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板块运动1
- 格式:pdf
- 大小:4.54 MB
- 文档页数:8
E BA DCF Q P 全球板块分布图ⅰⅱ 第二篇 岩石与地貌 知识梳理专题5 板块运动 一、板块构造学说 1、六大板块; A :_太平洋_板块;B :_亚欧_板块; C :_非洲_板块;D :_印度洋_板块;E :_南极洲_板块;F :_美洲_板块 P :_生长_边界;Q :_消亡_边界 太平洋_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洋底;_南极洲_板块跨经度最广,_美洲_板块跨纬度最广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_岩石_圈分为__六__大板块,板块在_软流_层上滑动,板块与板块_交界_处地壳活动活跃,板块_内部_地壳较为稳定。
3、板块运动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是_地幔_物质的对流。
地形名称及成因(在板块名称后的空号中填写出该板块在上图中的字母代号)喜马拉雅山脉由印度洋_板块(D )与__亚欧__板块(B )_碰撞_(碰撞或张裂)而成 阿尔卑斯山脉由_非洲_板块(C )与__亚欧__(B )板块__碰撞_(碰撞或张裂)而成 安第斯山脉由_南极洲__板块(E )与__美洲__板块(F )_碰撞__(碰撞或张裂)而成 科迪勒拉山系由_南极洲_板块(E )、_太平洋_板块(A )与美洲_板块(F )碰撞_(碰撞或张裂)而成 马里亚纳海沟、东亚岛弧链由_太平洋_板块(A )与_亚欧__板块(B )__碰撞(碰撞或张裂)而成 东非大裂谷、红海由_非洲_板块(C )与__印度洋__板块(D )_张裂_(碰撞或张裂)而成 地中海由_非洲_板块(C )与_亚欧_板块(B )_碰撞_(碰撞或张裂)而成大西洋由_美洲_板块(F )与_亚欧__板块(B )_非洲_板块(C )_张裂_(碰撞或张裂)而成 4、运用“海底扩张示意图”阐明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 (1)海底地形P 处的是海沟,Q 处是海岭_, V 处是地幔_物质涌升处。
(2)密度较大的是大洋_板块,年龄较轻的 是大洋_板块,E 、F 、G 三处海底岩石年龄 按自老到新依次排列是__EGF __。
《专题5 板块运动》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板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地球表层由一个整体板块组成C、板块运动速度均匀,每年都在移动D、板块运动仅限于水平运动2、下列哪个现象与板块运动无关?A、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B、大西洋海底扩张C、死海的海平面上升D、南极大陆的冰川融化3、下列哪一项不是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证据?A. 大陆边缘的匹配性B. 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C. 地震活动的分布规律D. 人类文明遗址的分布4、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哪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A. 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B.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C.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 南极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5、下列关于板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运动较为平静B、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没有火山和地震活动C、板块的边缘是地壳运动最活跃的区域,多火山、地震D、板块运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板块的边缘6、以下哪个现象与板块运动无关?A、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B、地中海的缩小C、红海的海域扩张D、亚马逊河的河水泛滥7、喜马拉雅山脉是地球最高峰所在地,其形成源于哪两大板块的碰撞?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8、以下哪个板块运动现象通常表现为地壳的拉伸和断裂?A、消亡边界B、生长边界C、转换断层D、逆冲断层9、下列关于板块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 地球表面整体处于静止状态B.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岩层活跃C. 板块大规模运动速率一般较快D. 板块之间相互接触通常是相邻国家 10、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A.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层由多个板块拼合而成B. 板块边缘的岩层较薄,容易出现火山、地震等现象C. 板块的边界通常以山脉或海沟的形式表现D.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质活动的主要动力11、以下哪个现象最能够说明地球表面存在着板块运动?A. 黄河的泥沙淤积B.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C. 冰川的侵蚀作用D. 地球的磁场变化12、下列哪种地质构造类型是由板块相互拉扯、拉伸形成的?A. 海底扩张带B. 撞击带C. 地堑D. 地垒13、关于地球板块构造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可以分为若干个大板块。
专题05 连接体问题、板块模型、传送带问题【窗口导航】高频考法1 连接体问题 ........................................................................................................................................... 1 角度1:叠放连接体问题 ....................................................................................................................................... 2 角度2:轻绳连接体问题 ....................................................................................................................................... 3 角度3:轻弹簧连接体问题 ................................................................................................................................... 3 高频考法2 板块模型 ............................................................................................................................................... 4 高频考法3 传送带问题 ........................................................................................................................................... 7 角度1:水平传送带模型 ....................................................................................................................................... 8 角度2:倾斜传送带模型 . (11)高频考法1连接体问题1.常见连接体三种情况中弹簧弹力、绳的张力相同(接触面光滑,或A 、B 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常用隔离法常会出现临界条件2. 连接体的运动特点(1)叠放连接体——常出现临界条件,加速度可能不相等、速度可能不相等。
专题05 牛顿运动定律中的斜面和板块模型一、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x ma F x =合;y ma F y =合。
