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配电网的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6
配电网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配电网的定义配电网是供电系统中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将变压器变换的中压电能降至用户用电的低压电能,再输送到各个用户的用电点。
它的基本职能就是将高压电力系统的电能传输到低压层次,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
二、配电网的基本结构配电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输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
1.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是将高压电能传输到变电站的一条线路。
它是电力系统中的骨干线路,通常采用架空线路或地下电缆。
2. 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是将高压电能变换为低压电能的电气设备。
它是配电系统的核心设备,主要用于将高压电能变换为低压电能,便于向用户提供电力。
3. 配电线路配电线路是将变压器变换的低压电能输送到用户用电的线路。
它是电能传输的重要通道,通常采用架空线路或地下电缆。
三、配电网的特点1. 供电可靠性高配电网是将电力输送到用户的最后一道工序,电力供应可靠性对用户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
因此,配电系统的电力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系统必须能够保证24小时不间断、统一稳定的电力供应。
2. 非线性负载较多在实际运行中,配电网需要为各种类型的用户提供用电服务,这些用户往往是非线性负载。
这就导致了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需要高可靠性、低谐波等特点。
3. 线路长度短,电流变化频繁相比于输电系统,配电系统的线路长度通常都比较短,而且用户种类多、电流变化频繁,因此难度较大。
为此,配电系统需要采用高效的控制方式,提高配电线路形成的系统的质量。
4. 线路跨度小,电缆选型难度大配电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的跨度相对较小,这就要求线路采用更高的安全强度、更小的挠度、更稳定的电缆种类。
在线路中,需要使用高质量材料,降低可靠性的问题,以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和长寿命。
四、总结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特点影响了电力供应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配电网系统需要采用高质量材料、优化设计、高水平的控制策略等多方面的措施,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配电网运行分析讲义
一、配电网概念
配电网是一种复杂的功能系统,它是由大型发电厂、输电线缆、变电站、配电线路、电表等组成的物联网结构,用以将发电厂的电能传输至最
终的用户,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调度和控制,实现电能的需求和供给的平衡。
配电网主要由输电、配电和用电三部分组成,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均分为
高压、中压、低压三个层次,所有三个层次都包括变电站和线路,其中,
配电网是用户供电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实施配电网的正确运行和维护,
有效保护用户的安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从而达到保障用户用
电需求的长期目标。
二、配电网运行分析
(1)负荷预测分析
负荷预测是工程设计的前提,也是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
负荷预测
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及预测未来的负荷特征和能力,根据负
荷特性和能力的变化情况,结合规划,合理确定负荷额定设计和调度等技
术参数以保证配电网在未来1-2年的正常运行。
(2)线路安全分析
线路安全分析主要是研究线路的容量、熔断器、负载特性,根据实际
线路负载状况,分析线路容量不足的现象。
电力工程配网基础知识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电力工程的配网问题。
电力工程配网在电力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到电力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电力工程配网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电变压器、低压开关柜、配电系统及常见故障等方面。
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是一种能够将高压电转变成低压电的电气设备。
在电力配网中,配电变压器主要用于将变电站输送来的高压电转变成最终用户使用的低压电。
随着变压器负载的增多,变压器的损耗和发热也会增加,需要对变压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
低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是一种电力设备,常用于配电系统中。
它可以对电路进行接通、断开、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等功能。
低压开关柜是电力系统中保证电路安全和可靠性的关键设备。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保持低压开关柜的正常状态,轻视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配电系统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面向终端用户的重要部分。
在配电系统中,包括各种低压开关柜、配电变压器、电缆和配电箱等设备,在保证电力安全运行和供电质量的前提下,为终端用户提供电力。
常见故障在电力工程配网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故障。
