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托轮瓦更换的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24
目前,回转窑在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中以其优质、稳定、高产,已经在我国水泥行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我国水泥产量在全国各地区逐渐趋于均衡,各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逐渐更加重视减低成本、设备设备运转率和可靠性。
这其中回转窑由于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因处于直接决定整个工厂产品质量和能源消耗的特殊地位,提高回转窑的运转率和可靠性成为水泥企业生产和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
这其中托轮运转状况的优劣又是重点之一。
但是,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技术力量不平衡,回转窑的托轮问题,尤其是托轮轴承瓦高温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些水泥企业。
以下介绍一些认识以供大家借鉴和探讨。
1、在回转窑维护和调整中,要对托轮和轮带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量对托轮的检查和测量,无论对维护维修还是对安装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所有其他一切工作展开的基础。
我们知道,在设计上,托轮中心轴线和轮带中心轴线在回转窑纵向中心线垂直面上的位置关系,是正三角形关系。
无论是安装还是维护回转窑托轮,都必须以其实际尺寸来确定或校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为此,维护调整时测量的尺寸应该包括:轮带外径、托轮的外径、托轮轴的外径,同时包括上述部位外表面的锥度,以及托轮底座的实际有效高度,另外还应测量托轮安装后托轮轴中心到回转窑中心的水平距离,以及托轮外表面的平整性和圆度。
2、运行中要确保托轮处于合理的位置,从而保证托轮不受到纵向外力前面说过,要使托轮正常工作,需要两个托轮纵向中心线与轮带纵向中心线平行,且都垂直于回转窑的纵向中心线,同时在垂直于回转窑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面内两个托轮中心点与轮带中心点构成正三角形,相互夹角为60°,其误差一般不超过2°(见图1)。
各档托轮和轮带的上述三角形都要达到上述要求。
只有保证夹角60°左右,驱动回转窑的动力载荷才最小,各托轮受力也最小,才能保证托轮的工作状况良好。
只有在此状况下才能保证各托轮瓦受力合理,避免因托轮受到纵向力而使托轮瓦边与托轮轴挡圈不合理的摩擦,从而避免托轮瓦因积聚热量过多而最终刚度降低、拉伤变形而失效。
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回转窑检修方案审批:编制:二0一0年六月二十二日施工方案审批意见表一、概述回转窑运转时间较长,轮带、托轮磨损较严重,运转振动较大,主要维修项目:更换三挡轮带及托轮,托轮的重新找正,大齿圈翻面,液压挡轮更换挡圈。
