和点的表达来形成丰富的画面。
6.极简主义:水墨画追求简练、淡泊、含蓄的艺术风格。
画家通过简单而有力的笔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避免过多的繁琐细节。
7.情趣和意境:水墨画追求画面的意趣和情感,强调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情境的感悟。
画家通过构图和墨色的处理来传达独特的艺术情感。
8.山水、花鸟、人物:水墨画的传统题材主要包括山水、花鸟、
人物等,这些题材在水墨画中有着深厚的传统,画家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体而言,水墨画以其独特的审美理念、表现手法和艺术追求,形成了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
中国的水墨画中国的水墨画一、水墨画的起源和特点水墨画是中国独特的绘画形式,源于古代绘画技法。
它以墨和水为基本材料,在纸张或绢帛上进行表现。
水墨画随着历史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特点。
其中,最显著的是运用墨渍的浓淡、水面的湿度和笔触的变化,来表现形态和气韵。
水墨画的特点之一是重视表现“意境”,画家追求的不仅是外在形态的美,也包括自然界的心灵境界。
因此,水墨画在艺术上追求的是“写意”和“气韵生动”。
小点内容:1.1 水墨画的运用和风格多样,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绘画。
1.2 水墨画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色彩,可通过作品表现出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底蕴和世界观。
1.3 水墨画风靡全球,成为世界各地藏家和艺术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二、水墨画的代表画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水墨画家,他们的创作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下列举几位代表性的水墨画家:2.1 吴道子:唐代杰出画家,擅长画马,画风狂放豪迈、气势磅礴。
2.2 张大千:现代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和山水画,强调“神韵”。
2.3 潘天寿:现代著名画家,是中国画史上的传奇人物,擅长画鱼,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
小点内容:2.4 齐白石:清代著名画家,擅长画石,惯用用彩墨混画,创造出了独特的山水画风格。
2.5 龚贤:明代著名画家,擅长写生和写意,他的画作传承着南宗文学传统和宣泄自由情感的特点。
三、水墨画的意义与价值水墨画虽然在艺术表现领域屡屡受到挑战,但它实在是无法替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有其独特的魅力,因此,它的意义与价值突显无比。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水墨画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3.2 歷史价值:多年来,水墨画代表了中国的高级美术艺术和文化,承载了时代的记忆,保留了中国的艺术和文化传承。
3.3 艺术价值:水墨画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之一,其创作与收藏价值极高,具有文化艺术与经济收藏的双重价值。
小点内容:3.4 现实意义:在当前社会,水墨画作为一个文化形式和艺术表现方式,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意义多涉及到人们的文化认同、心灵空间和审美情趣等方面。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中国水墨画这一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
水墨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接下来,我将从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创作技法以及当代价值等方面,为大家展开一次关于中国水墨画的文化之旅。
一、历史渊源中国水墨画起源于先秦时期,历经汉、魏、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流派。
水墨画以水墨为媒介,以线条为骨架,以墨色为基调,追求“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水墨画不断吸收借鉴其他画种的营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艺术特点1. 线条之美中国水墨画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线条的曲直、粗细、浓淡、虚实等变化,构成了水墨画的基本形态。
线条的运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既体现了画家的技艺,又表达了画家的情感。
2. 墨色之韵水墨画以墨色为基调,墨色可分为焦、浓、重、淡、清五种,通过墨色的变化,表现出物象的质感和空间感。
墨色的运用是水墨画的一大特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3. 意境之深中国水墨画追求“意境”的表达,强调画外之意、象外之象。
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富有哲理的艺术境界,使观者产生共鸣。
4. 布局之巧水墨画的布局讲究“留白”,即在画面的空白处留有想象的空间。
这种布局方式使画面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增强了作品的观赏价值。
三、创作技法1. 水墨渲染水墨渲染是水墨画的基本技法,通过水分的多少和墨色的浓淡,表现出物象的质感和空间感。
2. 线条勾勒线条勾勒是水墨画的重要技法,通过线条的曲直、粗细等变化,勾勒出物象的轮廓和结构。
3. 混合技法混合技法是将水墨渲染、线条勾勒等多种技法相结合,使画面更具表现力。
四、当代价值1. 文化传承中国水墨画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当代,传承和弘扬水墨画,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2. 艺术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墨画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水墨画家和作品。
水墨画解释名词
1.水墨画:一种传统的中国画,使用水和墨汁来表现图像。
2. 墨:一种黑色颜料,由烧制植物或动物骨骼得来。
