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众文化与歌词创作的联系
- 格式:pdf
- 大小:100.71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流行歌曲歌词与古典诗词中国的流行歌曲,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
中国流行歌曲产生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等大都市,新中国成立后“迁移”港台,内地改革开放以来,又逐渐北上,回归到大陆,并从当初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发展到如今的“风风火火闯九州”。
可以这样说,作为一种词曲交辉、诗乐合壁的音乐体裁和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流行歌曲已经不仅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食粮,而且成为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先进的文化手段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为商品交换原则在文化领域的无限扩张创造了条件。
文化艺术不再是独立的艺术创造,它不得不受市场供求的制约。
”[1]流行歌曲得以流行就是市场的产物。
可是,“老百姓并不是把流行歌曲作为一门什么艺术来接受的,而是作为生活来接受的,把它看作属于自己的一种文化。
举止行停,起居之中,有形无形俱在。
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取决于他们内心的自然,人为制选的引导或有强烈的终止都不易改变他们的选择。
于是,不甚承认权威,也没有考虑那么多,直截了当的承认自己的感受。
”[2]因此,这种大众化市场化的精神快餐,也许不会有太多的人主动地将它和古典诗词联系在一起,会觉得那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一个好比是汪洋中的滔滔江水,一个是高峰上的千年积雪,相距太遥远。
但是正如滔滔江水实则来源于千年积雪的消融,古典诗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其实也有着一个根源与发展的不可磨灭的关系。
本文拟探讨当下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关系。
一、当下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关系示例流行歌曲作为现今社会的一套大众快餐,已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喜好,所接受。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曾剖析过:“大众传播媒介的美学意识到必须讨人高兴和赢得大多数人的注意,它不可避免的变成媚俗的美学。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包围与渗入,媚俗成为我们日常的美学观与道德。
”[3]这大概是我们社会的主流。
尽管如此,那些盛行的流行歌曲,却有很大的一部分和我们传统的古典诗词紧密联系,成为流行歌坛上的生力军,这又似乎使它远离了媚俗。
【地域文化论文】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民歌风格分析摘要: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作为凝聚地域文化的艺术展现形式,民歌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地域文化影响民歌唱词内容和民歌曲调形式。
地理环境影响下的我国民歌具有不同的音乐特色,比如我国内蒙古草原的音乐非常的浑厚,而江南水乡的音乐非常悠扬。
不同的地理文化正是音乐多样性的根源。
关键词:地域文化;民歌风格;民歌文化音乐是被文化洗礼的声音。
作为艺术作品呈现的民歌,也渗透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极尽笔墨地描述了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以致后人将他的理论总结为地理环境决定论。
虽然地理环境决定论有失偏颇,但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
一、民歌风格的特点“风格”意义广泛,在不同的场域具有不同的含义。
在艺术领域中,“风格”指的是作品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等多个因素影响下所表现出的相对比较稳定的艺术风貌和艺术特色。
民歌在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得以积淀,在发展的人类社会中得以流传,在迥异的地理环境中得以发展,慢慢地形成了不同地区的特色鲜明的民歌风格。
民歌风格是民间歌曲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内容和形式上高度统一的、相对稳定的艺术作品呈现。
民歌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演变,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一)完整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民歌风格并非独立存在的单一体,而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紧密的统一体。
民歌风格既包括内容的展示,还包括形式的呈现;民歌风格既表达了民歌形成的客观要素,也衬托出了创作者的主观态度;民歌风格既有外显性,也有内隐性。
从构成要素来看,民歌风格包括歌词、曲调和演唱方法三个要素。
歌词从内容方面表达创作者的情怀和意境;曲调从韵律方面展现艺术构思,是听众获取音乐内容的主要媒介;演唱方法则是对歌词内容和曲调的完美演绎。
如果演唱方法不科学,那么民歌风格就有可能被断章取义甚至完全曲解。
47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15现,往往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艺术特征等方面的原因。
任何艺术作品、艺术种类、艺术思想总是与一定的社会风尚和时代精神密切相关的。
在作品本身,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本质面貌。
流行歌曲这一艺术作品也就如此,在一定时期区域,之所以能够广泛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流行歌曲集中表现和反映了这个时期与这个区域人们的普遍情绪和审美需求。
1、流行歌曲创作上广泛吸取民歌元素许多人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具有结构清晰,曲调生动、亲切的特点,创造性运用民歌小调的音乐元素。
如:影视歌曲《大鱼》是尹约、钱雷为《大鱼海棠》量身定制的电影印象曲,歌曲的主歌部分旋律融入了民歌小调的音乐元素,悠远绵长,歌词画面感丰富又不乏动人细节,从恢宏场景过渡到细腻情感,如诗一般直戳人心。
副歌旋律更是将民歌小调的旋律直接升华,渐渐扬起,辽阔空灵,歌词更是直抒椿的情感,带着几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哀愁,在歌曲的循环播放中,《大鱼》的音乐和故事让人沉醉。
2、流行歌曲善于打破传统的创作规则流行歌曲歌词旋律一般近于口语化,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歌曲创作开始走向打破传统口语化的特点,曲风变化与演唱技巧难度加大,除了保留流行歌曲特有的切分节奏特点外,还创新性地运用众多装饰音、衬词、延留音等,使音乐旋律更加委婉抒情、亲切自然,不但让人喜欢听,而且能够被同化附和演唱。
