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工业大学VB实验指导知识点与课前练习答案

南京工业大学VB实验指导知识点与课前练习答案

南京工业大学VB实验指导知识点与课前练习答案
南京工业大学VB实验指导知识点与课前练习答案

第五章

实验5-1

知识点

1.数组与普通变量得区别在于数组是一组具有相同类型的有序变量的集合;而变量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内在的联系,并与其所在的位置无关。

2.VB中可以通过Dim,private,public,static这几个语句定义数组,他们之间得区别在于所定义的数组作用域不同。Static语句用于过程中,定义静态数组;private语句用于模块的通用声明处,定义模块级数组;public语句用于标准模块的声明处,定义全局数组;Dim 语句既可以用于过程中,定义局部数组,也可以用于模块的通用声明处,定义模块级数组。3.语句option base 1

Dim b(3) as integer

定义了3个数组元素,分别是b(1),b(2)和b(3),这两个b(3)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定义数组使用的数组说明符,后者是数组元素b(3).

4. VB中的二维数组在存放的时候是按列_存储的。

5.常见的数组函数及语句有哪些?他们的功能各是什么?

Lbound函数,用于返回数组某维的维下界的值;

Ubound函数,用于返回数组某维的维下界的值;

Erase语句,功能有二,一是重新初始化固定大小数组的元素,二是释放动态数组的存储空间

Option base n 语句,用于说明数组的维下界从n开始计数

For-each-next语句,用于数组或对象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重复执行一组语句。

6.For-each-next语句与For-next语句的区别在于前者专门用于数组或对象集合中的每个元素,而后者多用于普通变量。

课前练习

1.①13 ②6 ③15 ④105 ⑤9 ⑥44

2.option base语句和redim语句。

3.33

4. 12 5

实验5-2

知识点

1.数组元素

2.数组元素的本质是变量,但是与之不同的是数组元素是有序的,通过改变下标就可以访问不同的数组元素。

3.数组元素赋值的方法有:

①用赋值语句给数组元素赋值②通过循环逐一给数组元素赋值③用inputbox函数给数组元素赋值④用array函数给数组赋值

课前练习

1. D

2.LSP HXF BGJ

3. 1 5 9

实验5-3

知识点

1.动态数组就是在程序运行时可以根据需要多次重新定义大小的数组。

2.public|private|dim|static 数组名() [As 数据类型]

3.Redim语句的功能是:重新定义动态数组;或定义一个新数组,按指定的大小重新分配存储空间。

课前练习

1.B

2.C

3.7 1 16 10

4.prime(50) Prime(1) = 2 exit for k>sqr(i) Prime(M) = I k=k+1

实验5-4

知识点

1.控件数组是由一组具有共同名称和相同类型的控件组成的数组。数组中的每一个控件共

享同样的事件过程。

https://www.doczj.com/doc/1b2423522.html,属性 index属性

3.建立控件数组的方法有:(1)创建同名控件(2)复制现存控件

4.0

实验6-1

知识点

1.VB中的错误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语法错误;第二类是运行错误;第三类是逻辑错误。在VB中,进入中断状态一般有四种方式,分别是①运行时因发生运行错误而暂停程序的执行②运行态下按[Ctrl]+[Break]组合键或单击“运行”菜单中的“中断”菜单项③程序执行到断点所在的代码行④按逐语句或逐过程执行时,每执行完一个语句或一个过程后。

2.VB中,有三种调试窗口:“立即”窗口、本地窗口、监视窗口.其中“立即”窗口的作用是当调试一个应用程序时,可以用“立即”窗口执行单个的过程、对表达式求值、为变量或属性赋予新的值,并可以通过在“立即”窗口中显示表达式的值来计算表达式。在“立即”窗口中,我们可以用?来代替print.

3.F8 Ctrl+Break

课前练习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a = 1:

b = 1: i = 3 'I=1

Print a, b,

Do While i <= 20

c = a + b

t = b

b = a + b

a = t 't = a

Print c,

If i Mod 5 = 0 Then

Print

End If

i = i + 1 '增加I=I+1

Loop

End Sub

实验7-1

知识点

1.文件是指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对于计算机而言,文件是指存放在外部设备如磁盘上的一系列相关的字节。在VB中有三种文件访问的类型:顺序访问、随机访问、二进制访问.