3. 纸:水墨画常用的画布,通常用于装裱和展示。
4. 毛笔:用于水墨画的特殊笔,由毛发制成。
5. 砚台:水墨画中使用的墨汁容器,通常由石头或陶瓷制成。
6. 线条:水墨画中的基本元素之一,用于表现物体的轮廓和形态。
7. 色彩:水墨画中通常不使用鲜艳的颜色,而是使用灰度和深浅变化来表现光影和立体感。
8. 洗墨:在水墨画中,将毛笔浸入水中并轻轻挤压以控制笔触。
9. 点染:使用毛笔点按纸面以表现细节和纹理。
10. 胡乱:水墨画中的一种技法,用于表现随性和自然的笔触。
- 1 -。
中国水墨画介绍水墨画:由水和墨经过调配水和墨的浓度所画出的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
也称国画,中国画。
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
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
在中国画中,以中国画特有的材料之一,墨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画出不同浓淡(黑、白、灰)层次。
别有一番韵味称为“墨韵”。
而形成水墨为主的一种绘画形式。
1简介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代表,也就是狭义的“国画”,并传到东亚其他地区。
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
中国水墨画的特点是: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微妙,意境丰富。
黑白调子的水墨画早期都是以山水画的形式来表现的,虽然仅有黑与白,但因为纸色的关系,其实是略为偏黄的。
彩色的水墨画在近代有泼墨山水的应用,也有水墨动画的应用。
与水墨画有关的还有水墨版画。
与一般版画不同的是,水墨版画虽然也是木刻版画,但使用宣纸做为纸材,在不同的地方重复水墨印刷,层层渲染的效果,使得每一张作品都明显不同,也具有水墨画的美感。
中国画的一种。
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
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朝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
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
”就是说的水墨画。
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
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后人宗之。
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结构,是组成中国画体系的元素之一。
从物理的角度,水墨画就是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绘在宣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
2艺术特征水墨画是中国汉族特色较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借助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毛笔、宣纸和墨),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
中国水墨画介绍详细中国水墨画是一种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它使用墨汁和水进行绘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水墨画以简洁的线条和墨色表现形象,追求笔墨的意境和气韵,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历史渊源中国水墨画起源于唐代,经过五代、宋、元、明、清等历代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水墨画从写实主义逐渐转向抽象主义,注重笔墨的表现力和气韵生动的效果。
其中,唐代画家王维被视为水墨画的鼻祖,他以诗入画,创造了“破墨”山水技法,奠定了水墨画的基础。
二、艺术特点1.笔墨技法水墨画的笔墨技法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笔法包括中锋、侧锋、逆锋、拖锋等,通过不同的运笔方式表现不同的线条和墨色效果。
墨法包括淡墨、浓墨、泼墨、积墨等,通过不同的用水量和墨色比例表现不同的层次和质感。
2.写意表现水墨画注重写意表现,追求形神兼备的效果。
画家通过简练的线条和墨色表现出形象的内在精神特征和气韵,赋予画面以生动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3.诗画融合中国水墨画注重诗画融合,追求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效果。
画家常常在画中题写诗句或跋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
4.空间构造水墨画的空间构造独特,不拘泥于透视和比例关系的限制,而是通过虚实、留白等方式表现空间感。
画家通过简练的线条和墨色表现出景物的远近、高低、前后等关系,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三、代表人物及作品1.王维(唐代)王维被视为水墨画的鼻祖,他的作品《辋川图》以诗入画,创造了“破墨”山水技法,奠定了水墨画的基础。
他的作品以山川、树木、房屋等自然景物为表现对象,追求自然与心灵的融合,表现出一种静谧、幽雅的艺术境界。
2.董其昌(明代)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画家和理论家,他的作品以清新淡雅、飘逸脱俗为主要特点。
他的山水画作品《秋山图》以简练的线条和墨色表现出一片宁静的山村景色,画面中的山川、树木、房屋等景物都简洁明快,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3.吴昌硕(清代)吴昌硕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和篆刻家,他的作品以豪放、粗犷、气势磅礴为主要特点。
水墨画的介绍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以水、墨、纸为主要材料,通过笔墨的运用,表现出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动物花鸟等各种主题。
水墨画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注重笔墨的变化和墨色的深浅,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水墨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画家们以写意为主,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神韵和气韵。