其中,最常见的故障包括:•开关摆动不灵,无法执行开关操作。
•低压开关柜跳闸,但开关又自动合上。
•配电变压器出现故障,如内部断路、绕组断线等。
•电力设备机械部分损坏,如机构部分磨损、电动机不良、空气开关操作不灵等。
以上是电力工程配网常见的故障,需要及时解决,保持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
电力工程配网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配电变压器、低压开关柜、配电系统以及常见故障是电力工程配网的基础知识。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为从事电力工程配网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配电网的概念和特点配电是指将电力从输电网引入用户终端的过程,配电网则是指将输电网的高压电能进行降压、分配和传递至用户终端的系统。
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电流和电压的变换,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供应。
本文将介绍配电网的概念和特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配电网系统。
概念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输电网的电能进行降压、分配和传递至用户终端。
配电网可以分为高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两部分。
高压配电网通常由变电站、升压变压器和高压配电线路组成,主要负责将输电网的高压电能降低至用户可用的电压等级。
低压配电网则负责将高压电能分配至用户终端,通常包括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等。
特点1. 多级变压配电网采用多级变压的方式,通过变电站和变压器对输电网的高电压进行变换和降压,以适应用户的用电需求。
多级变压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输电损耗和电能质量问题,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区域性分布配电网通常会根据供电区域的不同进行划分,形成多个区域配电网。
每个区域配电网都有自己独立的供电模式和负荷需求,通过变电站和配电线路将电能传输至各个区域用户。
区域性的分布使得配电网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区域用户的用电需求。
3. 可靠性要求高配电网作为用户终端与输电网之间的桥梁,承担着保障用户用电安全和质量的责任。
因此,配电网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为了提高可靠性,配电网通常会采用多回路布置、备用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手段。
4.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配电网的负荷需求和用户分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配电网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它应具备可调度、可控制的特点,以便对不同的负荷进行合理分配和供电管理。
5. 智能化与信息化随着科技的进步,配电网的管理和运行也借助了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手段。
智能化的配电网可实现对负荷、电压、电流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通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配电网安全培训教材内容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电力已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能源,而配电网作为电力供应的重要环节,其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配电网安全培训教材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基本知识、危险防范和应急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配电网安全培训教材的内容。
二、基本知识1. 配电网的概念和组成1.1 配电网的定义与作用1.2 配电网的组成部分2. 配电设备与器材的认识2.1 配电变压器2.2 配电线路2.3 配电开关设备2.4 配电自动化设备3. 配电网安全标准与规范3.1 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3.2 安全操作规程与流程三、危险防范1. 现场安全管理1.1 安全注意事项1.2 临时用电安全措施2. 安全用电常识2.1 用电环境的检测与评估2.2 安全用电的措施与方法3. 配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3.1 定期巡检与保养3.2 设备故障与处理四、应急处理1. 事故与故障处理1.1 配电线路故障处理1.2 配电设备事故应急措施2. 火灾与安全疏散2.1 常见火灾原因及防范2.2 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2.3 安全疏散的流程与方法五、教材设计与使用1. 教学方法与工具的选择1.1 普及型演讲1.2 图文并茂的PPT演示1.3 视频与案例分析2. 适应不同群体的教学策略2.1 青少年群体的培训方法2.2 成年人员的培训策略3. 教材的评估与改进3.1 学员满意度调查3.2 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措施六、总结通过配电网安全培训教材的学习,人们能够全面了解配电网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危险,合理应对突发情况。