根据回转窑安装及维修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和JCJ03-90《水泥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以下方案。
二、施工流程及检验三、施工工艺及方法1.大齿轮检查1.1大齿圈在拆除前须进行一次复测,两半齿圈结合处应紧密贴合,用0.04mm厚的塞尺检查,塞入区域不大于周长的1/5,塞入深度不大于80 mm。
1.2转动筒体,检查大齿圈的位臵和径向、端面摆动值,理论允许偏差:大齿圈径向不大于1.5mm,端面摆动不大于±1mm。
如有偏差,作好记录和记号,待拆除后检查直径偏差。
作为安装时的调整依据。
2.回转窑顶升根据回转窑更换内容支撑,用分别用两台100T、五台50T千斤顶将窑整体顶升,窑体离开托轮后用道木将筒体垫实,支撑位臵如下图:其中为千斤顶顶升位臵3.托轮拆除及研瓦3.1当窑筒体全部离开托轮并确认稳定后,拆除托轮及铜瓦。
3.2铜瓦刮研轴瓦与轴颈的配合情况检测采用重新研磨的方式,对于不合格的情况必须刮研,直至满足如下要求:a)轴瓦与轴颈的接触角度为35°~40°, 接触点不少于1~2点/ cm2;b)轴瓦与轴颈的侧间隙,每侧为0.001-0.0015D (D为轴的直径);c)轴瓦背与球面瓦接触点不少于3点/2.5×2.5cm2;d)球面瓦与轴承底座接触点不少于1-2点/2.5×2.5cm2;4.托轮安装及找正将托轮吊装到拆除位臵并紧固连接螺栓。
5.大齿轮及三挡轮带的拆除要更换三挡轮带和大齿轮,必需拆除一节筒体,拆除顺序和方法如下:5.1拆除顺序3 4 2 1其中1、2、3代带轮带,A、B、C、D、E、F代带相对就筒体,4代表大齿轮拆除顺序:B、4、3、2、1,表示相应拆除部件的移动方向5.2拆除方法1)将顶升的窑筒体放到托轮上,将轮带、大齿圈和焊口位臵作好米字型支撑。
2511回转窑“2-2托轮瓦”修复方案由于2-2托轮瓦出高温“拉瓦”现象,被迫停窑进行修理,特制定“托轮瓦”修复方案:一、Ⅱ挡2-2托轮瓦现状:1、“托轮瓦”大面积拉瓦,托轮轴大面积粘铜屑;2、“油勺及淋油盘”严重损坏。
二、主要维修内容:1、淋油盘重新制作,“油勺”整形修复;2、“托轮瓦”更换。
三、Ⅱ档2-2托轮瓦更换方案:出于修理方便考虑,需将2-1、2-2托轮吊至地面进行轴面修磨及轴瓦研配。
(一)、修理步骤:1、修理前的准备:(1)、将顶窑用的工具运至现场,并在具备作业条件时就位;(2)、用錾子或直尺对2-1、2-2托轮座前后、左右位置做出标示记号,并割除底座端板(靠一线侧)。
(3)、拆卸轴承座隔热板、石墨板支架等相应附件,并放至不阻碍作业及行走位置。
2、顶窑、外移托轮及轴面修复:⑴、顶窑前,应办理停电手续,放净轴承座内润滑油,拆除油封、上盖、淋油盘、油勺等相关附件;⑵、架设顶窑工具,用2只320t千斤顶将Ⅱ挡轮带顶起5mm 左右后,用保险垫板将千斤顶保住;⑶、拆卸2-1、2-2轴承座固定螺栓及顶丝,并用2只16t千斤顶将2-1、2-2托轮座外移400mm左右。
(4)、用25t吊车将2-1、2-2托轮及2-2球面瓦及衬瓦吊至地面落实放稳。
(5)、检测“轴瓦背与球面瓦面”是否存在间隙,并观察轴瓦的表面状况,依此决定是否进行修复或更换轴瓦。
(6)、用细锉刀及油石对轴面进行修理,应重点磨削铜屑高点,要求轴面光滑、无高点。
3、轴瓦研配要求:⑴、先将“轴瓦背与球面瓦”研配磨削,接触角为90°。
待符合要求后再进行轴瓦面与托轮轴研配工作。
⑵、研配轴瓦时,要注意检测进、出口侧的油隙及端面接触状况。
