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写意水墨画欣赏方法浅析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绘画虽然是一种图画艺术,但是它与书法中的笔、墨、纸、砚不可分割。
中国绘画的内容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如山水、花鸟和鱼虫等,这些内容的表达都与这四种书法工具不可分割。
中国绘画技术是世界上引人注目的艺术形式,尤其是水墨技法在创作中国绘画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绘画中水墨的使用非常困难,创作者需要对纸张的特点、水墨技法和用笔技巧十分熟悉。
一、水墨元素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应用中国绘画艺术的用笔和水墨是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质的绘画作品不可能与文化表现分开。
水墨的运用技巧非常多,比如线条和留白,它们增强了绘画表达效果,展现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再加上彩色元素的整合,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已经十分丰富。
水墨文化元素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笔者认为艺术家需要深入了解水墨文化,以便更好地将水墨应用于中国绘画艺术创作。
水墨在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史上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沉积,更重要的是它是绘画和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关于传统的水墨,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绘画的一种元素,是中国绘画众多技巧中一个简单的组成部分。
单从纸墨来看,其也是一种简单的材料,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工具创造了许多瑰丽的艺术作品。
创作者通过使用独特的水墨和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在创作过程加入一系列的技巧,使得中国绘画的创作具有独特的意义。
中国绘画艺术中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在中国绘画创作中应用水墨文化元素可以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内在精神,并使观者能够发现更深刻的内在美。
目前在中国绘画艺术创作中,水墨文化元素的应用主要是以下几点:首先是线条的应用。
它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构成元素,展示了图画的外部形状和图像内涵。
在绘画艺术中,水墨线条表现力十分丰富,它的各种形态变化都有不同的表现效果,例如长度、曲率和粗细等,在图像构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复杂场景中,突出了绘画表达的特殊含义,从而增强了艺术感染的能力。
中国绘画创作过程中只运用线条框架也可以显示出作品真实的特征。
中国水墨写意的语言特征以及欣赏要点中国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
以下是中国水墨写意的语言特征以及欣赏要点:1. 线条的表现:水墨画注重线条的表现,线条要自由、流畅、有变化。
可以用细、粗、淡、浓等不同类型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物象,突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2. 墨色的运用:水墨画运用墨色的浓淡、干湿、渗透等特点,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形态。
墨色的运用技巧可以多样化,如干笔、湿笔、干湿结合等,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变化。
3. 空白的运用:水墨画注重利用空白来营造画面的氛围和意境。
留白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加简洁、深邃,给人以余韵和遐想的空间。
4. 情趣的抒发:水墨画追求“神似”,即通过寥寥数笔的勾勒和简约的表现,表达出物象的精神特征和情感内涵。
水墨画多以山水、花鸟、人物等为题材,通过表现自然和人物的情趣,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来抒发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5. 气韵的追求:水墨画注重气韵的追求,即画面的整体感和节奏感。
通过墨色的变化和线条的运用,使画面呈现出一种韵律感和流动感,达到整体的和谐和美感。
欣赏中国水墨画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要点入手:1. 观察画面的整体感:欣赏水墨画时,可以先从整体感入手,观察画面的布局、线条的流动和墨色的运用,感受画面所传达的氛围和意境。
2. 欣赏线条的表现:观察画面中线条的运用,看是否自由、流畅,并能够准确表现出物象的形态和结构。