同时,教材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将提高培训效果,确保每个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七、参考资料(注:本文所列资料仅作参考,具体的配电网安全培训教材内容还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详细编写)通过上述内容的讲解和培训,人们能够全面掌握配电网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一章1.1 配电网的电压等级;1.2 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小电流接地系统;1.3 配电网的典型特性;1.4 配电网分析的主要内容;第二章2.1 配电线路的模型(精确模型、修正模型、简化模型);2.2 配电系统的基本电路理论;2.3 配电系统节点电压方程和支路回路方程;第三章3.1 配电网络拓扑分析(接线分析)的含义和作用;3.2 拓扑分析中所有到的图论知识(邻接矩阵,关联矩阵,树,二叉树的遍历)3.3 配电网络的拓扑表示、存储、遍历3.4 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3.5 节点的优化编号;3.5 配电网络拓扑分析的过程;第4章4.1 配电网系统潮流计算的任务和特殊性要求;4.2 相分量法和序分量法及其应用场合;4.3 配电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方法;4.4 配电系统潮流计算的节点优化编号及其目的;4.5 计及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潮流计算的节点类型及其在潮流计算中的处理方法;第七章7.1 短路故障的类型和特点;7.2 短路故障的分析方法(等效电压源法、叠加法)第八章8.1 可靠性、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含义;5.2 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5.3 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及其对应方法;5.4 简单、复杂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计算过程;5.5 含多个分布电源的配电网可靠性计算(上行孤岛、下行孤岛);第九章9.1 配电网络重构的含义;9.2 配电网络重构的数学模型(目标、约束);9.3 配电网重构启发式方法(支路交换法、最优流模式法);9.4配电网重构随机优化方法(遗传算法);第十章10.1 专用术语:FTU、TTU、SCADA、DMS 10.2 基于重合器与分段器的故障处理方式;10.3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选线方法;10.4 配电系统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过程;第十一章11.1 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电压、频率);11.2 配电网无功优化的原因、目的和应用阶段;11.3 电压监测点和电压中枢点的关系;11.4 电压调整的原理与措施;11.5 无功补偿装置及补偿方式;11.6 配电电容器的优化配置和优化投切;12.7 模拟退火算法的原理和步骤。
配网知识辅导提纲一、配网系统的基本常识1、配网电压分类:10KV、380V、220V;2、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分类主要分为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主设备及辅助设备、辅助设施、线路防护通道。
架空线路:包括:线路本体及主要部件(杆塔、基础、金具、绝缘子、拉线、地线等)。
电缆线路:包括:电力电缆本体、电缆终端头、电缆中间头、电缆通道(电缆沟、电缆管道、电缆隧道;电缆槽盒、工井、盖板等)。
主设备:以每一类设备作为一个单元。
主要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柜、柱上开关、刀闸、熔断器、电缆分接箱、直流柜箱、配电网自动化设备、通信设备等。
辅助设备:作为线路或主要设备的附属。
包括:避雷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带电指示器、故障指示器、无功补偿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测量仪表等。
辅助设施:包括建筑物、箱柜体外壳、设备标志(各类线路及设备标志牌、命名牌、警示牌)、接地装置、通风(干燥)设施、消防设施、防护设施、防小动物设施等。
线路防护通道:包括架空线路防护通道及电力电缆线路防护通道。
3、配网运行管理运行:保持配电线路及设备连续不间断处于正常工作(包括备用)状态,所进行的巡视、防护、检查测试、抢修等工作。
缺陷:指配电线路、设备、设施发生异常或存在隐患。
故障:指电力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线路及设备不能投入运行的事件。
维修:为维持配电线路、附属设施的安全运行及线路通道的畅通所进行的维护修理工作。
如调整拉线、基础培土或砍伐、修剪树木等。
4、中性点运行方式:⑴、中性点不接地,特点是单相接地时,故障相对地的电压为零,其它两相对地电压升高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gif倍,线路不跳闸,只发接地信号;⑵、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特点与中性点不接地相同,不同于的地方只是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后遏制了流过接地点过大的电容电流;⑶、中性点直接接地,特点是单相短路电流值很大,继电保护动作,开关跳闸;5、低压配电系统运行方式:⑴、TT系统,特点是中性点接地,设备外壳接地,单、三相混合供电;⑵、TN-C系统,特点是中性点接地,设备外壳接零,单、三相混合供电;⑶、IT 系统,特点是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电阻接地,设备外壳接地,无零线输出,只能三相供电;二、架空配电线路的组成包括:线路本体及主要部件(杆塔、基础、金具、绝缘子、拉线、地线等)。
一、供电区域划分1.A+类供电区主要为直辖市的市中心区,以及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高负荷密度区;2.A类供电区主要为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市中心区、直辖市的市区以及地级市的高负荷密度区;3.B类供电区主要为地级市的市中心区、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市区,以及经济发达县的县城;4.C类供电区主要为县城、地级市的市区以及经济发达的中心城镇;5.D类供电区主要为县城、城镇以外的乡村、农林场;6.E类供电区主要为人烟稀少的农牧区。
二、供电区域规划目标供电可靠性指标主要包括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年平均停电次数等。
在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工作普及后,可靠性指标应以低压用户作为统计单位,口径与国际惯例接轨。