主要技术标准为:轴瓦背与球面瓦配合刮研后,每 2.5×2.5cm2上的接触斑点不少于3点;轴瓦面与轴颈的接触角度为30°,接触斑点不少于1—2点/cm2;轴瓦面与轴颈的侧间隙为0.001—0.0015D(D为轴的直径)。
回转窑托轮更换要求一、准备事项:1、将顶窑用的工具运至现场,并在具备作业条件时就位。
2、用錾子或直尺对2-1、2-2托轮座前后、左右位置做出标示记号,并割除底座端板(靠一线侧)。
3、拆卸轴承座隔热板、石墨板支架等相应附件,并放至不阻碍作业及行走位置。
4、工具: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千斤顶 1000t 台 12 千斤顶 500t 12 千斤顶 32t 台 23 托板、垫板等套4 葫芦 5t 台 25 钢丝绳根若干6 铁锤把7 顶丝专用扳手把8 轴承座螺栓扳手把9 钳工工具套 10 交流焊机台 11 气割工具套 12 红丹粉盒 13 擦机布Kg 14 刮刀把 15 白平布米 16 油石块 17 汽油 90# Kg 18 磨光机台19 抛光轮片片 20 润滑油 Kg 21 油盆只 22 密封胶支 23 金相砂纸张 24 塞尺 300、500mm 把二、顶窑、外移托轮:1、顶窑前,应办理停电手续,放净轴承座内润滑油,拆除油封、上盖、淋油盘、油勺等相关附件。
2、架设顶窑工具,用1000t千斤顶将?挡轮带顶起,用保险垫板将千斤顶保住;用500t千斤顶将?档轮带顶起,用保险垫板将千斤顶保住。
3、拆卸轴承座固定螺栓及顶丝,并用32t千斤顶将托轮座外移。
4、用吊车将托轮及球面瓦及衬瓦吊至地面落实放稳。
三、托轮清洗:各部件或零件清洗干净,并用塑料膜包裹密封。
将四、检查轴瓦与轴颈的配合情况及刮研:窑托轮瓦接触应控制在35?左右,进出油口油楔应符合要求,安装时要对托轮轴及瓦相关尺寸进行复查,对托轮瓦、球面瓦座使用状态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对瓦用压板螺栓、油勺固定螺栓、淋油盘固定螺栓紧固和防松处理,托轮座内油勺与托轮座的相对尺寸应复检,防止托轮在窜动到极限时、油勺与托轮座内部相关部位发生摩擦而损坏油勺,造成大的隐患。
安装前要对托轮直径和托轮轴颈进行尺寸测量,以检测其尺寸误差和圆度,应检查轴表面是否进行了磨削加工,托轮瓦是否变形、球面瓦是否渗漏。
福建塔牌集团水泥有限公司一线回转窑1号轮带更换施工方案一、机具施工准备:1、提前制作好顶窑托架2个;2、焊窑搭接板16块,对拉丝杠16(M56X500)根及回定套,斜铁20块;3、千斤顶500T一个,320 T一个,激光经纬仪一台;4、半自动切割机一台,二氧化碳气包焊机一台,交流焊机三台,氧气、乙炔瓶两套;5、手拉葫芦(2T2个、5T2个)4个,焊丝选用JM50-6φ1.2mm大约需用300kg;6、顶窑托架1个;钢材需用:钢板δ20mm,3平米,δ30mm 3平米,12#槽钢10m,20#工字钢20m;二、施工计划:1、停窑前在2#、3#轮带处先淋油,停窑后将窑筒体往窑尾方向顶到极限位置并将液压挡轮卡住;2、窑冷却到允许窑内作业后,将从窑头算起10米内(具体拆砖数量由工艺专业根据窑砖烧损情况确定)的窑砖清理完成,并在筒体节内相应位置焊接米字撑共4处;A:1#、及1#轮带后2米各1处B:需切割筒体的两侧各1处:上述4处米字撑与窑筒体的接触处均应用钢板及斜铁垫实并与窑筒体点焊固定,焊接时应采用先焊在米字撑再焊在筒体上及对角施焊的原则。