如:汪峰的《我爱你中国》,运用了较多的延留音,切分节奏,弱起节奏等,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广,要想把这首歌曲表现出来,没有一定的演唱功底是无法完整演绎的,因此说,新时代的流行歌曲,不是以往那种任何人都可以把流行作品演唱完整的。
歌曲真实自然,有些歌曲的演唱运用了近乎口语朗诵的唱法,有些歌曲融入了说唱形式。
如:梦然作词并作曲兼演唱的歌曲《少年》,旋律明快,歌词积极向上,说唱部分节奏紧凑,朗朗上口,具有共鸣感的歌词打动了许许多多为生活拼搏努力的平凡的年轻人。
解读群众文化中的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指由普通人民创作、传唱,反映了各地区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思想情感的音乐作品。
它是一种真实的、平民化的音乐形式,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是群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间音乐通常是口头传承的,其主题涉及农村劳动、游牧生活、爱情婚姻、战争历史、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通过朴实的歌词和简单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认知和态度,反映出民众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世界。
在中国的民间音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类型,如山歌、梆子、评弹、说唱、民歌等,每种形式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充分展现了中国各地的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
山歌作为中国民间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充分体现了农村地区的生活情感和民间文化。
山歌是一种以民歌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劳动生活和情感为主题的民间音乐,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广泛流传。
山歌的歌词常常表现出农民对丰收、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疾苦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慨,歌唱者通常是农民和劳动者,他们会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经验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山歌作品,然后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广泛传播。
山歌的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朴实真挚,充分展现了农民们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中国民间音乐中的一张璀璨名片。
梆子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梆子是一种以打击乐器为主要伴奏方式、以说唱和对唱为主要表演形式的戏曲音乐,它源于北方地区,流传于农村乡村之间。
梆子的表演多以民间故事和传说为题材,传达出人们对生活、情感和历史的理解和感慨,由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梆子在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欢迎,成为了当地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梆子音乐通过简单的乐器和生动的表演形式,向人们展现了北方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成为了北方地区群众文化的一种典型代表。
民间音乐作为群众文化的一部分,充分展现了人民群众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和态度,它以简单、真挚、朴实的方式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世界,成为了中国民间文化中的一面旗帜,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论民歌的概念及其审美特征民歌是指在民间流传的歌曲,是一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音乐形式。
它是人民创造的艺术珍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一、民歌的概念民歌是指在民间流传的歌曲,是一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音乐形式。
它是人民创造的艺术珍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不受任何官方机构的干预,是人民自发的文化活动,因此具有鲜明的民间性和群众性。
二、民歌的类别民歌的类别繁多,可以按照地域、内容、形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地域划分,可以分为北方民歌、南方民歌、西南民歌、西北民歌等;按照内容划分,可以分为劳动民歌、爱情民歌、战争民歌、祭祀民歌等;按照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叙事歌、抒情歌、舞蹈歌等。
三、民歌的审美特征1. 简朴自然民歌的创作和演唱都非常简朴自然,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成分。
歌曲的旋律简单易懂,歌词朴实无华,表达了人民的真实感受和情感。
2. 情感真挚民歌的歌词通常表达了人民的真实感受和情感,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
歌曲中的情感真挚动人,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3. 地域特色民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不同地区的民歌在旋律、歌词、演唱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
4. 群众性民歌的创作和传播都是由人民自发进行的,具有鲜明的群众性。
歌曲的演唱者和听众都是普通百姓,歌曲的内容也贴近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综上所述,民歌是一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音乐形式,具有简朴自然、情感真挚、地域特色和群众性等审美特征。
它是人民创造的艺术珍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探究民歌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音乐形式,它通常以简单朴实的歌词和旋律表达情感和生活。
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中,民歌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通过对民歌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进行探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民歌音乐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一、艺术特征1. 简单朴实的歌词民歌的歌词通常以朴实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情感和故事。