用电负荷的分类电力负荷是指依法与供电企业建立供用电合同关系的电能消费者。
所有的负荷表现形式为消耗电能,但就其性质而言却有所不同,把具有不同性质的负荷进行区分,称为负荷的分类。
把电力负荷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相结合,以及中断供电后将会对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区分,可以分为下列三级:1.一级负荷一级负荷是指突然停电将会造成人身伤亡,或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或在政治上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公共秩序严重混乱、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这类负荷。
如重要交通和通信枢纽用电负荷、重点企业中的重大设备和连续生产线、政治和外事活动中心等。
2.二级负荷二级负荷是指突然停电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或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公共秩序混乱的这类负荷。
如突然停电将造成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造成环境污染、大量减产的工厂用电负荷,交通和通信枢纽用电负荷,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
3.三级负荷三级负荷是指不属于一级和二级的这类负荷。
二、用电负荷的一般供电要求一级负荷应由两路电源供电。
供同一用户的两路电源不应该是同杆双回路架设,也不能出自电源的同一条母线。
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必须增设自备应急电源,也可以由第三路电源供电作为备用电源。
配电网的组成和常识详解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电容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
配电网一般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其结构呈辐射状。
配电线的线径比输电线的小,导致配电网的R /X 较大。
由于配电线路的R /X 较大, 使得在输电网中常用的这些算法在配电网的潮流计算中其收敛性难以保证。
接下来就一一介绍配电网的各组成部分。
一、架空线路架空线路主要指架空明线,架设在地面之上,是用绝缘子将输电导线固定在直立于地面的杆塔上以传输电能的输电线路。
架设及维修比较方便,成本较低,但容易受到气象和环境(如大风、雷击、污秽、冰雪等)的影响而引起故障,同时整个输电走廊占用土地面积较多,易对周边环境造成电磁干扰。
架空线路的主要部件有: 导线和避雷线(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杆塔基础、拉线和接地装置等。
二、电缆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
电缆主要由以下4部分组成。
①导电线心:用高电导率材料(铜或铝)制成。
根据敷设使用条件对电缆柔软程度的要求,每根线心可能由单根导线或多根导线绞合而成。
②绝缘层:用作电缆的绝缘材料应当具有高的绝缘电阻,高的击穿电场强度,低的介质损耗和低的介电常数。
电缆中常用的绝缘材料有油浸纸、聚氯乙烯、聚乙烯、交联聚乙烯、橡皮等。
电缆常以绝缘材料分类,例如油浸纸绝缘电缆、聚氯乙烯电缆、交联聚乙烯电缆等。
③密封护套:保护绝缘线心免受机械、水分、潮气、化学物品、光等的损伤。
对于易受潮的绝缘,一般采用铅或铝挤压密封护套。
④保护覆盖层:用以保护密封护套免受机械损伤。
一般采用镀锌钢带、钢丝或铜带、铜丝等作为铠甲包绕在护套外(称铠装电缆),铠装层同时起电场屏蔽和防止外界电磁波干扰的作用。
为了避免钢带、钢丝受周围媒质的腐蚀,一般在它们外面涂以沥青或包绕浸渍黄麻层或挤压聚乙烯、聚氯乙烯套。
一、电力系统介绍1.电力系统(de)构成2.配电、用电配电、低压入户是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de)环节.配电系统由配电变电所(通常是将电网(de)输电电压降为配电电压)、配电线路(即1 千伏以上电压)、配电变压器、以及相应(de)控制保护设备组成.低压入户是由配电变压器次级引出线到用户入户线之间(de)线路、元件所组成(de)系统,又称低压配电网络.配电网络是从变电站出线到配电变压设备之间(de)网络.电压通常为 6~10千伏,城市多使用 10 千伏配电.随着城市负荷密度加大,已开始采用 20 千伏配电方案.配电线路按结构有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农村和中小城市可用架空线路,大城市(特别是市中心区)、旅游区、居民小区等应采用地下电缆.二、线路建设1.线路建设(de)目(de)线路建设(de)目(de)就是将发电厂(de)电能通过架空或电缆线路、变电站等组合(de)系统传递给用电单位.主网线路(de)主目(de)是将发电站(de)电力输送至变电站,再由变电站进行降压处理.(由110kV、220kV、500kV降至10kV).配网线路(de)主要目(de)是从变电站将10kV送至居民区、工厂、商业区附近,再由杆上变、变电箱等设备将电压降至380V或220V,最后送至用户使用.2.电网建设主要参与角色电网公司、设计院、施工单位、运检单位(电网网公司).3.配网线路建设流程配网线路(de)主要建设流程如下:①由国网公司作为甲方发起设计工作(de)招标.②设计院中标后,开始进行线路设计,将设计成果提交给国网公司.③国网公司确认设计成果后,发起施工(de)招标.④施工单位中标后,开展建设工作.完成建设后需要由国网公司根据设计进行验收.⑤完成建设后,国网公司将线路移交给运检修单位进行维护.三、设计工作(de)内容1.设计流程整个设计过程分为4个步骤: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理论上,上一阶段(de)设计成果通过审核之后才能够进入下一个设计阶段.但对于配网工程来说,一般没有这么严格(de)要求.可研阶段工作主要目标是确定方案(de)可行性、工作范围,一个比较大(de)作用是估算投资.工作内容包括:选线&选址、初步勘察、线路路径图、取得协议.初步阶段是整个设计构思基本形成(de)阶段,如设计原则确定、最佳路径(de)选择、杆塔基础形式(de)选择等.这一阶段需要输出(de)内容有:线路路径图、平断面图、杆塔明细表.施工图阶段(de)工作是将已明确(de)设计进行细化,相关设计成果将作为施工(de)依据.对于架空线路,主要工作内容有:杆塔设计、金具设计、基础设计.竣工图阶段(de)工作是将施工图(de)相关成果按照现场进行调整,将其作为工程资料(de)一部分存档.在国网地区,国网公司要求:可研达到初设深度、初设达到施设深度、施设达到竣工图要求.2.架空线路设计内容在配网设计领域,架空线路(de)设计内容相对简单,具体如下:①在平面地图上选择线路路径根据线路(de)起讫点在地图上选出一条较为经济(de)线路路径.