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778.19 KB
- 文档页数:8
信息学院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公共课)第一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022思想道德修养 2 2 考查10640433英语选修 2 2 考查10420874一元微积分 4 4 考试10420684几何与代数(1) 4 4 考试20240013 离散数学(1) 3 3 考试20230093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3 3 考试30250023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3 3 考试30240233 程序设计基础 3 3 考试四选一34100063程序设计基础 3 3 考试30210041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1 1 考查春季学期00501622 毛泽东思想概论 3 2 考试10640443英语选修 2 2 考查10420884多元微积分 4 4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20692几何与代数(2) 2 2 考试几何与代数(1) 二选一10420913几何与代数(2) 3 3 考试几何与代数(1)10430484大学物理B(1) 4 4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30344大学物理(1)(英) 4 4 考试一元微积分三选一10430525大学物理A(1) 5 5 考试一元微积分20220214电路原理 4 4 考试20220221电路原理实验 1 1 考查第二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420753 高等微积分 2 2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 2 考试一元微积分二选一复变函数 3 3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30535 大学物理A(2) 5 5 考试大学物理A(2)20250093 电子技术基础 3 3 考试电路原理二选一30230563 数字逻辑电路 3 3 考试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2 2 考查跨学期课,本学期完成1学分10420262 数理方程引论 2 2 考查不修该课程20130342 工程图学基础 2 2 考试春季学期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 3 考试二选一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 3 考试数字逻辑电路 3 3 考试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系列实验2 2 考查跨学期课,本学期完成1学分30230104 信号与系统 4 4 考试微积分电路复二选一40250144 信号与系统分析 4 4 考试变几何与代数40240013 系统分析与控制 3 3 考试微积分电路复二选一40250074 自动控制理论(1) 4 4 考试变几何与代数3025 数据结构 3 3 考试四选一34100044 数据结构与算法 4 4 考试微电子学导论 3 3 考试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3 3 考试三选一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3 3 考试物理、生物类课程≥2 220240023 离散数学(2)(选)3 3 考试夏季学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3 3 考查电子技术基础Java语言(选) 2 2 考查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二选一语言(选) 2 2 考查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第三学年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3 考试40240354 计算机组成原理 4 4 考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0240432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2 2 考试3024 信号处理原理 4 4 考试微积分电路复变几何与代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3学分30240262 数据库系统原理 2 2 考试数据结构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 2 2 考试离散数学30240222 VLSI设计导论 2 2 考查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 2 2 考查40240642 现代控制技术 2 2 考查自动控制理论(1) 春季学期1061005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2 考试30240243 操作系统 3 3 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144 编译原理 3 3 考试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0240433 计算机系统结构 3 3 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20240433 数值分析(选)或同组其它数学类课3 3 考试微积分、线性代数体育专项(2)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3学分40240412 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 2 2 考查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 2 考查40240452 模式识别 2 2 考查概率与统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 2 2 考试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 3 3 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2 2 考查数据结构30230313 通信电路 3 3 考试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30240163 软件工程 3 3 考试数据结构第四学年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40243 计算机网络 3 3 考试必修操作系统30210033 通信原理 3 3 考试必修二选一30230343 现代通信原理 3 3 考试必修通信电路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 1 1B34:专业专题训练≥4≥4体育专项(3)人文选修课≥6≥6见全校性选修课选课手册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4学分30240192 高性能计算导论 2 2 考查﹡模式识别基础 2 2 考查40240062 数字图像处理 2 2 考查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 2 考查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3 3 考试40240372 信息检索 2 2 考查数据结构40240402 虚拟现实 2 2 考查40240492 数据挖掘 2 2 考试40240502 软件开发方法 2 2 考试嵌入式系统 3 3 考试操作系统合计≥21≥21春季学期综合论文训练10 15周必修体育专项(4) 选修注:带*者为院平台课,可在信息学院范围内选修不低于所列学分的同类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6 门,17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40240433计算机系统结构3(春) 操作系统30240243操作系统3(春)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40240144编译原理4(春) 数据结构40240243计算机网络3(秋) 操作系统4024043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秋) 离散数学(1)2024010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限选课不少于11学分,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3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40240412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2数字逻辑电路30240222VLSI设计导论2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30240192 高性能计算导论2(英语讲课)计算机系统结构30240262 数据库系统原理2数据结构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开发方法2C++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30240134 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 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2几何与代数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40240402 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 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 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 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 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题训练不少于5学分,其中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为必选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1(秋)操作系统专题训练2(秋)编译原理专题训练2(秋)数据库专题训练2(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选课程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30240134 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 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2几何与代数40240402 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 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 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 V 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 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普博研究生培养方案[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适用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2本方案适用于以下二级学科(方向):1、计算机系统结构网格与高性能计算CPU 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可信计算与系统性能评价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理论数据工程及知识工程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及CAD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与VLSI设计自动化软件理论与系统量子计算及量子网络理论计算机科学3、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及机器人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计算机视觉与媒体信息处理二、培养目标与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本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较好地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1-2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有关研究方向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式1. 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必要时可由导师提名,经学位分委员会批准,聘请一名副导师。
也可由导师组织指导小组,报系备案。
副导师必须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职称,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
2. 跨一级学科(或交叉领域)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并由学位分委员会审批。
3. 建立规范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制度,按期检查培养环节的完成情况。
4. 导师应有适于培养博士生的研究课题和充足的研究经费。
