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实验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外科护理在临床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外科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良好实践技能的外科护理人才,特制定本实践教学方案。
二、实践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基本理论(1)外科疾病概述:包括外科疾病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等。
(2)外科护理学基础:包括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护理程序、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等。
(3)外科常用技术操作:包括静脉输液、静脉注射、皮试、换药、伤口护理等。
2. 外科护理临床技能(1)外科病人护理:包括术前、术后、重症病人的护理。
(2)外科常见疾病护理:如腹部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
(3)外科急救与复苏:包括心肺复苏、创伤急救、休克等。
3. 外科护理管理与伦理(1)外科护理管理:包括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护理文书管理等。
(2)外科护理伦理:包括尊重病人、保密、关爱等。
四、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由教师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病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3. 实验操作法: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技能。
4. 角色扮演法:模拟临床场景,让学生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床旁教学:在病房进行教学,让学生直接面对病人,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五、实践教学安排1. 实践教学时间:共计16周,每周2学时。
2. 实践教学地点:校内模拟病房、医院病房。
3. 实践教学课程安排:(1)第一周:外科护理基本理论授课,进行外科护理操作技能培训。
(2)第二周:外科病人护理操作技能培训。
(3)第三周:外科常见疾病护理操作技能培训。
《外科护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大纲制定(修订)时间: 2007年4月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护理学本科学生课程总学时:99学时实验(上机)计划学时:27学时开课单位:护理学系一、大纲编写依据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医学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均有密切联系,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一门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独立学科,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性科学。
同时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为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特设了实践课程并配合录像等。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本实验内容以《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等课程内容为基础。
通过实验课程内容的安排,学生从感观、直观的认识和自身的体会,大大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实践技能的熟悉,为将来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目的、性质和任务本实验内容的安排,目的是学生在掌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理论和外科专科所需的常用操作技能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和应用电化教学,强化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
要求学生:1.对外科常用仪器能够识别和初步使用;2.掌握外科洗手法和手术衣、无菌手套的穿、戴、脱方法;3.掌握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和术中配合;4.掌握手术室护士的不同职位的职能和素质要求;5.了解手术室的设置、布局和配备、物品准备及消毒灭菌等;6.了解外科常用的护理技能如输血、止血、引流管护理、造口的护理等;7.了解外科专科护理知识,如体外循环护理、断肢的护理等;8.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判断和护理。
四、实验基本要求实验一手术人员术前一般性准备【教学要求】1.掌握手术人员术前一般性准备的内容及要求2.熟悉手术室管理的分区【教学内容】1.更鞋:分清清洁区和污染区2.更衣:台上、台下护士更衣要求,尤其是穿洗手衣裤的要求;出外时着装要求3.戴好帽子及口罩4.检查自己的指甲5.介绍手术室的分区实验二手臂的洗刷与消毒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肥皂水洗手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2.熟悉碘伏洗手法【教学内容】1.外科洗手法的定义2.肥皂水刷手法(1)刷手前准备(2)刷手的步骤(3)刷手的注意事项3.碘伏洗手法实验三穿脱无菌手术衣法和无菌手套【教学要求】1.掌握穿、脱无菌手术衣的步骤及注意事项2.熟悉戴、脱无菌手套法3.了解其他无菌手术衣的穿脱法【教学内容】1.穿无菌手术衣法(1)穿手术衣前准备(2)穿手术衣的步骤(3)穿手术衣的注意事项2.穿好手术衣后的要求3.戴、脱无菌手套法4.脱手术衣法(1)他人帮助脱手术衣法(2)个人脱手术衣法5.连接手术更换手术衣法实验四手术病人体位摆放法【教学要求】1.掌握病人手术体位的摆放要求2.熟悉各种手术体位的摆放;熟悉手术台操纵,利用手术台的转动和附件的支持,保持病人的位置【教学内容】1.病人手术体位的摆放要求2.手术台的转动和附件的操纵3.各种手术体位的摆放(1)各种体位的适用范围(2)体位摆放的方法(3)体位摆放的注意事项实验五手术区皮肤消毒法【教学要求】1.掌握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步骤与注意事项2.熟悉手术区皮肤消毒的目的【教学内容】1.手术区皮肤消毒的目的2.手术区皮肤消毒的步骤3.注意事项4.各种手术的消毒范围实验六手术区铺单法【教学要求】1.掌握手术区铺单法的方法与注意事项;铺无菌手术单时要遵守的原则2.熟悉手术区铺单法的目的【教学内容】1.手术区铺单法的目的2.手术区铺单法的方法(1)铺皮肤巾(2)铺手术中单(3)铺手术洞单实验七一般手术器械的识别与使用【教学要求】1.熟悉常见手术器械的用途及术中的传递、使用2.了解手术器械的保养与消毒【教学内容】1.各种手术器械的名称2.各种手术器械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3.