一般会通过卫片、地形图进行初步选线.②根据选择路径对实地地形进行勘测在确认线路大致走向后,需要进行细致(de)测量.一般由线路(de)主设人员、勘察人员、进行实地走线.设计人员依据自己(de)工作经验判断在线路走廊范围内(de)哪些地物会对杆塔有影响,需要进来勘察.例如:风偏点、附近公路、铁路边线、农田、经济作物林、房屋等.配网工程中:可能不会测量所有(de)电杆,只会测量关键桩位(de)杆塔.③依据勘测数据绘制平面图和平断面图配网工程中,一般只绘制平面图,只是山区或高差较大(de)线路才需绘制平断面图.在平面图中,会在市政规划院、卫星地图、等高线图(de)基础上结合测量数据进行平面图及平断面图(de)绘制.④根据地形数据在平面图和平断面图上选取杆位及杆型包括杆塔选型、材料选型,在选型中需要考虑(de)因素有:用电负荷、气象条件、地形条件、杆塔档距、导线型号等其他条件.⑤选取适合(de)低压台区设备依据杆塔走向、地形等,绘制拉线、接地、基础、避雷器等相关设备.⑥对各杆型用到(de)材料设备进行汇总;⑦统计工程(de)设计成果.3.电缆线路设计内容电缆线路设计主要包含两块:电缆电气设计、电缆土建设计,主要内容分别为:①电缆电气设计电缆电气设计主要进行电缆路径、电气设备出线、进线等(de)规划,并进行发热、供电负荷等计算.②电缆土建设计电缆土建设计主要包括管道(de)敷设、电缆井(de)布置.电缆管道主要包含:直埋、排管、沟槽、隧道、桥架.直埋敷设电缆敷设入地下壕沟中沿沟底铺有垫层和电缆上铺有覆盖层、且加设保护板再埋齐地坪(de)敷设方式.排管敷设适用于地下管网较密、挖掘困难(de)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de)路面上.沟槽敷设沟槽敷设一般用于城区或城乡(de)主杆线路.隧道敷设隧道敷设一般用于敷设多路电缆,隧道内部需要配置通风、照明、防火等设施,造价较高但是易于维护.桥架敷设一般在室内(de)公共通道及楼层(de)进行安装.4.配电电气设计内容配电电气工程主要包括电气一次设计、配电土建设计、配电接地、电气二次设计等,具体如下:①主接线设计电气一次系统为由发电机、送电线路、变压器、断路器等,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设备组成(de)系统.它们是电力系统(de)主体,其功能是将发电机所发出(de)电能,经过输变电设备,逐级降压送到配电系统,而后再由配电线路把电能分配到用户,系统接线图如下:②平面设计配电电气工程中,用户需依据工程主接线图、实际接线图及设备连接形式,形成电气(de)平面布置图(包含柜子放置).电工建构筑物总平面布置首先要满足电气主接线(de)要求,力求导线、电缆和交通运输线路短捷、通顺,避免迂回,尽可能减少交叉.③土建设计配电工程中,土建设计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依据原始资料进行配电工程设计业主方提供(de)工程委托书及原始资料中,已经包含土建资料,此时只需依据土建完成电气工程设计即可.完整(de)配电工程设计业主方提供(de)工程委托书及原始资料中,电力设计单位依据电气平面图进行土建设计.④接地设计接地设计(de)主要作用保证安全运行,主要分类包括:安全接地、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和屏蔽接地.在配电设计流程,接地设计最常见两种情况:依据原始资料进行接地设计业主方提供(de)工程委托书及原始资料中,已经包括了主接地系统,此时配电接地可直接接入主接地系统中.完整(de)接地设计设计单位根据工程情况,进行完整(de)接地设计.⑤电气二次电气二次为电气一次设备(de)控制及保护装置,主要有端子排、继电保护、控制回路等.四、架空线路知识介绍1.基本概念导线导线分为裸软导线、绝缘漆包线.裸软导线通过空气绝缘,使用时必须保证足够(de)电气间隙,而绝缘漆包线则没有这种规则.由于导线通电(de)时候会发热,电流越大,发热量越大.故绝缘漆包线(de)单位载流密度要小于同等截面积(de)裸软导线.导线分裂是为了避免导线爬电(电晕现象),一般主网(高压情况下)中才会使用.防雷线(地线)地线主要作用为防雷,需要布置在杆塔(de)最顶端.对于OPGW(光纤复合架空地线),还可以兼顾电力通信作用.杆塔杆塔分为很多种,常见(de)有:水泥杆、角钢塔、钢管杆.双联杆、三联杆为了增加杆(de)竖直方向上(de)荷载能力,将2根或3根电缆连接起来,共同承担横担上(de)竖直荷载.适用于大档距(de)情况.绝缘子绝缘子是绝缘子串(de)组成部分.组要作用是隔离导线和杆塔塔身.不同电压等级使用绝缘子片数是不一样(de).线夹线夹是位于绝缘子下方,用于连接导线和绝缘子串(de)一种连接金具.分为耐张线夹/悬垂线夹/跳线线夹.拉线拉线作用是为了弥补基础设计荷载或者杆塔设计荷载不够采取(de)一种辅助措施.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将地线和大地相连接(de)装置.间隔棒间隔棒是为了避免分裂导线在有风(de)情况下碰撞到一起(de)装置.防振锤防振锤是为了避免导线振动(de)装置.重锤重锤是为了避免大风工况下绝缘子受到横向张力影响,导致接线点与塔身间距不足(de)情况.垂距/净空垂距是指地物到导线最低点(de)垂直距离.净空是指地物到导线(de)最短距离.水平档距水平档距是衡量杆塔横向风荷载(de)一个重要参数.因为同一水平高度,其单位面积上(de)风压是相同(de).垂直档距垂直档距是衡量杆塔在竖直方向上荷载(de)一个重要参数.对于直线杆,只需要一个垂直档距参数.而对于耐张杆,则需要分别计算前视、后视垂直档距.耐张段由2个耐张杆和耐张杆之间(de)直线杆构成(de)一段线路称之为耐张段.耐张段是一个独立(de)受力系统.前视/后视(大号侧/小号侧)前视方向:沿线路径前进(de)方向.在平断面图中,就是x轴方向.后视方向:沿线路路径后退(de)方向.在平断面图中,就是负x轴方向.大号侧:以杆塔为基准,前视方向.小号侧:以杆塔为基准,后视方向.不平衡张力杆塔在水平面上受到(de)张力.按张力方向,分解为沿线路方向(de)纵向不平衡张力和横担方向(de)横向不平衡张力.杆塔根开根开(de)意思有电杆和铁塔两种:电杆根开是指双杆(三联杆)在平面上(de)杆与杆中心间距;铁塔根开是指塔腿与塔腿(de)之间距离.输电线路铁塔根开是铁塔(de)两个基础间(de)距离,通常是角钢与角钢(de)距离或地角螺栓间(de)距离.对角跟开为两对角基础间(de)距离.弧垂对于水平架设(de)线路来说,导线相邻两个悬挂点之间(de)水平连线与导线最低点(de)垂直距离,称为弧垂或弛度.柱上电缆头架线与电缆连接处(de)杆塔类型.工况设备在和其动作有直接关系(de)条件下(de)工作状态.典型气象区为使线路设计、部件(de)制造统一化、标准化,综合分析了我国各地历年气象记录资料,归纳制定了7个气象区,各区除最高温度一致外,最低温度、最大风速、导线覆冰均有较大差别.其中:最大风速系指离地面10m高,10年一遇(de)10min平均最大值.弯矩弯矩是受力构件截面上(de)内力矩(de)一种.计算公式M=θEI/L,θ转角,EI转动刚度,L杆件(de)有效计算长度.根开根开(de)意思有电杆和铁塔两种:电杆根开是指双杆(三联杆)在平面上(de)杆与杆中心间距;铁塔根开是指塔腿与塔腿(de)之间距离.