3. 感受墨色的变化:观察画面中墨色的运用,感受墨色的浓淡、干湿、渗透等特点,以及墨色所表现出的物体的质感和形态。
4. 体验留白的意境:观察画面中的留白,感受留白所带来的空间感和余韵,给予自己一定的遐想空间。
5. 感悟画家的情趣:欣赏水墨画时,可以尝试感受画家的情趣和思想,通过画面所表达的自然景物、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去领悟画家的情感和思考。
欣赏中国水墨画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感受,从线条、墨色、留白以及情趣等方面去领略画家的艺术表达和意境。
传统水墨画的审美特征与表现形式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之一,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表现形式。
它融合了中
国古代艺术哲学与审美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广泛地传承和发展。
首先,传统水墨画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其追求简约、含蓄、意蕴深刻的表现风格上。
水墨画主张“以静制动”,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表现出一种内敛含蓄的美感。
画家常常运用虚实相间、浓淡相映的手法,通过意境的抒发来唤起观者的联想与共鸣。
水墨画强调审美意趣和情感表达,更注重观者对作品的感悟和领悟。
其次,传统水墨画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写意、工笔和雄浑三种风格。
写意水墨
画注重意境和表现气韵生动,画家通过抽象、提炼的方式表现主题,注重形神兼备、留白和虚实结合,体现出一种“兼写兼画”的艺术境界。
工笔水墨画则追求精细、细腻,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准确的构图来展现出真实的细节和表现对象。
而雄浑水墨画则强调极简、内敛,画家通过挥洒自如的笔墨和凝重的构图来表现出一种气势磅礴、气壮山河的风格。
此外,传统水墨画还注重表现自然、诗情画意的主题。
画家常常以山水、花鸟、人物等自然题材为创作对象,通过审美的再现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水墨画在表现自然景物时更注重意境和气韵,通过隐喻、比拟等手法,将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使作品更具诗意和深度。
总的来说,传统水墨画通过简洁、含蓄的表现风格和深刻、意蕴的审美内涵,
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韵味。
它不仅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更是一种表达情感、抒发意境的艺术语言,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欣赏。
愿我们能够在传统水墨画的世界中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
中国水墨画的技法与艺术风格研究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凭借其独特的技法和艺术风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
它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淡墨的色彩,寄托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本文将探讨中国水墨画的技法与艺术风格。
水墨画的技法非常讲究笔墨的运用。
它以墨石为基础,调配出不同浓度的墨汁,用毛笔蘸取墨汁,再在宣纸上绘制。
传统水墨画追求以笔为主,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具有变化和张力。
而技法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径寸之论”,即画家要通过调整笔触的宽窄和深浅,表达物体的远近和质感。
同时,水墨画还注重对墨色的把握,追求“浑德墨”即混浊之墨的效果,以表现出物象的质感和气势。
而水墨画的艺术风格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精神。
中国人注重“清宁”和“虚静”的审美,追求画面中的亦真亦幻的意境。
这种“以虚为实”的特点在水墨画中特别明显,通过空白的运用和淡墨的表现,创造出自然界的幻境。
例如,山水画中的空白处常常用于表现云雾缭绕的山间景色,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而花鸟画中,虚白之间用以表现花草的细腻和清新。
这种艺术风格强调画家通过意境的构思和笔墨的运用,以极简的手法展现出景物的灵动和神韵。
除了“虚静”之外,中国水墨画也强调“气韵生动”的审美追求。
它并不是追求精确的形态和细节,而是注重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水墨画家通过心灵的感悟和笔墨的表现,将静谧与动势、平实与飞动融为一体。
在山水画中,画家通过不规则的纸张剪裁和流动的笔墨,表现出山水的奇特和磅礴。
在花鸟画中,画家通过敏感的触觉和细腻的毛笔运用,给予作品生气和动感。
这种强调“气”和“韵”的艺术风格,也正是中国水墨画深受大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虽然中国水墨画技法和艺术风格有着独特之处,但它也不是与世隔绝的艺术形式。