各种手术器械术中的传递4.手术器械的保养与消毒实验八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教学要求】1.掌握术前、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与术前指导2.熟悉术前、术后病人的常见护理问题及术前指导的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手术前、后病人的评估2.手术前、后病人的常见护理问题3.手术前后病人的心理护理与术前指导4.术前和术后指导的注意事项实验九烧伤病人的护理【教学要求】1.加深对烧伤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措施的知识理解2.熟悉烧伤床的使用方法【教学内容】1.观看和听解烧伤VCD的内容实验十心脏疾病病人的护理【教学要求】1.加深对心脏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和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知识的理解2.熟悉体外循环仪器的使用方法【教学内容】1.观看和听解体外循环治疗VCD的内容实验十一外科常用引流管的护理【教学要求】1.熟悉外科常用引流物的使用方法和护理,如引流片、“T”型引流管、胸腔负压引流管等【教学内容】1.观看和听解外科常用引流管VCD的内容实验十二损伤病人的护理【教学要求】1.加深对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措施的知识理解2.掌握大出血的病人正确压迫止血的方法【教学内容】1.观看和听解外科大出血处理VCD的内容2.学生确定大血管位置,互相练习,教师指导实验十三造口的护理【教学要求】1.加深对大肠癌造口病人护理的知识理解2.掌握造口产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如造口袋、造口栓、结肠灌洗等【教学内容】1.观看和听解造口护理指导VCD的内容2.指导造口袋实物使用方法实验十四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教学要求】1.加深对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措施的知识理解2.掌握脑室引流、创腔引流、脓腔引流的护理措施【教学内容】1.观看和听解颅脑损伤病人护理VCD的内容实验十五显微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教学要求】1.加深对断肢(指)再植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措施的知识理解2.掌握断肢(指)的保存【教学内容】1.观看和听解断肢(指)再植VCD的内容实验十六肿瘤病人的护理【教学要求】1.加深对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措施的知识理解2.掌握肿瘤的三级预防【教学内容】1.观看和听解肿瘤防治VCD的内容六、教材(讲义、指导书):《外科手术基本操作》,陈孝平、陈义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外科护理学实验操作指导》自编。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外科护理学》是高职院校三年制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临床必修课程,是一门从基础理论、实践操作到临床治疗的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专业核心课程。
其开设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身心评估及实施护理措施,为日后从事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地位《外科护理学》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基础护理学、健康护理学等知识为基础,与同期的《内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课程一起,为护理专业的专业临床课程。
3.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外科病人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
培养学生扎实的外科理论基础、熟练的外科操作技能,应用外科护理知识和技术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运用外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来指导临床,为广大基层培养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实用护理专业医务工作者。
(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立足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贯穿“以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基本思想,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1)结合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依据我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要求设计学习领域(课程)。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章节(项目任务)课程为主题,以护士执业资格标准为教学依据,扎实临床思维辩证和操作能力,以适应临床岗位为目标,使教学内容模块化。
(2)本课程以护理临床需要为目标,以外科知识的层次为基础。
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训教学中尽可能的模拟临床情景。
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外科病人的护理知识,为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教案第次课
授课课题第二十三章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T型引流管的护理
授课时数 2
课型实验实训教学方法示教、讲解、操作、点评
教学目的1、熟悉T型引流管的主要目的
2、掌握T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重点T型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难点T型引流管的主要目的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实训1、T型引流管的护理
T管引流目的:
①引流胆汁
②引流残余结石
③支撑胆道
护理要点
①妥善固定.
②保持有效引流(通畅).
③观察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
④预防感染
⑤拔管:一般放置2周。
拔管前夹管2-3天—经T管造
影—开放24h—再夹管2-3天—拔管
预防感染
①严格无菌操作. ②引流袋每天更换.③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④T管造影后充分引流. T形管护理指导
①解释 T管的重要性.
②防止管道受压、扭曲.
③防止逆行感染:沐浴时用医用薄膜覆盖置管处;
④防止T管脱出:做标记,便于观察;避免举重物或过度活动.