输电线路铁塔根开是铁塔(de)两个基础间(de)距离,通常是角钢与角钢(de)距离或地角螺栓间(de)距离.对角跟开为两对角基础间(de)距离.呼高呼高是指杆塔上(de)最下层导线悬挂点到杆塔脚地面点(de)垂直距离.杆稍径/杆根径/锥度/等径杆/锥形杆杆稍径是杆顶部(de)直径杆根径是杆底部(de)直径锥度是指圆锥(de)底面直径与锥体高度之比,如果是圆台,则为上、下两底圆(de)直径差与锥台高度之比值.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预应力杆预应力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de)压应力,结构服役期间预加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de)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常用于混凝土结构,是在混凝土结构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在外荷载作用时(de)受拉区混凝土内力产生压应力,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de)拉应力,使结构在正常使用(de)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裂得比较晚.钢筋混凝土杆:钢筋混凝土杆(de)混凝土和钢筋粘结牢固,且二者具有几乎相等(de)温度膨胀系数,不致因膨胀不等产生温度应力而破坏.当电杆受弯时,混凝土受压而钢筋受拉.混凝土叉是钢筋(de)防锈保护层,所以钢筋混凝土是制造电杆(de)好材料.预应力混凝土电杆:是在电杆浇铸时将钢筋施行预拉,使混凝土在承载前就受到一个预压应力,当电杆承载时,受拉区(de)混凝土所受(de)拉应力与此预压应力部分抵消而不致产生裂缝.这种电杆叫做预应力混凝土电杆.五、电缆线路知识介绍1.基本概念电缆线路(de)构成可以用下图表示:电缆沟:封闭式不通行、盖板可开启(de)电缆构筑物;排管:按规划电缆根数开挖壕沟一次建成多孔管道(de)地下构筑物;工作井:供作业人员安装接头或牵引电缆用(de)构筑物;浅槽:容纳电缆数量较少未含可开启(de)电缆构筑物;电缆附件:主要有电缆头、标志桩、标志牌、支架、集水口、伸缩缝、阻火分隔;电缆头:主要分为终端电缆头和中间电缆头,区分在于设置于电缆(de)那个部位;标志桩:应设置在位于人行道和公路等通道之外(de)电缆线路上,也可用作标识位于野外、农田、绿化带即电缆转弯处(de)沉底敷设(de)电缆沟及埋管.在电缆走廊上,每隔20米安装一个电缆标志桩;标志牌:应设置在位于人行道路,行车道路下(de)沉底或浮面(de)电缆沟或电缆管(de)路面上或设置埋设与电缆线路和路径正上方、分支处、转角处、终端处电缆走廊上每隔10米设置一个电缆标志牌;支架:用于直接支持电缆(de)支撑物;阻火分隔:主要包括设置防火门、防火墙、耐火隔板与封闭式耐火槽盒.防火门、防火墙用于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桥架以及上述通道分支处及出入口,耐火隔板用于电缆竖井和电缆层中电缆分隔,封闭式耐火槽盒(de)接口处和两端应用阻火包带或防火堵料密封.1.增加:五种电缆敷设方式(de)优缺点六、配电知识介绍1.基本概念母线配电柜七、·典型设计(de)概念。
配电网业务基础培训简介配电网是将电力从高压电网中经过变压器变成适用于家庭和企业的低电压电力的系统。
本文将介绍配电网的基础知识和业务培训。
配电网的基础知识配电网的分类配电网根据电压等级的不同可以分为:1.高压配电网(交流35KV及以上)。
2.中压配电网(交流1KV至35KV)。
3.低压配电网(交流380V及以下,直流220V)。
配电网的组成配电网由以下部分组成:1.变电站:用于改变电压等级,连接高压电网和配电网。
2.高压开关设备:用于分离、联结和保护高压线路。
3.线路:用于把电力从变电站传输到用户。
4.低压开关设备:用于分离、联结和保护低压线路。
5.用户:消耗电力,需要安装计量设备计量用电量。
配电网的运行配电网按照供电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1.单回路供电:即一条线路连接一个变电站,当该供电线路发生故障时,该线路上所有的用户将全部停电。
2.双回路供电:即两条线路连接一个变电站,当某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够立即转入另一条线路供电,保证用户不会停电。
配电网的业务培训配电线路及设备1.了解配电线路及设备的基本构成和类型。
2.掌握低压电网的接线方式和电流计量。
3.熟悉低压开关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4.掌握变配电站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安全知识1.掌握配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2.熟悉配电设备的紧急故障处理方法。
3.熟悉配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包括消防安全等重要知识。
业务流程1.了解业务办理流程,具体业务包括用电报装、电费缴纳、电力服务等。
2.熟悉我公司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标准,了解常见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配电网的基础知识和业务培训。
了解配电网的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配电网的运行和业务办理流程,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配电线路基础知识点配电线路基础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分配电能任务的电力网。
2、配电线路—从降压变电站送到配电变压器或者从配电变压器送到用户的线路。
3、基础—电杆埋到地下的部分4、杆塔—是用来支持导线和避雷线,并使导线与导线间、导线与避雷线间、导线与杆塔之间以及导线与大地、公路、铁轨、睡眠、通信等被跨越物之间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的杆。
5、绝缘子—是用来使导线与杆塔之间保持绝缘状态,同时承受导线和各种附件的机械载荷。
6、泄露距离—线路绝缘或是被外绝缘的距离7、泄露比距—表示线路绝缘或设备外部绝缘泄露距离与线路额定电压的比值。
8、弧垂—导线上任意点到导线两侧悬挂点的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9、应力—导线单位截面积的内力,用ó表示。
10、瞬时破坏应力—瞬时破坏拉断力与导线截面积的比值。
11、最大允许应力—弧垂最低点允许的最大应力。
10、耐张段—在一条线路上,两个相邻耐张段之间的区段。
12、孤立档距—仅有两端的耐张杆塔,中间没有直线杆塔的耐张段。