自中国水墨画传入西方后,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某些元素,并且在新的文化环境下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
现代水墨画中的一些艺术家尝试在传统水墨技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当代元素,使得作品更具现代感和表现力。
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写意技法与艺术风采中国传统水墨画是中国文化艺术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简约的线条和墨色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写意则是水墨画的一种技法,强调画家化用写生对象的形态和色彩,通过自由发挥和想象,使作品具有更加意蕴深刻的艺术表现力。
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写意技法被广泛应用,并成为展现艺术家个性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写意技法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的八大山人和张大千等画家身上,他们在传统水墨画的基础上进行了自由发挥,创造出了独具风格的作品。
写意水墨画追求墨色、线条、意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注重艺术家的个人表达和审美情感。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受客观事物的束缚,而是通过想象和感悟,表现出内心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因此,写意水墨画更加强调对作者主观感受和表达的重视,而非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
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写意技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点线结合的技法。
通过点的集合或线条相连,形成具有节奏感和动态美的形态。
这种技法使作品更富有神韵和魅力,使观者在欣赏时感受到节奏感和动画美。
其次是墨色渲染的技法。
墨色在水墨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既可以表现出物象的形态,又能呈现出情感的烟云气息。
艺术家在运用墨色时要灵活变化,尽可能地表现出丰富的质感和层次感。
另外是不拘泥于形似的技法。
写意水墨画追求的是精神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画家不必受限于客观事物的形态和比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主题要求,随心所欲地表现形态和结构。
最后是以情为主的技法。
情感是写意水墨画的灵魂所在,艺术家在创作时要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寻找灵感,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只有将个人情感融入作品中,才能使作品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
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写意技法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力,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通过写意技法,艺术家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使作品更加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
写意水墨画追求心灵的交融,注重审美情感的表达,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上艺术家们所推崇和学习的重要艺术形式。
水墨画欣赏心得体会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瑰宝,深受人们喜爱和赞赏。
在欣赏水墨画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意,产生了诸多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在观赏水墨画时,我被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所吸引。
水墨画采用简练的线条和虚实相间的墨色,以及紧凑而生动的构图,使这些画作显得简约而充实。
这种抽象的表现方式需要观者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其中的空白,体验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这种抽象性使水墨画具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可以更好地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给观者留下了诸多的想象空间。