2.顺序访问适用于普通的文本文件,文件中的数据是以ASCII码方式存储的;随机访问的文件是由一组相同长度的记录组成,数据以二进制方式存储在文件中。

3.文件操作一般有三个步骤:打开文件、存/取文件、关闭文件。

4.如果需要使得驱动器列表框、目录列表框和文件列表框三个控件同步操作,我们需要以下程序段:

Private Sub Dir1_Change()

file1.Path = Dir1.Path

End Sub

Private Sub Drive1_Change()

Dir1.Parent = Drive1.Drive

End Sub

课前练习

1.D

2.A

3.B

4. Open "c:\a.txt" For Input As #filenumber

Not EOF(filenumber)

ch & line

实验7-2

知识点

1.顺序读文件中的数据是按顺序组织的,与文档中出现的顺序相同。每行长度可以变化,访问顺序文件时只能按顺序存取。

2.顺序文件的写入可以通过Print#语句和Write#语句来完成,他们的区别在于后者写到文件中的数据将以紧凑格式存放,各数据项之间自动插入逗号作为分隔符;如果是字符串数据,系统自动地在其首尾两边加上双引号作为定界符;对于写入到文件的正数,其前面不再留有空格。

3.随机文件是指以随机存取的方式存取的文件。随机文件由一组长度相同的记录组成,它

有如下特点:随机文件的记录是定长的;记录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字段;随机文件打开后,既可以读也可以写,可以根据记录号访问文件中的任何一个记录,无需按顺序进行。

4.随机文件的写是通过put#语句,读是通过get#语句。

5.二进制文件读取数据通过get#语句,写入数据通过put#语句。

VB实验指导与练习题实验部分的参考答案

VB实验指导与练习题实验部分的参考答案: 实验4 4-1: 2*pi*r Pi*r*r 4-3: chr(64+n) 4-4: x mod 10 x \10 mod 10 x\100 4-5: mid(s,i,1)=Lcase(t) 实验5 5-1: a+b+c+d Sum/4 5-2: (4*h-f)/2 (f-2*h)/2 5-4: sec\3600\24 Sec mod (1& 24*3600) mod 3600 mod 60 5-5: 0、5*g*t*t+v0*t 实验6 6-1: left(text1,text1、selstart) & text2 & right(text1, len(text1) – text1、selstart) 6-2: timer1、enabled=true Timer1、enabled=false

6-3: shape2、left=shape2、left +d *50 6-5: a & check2、caption 6-6: list1、listcount -1 6-7: 1000 List1、list(i) 6-8: text1 实验7 7-1: n=n-3500 n-y text1、setfocus 7-2: a=a & c 7-3: sum +j Sum=1250 7-4: m=n n=r r= m mod n 7-5: if a mod i=0 then exit for 7-6: text1 S2 & mid (s1,k,1) S2=”” 7-7: 2 n\factor

factor+1 7-8: n 7-9: sum=0 s & i & “ +” list1、clear 7-10: mid(text1, i, 1) 实验8 8-1:a(i)=a(16-i) a(16-i)=temp 8-2: a(i-2)+a(i+1)+1 Text2 & vbcrlf 8-3: picture1、print i=1 to 5 sum=sum+a(I,j) next i sum+a(i,j)+a(i,6-i) not ( i>1 and i<5 or j>1 and j<5 ) 8-4: text1 & str(a(i)) If a(i) < min then min=a(i) 8-5: (a(i)\10) * (b(i)\10) “sum=”;sum

大学VB考试题库

大学VB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相比,Visual Basic最突出的特点是()。 A、结构化程序设计 B、程序开发环境 C、事件驱动编程机制 D、程序调试技术 2、赋值语句:a=123& MID("123456",3,2)执行后,a变量中的值是()。 A、"12334" B、123 C、12334 D、157 3、保存一个工程至少应保存两个文件,这两个文件分别是(B)。 A、文本文件和工程文件 B、窗体文件和工程文件 C、窗体文件和标准模块文件 D、类模块文件和工程文件 4、以下能在窗体Form1的标题栏中显示"VisualBasic窗体"的语句是(C)。 A、https://www.doczj.com/doc/1b2423522.html,="VisualBasic窗体" B、Form1.Title="VisualBasic窗体" C、Form1.Caption="VisualBasic窗体" D、Form1.Text="VisualBasic窗体" 5、为了装入一个VisualBasic应用程序,应当(D) A、只装入窗体文件(.frm) B、只装入工程文件(.vbp) C、分别装入工程文件和标准模块文件(.bas) D、分别装入工程文件、窗体文件和标准模块文件 6、赋给一个数组的数据类型一定要(A)。 A、相同 B、不相同 C、两可 D、都不对 7、下面正确的赋值语句是(C)。 A、x+y=30 B、y=π*r*r C、y=x+30 D、3y=x 8、VisualBasic 6.0集成环境的主窗口中不包括(C)。