二、牛顿第三定律:'F F -=,(F 与'F -等大、反向、共线)在解牛顿定律中的斜面模型时,首先要选取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建构相应的物理模型,然后以加速度为纽带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最后根据运动学公式、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等知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在解决牛顿定律中的板块模型时,首先构建滑块-木板模型,采用隔离法对滑块、木板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进行计算,判断是否存在速度相等的临界点;若无临界速度,则滑块与木板分离,只要确定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若有临界速度,则滑块与木板没有分离,此时假设速度相等后加速度相等,根据整体法求整体加速度,由隔离法求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f 以及最大静摩擦力m f 。
如果m f f ≤,假设成立,整体列式,求解即可;如果m f f >,假设不成立,需要分别列式求解。
一、在斜面上物块所受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以及大小的计算1.物块(质量为m )静止在粗糙斜面上:(1)摩擦力方向的分析:对物块受力分析,因为物块重力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故物块有沿斜面向下的运动趋势,则物块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沿斜面方向受力平衡,即0=合F ,则有θsin mg F f =。
2.物块(质量为m )在粗糙的斜面上匀速下滑:(1)摩擦力方向的分析: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可以根据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来判断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①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沿斜面方向受力平衡,即0=合F ,则有θsin mg F f =,N F f μ=。
②物块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滑动摩擦力为N F f μ=,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a F mg f =-θsin 。
专题5 板块运动1.(2018.松江.一模)扳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出现的主要地貌有()①裂谷②海沟③洋脊④山脉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D2.(2018.浦东新区.一模)因大洋扳块向下俯冲,挤压大陆板块而形成的地貌单元是()A.阿尔卑斯山脉 B.日本岛弧 C.东非大裂谷 D.喜马拉雅山脉答案:B3.(2018.崇明.一模)读下图,2017年11月13日伊拉克、伊朗边境地区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此次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伊朗()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答案:B4.(2018.虹口.一模)下图是某地质学家绘制的板块碰撞及其影响示意图。
与图中板块①、②对应的是()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答案:A5.(2018.杨浦.一模)裂谷和海沟都位于板块的边界,下列关于裂谷和海沟说法正确的是A.裂谷位于板块的生长界,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界B.裂谷位于板块的消亡界,海沟位于板块的生长界C.两者都位于板块的生长界D.两者都位于板块的消亡界答案:A6.(2018.长宁.一模)冰岛给科学家们提供了极好的研究“海底扩张学说”假说的场地,图示横贯冰岛中部的地带可能是()A.海沟B.洋脊C.海岸山脉D.板块消亡边界答案:B7.(2018.金山.一模)图1-10为某板块边界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的运动方向。
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A.甲、乙之间一一裂谷、海洋B.甲、丙之间一一海沟、海岭C.甲、丁之间一一海沟、岛弧D.甲、戊之间一一褶皱山脉、高原答案:C8.(2018.闵行.一模)2017年2月,一些科学家在美国地质学会发表研究报告称,发现了世界第八大洲西兰蒂亚( Zealandia),该大洲94%的面积都浸没在海水中。
从板块构造学说60来看,西兰蒂亚跨越()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答案:D9.(2018.黄浦.一模)下列关于海岸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而成②位于板块生长边界③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④位于板块消亡边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10.(2018.黄浦.一模)2017年11月21日,印尼巴厘岛最高峰阿贡火山开始大规模喷发。
课题:专题5 板块运动
教学目标:
1.熟记全球六大板块及边界
2.熟记世界两大地震带,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分布特点
3.读图辨别板块的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分析生长边界:裂谷和海岭的成因,分析消亡边界:海沟、岛弧链和高大褶皱山脉的成因
4.识别地震要素: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区别震级与烈度,以及烈度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裂谷、海岭、海沟、岛弧链、高大褶皱山脉的成因
难点:板块边界与世界地貌的对应关系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练习册:专题5 教学反思:。
中学地理教案2.板书设计专题5板块运动一、大陆漂移学说1.创始人2.依据3.观点二、海底扩张学说1.依据2.观点三、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的概念及其划分标志2.基本内容1)六大板块2)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3)板块运动机制及结果海洋(大西洋)板块张裂——裂谷(东非大裂谷)陆——陆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板块碰撞海沟(马里亚纳海沟)陆——海岛弧(日本群岛)海岸山脉(落基山脉)附:学习任务单任务一: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独立完成)1.在下图中找出大陆漂移的证据:(至少找出3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寻找大陆漂移的原动力(合作完成)1. 在下图的方框中分别填写“海岭”、“海沟”;2.运用相关物理知识将下图的箭头补充完整,尝试用自己的话阐述海底扩张的过程,并填空:洋壳的诞生处是_______;洋壳的消亡处是________。
(海岭、海沟)(提示:物质受热,遇冷发生怎样的运动)任务三:发现板块运动对地表产生的影响(合作完成)1.对照书本44页的“板块分布示意图”和地图册第4页的“世界地形图”,完成下列表格:边界类型地形名称成因分析________边界东非大裂谷非洲内部次一级小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红海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喜马拉雅山脉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马里亚纳海沟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阿留申群岛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________边界落基山脉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发生____2.根据上表所得结论进行分类,并归纳总结到下表中:板块运动形成地形举例生长界(板块_____)大陆板块张裂大洋板块张裂消亡界(板块_____)喜马拉雅山脉马里亚纳海沟、阿留申群岛、落基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