⑤置管处每天换药;
⑥每天排出引流液,观察色、质、量。
⑦T管脱出、无液体引出、身体不适等,及时就医。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及教具: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外科护理学》
参考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外科护理学》
本科《外科护理学》第四版。
《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五年制护理专业编写人: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2011. 2一、前言(一)课程定位《外科护理学》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培养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指导临床实践活动的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及将来从事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基本理念以学校及专业的培养目标确立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理念与其课程目标保持一致。
基于“与护理工作结合,培养外科护理学应用能力”的课程目标,确立如下课程设计理念:(1)按照职业资格和职业岗位需要整合教学内容,体现课程的职业性课程内容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要求为主线,融入临床执业助理护士资格标准,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以典型案例为裁体,设计学习情境。
(2改善实训环境,设计实训方案,体现教学的实践性既关注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的现时要求,又注重未来职业岗位的发展要求,设计实训方案;同时改善校内外实训环境,建立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和临床实践基地;使学生通过实训提高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使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
(3)注重能力培养,融入社会服务,实现教学的开放性本课程教学中以“案例教学”进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以学校、医院及社区实训为平台进行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长为创新意识强、综合职业素质高的执业护士。
本课程本着“以职业综合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的原则进行课程整体设计的理念,实现教学做相结合,充分体现高职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2.设计思路基于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设计思路如下(1)以培养外科护理学应用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组合,优化教学结构我们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立课程目标,以培养外科护理学应用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组合,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必要、够用”的原则,制订出教学大纲,并以此为依据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
第1篇一、课程概述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外科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适应外科护理工作的需要。
本实践教学大纲旨在明确外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实践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外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3)熟悉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
2. 能力目标:(1)具备独立进行外科病人护理的能力;(2)具备与外科医生、护士及患者沟通的能力;(3)具备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急处理能力;(4)具备外科护理工作的团队合作能力。
3. 素质目标:(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3)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4)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患者身心健康。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外科病人入院护理:(1)病人入院评估;(2)病人入院护理;(3)病人心理护理。
2. 外科病人术前护理:(1)病人术前准备;(2)病人术前心理护理;(3)病人术前健康教育。
3. 外科病人术中护理:(1)手术室护理;(2)术中配合;(3)术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4. 外科病人术后护理:(1)病人术后病情观察;(2)病人术后心理护理;(3)病人术后健康教育。
5. 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1)外科感染;(2)外科休克;(3)外科烧伤;(4)外科肿瘤。
6. 外科护理技术操作:(1)无菌技术;(2)换药技术;(3)伤口护理;(4)引流护理;(5)护理记录。
四、实践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 模拟教学法:利用模拟病人或模拟病人模型,进行外科护理操作技能的练习。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8-10-12
目录
课时实验一体液疗法与外科休克病人的观察1节实验二麻醉病人的护理1节实验三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2节实验四参观手术室及常用手术器械2节实验五手术人员无菌准备、器械台管理、手术配合2节实验六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2节实验七清创及换药示教2节实验八烧伤病人护理电教2节实验九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及胃肠减压术护理2节实验十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T”管的护理2节实验十一颅脑损伤及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2节实验十二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及闭式胸膜腔引流术护理2节实验十三泌尿外科病人的护理及膀胱冲洗的护理2节实验十四骨科病人各种牵引术的护理2节实验十五骨科病人手术及康复的护理2节实验十六皮肤病性病护理录象2节
外科护理学实训指导
执笔人:潘芬忠
实训一: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休克病人的观察(2节)
[目的] 结合病例讨论或看录像