米字撑布置图筒体支撑垫板筒体支撑垫板米字撑结构示意图3、 上述工作完成后,在窑尾喂料口上用激光经纬仪进行窑筒体的找正工作,然后在米字撑中心做上标记,把筒体中心控制在2~3mm 之内,做好原始数据记录;4、 在筒体的切割处做一个座标,测量并记录好切割前相关点的位置,在对焊连接时按原位置焊接;轴向高差检测标记水平偏差检测标记5、在筒体未切割前先在筒体上用拉杆(6组)将需切割的前、后二节筒体拉紧,在切割完并用吊车受力后方可入内松开拉杆,同时在1#墩上固定好窑头部分筒体,防止在拉杆松开时该部分筒体滑落;切割位置搭接板轮带搭接板安装6、 根据现场窑筒体的结构特点,在窑头筒体第一节2.805米位置进行切割前的划线及对划线的复核;7、 准备工作做完后,在1号轮带中心往窑尾方向大约1m 处用马鞍托架且用千斤顶保住,且在2#轮带处做个挡轮带支架;轮带固定架轮带窑头方向轮带固定架安装8、 根据筒体主要部件重量、尺寸及现场条件,采用150T 的起重机将开至1#轮带节往窑头方向2.805m 处,根据需切割筒体(2.805米长)部件重量(这节主件重量大约16.8T 左右,窑口护铁约4.8吨 ),采用Φ30.0mm 的钢丝绳进行吊装。
回转窑更换托轮时托轮的调整方法1 概述由于回转圆筒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建材工业、化学工业、有色冶金工业、黑色冶金和耐火材料等工业部门,所以正确的托轮调整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
2 调整托轮的目的(1)维持窑筒体中心线为一直线;(2)使窑体能沿轴线正常往复运动;(3)使各托轮能均衡地承受窑载荷。
3 更换托轮时托轮的调整方法据有关资料记载,窑中心与托轮中心距离发生变化后托轮的调整方法主要是依据公式Δx=0.5Δs进行计算,其中Δs为窑中心与托轮中心距离发生变化后的变化量,Δx为相应的托轮调整水平移动量,如图1所示。
R,R′——窑中心与托轮中心距离(以下简称中心距)发生变化前后轮带的半径;r,r′——中心距发生变化前后托轮的半径;α——中心距发生变化前窑中心垂线与托轮中心和窑中心连线间的夹角于是有a=O1O2=R+rb=O1O=O1O2sinα=asinα当中心距发生变化后,假设a变为a′,b变为b′,则Δs=a-a′=(R+r)-(R′+r′)=Δ(R+r)Δx=b-b′=(a-a′)sinα=Δs sinα(1)对于水泥行业来说,一般回转窑的α为30°所以公式(1)即为:Δx=0.5Δs (2)即调窑规则为:如中心距每减少1mm,须将托轮水平内移0.5mm,如中心距每增加1mm,须将托轮水平外移0.5mm。
但从其公式的推导过程看,它始终没有考虑角度α的变化,也没有考虑托轮在更换时其移动方向是否沿水平方向运动,故而这种调窑方法是不够准确的。
如图2所示,当中心距发生变化时(如轮带直径变化、托轮直径变化、轴径变化、托轮瓦厚度发生变化等)为保证更换零部件后窑中心仍处于原来位置,则需将托轮中心由O1移至O1′,相应地α变为α′,O1O2变为O1′O2,且O1′O2=AO2;Δs=O1O2-O1′O2=O1O2-AO2;Δx=O1O-O1′O。
其中Δs、Δx内容与前面提到的一致。
并设其方向分别与y轴、x轴方向一致时为正值,反之为负。
回转窑西滚圈更换施工方案一、机具施工准备:提前制作好顶窑托架2个;千斤顶100T 4个,氧气、乙炔瓶4套;手拉葫芦8个,顶窑托架1个;钢材详见材料计划。
二、施工计划:1、首先将西侧主框架2层北侧2跨支撑和管道拆除,将窑尾设备移至2层平台西侧,窑尾设备约能移动2m左右,能够空出约1m的移动空间便于吊装作业。
2、停窑前在西滚圈处先淋油,并记录好拆除前窑身的角度、高度。
