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上16《说勤奋》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勤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

执教时间:2010年9月21日

执教班级:

执教老师:明道小学李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你们的理想是什么?

生: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为人民保平安。

生:我想当一名医生为人们解除病痛。

生:我想当一名人民教师。

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你们有没有想过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生:通过自己的努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生:我想只有勤奋地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勤奋。

(板书课题《说勤奋》)

生: 齐读课题。

师: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的文章。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猜一猜课文讲了什么?

生:我猜想可能讲了勤奋的作用。

生:讲了只有勤奋才能成功的故事。

【上课一开始,教师让学生畅谈理想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不绕弯子,直奔主题,简单而高效。】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生:学生按照要求自学课文。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通读全文自学生字新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书,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学会读书做记号,学会质疑问难。】

三、学习生字新词,再读课文

师:投影出示: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一遍警枕稍微资治通鉴

师:同学们,这些是关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一组词语,谁会读?

生:读词语,教师相机纠正。

师:投影出示:

篇偏翩遍

诗()()见漫山()野()()起舞

师:这几个好朋友谁能分得请?

生:回答问题。

师:投影出示:

警.枕

1.戒备2.感觉敏锐

3.使人注意。⒋危险紧急的情况或事情。

师:警.枕的警应该选哪个意思?

生:感觉敏锐

师:那是警觉中的警的意思。

生:使人注意。

师:对了,这个枕头使人注意。这到底是怎样的枕头,我们先来看一段资料。

投影出示:

小资料:《资治通鉴》这部书按历史年代编写,从战国时期公元403年到五代时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

师:课文的哪一自然段讲了司马光的故事,谁来读一读?

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课前对每个生字词语做了细致的分析,哪些字形是教学难点,哪些字义是教学重点,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

投影出示:

生物学家童弟周

期末学校习惯毫不气馁名列前茅远渡重洋剥离基础

师:指名学生读这些词语,相机正音。

生:读词语。

师:字形注意点:末与未比较,惯的右边第三笔是竖。指名书空“惯”的右边部分。

生:书空“贯”。

师:度与渡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词义有点难区分。

投影出示:同音字比较度与渡,出示:()过()船高()

()过难关

生: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投影出示:

毫不气馁.

1.饥饿2.失掉勇气

师:应该选择哪个意思,整个词语又是什么意思?

师:应该是失掉勇气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一点也不灰心失望的意思。

投影出示:剥bō(剥离)

bāo(剥花生)

师:读bō是合成词。

师:“名列前茅”是什么意思?

生:“名列前茅”

师:“前茅”:春秋时代楚国行军,有人拿着茅当旗子走在队伍的前面。所以“名列前茅”就是“名列前茅”。

投影出示:

数学家华罗庚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师:谁能读读这句话。说说这句话讲了什么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太聪明,只要勤奋努力也能成才。

师:课文的哪一段讲了生物学家童弟周的故事,谁来读一读?

生: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讲了生物学家童弟周的故事。

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师在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时,巧妙地进行了梳理,按课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来分别出示与该人物相关的词语,有利于学生疏通课文,理解词语。】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明白作者的观点

师:自由读第一段,画出作者的观点。

师: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五、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师:投影出示:

作者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接着用两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北宋著名的和现代著名的勤奋学习成才的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文章的最后,作者还号召我们

(学生通读课文,完成填空题)

【本环节的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再一次地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为下一节课的精读课文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