13、连续档距—有许多个档距连在一起。
14、档距—相邻两杆塔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15、水平档距—两侧档距之和的算术平均值。
16、垂直档距—近似地取杆塔内导线最低点的水平距离。
17、操作杆塔—18、锚线杆塔—19、接户线—指从配电线路某一级电杆引到用户室外第一支持点的一段线路。
20、套户线—指用户室外配电箱到用户进户点的一段线路。
21、进户线—指套户线到用户室内第一支持点的一段线路。
二、填空1、配电线路按结构可以分为架空配电线路和电缆配电线路。
2、杆塔按受力情况可以分为直线杆塔和耐张杆塔。
3、杆塔按使用材料可以分为木杆、钢筋混凝土杆和铁塔。
4、钢筋混凝土杆按制造工艺可以分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和普通型钢筋混凝土杆。
5、钢筋混凝土杆按其形状可以分为等径杆和拔稍杆。
6、架空导线的作用是传输电流、输送电能。
7、常用导线的材料有钢、铝、铜、铝合金等。
第一章配网基础知识第一章基础知识第一节配电网概述一、配电网概念连接并从输电网(或本地区发电厂)接收电力,就地或逐级向各类用户供给和配送电能的电力网称为配电网(如图所示)。
配电网设施主要包括配电变电所、开闭所、配电线路、断路器、负荷开关、配电(杆上)变压器等。
配电网及其二次保护、监视、控制、测量设备组成的整体称为配电系统。
对配电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供电安全、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投资合理,运行维护成本低,电能损耗小,配电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配电网的分类及特点我国配电网供电范围基本上按行政建制地级城市和县(市)所辖的管理区域划分。
少数地区,在跨行政区域供、受电的,但销售量及收入仍按行政区域分归统计。
习惯上,我国对配电网有多种称谓,根据配电网电压等级的不同,可分为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根据配电线路的不同,可分为架空配电网、电缆配电网以及架空电缆混合配电网。
根据供电区域特点不同或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和农村配电网;(一)按电压等级分根据配电网电压等级的不同,可分为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
如图所示:1.高压配电网高压配电网指由高压配电线路和相应等级的配电变电站组成的向用户提供电能的配电网。
其功能是从上一级电源接收后,直接向高压用户供电,或通过变压器为下一级中压配电网提供电源。
高压配电网分为110、63、35kV三个电压等级,城市配网一般采用110kV作为高压配电电压。
高压配电网具有容量大、负荷重、负荷节点少,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
2.中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由中压配电线路和配电变电站组成向用户提供电能的配电网。
其电压等级包括20kV、10kV及6.3 kV,其功能是从输电网或高压配电网接收电能,向中压用户供电,或向用户用电小区负荷中心的配电变电站供电,再经过降压后向下一级低压配电网提供电源。
中压配电网具有供电面广、容量大、配电点多等特点。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中压配电网电压等级是10kV。
项目一学习配电线路基础
【学习情境描述】本学习情境介绍配电网的概述,配电设备;架空配电线路;电容器的结构及原理;功率因数的概念、功率因数的提高;电压损耗的概念、电压调整的措施;线损的概念、降低线损的措施;过电压的基本概念、防雷措施;电能质量指标、电压偏差的调整;配网可靠性的基本知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教学目标】了解配电网的结构与类别,熟悉常见配电设备及线路的组成。
了解功率因数、线损、电能质量及可靠性的基本知识。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任务一了解配电网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本培训任务介绍配电网的结构、分类及特点。
通过学习配电网的结构,了解配电网的基本特点。
【任务描述】通过配电网的结构、分类及特点的学习,学员应了解配电网的组成,了解配电网的分类和特点,了解配电网结构形式,了解配电网的发展趋势。
【任务准备】准备教材、教案、课件、多媒体教室。
【任务实施】听课、练习、考试。
【相关知识】配电网自动化
一、配电网的组成
电能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能源,其生产(发电厂)、输送(输配电线路)、分配(变配电所)和消费(电力用户)的各个环节有机地构成了一个系统,如图1-1-1所示。
它包括:
1.动力系统。
由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如火力发电的锅炉、汽轮机,水力发电的水轮机和水库,核力发电的核反应堆和汽轮机等)以及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组成的整体。
页脚内容1
2.电力系统。
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整体,它是动力系统的一部分。
3.电力网。
电力系统中输送、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部分,它包括升、降压变压器和各种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它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
电力网按其电力系统的作用不同分为输电网和配电网。
①输电网。
以高电压(220kV、330kV)、超高电压(500kV、750kV、1000kV)输电线路将发电厂、变电所连接起来的输电网络,是电力网中的主干网络;②配电网。
从输电网接受电能分配到配电变电所后,再向用户供电的网络。
配电网按电压等级的不同又分为高压配电网(110kV、35kV)、中压配电网(20kV、10kV、6kV、3kV)和低压配电网(220V/380V)。
这些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之间通过变压器连接成一个整体配电系统。
当系统中任何一个元件因检修或故障停运时,其所供负荷既可由同级电网中的其他元件供电,又可由上一级或下一级电网供电。
对配电网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供电的连续可靠性、合格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的经济性等要求。
