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器皿内控标准
- 格式:xls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8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CCGF 213.1—2010日用陶瓷2010—07—13发布 2010—08—01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日用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日用陶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
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包括盛装食品类产品、烹饪食品类产品、包装食品类产品等与食物相接触的日用陶瓷。
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异议处理复检及附则。
注: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是指应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或者由于某种特殊情况(或原因)仅需要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样检验的专项监督抽查。
2 产品分类2.1 产品分类及代码产品分类及代码见表1 。
表1 产品分类及代码2.2产品种类日用陶瓷是以粘土类及其他天然矿物岩石为原料经加工烧制成的上釉或不上釉,供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类陶瓷产品,可分为盛装食品类产品、烹饪食品类产品、包装食品类产品三类。
3 术语和定义本规范中未列出的术语和定义同相关引用标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盛装食品类产品:用于短期盛装食品的陶瓷产品,如盘、碗、碟、杯等。
烹饪食品类产品:用于明火或电加热烹饪食品的陶瓷产品,如烹调器、炖锅等。
包装食品类产品:用于长期包装食品的产品,如酒瓶、菜坛等。
4企业规模划分根据日用陶瓷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日用陶瓷产品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见表2。
表2 企业规模划分5检验依据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3532 日用瓷器GB/T 10811 釉下(中)彩日用瓷器GB/T 10812 玲珑日用瓷器GB/T 10813.1 青瓷器系列标准日用青瓷器GB/T 10813.4 青瓷器系列标准食用青瓷包装容器GB/T 10814 建白日用细瓷器GB/T 10815 日用精陶器GB/T 10816 紫砂陶器GB/T 13522 骨质瓷器QB/T 2579 普通陶瓷烹调器QB/T 2580 精细陶瓷烹调器QB/T 1222 普通陶器缸类QB/T 3732.3 普通陶器包装坛类GB 12651 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GB 8058 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GB 14147 陶瓷包装容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GB/T 3534 日用陶瓷器铅、镉溶出量的测定方法GB/T 3298 日用陶瓷器抗热震性测定方法GB/T 3299 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测定方法GB/T 1871.1 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和容量法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6抽样6.1抽样型号或规格优先抽取与食品接触面有装饰的产品。
盘类1.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2个,缺釉不能超过2个,挂釉不能超过2个,黑点不能超过2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3个。
2.非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3个,缺釉不能超过3个,挂釉不能超过3个,黑点不能超过3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4个。
3.将盘子平放在平整面,检查是否变形,标准为:9”以下盘类(包括9”)拿一个一元硬币沿盘边滑动,若硬币能轻易的穿过盘与平整面的缝隙,则为不合格品。
9”以上盘类(不包括9”)拿两个一元硬币重叠沿盘边滑动,若硬币能轻易的穿过盘与平整面的缝隙,则为不合格品。
注:以上必须在平面上进行且一元硬币必须以人民币一元为准!4.在盘子底部,请注意打磨的情况,将手放在上面不能有明显的划手的感觉,合格的应该为平滑面。
5.打磨的底部应该均匀,不能有凹陷的痕迹,有则为不合格品。
6.在检查底部的同时,请注意不能有黑底的现象,一点轻微可以,但是黑底情况超过总面积1/4则为不合格品。
7.底标的位置应该位于底部的最中央的部分,如果有任何较大的偏离或较大的爆花则为不合格品。
(爆花范围直径不能超过2.5mm(包括2.5mm))8.包装不能松散,应该符合出口包装要求,便于运输和搬运。
9.产品应该为较干净的外观,过脏的产品,请及时通知工厂改进,否则于以退货。
10.注意所有盘类的形状一定要和客人要求的一样,不能有任何差错。
11.9”以下盘类(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9”以上盘类(不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2.5%12.9”以下盘类(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9”以上盘类(不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2.5%。