1、了解常用静脉输液体的性质和用途外科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
2、观察体液失衡病人的临床特征,救治及护理过程
[物品准备] 各种常用液体、VCD片、典型病例
[内容] 1、示教各种常用的液体
2、讨论护理计划
3、观察输液反应
4、休克病人临床特征和救治过程
实训二:麻醉护理(1节)
[目的] 了解麻醉机的主要构造,认识椎管内麻醉的器械及急救用品
[物品准备] 麻醉机、麻醉罩、开口、通气道、气管镜、气管导管、穿刺
针、模型护理人、VCD
[内容] 1、麻醉机构造、用途
2、开放滴入和气管麻醉的器械
3、腰椎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穿刺针
4、急救用品
实训三:围手术期护理(2节)
[目的] 1、掌握手术区皮肤准备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熟悉一般手术备皮范围
[物品准备] 备皮盘、剃毛刀、纱布、弯盘、橡胶单及治疗中毛巾、汽油、
棉签、手电筒、治疗碗内盛肥皂水及软毛巾、脸盆、70%乙醇、无菌巾、
绷带
[内容] 1、示教各部位手术备皮的范围
2、示教备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训四:手术室护理工作(参观手术室)(2节)
[目的] 1、了解手术室的合理布局、手术间结构要求及设备
2、熟悉手术床和无影灯的操作、各种规章制度及分工
3、熟悉安置手术常用体位、常用手术器械物品的名称、准备、用法和保管[物品准备] 多功能手术床、无影灯、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布类、手术巾、
中单、大孔单、包布、纱而垫、纱而“花生米”、软垫若干(大、中、小)、
约束带数根
[实训内容] 1、介绍手术室的总体结构和布局、手术室规章制度、手术
室护士的分工及职责
2、参观手术间、洗手樟、辅助科室(重点是多功能手术床的使用、无影
灯的操作)
3、手术体位的安置(示教)
4、介绍常用手术器械和物品
实训五:手术前无菌准备和手术配合(2节)
[目的] 1、手术前无菌准备练习
2、熟悉洗手护士配合手术和管理器械的要求
3、熟悉手术中无菌原则
4、了解巡回护士的配合工作
[内容] 1、示教外科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
2、练习外科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
3、巡回护士和手术护士工作(示教如何配合)
实训六:外科感染病人示教(1节)
[目的] 通过病房见习,熟悉常见外科感染病症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
[实训内容] 门诊或病房见习外科感染病人
实训七:清创及心肺复苏术示教(2节)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
1、熟悉运用外科无菌技术、手术中无菌原则
2、学会常用器械使用、传递
3、初步管理简单器械台及台下配合
4、熟悉浅小裂伤的清创缝合包扎
5、掌握初期心肺复苏的基本方法。
[物品准备] 1、按要求进行无菌准备
2、准备消毒用物品及清创包、局麻用物、实验动物(兔)、4人一组(手
术者、助手、洗手护士、巡回护士)
[实训内容] 1、无菌包准备
2、手术护士与巡回护士配合工作
3、常用器械使用与传递
4、简单皮肤消毒纱巾
5、简单裂伤的清创缝合与包扎
6、心肺复苏术操作练习
实训八:烧伤病人护理(电教)(2节)
[目的] 通过观看烧伤病人的护理(电教片),熟悉烧伤面积及深度的评估和护理要求[物品] 翻身床及用物
[实训内容] 1、烧伤病人护理
2、烧伤病房的管理
3、翻身床使用(无条件实训可看录像)
实训九: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及胃肠减压术护理(2节)
[目的] 通过见习(无条件者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讨论,看录像并讨论
示教胃肠减压术护理操作
[实训内容] 1、能初步对腹部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2、手术前后护理
3、熟悉胃减减压护理
4、选典型病人试作护理计划
5、腹部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实训十: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及“T”管的护理(2节)
[目的] 通过见习(无条件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讨论,示教“T”管的护理能对
肝胆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实训内容] 1、手术前后护理
2、熟悉“T”型管引流护理要点
3、熟悉对手术病人进行卫生保健宣教
4、选典型病人试作护理计划
5、肝胆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实训十一:颅脑损伤及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2节)
[目的] 通过见习或电教、结合病例讨论,看录像并讨论能初步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试作护理计划)
[实训内容] 结合具体病例讨论及电教
1、手术前后护理(操作换药及备皮)
2、能初步对颅脑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3、能初步对颈部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4、选典型病人试作护理计划
5、熟悉对颅脑损伤及颈部疾病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6、熟悉对手术病人进行卫生保健宣教
实训十二: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及闭式胸膜腔引流术护理(2节)
[目的] 结合病例讨论,看录像并讨论、示教闭式胸膜腔引流术护理
[实训内容]
1、见习或电教胸部外伤、脓胸、食管癌和肺切除病例
2、介绍闭式胸膜腔引流的装置及护理要点
3、示教闭式胸膜腔引流术护理
4、能初步对胸部疾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5、选典型病人试作护理计划
6、熟悉对胸部损伤及疾病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实训十三:泌尿外科病人的护理及膀胱冲洗的护理(2节)
[目的] 通过见习初步对泌尿外科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及护理要点
[实训内容]
1、观看电教泌尿系常见病疾病的临床表现、诊疗和护理要点
2、参观膀胱镜检查、膀胱冲洗、尿道扩张、留置导尿固定方法
3、能初步对泌尿外科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4、选典型病人试作护理计划
5、熟悉对泌尿外科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实训十四:骨科病人各种牵引术的护理(2节)
[目的] 结合病例讨论,看录像并讨论
[实训内容]
1、见习常见骨折、骨髓炎、骨结核病例
2、石膏绷带固定示教
3、选典型病人试作护理计划
4、熟悉对骨折损伤及疾病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实训十五:骨科病人手术及康复的护理(2节)
[目的] 结合病例讨论,看录像并讨论
[实训内容]
1、骨科病人备皮
2、石膏绷带固定示教
3、选典型病人试作护理计划
4、熟悉骨科病人手术及康复的护理要点
5、截瘫病人的护理要点
实训十六:皮肤病性病的护理(2节)
[目的] 结合病例讨论,看录像并讨论
1、学生能辩认皮肤病外用药物的剂型
2、能进行正确的进行湿敷操作方法
3、辩论觉皮肤病的临床特点
[实训内容]
1、示教各种皮肤病外用药物的剂型及用途(溶液、粉剂、洗剂、酊剂、乳剂、糊剂、软膏)
2、示教湿敷操作及说明注意事项
3、利用幻灯片、录像、病房见习说明皮肤病的表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