图1-1-1 电力系统、电力网和配电网组成示意图
二、配电网的分类和特点
1、配电网的分类
配电网按电压等级的不同,可又分为高压配电网(110kV、35kV)、中压配电网(20kV、10kV、6kV、3kV)和低压配电网(220V/380V);按供电地域特点不同或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和农村配电网;按配电线路的不同,可分为架空配电网、电缆配电网以及架空电缆混合配电网。
(1)高压配电网。
是指由高压配电线路和相应等级的配电变电所组成的向用户提供电能的配电网。
页脚内容2
其功能是从上一级电源接受电能后,可以直接向高压用户供电,也可以通过变压器为下一级中压配电网提供电源。
高压配电网分为110、63、35kV三个电压等级,城市配电网一般采用110kV作为高压配电电压。
高压配电网具有容量大、负荷重、负荷节点少、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
(2)中压配电网。
是指由中压配电线路和配电变电所组成的向用户提供电能的配电网。
其功能是从输电网或高压配电网接受电能,向中压用户供电,或向用户用电小区负荷中心的配电变电所供电,再经过降压后向下一级低压配电网提供电源。
中压配电网具有供电面广、容量大、配电点多等特点。
我国中压配电网采用l0kV为标准额定电压。
(3)低压配电网。
是指由低压配电线路及其附属电气设备组成的向用户提供电能的配电网。
其功能是以中压配电网的低压配电变压器为电源,将电能通过低压配电线路直接送给用户。
低压配电网的供电距离较近,低压电源点较多,一台中压配电变压器就可作为一个低压配电网的电源,两个电源点之间的距离通常不超过几百米。
低压配电线路供电容量不大,但分布面广,除一些集中用电的用户外,大量是供给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及分散的街道照明用电等。
低压配电网主要采用的三相四线制、单相和三相混合系统。
我国规定采用单相220V、三相380V的低压额定电压。
2、配电网的特点
(1)供电线路长,分布面积广。
(2)发展速度快,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高。
(3)对经济发展较好地区配电网设计标准较高,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4)农网负荷季节性强。
(5)配电网接线较复杂,必须保证调度上的灵活性、运行上的供电连续性和经济性。
(6)随着配电网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要求供电管理水平越来越高。
三、配电网结构形式
配电网结构形式是指配电网中各主要电气元件的电气连接形式,基本上分为放射式和环网式两大类。
环网式结构又可分为多回线式、环式和网络式等。
页脚内容3
1、放射式配电网
放射式配电网是指一路配电线路自配电变电所引出,按照负荷的分布情况,呈放射式延伸出去,线路没有其他可连接的电源,所有用电点的电能只能通过单一的路径供给,如图1-1-2所示。
放射式配电网的优点是设施简单,运行维护方便,设备费用低,适用于低负荷密度地区和一般的照明、动力负荷供电。
缺点是供电可靠性低,为了弥补配电设施有故障就会造成大量用户停电。
这一缺点,部分用户可以视其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同,从邻近配电网取得适当容量的备用电源。
在中压和低压的放射式配电网中,通常还装设分段断路器将线路分成适当的区段,而且在适当的分段处与相邻线路之间装设联络断路器,使得放射式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的停电区段缩小,或将部分非故障区段切换到相邻线路,以保证继续供电。
这种放射式结构在城市的中、低压配电网中使用较多。
2、多回路式配电网
多回配电线路(一般是平行敷设的)自配电所引出接到受电端,正常时各条配电线路并列运行,平均分担全部负荷,当一条配电线路有故障时,可自动将其切断隔离,其余的配电线路有足够容量承担全部负荷。
多回线式配电网至少有两回配电线路,但一般为3-4路或更多回路。
多回线式配电网比放射式配电网可靠性高,一回配电线路故障时,不会造成用户停电,有需要时还可达到在第二回配电线路故障时不使用户停电的要求。
电缆配电网故障测寻和故障修复时间较长,故常采用这种多回线的结构。
多回线式配电网的主要缺点是继电保护配置比放射式配电网的要复杂。
3、环式配电网
图1-1-3 环网式配电网
配电变电所引出的配电线路连接成环形,每个用电点自环上不同部位接出,如图1-1-3所示。
简单的环式配电网是两回配电线路自同一(或不同)配电变电所的母线引出,利用联络断路器(或分段断路器)连接成环每个用电点自环上T形或n形支接。
当环路上某区段发生故障时,利用分段断路器切换隔离后,其他区段上的负荷可继续供电,这是环式配电网的特点。
将联络断路器经常断开,只有当
页脚内容4
某区段发生故障或停电作业时才倒换为闭合的运行方式,称为常开环路方式;而将联络断路器经常闭合的运行方式称为常闭环路方式。
闭环运行增加装置的复杂性,但可改善配电网内电流分布,减少电压降和功率损耗。
四、配电网的发展趋势
配电网的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简化电压等级。
尽量减少降压层次,有利于配电网的管理和经济运行。
我们国家降压层次常用的有220/110/35/10kV、220/110/10kV、220/63/10kV三种,显然第三种比第一种经济,而第二种比第三种经济,随着负荷的发展,10kV的容量逐渐饱和,供电半径越来越小,220/110/20kV将是更好的电压层次。
2、减小线路走廊和占地。
随着城市的建设,配电网的占地矛盾日益突出,采用窄基铁塔、钢管塔、多回路线路可有效减小线路走廊,将配电装置向半地下和地下及小型成套发展。
电缆隧道和公用事业管道共用将进一步推广。
3、配电线路绝缘化。
采用绝缘架空线路可有效解决树线矛盾,减少事故率、触电伤亡和短路事故,同时架设空间可大大缩小,减少线路损耗。
但架空绝缘导线也有许多缺点,比如雷击易断线,强度较低,检修挂接地线困难,缺乏运行经验等,这在以后的发展中将逐渐得到改善。
4、节能型金具。
在线路通过电流的情况下,不产生或只有非常少的电能损耗(相对于老的金具而言)的金具称为节能型金具。
节能型金具并不只是在材料上以铝合金代替铸铁,而是从结构上完全改变,结构上轻巧,通用性强,表面不易氧化,使电的连接可靠度大大提高。
例如:新型楔型铝合金耐张线夹(见图1-1-4),不但材料采用铝合金,且结构上采用楔块紧固,楔块与导线的接触使导线的紧固更妥贴,表面不易氧化,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不会锈蚀。
5、配电网自动化。
所谓配电网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配电自动化可,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用户服务质量,降损节能,提高设备利用率。
页脚内容5
页脚内容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