停窑后将窑筒体往窑尾方向使用4个100T千斤顶在西滚圈西侧(预先已制作好支架)支架将筒体顶起,顶到极限位置后锁紧千斤顶。
千斤顶具体设置位置,共计2个支架,1#支架为重新制作,2#支架在窑尾钢结构框架上加固。
如图1。
将窑尾上方与吊车吊装有干涉部分走道板割除。
在窑尾平台上顺着窑头方向延伸出平台,如图2。
制作移动小车配合移动滚圈。
3、准备工作做完后,采用100T的起重机开至西滚圈处,使用吊带吊住西滚圈,待吊车显示已承重,4套气焊开始切割垫铁,挡板。
切割钱做好标记,为后续安装提供数据。
挡板垫铁割除后,使用倒链配合100吨吊车将滚圈滑出筒体到1#支架前,拆除1#支架上千斤顶待滚圈滑出1#支架外,再将千斤顶顶起,防止由于长时间跨度太大造成筒体变形;继续配合吊车滑动滚圈到2#支架处,方法同前。
滑动到搭设的临时平台处,将移动小车放置在下方,吊车缓慢将滚圈落下,然后调整小车高度,将滚圈顶起,确保在滚圈竖直时与筒体有间隙。
使用倒链拉动滚圈,小车一起连带向前移动。
4、因滚圈由原旧滚圈更换为新的滚圈,为保证滚圈重装后的与垫板的间隙符合技术要求,须对原垫板厚度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垫板间隙。
5、将新滚圈用上述吊装方法吊装就位,滚圈定位后,起重机脱钩后,这时根据之前记录好的数据对筒体找正工作,把垫板塞进后焊上挡铁,挡铁与滚圈的间隙按照甲方技术要求调整。
精心整理
窑三档北侧托轮更换方案
一、更换原因
2012年6月6日因6506故障窑止料,检查发现三档北边托轮面自窑头侧横向开裂长约600mm 、宽约300mm 、开裂深至散热孔,原因可能为托轮存在铸造缝隙,托轮淋水降温,托轮面残余水份与轮带接触时化为高温高压蒸汽。
逐步渗入托轮铸造缝隙引起开裂;另因窑胴体变形,三档轮带1234、5带;在后续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液压顶的压力保持状况,防止出现液压顶压力泄漏而使窑胴体下落。
6、拆除连接螺栓拆除轴承座与底座的连接螺栓并对应位置编号,妥善保管,防止损伤螺栓丝牙;
7、拆卸顶丝及顶丝座,割除托轮底座水槽迎面部分,用12#槽钢和10mm 厚钢板在托轮底座迎面焊接制作宽1米的平台;
8、拉出轴承座与托轮放出托轮润滑油,清理底座积灰及除锈,将两轴承座连同托轮同时匀速拉出,拉至底座边缘;
9、起吊托轮及轴承座拆除托轮轴密封和托轮上盖,拆除淋油盘和油勺,用65吨吊车将托轮及轴承垂直吊出,放至水泥地坪上:
10、清洗用轻柴油将两轴承座内腔及球面瓦清洗干净,并用面粉团粘吸一遍,完毕后用彩条布进行遮盖,彩条布四周应压实,防止灰尘进入;
11
塞入36mm 12吨吊车
15
16、慢转窑,检查油勺与轴承座和淋油盘的间隙并调整,准备调窑工器具和制订《回转窑投料运行保驾方案》,及时对托轮瓦出现的高温现象进行判断和调整,确保回转窑安全、稳定运行。
三、工器具、材料及人员准备
1、工器具、材料准备
2、人员:以神马公司人员为主,每班5人,两班倒,
3、技术负责:徐安庆
4、协调:由生产处当班调度协调。
制造二分厂
二0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回转窑托轮瓦刮研施工组织技术方案更换回转窑托轮瓦刮研施工技术方案1施工组织1.1人员组织a 、工程师: 1人b、专职质检员:1人c、专职安全员:1人d、施工工长:1人e、安装施工小组:1个f、施工人员:12人1.2工器具组织2.1施工程序2.2施工准备工作拆除托轮隔热罩,准备工器具,将施工工器具运至施工现场,并吊装到位。