其次,水墨画给我展示了一种深邃的审美享受。
水墨画主张以内涵而非外貌来评价艺术作品的价值。
一幅好的水墨画不在乎绘画对象的外形是否逼真,而注重于形神兼备、意境深远。
其中的墨色运用尤为重要。
墨色的深浅变化与水的利用交融在一起,形成了浩渺苍茫的意境,令人心生遐想。
同时,水墨画画家所借助的是手的运动,而不是眼的准确聚焦。
这种不拘于外在形式的特点,给了我畅达想象力的空间,让我在欣赏时能够自由地感受和领悟画家所要表达的情感。
此外,水墨画的笔墨功夫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墨意天成,我深感水墨画家所锲而不舍的毅力和匠心。
水墨画家们以一支毛笔和若干水墨,通过运用不同的笔画和墨色技法,以及对光影和比例的精准掌握,创造出生动而富有张力的画面。
他们对墨色的运用和笔墨的力度的把握,达到了精雕细刻的艺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这种精湛的技艺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勤奋的训练,更需要对自身情感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的思考。
通过欣赏水墨画,我深切体会到了这种匠人精神的魅力和伟大。
最后,水墨画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深邃的哲理和情感流露。
水墨画不仅以画面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更通过精妙的构图和生动的笔触,传递了深邃的哲理和智慧。
它通过带有隐喻的艺术形式,隐约地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理解。
在欣赏时,我常常陷入其中,沉浸于其中,从而得到了一种超越于日常生活的思考和启迪。
这种深远而含蓄的表达方式,使我每一次欣赏水墨画都能够获得新的体验和启示。
水墨画的美学特色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瑰宝,具有独特的美学特色,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水墨画以其独特的笔墨表现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哲学思想。
本文将从水墨画的审美特点、表现手法和艺术内涵三个方面来浅谈水墨画的美学特色。
水墨画的审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水墨画表现的是形神兼备的意境,追求的是意境的超脱和精神的抽象表达。
它不仅注重画面中的形象描绘,更注重通过笔墨的运用来表现画家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形式之一,更加注重墨色黑白之间的明暗对比和层次感,通过虚实结合和深浅渗透来表现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其次,水墨画追求的是“写意”和“留白”的审美理念。
在水墨画中,画家常常通过一笔树立形象,以极简的手法表达出画面所要表现的对象,给人以留白的空间,使观者在留白中自由联想,提高了水墨画的审美效果。
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但最具代表性的是“墨”和“水”的运用。
在水墨画中,墨是最重要的材料之一,水墨画家通过掌握墨的流变和墨的干湿程度来表现物象的形态和质感。
墨色亦深亦浅,或柔或疏,通过点、线、面的运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笔触和墨迹,表达了画家对事物的独特见解。
另外,水墨画中水的运用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水能使墨色变得轻软、流畅,形成独特的渲染效果,使画面更加富有动感和生机。
水在水墨画中既是一种自然界存在的元素,又是一种富有哲学思想的象征,流水的形态、水中的映影都是画家运用水的技巧以表现墨色和拓展画面的手段。
水墨画的艺术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水墨画以自然为题材,注重描绘自然界的景物和事物,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思想。
水墨画家在绘画时更注重从内心去感受自然界的美,追求画面的意境,使观者能够通过观画产生共鸣,进而达到沟通心灵的目的。
其次,水墨画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现画家的思想和精神追求。
在水墨画中,画家常常通过墨色的遣词造句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理解。
写意山水画四大技法浅析(好文)山水画师傅山水画指南前天1.笔墨形态笔法是指各种的点、线、面画法,则以线为主。
用笔用中锋、顺锋、侧锋、逆锋的变化,又用笔着纸以提按和运腕动作变化,可出现轻重、粗细、虚实、转折等的用笔形态。
中锋用笔是用途最广泛的笔法,这种线条,运笔时的笔尖始终保持在线的中间运行,具有圆润、壮健、厚实、沉着的特点,无偏枯纤弱的病。
画是以这种线条为主,易得醇厚、凝重效果。
侧锋则用笔横卧,笔尖在线一侧运行,线条易得飘逸虚灵效果。
又以笔横卧直拖或逆拖,令笔尖在线之中间运行,又称为卧笔中锋,画出来又是另一种效果。
再如逆锋线条比顺锋线条又更能达到涩重的感觉。
总之,各种用笔方法,千变万化,在作画中,又往往随机应变,错综复杂交叉在一起,很难说清什么景物应该用什么笔法去表现。