A、标题栏 B、菜单栏 C、状态栏 D、工具栏 9、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C)。 A、Visual Basic 是事件驱动型可视化编程工具 B、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不具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语句 C、Visual Basic工具箱中的所有控件都具有宽度(Width)和高度(Height)属性(计时器) D、Visual Basic中控件的某些属性只能在运行时设置 10、要使Print方法在Form_Load事件中起作用,要对窗体的(C)属性进行设置。 A、Backcolor B、ForeColor C、AutoRedraw D、BackStyle 11、若要使命令按钮不可操作,要对(A)属性进行设制。 A、Enabled B、Visible C、BackColor D、Caption 12、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B)。 A、一个工程中可以包含多个窗体文件 B、在一个窗体文件中用Private定义的通用过程能被其他窗体调用 C、在设计VB程序时,窗体、标准模块、类模块等需要分别保存为不同类型的磁盘文件。 D、一个工程默认的启动对象是Form1 13、Cls方法可以清除窗体或图片框中的(C)内容。 A、在设计阶段使用Picture设置的背景位图 B、在设计阶段放置的控件 C、在运行阶段产生的图形和文字 D、以上均可 14、设x=3,y=5,则以下表达式值为真的是 (C) A、(-3+5>x) And (y>0) B、(x<0) Eqv (y>0) C、(x>y) Or (y>0) D、x>=y And y>10 15、为了防止用户随意将光标置于控件之上,应将进行(D)设置。 A、将控件的TabIndex属性设置为0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破坏、分离 1.常压过滤时滤纸为什么要撕去一角?答:使滤纸紧贴玻璃漏斗,有利于排出滤纸与玻璃漏斗之间气泡,形成液柱。 2.抽滤时剪好的滤纸润湿后略大于布氏漏斗的内径、或剪的不圆周边凸出部分贴在布氏漏斗内壁上,对抽滤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会造成漏虑。滤纸大于布氏漏斗内径会造成滤纸折叠,不能紧贴布氏漏斗。 3.抽滤时,转移溶液之前为什么要先稍微抽气,而不能在转移溶液以后才开始 抽气?答:使滤纸紧贴布氏漏斗,以免造成漏虑。 4. 沉淀物未能铺满布氏漏斗底部、滤饼出现裂缝、沉淀层疏松不实,对抽干效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如何使沉淀抽得更干爽?答:固液分离效果不好;漏气使压差变小;用药勺铺平、压实沉淀物再抽滤。 由胆矾精制五水硫酸铜 1.结晶与重结晶分离提纯物质的根据是什么?如果被提纯物质是NaCl 而不是CuSO4·5H2O,实验操作上有何区别? 答:根据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要用化学方法除杂提纯。 2.结晶与重结晶有何联系和区别?实验操作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均是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提纯物质;结晶浓缩度较高(过饱和溶液),重结晶浓缩度较低(饱和溶液),且可以进行多次重结晶。结晶一般浓缩到过饱和溶液,有晶膜或晶体析出,冷却结晶;重结晶是在近沸状态下形成饱和溶液,冷却结晶,不允许浓缩。

3.水浴浓缩速度较慢,开始时可以搅拌加速蒸发,但临近结晶时能否这样做? 答:搅拌为了加快水分蒸发;对于利用晶膜形成控制浓缩程度,在邻近结晶时不能搅拌。否则无法形成晶膜。 4.如果室温较低,你准备采用什么措施使热过滤能顺利进行?答:预热漏斗、 分批过滤、保温未过滤溶液。 5.浓缩和重结晶过程为何要加入少量H2SO4?答:防止防止Fe3+水解。 粗盐提纯 1.为什么说重结晶法不能提纯得到符合药用要求的氯化钠?为什么蒸发浓缩时 氯化钠溶液不能蒸干? 答: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不能用重结晶的办法提纯,药用氯化钠不仅要达到纯度要求,还要符合药用要求。不能浓缩至干NaCl 溶液,是为了除去KCl。 2.用化学法除去SO42-、Mg2+ 、Ca2+的先后顺序是否可以倒置过来?为什么? 答:不能,除杂要求为除去杂质引入的离子必须在后续的除杂过程中除去,先除去Mg2+ 、Ca2+后除SO42-,无法除去Ba2+。 3.用什么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依据是什么? 答:不溶性杂质用过滤方法;可溶性杂质用化学方法除杂。依据:溶度积。 醋酸解离度和电离常数测定 1.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溶解度α是否相同?为什么?用测定数据说明弱电解质解离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 答:不同,因K a,θ AH 。c↑,α↓。 c 2.测定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pH 值时,为什么按由稀到浓的顺序?答:平衡块,减小由于润洗不到位而带来的误差。

VB程序设计实验要求及报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系部: 专业: 实验时间: 实验3 选择结构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单分支、双分支和多分支条件语句的使用 2. 掌握情况语句的使用及其与多分支条件语句之间的区别。 二、实验要求 1. 在C:\下建立子文件夹“VB 实验3”,按照题目要求,在该文件夹下为各题保存相应的文件,如本实验中的第一题,需保存的文件有:工程文件、窗体文件 及可执行文件(),本实验中的第二题,需保存的文件有:工程文件、窗体文件 及可执行文件(),其余实验依此类推。 2. 撰写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错误,你是如何解决的,做一个小结。 三、 实验内容: 1. 编一程序输入上网的时间并计算上网费用,计算的方法如下: 费用= 50250~102.51030?? ???>≤>≤小时上网时间元,每小时小时上网时间元,每小时小时上网时间元,基数 同时为了鼓励多上网,采用累进计费制,但每月收费最多不超过150元。上网时间在文本框中输入;上网费用在标签中输出,所有控件字体默认、大小为小四。要求使用多分支结构(IF THEN ELSEIF )编写,效果如图3-1所示。