宋代时期,水墨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画家们开始注重笔墨的变化和墨色的深浅,形成了“文人画”的风格。
明清时期,水墨画达到了巅峰,画家们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题材,创造出了许多经典之作。
水墨画的创作过程需要画家具备一定的技巧和功力。
首先,画家需要准备好纸张、笔墨和水,然后用笔墨勾勒出画面的轮廓和主要构图,再逐渐填充细节和色彩。
在创作过程中,画家需要掌握好笔墨的运用,使画面的线条和墨色达到最佳的效果。
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简约和含蓄,画家们通过笔墨的运用,表现出自然界的神韵和气韵,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美感。
水墨画的艺术价值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许多经典之作被收藏在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的手中,成为了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无数的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
在今天,我们应该更加
珍视和传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水墨画名词解释
水墨画是一种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它以水和墨为主要材料,通过墨线的运用和水墨的渲染来表现画面的深浅、轻重和立体感。
以下是常用的水墨画名词解释:
1. 墨线:用毛笔或其他工具蘸墨画出来的线条。
墨线在水墨画中非常重要,它既可以勾勒出物体的轮廓,也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形态。
2. 游丝:在水墨画中,指墨线的细节部分,如鱼鳞、树叶、花瓣等。
游丝需要用细毛笔或针管笔细心描绘,以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感和细节。
3. 泼墨:一种表现手法,用毛笔蘸墨大力挥洒在纸上,使墨汁四溅,泼出一些自然、随意的纹理和形状。
泼墨可以使画面更具有意境和气韵。
4. 水墨渲染:将水墨灵活地运用在画面上,通过不同的水墨浓度、墨线粗细、墨色灰度等变化来表现出画面的深浅和层次感,形成渲染效果。
5. 破墨:一种表现手法,通过用干笔、湿笔或者毛巾等工具破坏墨色,从而产生一些无规则的纹理和形态。
破墨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动感和新鲜感。
6. 轻重:指画面中不同部位的墨色浓度和线条粗细,通过轻重的变化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形态。
7. 立体感:指画面中物体的三维感受,通过透视、遮挡、明暗等手法来表现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形态。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水墨画名词解释,水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非常丰富,需要画者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魅力中国传统水墨画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以水墨为媒介,通过创造性的笔墨运用和独特的构图手法,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对世界艺术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中国传统水墨画起源于古代的墨绘技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和周代的甲骨文。
这些古老的墨绘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隋唐时期,水墨画开始兴起,并在宋代达到了顶峰。
北宋范宽、李唐、谢赫等名家的作品成为了后世传世的经典之作。
明清时期,水墨画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近现代的艺术大师如张大千、齐白石等也为中国传统水墨画增添了新的艺术元素。
二、特点中国传统水墨画具有多个独特的特点。
1. 笔墨韵味:中国传统水墨画以墨韵为核心,强调运笔的灵动和笔墨的浓淡变化。
艺术家通过墨色的冷暖、淡重、浓淡来表现画面的主题与情感。
2. 线条与留白:水墨画注重线条的运用,并强调留白的功力。
运用不同粗细、深浅的线条勾勒出形体,留白则透露了作者的思考和意境。
3. 艺术东方主义:水墨画强调“写意”,不拘泥于形象的准确表现,而是追求艺术家自由的表达方式。
艺术家在创作中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境界。
4. 意境与意象:水墨画追求意境的营造,注重画面的整体感和想象力的表达。
画家通过笔墨的虚实、画面的构图等手法,创造出富有意境和想象力的表现形式。
三、对世界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水墨画不仅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也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艺术交流:随着现代交流的便捷,中国传统水墨画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影响了许多外国艺术家的创作风格。
如20世纪初的印象派画家,就受到中国水墨画的影响,将中国水墨画的写意风格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2. 艺术评价:中国传统水墨画逐渐被世界艺术界所认可和赞赏。
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韵味充分展示了中国艺术的深度和博大精深。
3. 文化价值:中国传统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
水墨画知识点范文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艺术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以简洁、凝练和笔墨的运用为特点,给人以深邃、空灵和富有韵味的审美感受。
下面将对水墨画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1.历史起源:水墨画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绘画技法。