作画中,笔着纸上,横拖竖抹,瞬息万变,神幻莫测,有时一根线条兼有中侧锋的变化,顺逆虚实中锋侧锋都要按写景的需要不断变化。
要做到恰到好处,须靠平时的实践积累,用娴熟的技巧去灵活应用。
点和面是用笔的另一种形态,也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用笔方法。
如点多用来表现树木叶子,树干和石面上的青苔,远山上的一点往往即代表一棵树,有时画长满丛木的峰峦,也用成片的点画出。
因此,点的形态也千变万化,举其要者有尖笔点、圆头点、横笔点、直笔点、破笔点、个字点、介字点、松针点等等,被广泛地用来表现画中的景物。
点的放大即是面,在画中有时需要用大块墨色在用笔时富有节奏地连续点厾,联成一片,就成了面。
有时用点和面相间相叠,画出一座山峰的形态,或一片树木蓊郁茂盛的状貌,也是使用面和点结合的用笔方法。
与笔法密切相关的是墨法。
一张好的画,墨色虽然深厚,但可达到黑而发亮,神采闪烁;有的画,调子虽然淡逸,但使人感到淡而见神,韵味醇厚。
这些虽然在墨色效果上表现出来,但关键还是在用笔上。
如上所述,如没有以力为基质的只用笔画成的墨块或墨线,只能是没有骨力的墨痕或墨团而已。
用笔不当,用墨就容易发腻,浮烟涨墨充塞画面,用来表现景物,则黯然失神。
国画水墨韵味及用笔解读【摘要】国画水墨韵味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之一,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气韵生动”理念。
其内涵包括了对意境的表现和对情感的抒发,通常通过简洁的形式和灵动的笔墨来展现。
国画水墨韵味的表现方式主要体现在对墨色的运用和对形态的处理上,追求意境的超凡脱俗和想象力的丰富性。
而国画的用笔特点则体现在墨韵和线条的结合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在绘画过程中,艺术家们运用各种技巧和分类来实现不同的表现效果,如干笔、湿笔、点画等。
对国画水墨韵味及用笔的解读至关重要,只有深入了解其内涵和技巧,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关键词:国画、水墨、韵味、用笔、内涵、表现方式、特点、技巧、分类、重要性1. 引言1.1 了解国画水墨韵味及用笔解读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其独特的韵味和用笔技巧吸引着无数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
了解国画水墨韵味及用笔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
水墨画的韵味源自于中国文化的沉淀和传统的艺术观念,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通过对国画水墨韵味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和审美趣味,从而更好地领略中国绘画的精髓。
国画水墨韵味的表现方式也是其独特之处,包括构图、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方面。
中国水墨画以墨为主要材料,通过淡墨浓墨的运用、擦拭、洒水等技法,表现出不同的神韵和意境,展现出中国绘画独有的气韵生动和意蕴深远。
2. 正文2.1 国画水墨韵味的内涵国画水墨韵味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所在,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生活、文化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内在情感。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画水墨韵味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中国人崇尚自然、崇尚和谐,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国画水墨作品往往通过简洁的线条、淡雅的色彩、含蓄的意境来表达画家的心境和情感,让观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于日常生活的灵性之美。
中国画笔墨的几点看法和技巧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
以下是关于中国画笔墨的几点看法和技巧。
一、内涵与意境:中国画追求“以形写意”,注重画面的意境和内涵。
传统中国画往往通过寥寥几笔以及墨色的运用,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巧妙的表现出主题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意义。
二、墨色的运用:中国画的墨色运用非常重要。
传统中国画中,墨色由浓到淡,由黑到白,过渡自然。
画家在运用墨色时,注重墨的浓淡、光暗变化以及墨的笔触。
通过不同的墨色运用,可以凸显画面主题的情感。
三、笔墨的节奏:中国画注重画笔的运用和笔墨的节奏。
画家运用旋转、抖动、振荡等笔势来表现画面的节奏感。
用力与放松、快与慢的变化使得画面看上去生动、有韵律感。
四、留白的运用:中国画注重空灵与留白。
通过留白的运用,画家可以创造出空间感,让观者在留白中自行联想和想象。
留白也可以凸显画面的主题,使画面更加简洁大气。
五、传统技法的运用:中国画具有多种传统技法,如宣纸水墨、细线描摹、诗情画写等等。
画家可以通过运用这些传统技法,使画面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六、笔法的变化:中国画的笔法丰富多样。