图3-1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 sum! s = Val If s <= 0 Then MsgBox "上网时间不能为负数和零", , "输入错误" Text1 = "" Else If s <= 10 Then sum = 30 ElseIf s > 10 And s <= 50 Then sum = 30 + (s - 10) * ElseIf s > 50 And s <= 60 Then sum = 130 + (s - 50) * 2 Else sum = 150

2015VB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实验指导书主编:刘华伟 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要求:每次实验要求写实验报告(word电子版),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所有主要界面(需把界面图贴上,用截图工具)和所有源程序(将代码复制粘贴到word报告里),每次上机课后的周五理论课对上机题目进行讲解,每次上机实验报告要求在上机内结束前提交,如果没做完最迟当天内提交给教师信箱458007844@https://www.doczj.com/doc/1b2423522.html, 只能用自己的邮箱在这个时间段提交。 提交格式:邮件名和word文件名均为: 公141班张三000000第1次作业 第一次上机课要做实验指导书中前两次实验的内容,将两次上机的实验报告都写在同一个word文档里提交。以后每次上机均做一次实验的内容。

实验一VB6.0环境和程序设计初步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VB开发环境。 2.学会建立、编辑、运行一个简单的VB应用程序的全过程。 3.掌握变量的概念及使用。 4.通过程序实践结合课堂例子,理解类、对象的概念,掌握属性、事件、方法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1.熟悉VB开发环境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窗体窗口、属性窗口、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代码窗口、立即窗口、窗体布局窗口、工具箱窗口的位置以及用法。(此题不需要写实验报告) 2.编写一个四则运算的功能,在界面上输入两个数,并设置加减乘除四个按钮,点击不同的按钮,显示不同的运算结果。 步骤: (1)建立用户界面的对象。 (2)对象属性的设置。 (3)对象事件过程及编程。 (4)保存和运行程序

实验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逻辑表达式的正确书写形式。 2.掌握单分支与双分支语句的使用。 3.掌握多分支条件语句的使用。 4.掌握情况语句的使用与多分支条件语句的区别。 二、实验内容 1.P272实验C的1,2题,界面按自己思路设计。其中第1题要求用两种方法实现。 2.在界面上输入4个数,求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显示,要求用两种方法实现。提示:先编写求最大值的程序,然后再编写求最小值的程序。 3.输入三门功课的成绩,评定某个学生是否得奖学金。 评奖学金标准如下: 平均分大于95分或两门100分第三门不低于80分。

大学化学试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络合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而在络合滴定中应保持酸度不变,H故需加因为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放出1、入缓冲溶液稳定溶液的pH值。若溶液酸度太高,由于酸效应,EDTA的络合能力降低,若溶液酸度太低,金属离子可能会发生水解或形成羟基络合物,故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 2、铬黑T在水溶液中有如下: 2-3--(pKa=6.3 In pKa=11.55)HIn ? HIn ?322紫红兰橙 从此估计,指示剂在pH<6.3时呈紫红色,pH>11.55时,呈橙红色。而铬黑T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显红色,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铬黑T指示剂本身接近红色,终点变色不敏锐,不能使用。根据实验结果,最适宜的酸度为pH 9~10.5,终点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变色很敏锐。 3+3+2+2+2+有干扰。、、CuNi、3、Al、FeCo2+2+2+,加入三乙醇胺掩蔽Ni掩蔽Cu、、CoS在碱性条件下,加入Na或KCN23+3+。、AlFe实验二原子吸收法测定水的硬度 一、思考题参考答案: 1.如何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 答:通过实验得到最佳实验条件。 (1)分析线:根据对试样分析灵敏度的要求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线。试液浓度低时,选最灵敏线;试液浓度高时,可选次灵敏线。 (2)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的选择:绘制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灯电流曲线,选出最佳灯电流。(3)燃助比的选择:固定其他实验条件和助燃气流量,改变乙炔流量,绘制吸光度—燃气流量曲线,选出燃助比。 (4)燃烧器高度的选择: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燃烧器高度曲线,选出燃烧器最佳高度。(5)狭缝宽度的选择:在最佳燃助比及燃烧器高度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狭缝宽度曲线,选出最佳狭缝宽度。 2.为何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 答:因为空心阴极灯能够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而且为了保证峰值吸收的测量,能发射出比吸收线宽度更窄、强度大而稳定、背景小的线光谱。 3+含量测定Fe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实验三 四、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本实验在制备FeSO的过程中为什么强调溶液必须保证强酸性?4答:如果溶液的酸性减弱,则亚铁盐(或铁盐)的水解度将会增大,在制备2+(NH)S0·FeSO·6HO的过程中,为了使Fe不被氧化和水解,溶液需要保持足够的酸22444度。 2 、在产品检验时,配制溶液为什么要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除氧方法是怎样的? 2+3+,影响产品Fe使用不含氧的去离子水配溶液,是为了防止水中溶解的氧将Fe氧化为供参考.质量。水中除去氧的方法是:在烧杯中将去离子水加热煮沸10分钟,用表面皿盖好杯口,冷却后使用。 3、在计算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的理论产量时,各以什么物质用量为标准?为什么? 答:计算FeSO的理论产量时,以Fe屑的参加反应量为标准。4计算(NH)SO·FeSO·6HO的理论产量时,应以(NH)SO的用量为标准。42442244决定计算标准的原则是,以反应物中不足量者为依据。(详见讲解与示范中的3)。