碗类1.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2个,缺釉不能超过2个,挂釉不能超过2个,黑点不能超过2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3个。
2.非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3个,缺釉不能超过3个,挂釉不能超过3个,黑点不能超过3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Q/JDL日用陶瓷器皿内控企业标准Q/JDL0101-2012日用陶瓷器皿内控标准2012-01-10实施前言本公司组织具有丰富生产、销售经验的生产技术、销售人员,并且在听取了市场客户广泛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发布了本标准。
本标准是根据GB/T3532-1995日用瓷器检验标准的规定对本标准进行制订的。
本标准于2012年1月10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有限责任公司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为,由审核,由批准执行。
日用瓷器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日用瓷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规则。
本标准适用与日用细瓷、普瓷、炻器类产品。
不适用于另制定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
2 引用标准GB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的检查)GB 3295日用陶瓷光泽度测定方法GB/T 3298日用陶瓷器热稳定性测定方法GB 3299日用陶瓷吸水率测定方法GB 3300日用陶瓷器变形检验方法GB 3301日用陶瓷器的容积、口径误差、重量误差、高度误差、缺陷尺寸的测定方法GB 3302日用陶瓷器验收、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规则GB 3303日用陶瓷器缺陷术语GB 3534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测定方法GB 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GB 11423日用陶瓷纸箱包装技术条件GB 12651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QB/T 1503日用陶瓷白度测定方法3 术语按GB 5000和GB 3303执行。
4 产品分类4.1按产品的用途分为盘碟类、碗类、壶类、杯类、及其它器物类。
4.2按产品的器型分为扁平制品、小空心制品、大空心制品。
4.3按产品的规格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特型。
其规格范围见表1。
表15 技术要求5.1 产品按技术要求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5.2 吸水率:细瓷类产品不大于0.5%,暜瓷类产品不大于1.0%,炻器类产品不大于3.0%。
日用陶瓷生产企业产品内控标准的制定作者:黄岳喜黄振豪来源:《佛山陶瓷》2012年第09期摘要:日用陶瓷产品在生产中,需要制定内控标准,使产品质量得到控制。
内控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不同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其他标准。
本文针对日用陶瓷生产企业的产品内控标准,以及标准制定的基本要求,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日用陶瓷;内控标准;制定1 前言日用陶瓷是用于接触食物的陶瓷器件,如碗、盘、杯、匙等。
内控标准是企业作为内部控制的标准,其分类通常有:产品内控标准、原材料内控标准、产品配套件内控标准等。
内控标准主要作用于质量控制,也可称为质量内控标准。
目前,与日用陶瓷相关的标准很多,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以上标准均经相关部门批准或备案,在对外方面具有法律效力。
例如,产品标准可被合同所引用,可作为产品交收和质量判定的依据。
而内控标准只限于企业内部使用,不需要对外审核,不能作为对外的依据。
产品内控标准通常不只是针对最终产品,还可针对工序产品。
许多企业忽略了内控标准的使用,认为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已制定了企业标准之后,无必要制定或执行内控标准。
在国外,先进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内控标准,而且不对外公示。
内控标准的要求是最严格的,当产品质量符合内控标准时,确保能够符合其他标准的要求。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对“出口日用陶瓷质量许可证”和“输美日用陶瓷生产厂认证”的考核中,要求企业必须制定和执行内控标准,标准中的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必须严于GB12651-2003和美国FDA7117.6、7117.7的要求。
内控标准是企业标准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笔者主要针对产品的内控标准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
2 标准的格式内控标准的格式要求比其他标准宽松。
最规范的格式是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
内控标准只供企业内部使用,标准打印的行距、字体选用等方面只要求满足阅读和识别需要,在英文注释方面,可视企业内部需要。
日用陶瓷主要技术指标中国是陶瓷古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陶瓷的种类也名目繁多,日用陶瓷饮食器具遵循瓷种和传统特色分类,现有产品国家标准8个:GB/T3532-1995《日用陶瓷器》、GB/T13522-92《骨灰瓷器》、GB/T10811-89《日用青花细瓷器》、GB/T10812-89《青花玲珑日用细瓷器》、GB/T10814-89《建白高级日用细瓷器》、GB/T10813-89《日用青瓷器》等,还有行业及地方产品标准多项,如QB/T3732-99《普通陶器》等。