画家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不同的笔法。
如运用破墨法,使笔触透出墨的浓淡变化;运用抽丝法,使墨线粗细不一;运用梅花墨法,使墨色呈现出雪花般的效果等等。
七、学习与实践:要掌握中国画的技巧和风格,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实践。
可以参加画室或学院的课程,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同时,要注重勤奋练习,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笔墨的运用能力。
总之,中国画是一门富有魅力和艺术性的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画的独特之处。
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体验到绘画的乐趣和心灵的净化。
中国传统写意水墨画欣赏方法浅析在现代社会中,对美术的了解和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质。
人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有高品质的精神生活。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精神享受,所以现今中学美术课已大大加重了欣赏内容的份量,教师教给学生的是欣赏美术作品的入门之道,以培养同学具有一双审美的眼睛。
尽管在教材中对如何欣赏各类美术作品的方法、角度或要领作了一些提示,但对于某一具体画种因缺少深入的分析,仍有不知从何方面入手去欣赏之感。
基于这一想法,这篇文章,拟就中国传统写意水墨画欣赏方法问题从教学方法这一角度作一些初步的、粗浅的探讨。
一、对传统写意水墨画的基本认识。
在中国画中,我们通常把注重表现笔法,充分调动水墨功能(偶略施淡色),信手抒写,造型简单概括,追求疏朗纵放意趣的绘画形式,称为写意水墨画。
写意水墨画是传统中国画里最令人着迷的绘画形式之一。
据传,在唐玄宗时候,吴道子、李思训两位画坛高手,受命在大同殿壁上各画一幅嘉陵山水画。
李思训工细无遗地刻划了几个月。
而吴道子,以淋漓的水墨,纵横的笔法,仅用了一天的时光,就活现了三百里嘉陵江胜色无限,使观者无不叹为奇观。
可见写意水墨画在唐代已经出现,并拥有广泛众多的欣赏者。
正因为传统写意水墨画,注重于运用水墨手段"写?quot;所以我们在欣赏这一绘画形式之始,应先了解一下"写意"的含义。
这里需要加以说明的,传统对"写意"一词看法难有统一的标准,本义只引用其中最常见的说法加以阐述。
"'写意'的概念,传统的含义是指一种用较粗放笔法造型的画法,与'工笔'相对,现代的另一种用法是把它同西方的'写实'画法相对而言,泛指中国画的较不讲究'形似'的特点"。
(1)用孙其峰的话讲可以概括为十六字:"不求形似,不离形似,貌离神和,似非而是。
"(关于"形"的问题,本文第四章将作专题论述)。
"写意"这一传统,绝不是仅仅中国画专有的,在其他姊妹艺术中,也不乏旁例。
例如在京剧(还有许多地方戏)表演艺术中,骑马没有马、摇船没有船,开门不设门、挂画不拿画……这无不?quot;写意"。
传统写意水墨画作画讲究"写意",所以我们欣赏时就得千方百计去捕捉画中"写意"成份,在回味不尽的"写意妙境"之中,享受艺术美感,陶冶自己的性情。
但是,写意水墨画的"写意"成份是有多项内容构成,我认为,欣赏课的设计较好的办法是从熟悉绘画技能入手,因为写意水墨画的"意",往往是通过相当具体的绘画手段来塑造确立的。
没有精湛的绘画技能,就不可能有令人回味不尽的"情趣"。
为此,文章以下的部分是从笔、墨、形、构图、诗、书、印等诸角度结合教科书上的部分作品分析一下绘画技能的欣赏方法。
二、写意水墨画的欣赏离不开笔的欣赏柔软而有弹性的毛笔,奇诡万状,富有意想不到的表现了力。
汉代的蔡邕就阐明过它的妙用,他说:"笔软则奇怪生。
"我国独有的毛笔,软中见刚,运动幅度大,起伏节奏强,能表现线,亦能表现面,粗燥、平滑、坚硬、柔轻、的物体质感都可从笔端流出。
如上海书画版高中教材第一册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图画》,画家用皱擦的笔法交织使用,写出了丛山峻林的无限生机。
用粗细、顺逆、重轻互换的笔法写出了层层叠叠有空间感的茂密林海。
正是这笔的尽情发挥,多方调动,成功地描绘出峻秀的山石,坚劲的枝干,漂渺的烟云达到生机盎然的艺术境地。
讲到用笔,不能不提"书画同源"之说。
因为书与画有共同的笔法。
书法的线与绘画的线同样由毛笔作出。
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古往今来始终是融溶贯通的,元代画家赵孟曾作一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这里"飞白"是指一种干枯的草书笔法,"籀"是指圆浑的篆书笔法,"八法"是指书法的整个笔法。
总之,他十分强调在绘画中加强书法性,以点、曳、斫、拂等书法的基本笔法来展现水墨画线条的神韵。
这里,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文同的《墨竹图》就可以发现,他是以篆书笔法画干,以隶书笔法画节,用行书笔法画叶。
又如,八大山人的《荷鸟》,一根屈曲的莲茎,从起笔到收笔无不取之书法顿、转、侧、偏、拖等势态,从用笔这一意义上说,这幅《荷鸟》图正是画家具有精湛书艺的结晶,抽去书法的笔意,这幅《荷鸟》图也就无法自立。
有好的用笔,才有好的绘画线条。
历来有成就的画家都是出色的书家。
他们强调书法训练,有了书法的功力就为水墨画提供了坚实的笔力。
笔法自由多变,线条肥瘦轻重、迟速是我们欣赏品评的一大标准。
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认为的"如果一幅笔墨没有生气,那么,不管画家的技法多么娴熟,依然不足为道。