它们往往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这些歌词常常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因此民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2. 温暖动人的旋律民歌的旋律通常简单易记,很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传唱。
它们常常融合了当地的音乐元素,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民歌的旋律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勾起对家乡和过去的美好回忆,让人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一起舞动或者哼唱。
3. 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不同地区的民歌都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它们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与当地的民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民歌不仅是当地人民情感的抒发,也是当地文化的载体和传承。
4. 自发性和流传性民歌是一种自发产生的音乐形式,往往由普通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
民歌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流传性,能够在民间口口相传,传扬不衰。
它们不受商业化的影响,真实、纯粹而鲜活。
二、演唱风格1. 情感真挚的演唱民歌演唱的风格通常以情感真挚、自然朴实为主要特征。
演唱者通常以情感的表达为主,通过歌声传达出歌曲中的情感和感情。
他们往往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真挚和宽容,使得听众在接触到民歌时能够感到一种共鸣和连结。
2. 地域特色鲜明的演唱民歌的演唱风格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演唱风格也各具特色。
比如苏州园林民歌的轻盈婉转、四川民歌的豪放激昂,都体现出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演唱者通常会结合当地的音乐元素,使得演唱更加地道和贴近生活。
3. 自由灵活的发挥与一些正规音乐形式相比,民歌的演唱风格更加自由灵活。
演唱者通常可以根据个人的情感和体验对歌曲进行自由的发挥和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文艺现象和成果,陇东红色歌谣是流传于陇东革命根据地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歌谣。
位于甘肃省的陇东革命根据地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于土地革命中期,1931年以刘志丹等共产党人在陇东南梁组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逐步形成的以陇东南梁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陇东红色歌谣真实记录了老区开展革命运动、进行根据地建设以及赢得革命最后胜利的重大历史事件。
通过研究陇东红色歌谣的生成逻辑、教育功能和当代价值,对于当前文艺宣传工作的创新,增强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陇东红色歌谣的生成逻辑(一)承前启后:陇东传统民歌的延续变迁陇东红色歌谣的产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
所谓“承前”指陇东红色歌谣深深扎根于陇东传统民歌的文化沃土上,为陇东红色歌谣的产生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陇东,俗称“庆阳”,是轩辕黄帝活动和周先祖教民稼穑的地方。
在周先祖时期,就留下《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小雅·采薇》等传统民间歌谣,集中反映中国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状态。
从曲调、形式和内容上看,陇东传统民歌曲调多样,如小调、花儿、信天游、绣荷包和剪剪花等;形式多元,如一段式文体、二段式文体及多段式文体等;内容丰富,涉及劳动、祭祀、礼仪和爱情等传统民歌。
这些都为陇东红色歌谣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所谓“启后”指中国共产党领导陇东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赋予陇东传统民歌“红色”基调,形成以歌颂共产党、歌颂革命领袖、歌颂红军战士等为主题的革命歌谣。
随着陇东革命形势的发展,陇东红色歌谣顺势而生。
其中陇东传统民歌经过民间艺人和专业文艺工作者运用“旧瓶装新酒”或“旧曲加新词”的创作方式,赋予陇东传统民歌革命色彩,实现陇东传统民歌的二次改编,表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大的生机活力。
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表达艺术王苹【摘要】As a popular art, pop song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of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Their lyric language ar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isplaying their impact. Beautiful melody, harmonious rhythm, and cadenced tone form the musical beauty characteristic of lyrics. Modal particles, reduplicated words, classical poetry and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s are widely used, thus making what is conveyed in lyrics meticulous and emotional; defamiliarization devices such as flexible use of parts of speech, unique collocation and complication of syntactic constituent highlight the focus of lyrics and bring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novelty and peculiarity. And diverse rhetorical devices such as metaphor, analogy and metonymy make lyrics lively and easy to sing, presenting songs’ unique artistic charm.%流行歌曲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歌词语言艺术承载着表现其影响力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