GB/T3532-1995《日用瓷器》的覆盖范围最大,包含了除特色陶瓷外的所有产品。
《骨质瓷器》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外引进技术生产的高档产品,其他种类均属我国的特色产品。
考核陶瓷产品质量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外观质量外观质量是产品等级划分的重要指标,我国现行的产品标准将产品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3类。
优等品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级品为国内先进水平,合格品为国内一般水平。
优等品的外观质量基本达到了“五无一小”的要求,即无斑点、无落渣、无色脏、无针孔、无釉面擦伤、变形小。
斑点(黑点)俗称苍蝇屎,若产品上存在斑点,总会给人以不洁的感觉,从而影响到食欲。
一等品和合格品在允许存在缺陷上比优等品有较大的宽松要求。
铅、镉溶出量铅、镉溶出量是陶瓷产品的重要安全卫生指标。
铅、镉的存在是由于产品表面装饰图案中陶瓷颜料里含有其成分所致,铅的存在还有可能是为降低产品表层釉的烧成温度而加入了含铅成分所致。
若生产工艺控制不当,极易造成在使用过程中铅、镉的过量溶出,经常使用这类产品易引起铅、镉重金属中毒。
国家标准GB12651-92《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其适用范围覆盖了所有的日用陶瓷饮食器具。
标准规定:任何单一产品的铅、镉溶出量不允许超过表中规定的允许值,标准要求见表。
测试方法:4%(V/V)的醋酸溶液倒入被测样中,直至离溢出口5mm处为止,在20℃±2℃的环境温度中浸泡24小时,测量其铅镉溶出量。
日用陶瓷一般指陶瓷餐饮器具等,这些器具易清洗,耐酸碱,方便高温消毒及蒸、煮、烧、烤食品等。
造型美观、装饰漂亮的这些陶瓷器皿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具艺术观赏性,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如此重要,其内在质量标准是什么呢?
瓷器的内在质量,主要指吸水率、热稳定性和铅、镉溶出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日用瓷器》国家标准中规定:
1、吸水率:细瓷类产品不大于0.5%,普瓷类产品不大于1.0%,炻器类产品不大于3.0%。
2、热稳定性:成套或系列产品餐具以中型盘、碗类产品为代表,茶、咖啡具以杯、盅类产品为代表,从180度至20度热交换一次不裂;非成套或系列产品:小中型产品,180度至20度热交换一次不裂;大、特型产品,160度至20度热交换一次不裂。
3、铅、镉溶出量:应符合《日用陶瓷产品质量五原则》“卫生”之中GB12651的规定。
文章来源:日用陶瓷蜗牛吧:/news/taoci4/4176.html。
国家日用陶瓷质量标准日用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之一,因此其质量安全对于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为确保日用陶瓷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日用陶瓷质量标准。
一、背景介绍日用陶瓷作为一种古老的工艺品,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所必需的物品。
无论是食器、茶具还是花瓶、装饰品,日用陶瓷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制作工艺、原材料以及生产环境的差异,一些低质量的日用陶瓷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二、日用陶瓷质量标准的重要性1. 保障人体健康日用陶瓷产品中,食器是人们最为常用的,直接接触食物。
如果日用陶瓷中含有有害物质或者存在瑕疵,使用不当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制定日用陶瓷质量标准能够确保产品的安全性,降低人体受到的潜在危害。
2. 提高产品质量日用陶瓷质量标准的制定促使生产厂商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通过标准化的质量要求,可以减少产品瑕疵、提高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 化学安全要求日用陶瓷产品中,化学成分是一个重要因素。
质量标准要求日用陶瓷产品中不得含有过量的重金属、有害元素等有害物质,保证食器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
2. 机械性能要求日用陶瓷作为使用频率高的物品,需要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
质量标准要求日用陶瓷产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不易破碎、磨损,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寿命。
3. 热稳定性要求日用陶瓷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质量标准规定了日用陶瓷产品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的性能要求。
产品应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冷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裂纹、破损等问题。
4. 容量偏差要求对于食器等日用陶瓷产品,容量偏差是一个重要指标。
质量标准规定了容量允许的误差范围,确保产品容量与标称容量相符合,避免给用户带来不便。
5. 表面质量要求日用陶瓷产品的表面平整度、色泽、无划痕等都是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