vb程序设计实验教程习题答案

实验教材实验一 1:单项选择题: A A C C C D C B B C 2:填空题: (1).bas (2).vbp,.frm (3)视图工具箱 (4)对象 (5)属性对象事件方法 (6)Windows (7)事件行为 (8)窗体模块 实验二 1:单项选择题: A D C C A B A B D C B B C B C B A B D C 2:基本运算题: (1)27 (2)3.33333333333333 (3)3 (4)0 (5)-3 (6)2 (7)ab33 (8)类型不匹配 (9)3 (10)AB3 实验三 1:单项选择题: B C B D C 2:填空题: (1)300 (2)321456 (3)Shanghai (4)6 7 6 (5)True (6)2+3=5 (7)”area=” 12.56 (8)VISUAL 实验四 1:单项选择题: C A A C A 2:填空题: (1)7 (2)3 5

(3)输入的数小于0 (4)3 (5)False (6)2010 is not leap year. 试验五 1:单项选择题: A C C A B A C C C B 2:填空题: (1)9 (2)①n ②1 (3)①Len(a) ②n\2 ③Mid(a,(n-i+1),1) ④Mid(a,(n-i+1),1) (4)①n Mod 3=1 And n Mod 5=1 And n Mod 7=1 ②While CountN<5 (5)Mid(c1,1,i) 实验六 1:单项选择题: D B D C D A C A D D 2:填空题: (1)30 (2)3 (3)①a(2) ②a(3) ③a(1) (4)①1 ②2 ③a(i)=a(6-i) (5)①i+j ②0 ③a(i,j) (6)①Print ②k ③a(k,j)=a(j,k) ④a(k,j); 实验七 1:单项选择题: A B B A C B 2:填空题: (1)15 (2)①Preserve a(n+1) ②a(i+1)=a(i) ③Exit For ④a(i+1)=m⑤0 to n+1 (或LBound(a) to UBound(a)) (3)d,c,b,a 实验八 1:单项选择题: C A D B D C A C B 2:填空题: (1)a=9 b=4 (2) 36 25 16 9 4 1 (3)①a ②UBound(b) ③

南京工业大学VB实验指导知识点与课前练习答案

第五章 实验5-1 知识点 1.数组与普通变量得区别在于数组是一组具有相同类型的有序变量的集合;而变量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内在的联系,并与其所在的位置无关。 2.VB中可以通过Dim,private,public,static这几个语句定义数组,他们之间得区别在于所定义的数组作用域不同。Static语句用于过程中,定义静态数组;private语句用于模块的通用声明处,定义模块级数组;public语句用于标准模块的声明处,定义全局数组;Dim 语句既可以用于过程中,定义局部数组,也可以用于模块的通用声明处,定义模块级数组。3.语句option base 1 Dim b(3) as integer 定义了3个数组元素,分别是b(1),b(2)和b(3),这两个b(3)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定义数组使用的数组说明符,后者是数组元素b(3). 4. VB中的二维数组在存放的时候是按列_存储的。 5.常见的数组函数及语句有哪些?他们的功能各是什么? Lbound函数,用于返回数组某维的维下界的值; Ubound函数,用于返回数组某维的维下界的值; Erase语句,功能有二,一是重新初始化固定大小数组的元素,二是释放动态数组的存储空间 Option base n 语句,用于说明数组的维下界从n开始计数 For-each-next语句,用于数组或对象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重复执行一组语句。 6.For-each-next语句与For-next语句的区别在于前者专门用于数组或对象集合中的每个元素,而后者多用于普通变量。 课前练习 1.①13 ②6 ③15 ④105 ⑤9 ⑥44 2.option base语句和redim语句。 3.33 4. 12 5 实验5-2 知识点 1.数组元素 2.数组元素的本质是变量,但是与之不同的是数组元素是有序的,通过改变下标就可以访问不同的数组元素。 3.数组元素赋值的方法有: ①用赋值语句给数组元素赋值②通过循环逐一给数组元素赋值③用inputbox函数给数组元素赋值④用array函数给数组赋值 课前练习 1. D 2.LSP HXF BGJ 3. 1 5 9

