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88.23 KB
- 文档页数:2
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5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探讨其在降低有创通气率及改善通气功能方面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00例,均符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七版)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2007年版)中COPD和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诊断标准[1-2]。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无创机械通气组,各5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基础血气指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包括低流量吸氧、祛痰、镇咳、平喘及抗生素应用等对症治疗措施,无创机械通气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面罩吸氧,S/T模式,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6~20次,吸氧浓度为30%。
1.3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有创通气率及呼吸纠正时间,并进行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监测。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处理软件为SPSS12.0,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有创通气率及呼吸纠正时间比较无创机械通气组患者有创通气率及呼吸纠正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等血气分析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且无创机械通气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COPD临床老年患者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发病及进展机制为气道进行性不完全可逆通气受限。
已有研究证实,呼吸系统慢性、过度炎症刺激是导致COPD发生的关键因素[3-4]。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既应用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无创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病人的疗效观察。
方法将2008-2009年在我院住院的21例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病人,在常规祛痰、呼吸兴奋剂、强心利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重点加强心理及基础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内湿化、雾化吸入,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加强监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预防并发症等。
结果患者分别在使用前后进行血ph.pao2.paco2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呼吸频率减慢,呼吸由浅变深,胸闷气促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ⅱ型呼衰疗效显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ⅱ型呼吸衰竭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013-02【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bined treatment both with anti-infection, spasm, asthma, cough,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ⅱ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methods 2008-2009 in our hospital 21 patients with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f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expectorant, respiratory stimulants, cardiac diuretic,correct water and electrolyte disorders, adrenal cortex hormones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both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mental and primary care, maintain airway, endotracheal wet, inhalation, while providing nutritional support to strengthen monitoring, maintenance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 acid-base balanc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in use before and after blood ph.pao2.paco2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heart rate, respiratory rate slows, breathing from light to dark, chest tightness, shortness of breath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eas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 conclusion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nd type ⅱ respiratory failure effect is significant,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it is widely used.【key words】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are ⅱrespiratory failure observednursing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指不经过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通气,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与病人相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通气的人工通气方式[1]。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32例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两种方法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对比。
方法:选择32例确诊为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
结果:治疗组对新生儿PaO2、PaCO2临床指标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都无死亡新生儿,但是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有创通气;无创通气;新生儿;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在现代环境下,新生儿呼吸衰竭发病率越来越高,无创正压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已经证实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1]。
对于并发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重度呼吸衰竭新生儿,其中有创机械通气使用较普遍,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及脱机困难。
通过采用两种不同机械通气方法治疗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取得了不同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文章随机选择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观察对象,均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2]。
其中男20例,女12例;日龄2~18 d,平均(6.2±1.2)d。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新生儿在性别、日龄、临床症状等一般情况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平喘、化痰、止咳、对症支持治疗,心电血压监护,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对照组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经口(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模式初始采用SIMV,之后过渡到压力支持通气(PSV)+PEEP。
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经鼻气管插管序贯治疗中的可行性。
方法25例因呼吸衰竭行经鼻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的患者,病情稳定,肺部感染基本控制,且均有自主呼吸,有创呼吸机的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但脱机困难,改用无创呼吸机连接气管插管导管行有创通气序贯呼吸支持治疗,并选择合适的时机拔管,改面罩行无创通气。
观察患者的血气分析变化及预后情况。
结果应用无创呼吸机前后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血氧饱和度(SaO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中21例成(2)功拔除气管插管导管并停用无(2)创呼吸机,1例行无(2)创通气24周病情平稳,3例因再次感染死亡。
结论无创呼吸机可应用于病情稳定但脱机困难的呼吸衰竭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的序贯治疗中。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呼吸衰竭;气管插管DOI:10.14163/ki.11-5547/r.2015.32.055机械通气已经步入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配合应用的新时代[1],2013年12月作者开始探索无创呼吸机在经鼻气管插管呼吸衰竭患者序贯治疗中的可行性,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因原发疾病导致呼吸衰竭在呼吸内科重症区住院的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男19例,女6例,年龄48~85岁,平均年龄(66.3±9.8)岁。
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急性加重者16例,重症肺炎5例,脑出血、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4例,均行经鼻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患者病情稳定,肺部感染基本控制,均有自主呼吸,有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PSV),但脱机困难,仍需较低条件的呼吸支持。
1. 2治疗方法应用Flexo-ST30(具有湿化装置)小型无创呼吸机,通过简易呼吸器的单向阀连接气管插管导管。
无创呼吸机参数的调整主要根据原机械通气呼吸机的参数及患者具体情况,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目的及作用,争取患者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