相反,如果它笔墨非常生动,那么,它就是一幅值得称道的佳作。
"(2)三、写意水墨画的欣赏离不开墨的欣赏水墨画,以墨为色。
墨是中国最早发明的。
墨色一起称呼一般人不易理解,其实,在中国画里,墨色几乎可以替代一切原色。
如色彩斑澜的梅、兰、竹、菊,多可用墨色画线造型,谁也没有感到不妥,相反认为它清雅脱俗。
中国画家常将墨色运用在花鸟、山水、人物画像的各种表现上,荷叶、花苞、芦草、游鱼、山石亭台楼阁几乎无所不包,但它依然能给人以清新和勃勃生机,而无单调、贪乏之感。
唐代张彦远总结回答道?quot;运墨而五色具"墨色是丰富的,有变化的,可以分为焦、浓、重、淡、清等五彩,与红、黄、蓝、青等色有感觉上相同的表现效果。
同时墨色具有千年不退的特点,堪称是不朽的色彩。
用墨妙在浓淡交融,活而不乱。
如徐谓的《墨葡萄》以饱含水分的泼墨法,点染出纷披错落的藤条和晶莹欲滴的葡萄,墨色浓淡相宜,豪放泼辣,是展现墨色浓淡的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作。
又如石涛的《山水清音图》,层层山峦袅袅云雾,蒙蒙天色,无不让人感到墨中有色,色在墨中,整个画幅的墨色,不僵不板,起伏跌宕,既苍而润的墨色韵味制造出深邃、开阔、迷漫的美妙画面。
用墨还妙在正反向背,随形挥洒。
这在徐渭《杂花园》长卷中得到了最富典型意义的体现。
写意水墨画,用水用墨务必肯定、准确、概括、生动地塑造对象。
齐白石是这方面卓有成就的画家,他驾驭水墨的能力精湛熟练,落墨的精确(大小、浓淡、干湿、虚实等)已达出神入化的境地。
他笔下的《虾》如在水中游弋,读者无不蒲怀喜悦之神色从细微变化的墨色里,分辨出它那薄薄外壳,晶莹剔透的肉质,它那轻盈跳跃的动态,真可谓神来之作,令人痴醉。
成功的写意水墨画作品在用墨方面一定是赏心悦目的。
画家的气魄、才华、功力都能在其中得到相应的写照。
四、写意水墨画的欣赏离不开形的欣赏"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这句名言是苏东坡就画的"形似"所阐发的高见。
追求表现对象的形体准确,逼真、并非写意水墨画的主要任务。
写意画贵在得神韵、气韵,也就是说,不单写出对象的外形,更要写出对象的内在神情,同时也包含着画家本身的心境和情趣。
以形写神,形神统一是中国画美学传统的精华,但是传统写意水墨画又特别注重以形写神。
可以说它亦是写意水墨画的传统美学精华,历代画论都把这个问题摆在重要地位加以阐述,品评画家的成就也常以此为准绳。
但是"以形写神"的理论,说说容易,实践起来却是相当复杂。
尤其在删繁就简方面,如果没有对生活的长期研究揣摩,是无法浓缩简括出神采奕奕的形象来的。
在这方面,八大山人无疑是最令人信服的圣手。
如对满山遍野的花丛,他往往能取其最精美的一朵,以一寓万,做到形减神添,获得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变形,大致上是写意水墨画通常运用的主要手法。
变形犹如文学上夸张手法。
在这方面,宋代梁楷的水墨人物画,米芾的山水画,都令人称绝。
"对艺术造型的要求,齐白石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认为'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他还告诉我们怎么做到'似与不似之间',他的原话说:'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复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形神俱见'。
这是实践家的经验总结,最有说服力"。
(3)为了把问题说清楚,不妨再拿《荷鸟》作例子,写荷,删去叶上的叶脉,删去了枝茎上的毛刺,删去莲塘里的莠草,但这更集中地写出了荷花圆腴和多姿的神情;他笔下的小鸟,眼、嘴都只是简略至极的一点一画,周身的羽毛,也以疏略几笔拖出,然而寥寥数笔,将小鸟血肉神情尽数跃然纸上,给人们带去难以忘怀的精神享受。
五、写意水墨画的欣赏离不开构图的欣赏写意水墨画的构图,比起其它形式的绘画作品更讲究随意性和个性化,画家在作画过程中常常是随手挥洒而不落俗套。
具体我们可以从气势、虚实、等方面去分析。
气势,即是讲势道。
如徐渭《墨葡萄》,采取斜势的构图,藤蔓由右上方向左下方展伸,为表现藤蔓的倔强拗执的势道,上方留空一大片题字压枝,既强化了葡萄藤蔓的气势,又体现了画家心中跌宕之情。
由此可见,所谓"气势主要指艺术家内心世界运动的起伏与感情的波澜。
自然物象的运动起伏、大小、走向也构成一种'势',艺术家运笔的方向也是一种'势',这种势与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情感波澜常常融溶为一体"(4)在作品的构图中加以展现。
形成一种具有势顺而气旺的整体效果。
讲虚实。
如吴作人的《奔》,为了强化黑白对比关系,画家省略牛四周可有可无的众多的琐碎细节,只留下几根淡淡的似有似无的线条衬托墨色浓重的牛。
一虚一实的处理,赢得了虚与实相映生趣的艺术性。
构图的方法众多,难以例举。
然而不平凡的构图,总是发源于画家不平凡的构思。
构思与构图是艺术创造中最为主要的二个层面,"构思与构图是'意'与'象'结合的过程,正是它们的组合,才共同完成美术创作"。
(5)六、写意水墨画的欣赏离不开诗、书、印的欣赏。
写意水墨画,是在文人阶层中发展起来的画种,它从一开始出现就与书法、诗文、印章相组合,形成一个欣赏的整体。
所以我们在进行写意水墨画欣赏时应将诗、书、印看作同一欣赏整体。
一张出色的水墨画,配以精湛的诗文、落款、印章,就能最大限度表现作品的艺术性和发挥作品抒发心境的作用?quot;诗、书、画三个方面都出类拔萃,此即所谓诗书画三绝。
这个是中国有教养的艺术家理想的目标"。
(6)书法,在画面上的作用是颇为重要的,它包括文辞,书法造诣,书写地方和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