大学-VB期末考试试题

VB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 1、VB程序设计的主要特点是(1)和(2)。 2、在VB中,最主要的两种对象是(3)和(4)。 3、工程是构成应用程序文件的(5)。 4、方法是VB提供的一种(6),用来完成一定的操作。 5、浮点类型数据包括单精度型和___(7)__数据。 6、事件是窗体或控件对象识别的___(8)____。 7、可用窗体的___(9)_ 方法在窗体中显示文字。 8、复选框控件Value属性指示复选框处于____(10)___或禁止状态(暗淡的)中的某一种。 9、在VB中,修改窗体的(11)和(12)属性值,可改变窗体的大小。 10、双击工具箱中的控件图标,可在窗体的(13)出现一个尺寸为缺省值的控件。 11、在MsgBox函数中,如果缺省title参数,则使用(14)作为消息框的标题。 12、设x=34.58,语句Print Format(x,“000.0”)的输出结果是(15)。 13、在VB 中,数值型变量的初值为(16),Varant型变量的初值为(17),布尔型变量的初值为(18)。 14、设置窗体的(19)属性,可在窗体上显示图片。 15、程序运行工程中,清除MP图片框中的图片应使用语句(20)。 二、选择题 1、菜单控件只包括一个事件,即(1),当用鼠标单击或键盘选中后按“回车”键时触发该事件,除分隔条以外的所有菜单控件都能识别该事件。 A、GotFocus B、Load C、Click D、KeyDown 2、滚动条控件(如图所示)的Max属性所设置的是(2)。 A、滚动框处于最右位置时,一个滚动条位置的Value属性最大设置值 B、单击滚动条和滚动箭头之间的区域时,滚动条中滚动块的最大移动量 C、单击滚动条的箭头区域时,滚动条中滚动块的最大移动量 D、滚动条控件无该属性 3、SQL 语句 Select * Form student 中的 *表示(3)。 A、所有记录 B、所有字段 C、所有表 D、都不对 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标签的属性是(4)。 A、Enabled B、Caption C、Default D、Font 5、要求改命令按钮显示的文本,应当在属性窗口中改变的属性是(5)

VB程序设计教程(第3版)课后实验答案最新版2

1、完成实验A(P.259)中的第1、 2、 3、5题。 2、参照第2章例2.6,建立一个类似记事本的应用程序,提供:(1) 剪切、复制和粘贴的编辑操作;(2) 字体大小的格式设置;此外,再对记事本的应用程序的功能进行一点扩允。 1.完成在实验B 顺序结构程序。(P.262)中的第1、2 、4 、5.、6题 2.完成实验C 选择结构(P.266)中的第1、2、4、5题 3.用上面实验B的第二题和实验C的第二题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1、完成实验D循环结构(P.268)中的第1、3、4、6题,其中第1题利用单循环结构显示如图D.1(P.268)所示的界面,而后将图形改为倒三角形。 2、选做实验E数组(P.271)中的第1、2、3题中的任意二题 3、以实验D中的第4题和实验E中的做完的某一题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A.1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abel3 = Text1 End Sub A.2 Private Sub Form_Load() Timer1.Interval = 0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自动 Timer1.Interval = 200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手动 Timer1.Interval = 0 Call MyMove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Call MyMove End Sub Sub MyMove() Label1.Move Label1.Left - 50 If Label1.Left < 0 Then Label1.Left = Form1.Width End Sub A.3 Private Sub Form_Click() Text1 = Val(Text1) + 1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Text1 = 0 End Sub A.5

VB程序设计教程实验指导与习题解答上机答案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 True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 True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 10 = False = False End Sub 初始窗口:单机放大之后窗口:单机下划线之后窗口:单击加粗之后窗口: 自测2 单击还原之后窗口: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abel1 = "visual basic" Text1 = " 程序设计题"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Text1 = "visual basic" Label1 = " 程序设计题" End Sub 初始窗口:单击显示之后窗口:单击交换之后的窗口:自测题3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 + 30 End Sub = + 20 = 1 初始窗口:

单击缩小两倍之后的窗口:单击向右下角移动之后的窗口:自测题4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VB 学习" Print"简单的VB程序设计"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Cls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End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End End Sub 初始化窗口:单击显示之后的窗口:单击清除之后的窗口: 自测题5 单击退出之后的窗口:

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1].

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 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 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 (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 (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 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实验五粗脂肪的定量测定─索氏提取法 (1)本实验制备得到的是粗脂肪,若要制备单一组分的脂类成分,可用什么方法进一步处理? 答: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 (2)本实验样品制备时烘干为什么要避免过热? 答:防止脂质被氧化。 实验六蛋白质等电点测定 1、在等电点时蛋白质溶解度为什么最低? 请结合你的实验结果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加以说明。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分子所带净电荷为零,分子间因碰撞而聚沉倾向增加,溶液的粘度、渗透压减到最低,溶解度最低。结果中pH约为4.9时,溶液最浑浊,达到等电点。 答: 2、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等电点有何实际应用价值? 答: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与分子间因碰撞而引起聚沉的倾向增加,所以处于等电点的蛋白质最容易沉淀。在分离蛋白质的时候,可以根据待分离的蛋白质的等电点,有目的地调节溶液的pH使该蛋白质沉淀下来,从而与其他处于溶液状态的杂质蛋白质分离。 实验七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1、如何用纸层析对氨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定? 答: 将标准的已知氨基酸与待测的未知氨基酸在同一张层析纸上进行纸层析,显色后根据斑点的Rf值,就可以对氨基酸进行初步的定性,因为同一个物质在同一条件下有相同的Rf 值;将点样的未知氨基酸溶液和标准氨基酸溶液的体积恒定,根据显色后的氨基酸斑点的面积与点样的氨基酸质量成正比的原理,通过计算斑点的面积可以对氨基酸溶液进行定量测定。 3、纸层析、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各有什么特点? 答:

V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VB程序设计》实验单元二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新闻班姓名: ________________ 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3.5 一、实验题目 数组和自定义类型 二、实验环境 Visual Basic6.0 程序软件 三、实验目的 1.掌握数组的声明、数组元素的引用。 2.掌握固定长度数组和动态数组的使用差别。 3.掌握数组常用的操作和常用算法。 4.掌握列表框和组合框的使用。 5.掌握自定义类型及数组的使用。 四、实验内容 1.随机产生30—100 (包括30、100)的10个正整数,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并显示整个数组的只和结果。 2.随机产生20个学生成绩,统计各分数段人数。即0~59、 60~69、 70~79、80~89、90~100,并显示结果。

五、实验步骤 1.打开VB界面,建立工程 2.在窗体窗口设置界面 3?属性窗口控件对象属性设置 4.编写程序代码 5?运行程序及调试 6?程序建立,保存工程文件六、实验结果 第1题:

70 53 57 28 30 77 1 76 81 70最大值81 最小值1 平均值54.3 4 41 86 79 37 96 87 5 94 36 最大值96 最小值4 平均值56.5 52 76 5 59 46 29 62 64 26 27 :最大值76 最小值5 平均值44.6 82 82 58 98 91 22 69 98 24 53最大值98 最小值22 平均值67.7 10 99 67 1 57 10 10 79 28 4 最大值99 最小值1 平均值36. 5 29 38 30 94 97 40 27 16 16 64实验 r Q Forml 回

VB程序设计学习与实验指导答案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学习与实验指导答案 上篇学习指导 第1章Visual Basic 概述 1.事件 2.查看对象 3.工程 4.视图属性窗口 5.窗体编辑器 第2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初步 1.控件 2.事件 3.类属性 4.属性 5.略 https://www.doczj.com/doc/1b2423522.html, 第3章Visual Basic 语言基础 1.(a*sin(30/180*3.14)+c*(log(b)/log(10)))/((Abs(d)+1)*(e+f))+1

2.mod 3.X=Int(X) And Y=Int(Y) And X*Y>0 4. 4.Y Mod 4=0 And Y Mod 100<>0 Or Y Mod 400=0 5.x=Int((99-10+1)*Rnd+10) 6.0 “” 7.空格 8.6,845.30 9. (1)8 (2)1 (3)abcd (4)出错,类型不匹配 (5)False (6)2008-6-29 (7)I likeVB (8)4 (9)4 4 (10)3 4 (11)10 -10 (12)-1 (13)aa (14)3 (15)0 (16)1 (17)C (18)5 (19)8 (20)34.54 (21)中国 (22)上海 (23)VISUAL BASIC (24)visual basic 10. (1)x<-100 or x>100 (2)a=Int(a) And b =Int(b) Or a<0 And b<0 (3)x<=y or x>=z (4)a>0 And a<>Int(a) (5)a=0 xor b=0 (6)Len(S)<10 (7)UCase(S)=S (8)Left(S,1)=”a” And Right(S,1)=”a” (9)Instr(S,”@”)<>0 (10)Trim(S)=S (11)Date=#8/8/2008#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分析实验实验报告思考题 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实验一、NaOH和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比较滴定 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 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 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而HCl的浓度不定, 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 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 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二、NaOH溶液的配制及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 1.如何计算称取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或Na2CO3的质量范围称得太多或太少对标定有何影响 答:在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一般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在20—25ml之间,称取基准物的大约质量应由下式求得: 如果基准物质称得太多,所配制的标准溶液较浓,则由一滴或半滴过量所造成的误差就较大。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也不能太少,因为每一份基准物质都要经过二次称量,如果每次有±的误差,则每份就可能有±的误差。因此,称取基准物质的量不应少于,这样才能使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1‰。 2.溶解基准物质时加入20~30ml水,是用量筒量取,还是用移液管移取为什么 答:因为这时所加的水只是溶解基准物质,而不会影响基准物质的量。因此加入的水不需要非常准确。所以可以用量筒量取。 3.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答:如果基准物质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4.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问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答: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HCl,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而形成Na2CO3,使NaOH溶液浓度降低,在滴定过程中虽然其中的Na2CO3按一定量的关系与HCl定量反应,但终点酚酞变色时还有一部分NaHCO3末反应,所以使测定结果偏高。 5.如果NaOH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对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NaOH吸收了空气中的CO2,使标准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浓度变小,用来滴定未知醋酸的浓度,会使测得的浓度偏大 6.本实验中为什么选用酚酞做指示剂其选择原则是什么根据选择原则选用其他指示剂可以吗如果可以请举例说明。

VB程序设计教程实验指导与习题解答上机答案

自测1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abel1.FontSize = Label1.FontSize + 3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Label1.FontBold = True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Label1.FontUnderline = True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 Label1.FontSize = 10 Label1.FontBold = False Label1.FontUnderline = False

