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国家权力机关1.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______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________________,决定全国和地方的____________。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______国家______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______________,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____________地位。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________机关。
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__________的机关。
(2)地方国家________机关、________机关和________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________,对它________,受它________。
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哪些?(1)________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________立法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________的市、________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______________,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________立法权。
(2)________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________和法律行使____________决定权。
(3)________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力。
(4)________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________和______的实施,____________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________机关、________机关、________机关的工作。
亲爱的同学,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吧!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6课:我国国家机构(国家监察机关)》听课记录一、导入(1.1)1、教师行为:•简要介绍《宪法》的背景:教师开始课时简要介绍了《宪法》的重要性和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提问学生: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国家监察机关是做什么的吗?它在国家机构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监察机关的职责和作用,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生活动:•聆听教师的介绍:学生们认真听教师介绍《宪法》的相关背景。
•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关于国家监察机关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3、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介绍《宪法》和提出问题,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为后续的课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1.2)1、宪法朗读:•教师示范朗读:教师先示范朗读《宪法》相关条款,注意语调和节奏。
•学生跟读:要求学生跟读,注意字词的发音和句子的停顿。
2、文本解析:•解释生词和难句:教师分段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难句。
•理解国家监察机关: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监察机关的设置背景、职责和作用。
3、小组讨论:•讨论国家监察机关: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国家监察机关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汇报讨论成果: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4、案例分析:•拓展延伸:教师分享一些与国家监察机关相关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5、学生活动:•跟读和解析:学生认真跟读课文,积极参与文本解析,理解国家监察机关的具体内容。
•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6、过程点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朗读、文本解析、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监察机关的职责和作用。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提纲式板书设计《第6课:我国国家机构(国家监察机关)》1、背景介绍•《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国家监察机关的设立背景2、国家监察机关解析•国家监察机关的职责•国家监察机关的作用•国家监察机关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3、小组讨论•国家监察机关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国家监察机关的重要性4、案例分析•实际案例分享•学生分析与思考四、作业布置1、背诵《宪法》相关条款,并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二框国家行政机关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的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主要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构成、职能及其与人民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但对国家机构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构成和职能,认识到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提高自己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构成,知道国家行政机关的名称和职能。
2.培养学生对国家机构的认识,提高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3.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家行政机关的构成、职能及其与人民的关系。
2.难点:理解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国家机构的作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课件:国家机构的构成、职能及与人民的关系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3.案例:选取一些与国家行政机关相关的典型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国家机构的构成,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机构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国家行政机关相关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名称和职能。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及其与人民的关系。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让学生明确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及其与人民的关系。
5.拓展(5分钟)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一些与国家行政机关相关的典型案例,了解国家行政机关在维护人民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框国家权力机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国国家机构》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六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国家权力机关。
教材通过介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等,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结构、职权和作用,以及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和内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常识,对我国的体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还相对片面,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职权和作用,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进一步认识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结构、职权和作用,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权力机关的结构、职权和作用,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2.教学难点: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和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结构图,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和作用。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和作用,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和内涵。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权力机关在维护人民利益中的作用。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对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
第三框 国家行政机关教学重点:行政机关的性质。
教学难点:行政机关的职权。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图片:图1图2图3思考:图1至图3中的工作人员分别是哪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学生思考后回答。
提示:图1是交通警察,属于公安部门;图2是税务人员,属于税务部门;图3是工商人员,属于工商部门。
教师过渡: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与其相关的内容吧!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1.多媒体出示材料: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于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报告中指出,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意义重大。
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加大财政对经济恢复发展的必要支持力度,增强宏观政策合力,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思考:财政部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情况,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回答。
提示:说明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等等。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从上述内容看,市政府与市人大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提示:市政府由市人大选举产生,市政府对市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市人大的监督。
教师总结:(1)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6课:我国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听课记录一、导入(1.1)1、教师行为:•简要介绍:教师首先介绍了《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强调其对于国家治理和人民权益的重要性。
•提问引导: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吗?宪法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学生活动:•聆听与兴趣:学生们认真听讲,对宪法的内涵和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思考与回答: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了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3、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宪法的介绍和问题的提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他们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1.2)1、宪法地位与内容讲解:•重点讲解:教师详细解读了宪法的地位,内容构成,以及其对于国家与公民生活的具体规定。
•互动提问:途中教师穿插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宪法的核心价值和实际应用。
2、案例分析:•实际案例:教师引入了一些与宪法相关的真实案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宪法知识解决问题。
•讨论交流:学生们分组讨论案例,学习如何在实际情境中维护宪法权益。
3、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学生们分角色扮演不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模拟行使国家权力,体验宪法精神的实践应用。
•分享体验:每组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过程和宪法实践的心得体会。
4、拓展延伸:•宪法实践:教师鼓励学生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宪法精神的建议。
•个人反思:学生撰写反思报告,思考个人在宪法意识方面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5、学生活动:•积极参与:学生们在案例分析和小组活动中表现积极,热烈讨论,认真思考。
•深入理解: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宪法的精神内涵和实践意义。
6、过程点评: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实践与体验,通过案例分析、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宪法知识,提升宪法意识。
三、提纲式板书设计《宪法的地位与实践》1.宪法的地位与构成–宪法的基本内容–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位置2.宪法的具体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与职能3.宪法案例分析–案例引入与解析–宪法在案例中的应用4.宪法实践体验–角色扮演与国家权力模拟–宪法实践的心得体会5.宪法意识拓展–个人的宪法实践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宪法精神四、作业布置1.复习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地位,理解并能够概述宪法的主要规定。
2024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6课:我国国家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听课记录一、导入(1.1)教师行为:1.教师以“你知道我们的国家是如何运转的吗?”为引子,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机构的组成和功能。
2.简要回顾前五课关于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容,引出本课主题“我国国家机构”。
3.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提问:“这个国徽上的元素与我们今天的课程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1.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达对国家机构的好奇心。
2.回顾前五课内容,为新课做准备。
3.观察国徽,尝试从中寻找与本课相关的元素。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设计巧妙,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国徽的展示与提问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1.2)1. 教师行为:•详细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性质、地位、职权和任期。
•通过PPT展示相关法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主席的规定。
•举例说明主席在国家重大事务中的作用,如对外代表国家、任免重要官员等。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主席在国家机构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跟随PPT阅读法条,理解主席的职权和地位。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对主席角色的理解。
过程点评:教师讲解清晰,内容充实,通过法条和实例的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主席的职权和地位。
小组讨论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深入探究•教师提出探究问题:“作为国家元首,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引导学生从主席的产生方式、职权行使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探究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与同学交流讨论,深化对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理解。
过程点评:通过探究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思考主席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板书设计(提纲式)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性质、地位•职权•任期•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四、作业布置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
2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怎样的?它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市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也受它监督。
2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1)立法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
(2)决定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3)任免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4)监督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
26、什么是行政机关?我国的行政机关是如何组成的?
(1)含义: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2)组成: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27、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8、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
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9、如何理解行政机关的职权?
(1)根据宪法,我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2)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30、如何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1)从行政机关自身来讲,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2)从外部来讲,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31.比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