导师(副导师或指导小组)应与博士生定期交流,关心博士生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促进博士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培养环节与学位要求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信息学院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公共课)第一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610022思想道德修养 2 2 考查10640433英语选修 2 2 考查10420874一元微积分 4 4 考试10420684几何与代数(1) 4 4 考试20240013 离散数学(1) 3 3 考试20230093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3 3 考试30250023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3 3 考试30240233 程序设计基础 3 3 考试四选一34100063程序设计基础 3 3 考试30210041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1 1 考查春季学期00501622 毛泽东思想概论 3 2 考试10640443英语选修 2 2 考查10420884多元微积分 4 4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20692几何与代数(2) 2 2 考试几何与代数(1) 二选一10420913几何与代数(2) 3 3 考试几何与代数(1)10430484大学物理B(1) 4 4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30344大学物理(1)(英) 4 4 考试一元微积分三选一10430525大学物理A(1) 5 5 考试一元微积分20220214电路原理 4 4 考试20220221电路原理实验 1 1 考查第二学年秋季学期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10420753 高等微积分 2 2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20252 复变函数引论 2 2 考试一元微积分二选一复变函数 3 3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30535 大学物理A(2) 5 5 考试大学物理A(2)20250093 电子技术基础 3 3 考试电路原理二选一30230563 数字逻辑电路 3 3 考试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2 2 考查跨学期课,本学期完成1学分10420262 数理方程引论 2 2 考查不修该课程20130342 工程图学基础 2 2 考试春季学期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 3 考试二选一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 3 考试数字逻辑电路 3 3 考试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系列实验2 2 考查跨学期课,本学期完成1学分30230104 信号与系统 4 4 考试微积分电路复二选一40250144 信号与系统分析 4 4 考试变几何与代数40240013 系统分析与控制 3 3 考试微积分电路复二选一40250074 自动控制理论(1) 4 4 考试变几何与代数3025 数据结构 3 3 考试四选一34100044 数据结构与算法 4 4 考试微电子学导论 3 3 考试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3 3 考试三选一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3 3 考试物理、生物类课程≥2 220240023 离散数学(2)(选)3 3 考试夏季学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3 3 考查电子技术基础Java语言(选) 2 2 考查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二选一语言(选) 2 2 考查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第三学年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3 考试40240354 计算机组成原理 4 4 考试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0240432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2 2 考试3024 信号处理原理 4 4 考试微积分电路复变几何与代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3学分30240262 数据库系统原理 2 2 考试数据结构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 2 2 考试离散数学30240222 VLSI设计导论 2 2 考查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 2 2 考查40240642 现代控制技术 2 2 考查自动控制理论(1) 春季学期1061005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2 考试30240243 操作系统 3 3 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144 编译原理 3 3 考试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0240433 计算机系统结构 3 3 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20240433 数值分析(选)或同组其它数学类课3 3 考试微积分、线性代数体育专项(2)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3学分40240412 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 2 2 考查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 2 考查40240452 模式识别 2 2 考查概率与统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 2 2 考试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 3 3 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2 2 考查数据结构30230313 通信电路 3 3 考试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30240163 软件工程 3 3 考试数据结构第四学年课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考试或考查说明及主要先修课40240243 计算机网络 3 3 考试必修操作系统30210033 通信原理 3 3 考试必修二选一30230343 现代通信原理 3 3 考试必修通信电路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 1 1B34:专业专题训练≥4≥4体育专项(3)人文选修课≥6≥6见全校性选修课选课手册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4学分30240192 高性能计算导论 2 2 考查﹡模式识别基础 2 2 考查40240062 数字图像处理 2 2 考查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 2 考查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3 3 考试40240372 信息检索 2 2 考查数据结构40240402 虚拟现实 2 2 考查40240492 数据挖掘 2 2 考试40240502 软件开发方法 2 2 考试嵌入式系统 3 3 考试操作系统合计≥21≥21春季学期综合论文训练10 15周必修体育专项(4) 选修注:带*者为院平台课,可在信息学院范围内选修不低于所列学分的同类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6 门,17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40240433计算机系统结构3(春) 操作系统30240243操作系统3(春)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40240144编译原理4(春) 数据结构40240243计算机网络3(秋) 操作系统4024043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秋) 离散数学(1)2024010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限选课不少于11学分,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3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40240412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2数字逻辑电路30240222VLSI设计导论2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30240192 高性能计算导论2(英语讲课)计算机系统结构30240262 数据库系统原理2数据结构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开发方法2C++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30240134 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 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2几何与代数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40240402 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 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 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 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 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题训练不少于5学分,其中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为必选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1(秋)操作系统专题训练2(秋)编译原理专题训练2(秋)数据库专题训练2(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选课程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30240134 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 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2几何与代数40240402 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 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 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 V 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 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变得日益重要。
这个领域无疑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快速发展的领域。
人才培养方案不仅需要关注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
接下来,我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度和广度。
1. 前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根据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系统设计和实施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这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的教学。
通过扎实的基础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一些创新课程,如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新的领域。
实践环节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和参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国际化竞争力的培养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通过增加国际课程、引进外国名师、组织海外交流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5. 个人观点和总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全面、深化和创新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化竞争力,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全面发展个性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清华大学王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一、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介绍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下简称计算机系)成立于1958年。