最早的水墨画可以追溯到唐朝(618-907年)的额水墨画,但其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在宋朝(960-1279年)。
宋代水墨画家文人雅士的崛起,推动了水墨画的发展与普及。
2.笔墨技法:水墨画采用毛笔蘸墨的方式进行创作,依赖于笔墨的表达力。
常用的毛笔有羊毫、兼毫和狼毫等。
毛笔的使用能够使画家通过笔触的粗细、干湿和力度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线条和质感,呈现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3.线条与构图:水墨画中的线条非常重要,线条的运用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
水墨画的线条多采用简练、流畅的方式,能够表现出物体的形体和纹理之间的关系。
在构图上,水墨画追求简洁、富有韵律感和动态美,常用的构图法有三点透视、五点透视和虚实结合等。
4.用墨与色彩:水墨画以黑白灰三个色调为主,通过不同浓淡的墨色来表现画面的变化。
用墨的技巧包括湿墨与干墨、重、轻和深、浅的运用等。
同时,水墨画也可以通过水的运用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效果,如淋漓尽致的水墨、渗透的水墨和水墨渲染等。
5.意境与写意:水墨画追求表现物象内在的精神追求和感受,重视画家灵感的抒发和思想情感的沟通。
写意是水墨画的重要表现方式,追求以简约的笔墨和形象,表达画家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抒发。
6.传统题材:水墨画的传统题材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
山水画是水墨画的重要表现形式,追求以简约的笔墨表现山水的形态和气韵。
花鸟画追求以生动的线条和墨色表现花鸟的形态和神韵。
人物画是水墨画中另一重要的题材,注重形像的塑造和人物情感的抒发。
7.中国画与水墨画:中国画包括水墨画在内的多种绘画形式,水墨画是中国画中最为典型和重要的一种。
中国画强调“意境似写似留”,突出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而西方绘画则更注重真实的形象再现。
中国水墨画介绍
水墨画:由水和墨经过调配水和墨的浓度所画出的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
也称国画,中国画。
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
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
在中国画中,以中国画特有的材料之一,墨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画出不同浓淡(黑、白、灰)层次。
别有一番韵味称为“墨韵”。
而形成水墨为主的一种绘画形式。
简介
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代表,也就是狭义的“国画”,并传到东亚其他地区。
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
中国水墨画的特点是: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微妙,意境丰富。
黑白调子的水墨画早期都是以山水画的形式来表现的,虽然仅有黑与白,但因为纸色的关系,其实是略为偏黄的。
彩色的水墨画在近代有泼墨山水的应用,也有水墨动画的应用。
与水墨画有关的还有水墨版画。
与一般版画不同的是,水墨版画虽然也是木刻版画,但使用宣纸作为纸材,在不同的地方重复水墨印刷,层层渲染的效果,使得每一张作品都明显不同,也具有水墨画的美感。
中国画的一种。
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
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朝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
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
”就是说的水墨画。
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
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后人宗之。
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结构,是组成中国画体系的元素之一。
从物理的角度,水墨画就是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绘在宣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
艺术特征
水墨画是中国汉族特色较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借助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毛笔、宣纸和墨),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
其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工具材料上来说,水墨画具有水乳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
具体地说就是将水、墨和宣纸的
属性特征完美地体现出来,如水墨相调,出现干湿浓淡的层次;再有水墨和宣纸相融,产生溵湿渗透的特殊效果。
二是水墨画表现特征,由于水墨和宣纸的交融渗透,善于表现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征,即意象。
这种意象效果能使人产生丰富的遐想,符合“中国绘画注重意境”的审美理想。
作画方式
中国由古至今,发明了多种绘画方法,最常见的是用画笔作画。
以后更出现用口咬笔,脚趾握笔,双脚夹笔,腋夹笔,身体着墨(包括手指、脚趾、头发、手肘等部位),当代中国水墨画家在创作水墨画时,材料运用是广泛的,在非宣纸上创作水墨画成了潮流,如在衣服上,在人的身体上,题材上更是多样化,不仅限于山水花鸟,除抽象水墨外更扩展到行为艺术范畴。
古代绘画六法
绘画六法由5世纪的画家及艺术理论家谢赫所著,并记录在其著作《古画品录》的序论中。
当中提及的六法为:
气韵生动是也,一种说法指其意为传神,此外亦有指表达画家人品或使用画笔及墨水的技术要精湛的说法。
骨法用笔是也,即用画笔的技巧在表现钩线点戳时要有"骨力",这和当时书法和绘画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关。
应物象形是也,即感受物体的结构再描画出物体的形态。
随类赋彩是也,即因应物体的本身色彩而在作品中加上适当的色调及表现出层次感。
经营位置是也,即对作品构图、深度的思考。
传移模写是也,即对自己的草稿作增加删除后再画一次才能完成作品,此外亦有对古人作品作出模仿摹制作为学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