— End Sub 初始窗口: 单机放大之后窗口: 单机下划线之后窗口:

单击加粗之后窗口: 单击还原之后窗口:

自测2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abel1 = "visual basic" Text1 = "程序设计题"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Text1 = "visual basic" Label1 = "程序设计题" End Sub 初始窗口:

单击显示之后窗口:

—单击交换之后的窗口: 自测题3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abel1.FontSize = Label1.FontSize * (0.5)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Label1.Top = Label1.Top + 30 Label1.Width = Label1.Width + 20 Label1.Alignment = 1 End Sub

大学VB期末考试试题

VB 期末考试试题A 卷 一、填空题 1、VB 程序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可视化设计和事件编程。 2、在VB 中,最主要的两种对象是窗体(form )和控件。 3、工程是构成应用程序文件的集合。 4、方法是VB 提供的一种特殊子程序,用来完成一定的操作。 5、浮点类型数据包括单精度型和___双精度__数据。 6、事件是窗体或控件对象识别的__动作___ 。 7、可用窗体的__print_ 方法在窗体中显示文字。 8、复选框控件Value 属性指示复选框处于 _____ 选中___或禁止状态(暗淡的)中的某一种。 9、在VB中,修改窗体的高度(height)和宽度(width )属性值,可改变窗体的大小。 10、双击工具箱中的控件图标,可在窗体的中央出现一个尺寸为缺省值的控件。 11、在MsgBox 函数中,如果缺省title 参数,则使用工程1 作为消息框的标题。 12、设x = 34.58,语句Print Format(x, “ 000.0”)的输出结果是34.6。 13、在VB 中,数值型变量的初值为0 ,Varant 型变量的初值为空,布尔型变量的初值为FALSE 。 14、设置窗体的picture 属性,可在窗体上显示图片。 15、程序运行工程中,清除MP 图片框中的图片应使用语句cls 。 二、选择题 1 、菜单控件只包括一个事件,即C ,当用鼠标单击或键盘选中后按“回车”键时触发该事件,除分隔条以外的所有菜单控件都能识别该事件。 A、GotFocus B 、Load C 、Click D 、KeyDown 2、滚动条控件(如图所示)的Max 属性所设置的是A 。 A 、滚动框处于最右位置时,一个滚动条位置的Value 属性最大设置值 B 、单击滚动条和滚动箭头之间的区域时,滚动条中滚动块的最大移动量 C、单击滚动条的箭头区域时,滚动条中滚动块的最大移动量 D、滚动条控件无该属性 3、SQL 语句Select * Form student 中的*表示 B 。 A、所有记录 B、所有字段 C、所有表 D、都不对 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标签的属性是 C 。 A、Enabled B、Caption C、Default D 、Font 5、要求改命令按钮显示的文本,应当在属性窗口中改变的属性是 A 。 A、Caption B 、Name C、Text D、Label 6、设置一个单选按钮(OptionButton)所代表选项的选中状态,应当在属性窗口中改变的属性是 D 。 A、Caption B 、Name C、Text D、Value 7、允许在菜单项的左边设置打勾标记,下面哪种论述是正确的? D 。 A、在标题项中输入&,然后打勾 B、在索引项中打勾 C、在有效项中打勾 D、在复选项中打勾 8、当执行以下过程时,在窗体上将显示 A 。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Print "VB"; Print "Hello! "; Print "VB"

V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V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1502班 学号: 姓名: 日期:2016年12月20日

一、实验题目:记事本程序的设计 二、实验目的 1、掌握菜单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菜单事件的编程方法。 3、初步掌握多窗体程序设计方法。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设计一个记事本程序。 2、界面设计(贴出对象属性表和界面设计图)。 ①在窗体frmPad上添加一个文本框text1,并根据下表修改窗体及控件属性。 对象窗体属性设置 对象名属性值 FrmPad Caption “记事本” Text1 MultiLine True ScrollBars 2-Vertical Text 清空 ②使用菜单编辑器在窗体上建立菜单:选中窗体frmpad后,单击“工具”菜 单的“菜单编辑器”命令,弹出“菜单编辑器“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③根据下表设置菜单。 菜单设置 菜单项标题菜单项名称快捷键其他属性编辑mnuEdit ···剪切mnuCut Ctrl+X ···复制mnuCopy Ctrl+C ···粘贴mnuPaste Ctrl+V

文本风格mnuStyle ···粗体(&B)mnuBold "复选"属性为True ···斜体(&I)mnuItalic "复选"属性为True 弹出菜单popMenu "可见"属性为True ···剪切popCut ···复制popCopy ···粘贴popPaste 设计好程序窗体如下图所示。 菜单编辑器

界面设计 3、编写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Form_Load() Text1.FontSize = 16 Text1.Text =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mnuBold.Checked = False mnuItalic.Checked = False End Sub '剪切 Private Sub mnuCut_Click() Clipboard.Clear Clipboard.SetText Text1.SelText Text1.SelText = "" End Sub '复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