2.3拆除托轮的附属零部件并顶窑2.3.1拆除托轮的附属零部件拆除托轮的上压盖螺栓及定位销、托轮的端盖、循环冷却水等,并将各零部件放置妥当。
2.3.2顶窑根据支架及500吨千斤顶的高度,在千斤顶上放置厚30mm的钢板,在最上面的钢板上放一层胶皮,以保护轮带。
当各千斤顶顶实后,各控制千斤顶开关的施工人员听从指挥,互相配合,将回转窑慢慢顶起,直至轮带与托轮的间隙为30mm左右时停止,然后根据每个千斤顶顶起的钢板与顶的距离截取直径为40mm圆钢,每个顶上放置4~6个,圆钢均布,以防止千斤顶泄压。
2.4抽出托轮球面瓦、衬瓦,同时研轴。
2.4.1抽出托轮球面瓦、衬瓦将托轮的上盖吊出并放置好,拆除油勺,洒槽,用托轮轴专用工具将轴顶起,抽出衬瓦及球面瓦,并放置在支架上。
安排施工人员清洗油勺、洒油盘、托轮球面瓦座、球面瓦、衬瓦。
2.4.2研轴首先用材油将托轮轴擦洗干净,然后用油石研磨托轮轴,研磨过程中不断蘸取材油,直至用手摸轴的表面时滑腻、无槽痕,并经过甲方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用砂纸拉轴,最后通过甲方验收合格为止。
2.5衬瓦及托轮球面瓦的刮研2.5.1回转窑托轮球面瓦、衬瓦的刮研2.5.1.1刮研目的是使两配合零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良好的接触。
首先刮研托轮球面瓦与轴承座的配合面,然后依次刮研球面瓦和衬瓦,衬瓦与托轮轴颈的配合面。
2.5.1.2刮研要求2.5.1.2.1衬瓦与轴颈的接触角为30o(2#墩轴颈直径为710mm,2#墩弧长约为186mm,3#墩轴颈直径为630mm,3#墩弧长约为165mm),每10mmX10mm上的接触点不少于2个点;2.5.1.2.2 2#墩衬瓦侧间隙分5个阶段:塞尺0.70mm塞入150mm,0.50mm塞入200mm,0.4mm塞入250mm,0.30mm塞入310mm,0.10mm塞入390mm,留有74mm作为平滑过渡段;2.5.1.2.3 3#墩衬瓦侧间隙分4个阶段:塞尺0.65mm塞入150mm,0.45mm塞入200mm,0.25mm塞入280mm, 0.10mm 塞入350mm,留有62mm作为平滑过渡段;2.5.1.2.4 球面瓦球面应配合轴承底座进行刮研,球面接触要求:轴向为整个球面宽度的2/3,径向接触角为60o,每25mmX25mm 上的接触点不少于1~2个点,允许边缘50mm 左右的圆环地带有0.1mm的间隙;2.5.1.2.5 2#墩衬瓦与球面瓦接触角110o(瓦的厚度为22mm,接触弧长约为:723mm); 3#墩衬瓦与球面瓦接触角110o(瓦的厚度为22mm,接触弧长约为:647 mm)球面瓦与衬瓦背的配合面刮研后,每25mmX25mm上的接触点不少于3个点;衬瓦端面与止退端面接触研点均匀。
回转窑托轮轴瓦密封的更换技巧
栾江涛;李开世;黄文权
【期刊名称】《水泥》
【年(卷),期】2011()2
【摘要】密封圈的更换就是将其切开后套装在轴上,但如何做到更换容易且更换后效果好,本文以南阳卧龙中联水泥有限公司Φ4.3m×66m回转窑托轮轴瓦密封的更换为例介绍两个技巧。
【总页数】1页(P60-60)
【作者】栾江涛;李开世;黄文权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2.622
【相关文献】
1.关于回转窑托轮冷却及轴瓦密封的探讨
2.回转窑轮带垫板更换时间隙的确定及更换垫板后托轮的调整
3.回转窑托轮轴瓦高温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