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发展成为我国计算机学科领域内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的计算机系,在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6年,计算机系在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持的全国计算机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在国内首批获得按一级学科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资格;2002年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计算机系在总共4个分项指标中,3项(学术队伍、人才培养、学术声誉)在全国排名第一。
2006年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以总分满分100分的成绩排名第一。
目前本系拥有一支从事计算机研究与教育、具备良好素质的师资队伍。
全系共有教师110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2名,教授41名,副教授3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9名。
本科生在校人数689名(含留学生),博士研究生475名;硕士研究生463名;工程硕士生302名,博士后50多名。
每年进入本系的各省市高考状元每年进入本系的各省市高考状元每年进入本系的各省市高考状元每年进入本系的各省市高考状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计算机系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属全国首批国家重属全国首批国家重属全国首批国家重属全国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点一级学科点一级学科点一级学科。
该一级学科下包含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二级学科。
计算机系这三个二级学科同样全部为全国重点二级学科,是全国少数拥有全部重点二级学科单位之一。
同时,计算机系还是“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三次评估均为优秀,两次荣获集体“金牛奖”。
计算机系包含了国内计算机专业最全的学科方向,设有网格与高性能计算、CPU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系统性能评价、理论计算机科学、数据工程及知识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与VLSI设计自动化、软件理论与系统、生物计算及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及机器人、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技术、CAD技术、计算机视觉、媒体信息处理等研究方向。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全球顶尖的计算机专业之一,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计算机人才。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通过开展系统化的教育、科研和实践活动,以及与国内外优秀学府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培养与就业支持,助力其在计算机领域取得成功。
一、培养目标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计算机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开发和设计计算机系统的能力;2. 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工作;3.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进行软件开发,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中开展工作;5.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
二、课程设置清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等。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各类选修课程,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实践教学清华计算机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项目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参与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实践各种计算机技术,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科研和创新清华计算机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与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可参加学术论文撰写、科研项目设计等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校还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科研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拓展学术圈。
五、就业支持清华计算机专业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支持,助力他们顺利就业。
学校会组织各类招聘会和就业培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用人需求,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表信息学院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公共课)第二学年秋季学期春季学期(选)夏季学期第三学年秋季学期春季学期第四学年秋季学期春季学期注:带*者为院平台课,可在信息学院范围内选修不低于所列学分的同类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6 门,17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40240433计算机系统结构3(春) 操作系统30240243操作系统3(春)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40240144编译原理4(春) 数据结构40240243计算机网络3(秋) 操作系统4024043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秋) 离散数学(1)2024010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限选课不少于11学分,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先修要求课号课程名学分30240253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3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40240412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2数字逻辑电路30240222 VLSI设计导论2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号课程名学先修要求分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30240192 高性能计算导论2(英语讲课)计算机系统结构30240262 数据库系统原理2数据结构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开发方法2C++ 数据结构软件工程30240134 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不少于2学分先修要求课号课程名学分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 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2信号处理原理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2几何与代数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40240402 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 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 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 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题训练不少于5学分,其中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为必选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1(秋)操作系统专题训练2(秋)编译原理专题训练2(秋)数据库专题训练2(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任选课程课号课程名学分先修要求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初等数论及其应用2离散数学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2计算机组成原理30240134 软件工程3C++数据结构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离散数学40240452 模式识别2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人工智能导论40240062 数字图象处理2概率与统计程序设计基础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2信号处理原理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数据结构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2几何与代数40240402 虚拟现实2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62 现代控制技术2系统分析与控制40240372 信息检索2数据结构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40240492 数据挖掘2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基本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地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本专业是软硬兼顾,略偏重于软件的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能力;4.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6.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8.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C与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编译原理。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践、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为20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26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2学分)44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面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计算机软件等五个专业,从2003级开始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构建具有各专业共性基础的学院平台课程体系以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以及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增强基础、选择专业的机制,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从2011级开始,信息学院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将学科交叉范围扩大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选课机制和更加宽广的专业空间;并将继续深入研究和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科学技术专业人才。
信息学院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提倡学生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努力创造、追求卓越,并提供一种基础和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基本要求信息学院各专业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
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通信及系统和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微波及电磁技术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新型电子材料、器件和系统,包括信息光电子和光子器件、微纳电子器件、微光机电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系统芯片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