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培养方案一
- 格式:doc
- 大小:30.04 KB
- 文档页数:7
2.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
(1)必修课:
10420095 微积分(1)
10420115 微积分(2)
10420213 几何与代数(1)
10420223 几何与代数(2)
(2)选修课:
从以下2门课中至少选1门,建议学生均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值分析
其他可从学校开设的理科类自然科学基础课中任选。
3.专业相关课程
(1)专业基础课:
软件基础类课程:
离散数学(1)
离散数学(2)
计算机系统结构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JA V A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
操作系统
编译原理
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原理
(2)专业选修课:
软件类课程: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算法复杂性分析
并行算法
高性能计算导论
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
LINUX程序设计环境
分布式系统
数据库设计与开发技术
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
软件工程工具及其应用软件开发案例分析
应用类课程:
WEB程序设计INTERNET技术及其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人机交互技术
计算机图形学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人工智能导论
虚拟现实
模式识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普博研究生培养方案[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适用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2本方案适用于以下二级学科(方向):1、计算机系统结构网格与高性能计算CPU 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可信计算与系统性能评价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理论数据工程及知识工程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及CAD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与VLSI设计自动化软件理论与系统量子计算及量子网络理论计算机科学3、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及机器人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计算机视觉与媒体信息处理二、培养目标与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本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较好地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1-2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有关研究方向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式1. 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必要时可由导师提名,经学位分委员会批准,聘请一名副导师。
也可由导师组织指导小组,报系备案。
副导师必须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职称,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
2. 跨一级学科(或交叉领域)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并由学位分委员会审批。
3. 建立规范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制度,按期检查培养环节的完成情况。
4. 导师应有适于培养博士生的研究课题和充足的研究经费。
导师(副导师或指导小组)应与博士生定期交流,关心博士生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促进博士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培养环节与学位要求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清华姚班培养方案清华姚班是清华大学推出的一项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
本文将详细介绍清华姚班的培养方案,包括招生要求、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等内容。
一、招生要求:1.1 学术要求: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好的计算机编程能力。
1.2 学科竞赛成绩:考生需要在相关学科竞赛(如NOI、ACM等)中表现出色。
1.3 选拔考试:考生需要通过清华姚班提供的选拔考试,包括数学、计算机等多个科目。
二、课程设置:2.1 基础课程:清华姚班将为学生提供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分析、离散数学、概率论、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2.2 专业课程:清华姚班将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
2.3 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一些选修课程,如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网络安全等。
三、培养目标:3.1 知识与技能:清华姚班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开发、系统设计等方面。
3.2 创新与实践:清华姚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业实践等活动,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团队合作与领导力:清华姚班鼓励学生参与团队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提升工作协作能力。
四、评价标准:4.1 学术表现:学生的学术表现将成为评价标准之一,包括学习成绩、科研项目参与情况、学术论文发表等。
4.2 创新成果:学生创新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也是评价标准之一,包括科研项目成果、发明专利等。
4.3 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也会被考虑,包括实习实训、参与创业项目等。
4.4 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评价标准之一,包括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等。
清华姚班培养方案通过招生要求、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设计,旨在培养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摘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技术学科,它贯穿于社会信
息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在不断走向深入中。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
特殊性,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背景,论述了加强师资和就业培养,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的科研研究,以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
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资培养;就业培养;教学方法;科研
研究
Abstract
一、师资培养
1、招聘和培养高水平师资力量。
积极引进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具
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优秀师资力量,既让师资团队素质更优,也能满足企业
实习和毕业实践的需求。
2、定期举办专业讲座,邀请行业大咖或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讲,为本专业的师资培养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野,也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3、强化继续教育,不断更新教师学术视野,增强教师专业能力和教
学水平。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全球顶尖的计算机专业之一,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计算机人才。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通过开展系统化的教育、科研和实践活动,以及与国内外优秀学府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培养与就业支持,助力其在计算机领域取得成功。
一、培养目标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计算机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开发和设计计算机系统的能力;2. 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工作;3.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编程语言进行软件开发,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中开展工作;5.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
二、课程设置清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主要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等。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各类选修课程,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实践教学清华计算机专业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项目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参与学校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实践各种计算机技术,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科研和创新清华计算机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与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可参加学术论文撰写、科研项目设计等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校还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科研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拓展学术圈。
五、就业支持清华计算机专业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支持,助力他们顺利就业。
学校会组织各类招聘会和就业培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用人需求,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基本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地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本专业是软硬兼顾,略偏重于软件的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基本能力;4.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6.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8.具有工程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C与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编译原理。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程序设计语言编程实践、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微型计算机技术课程设计、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应获得最低总学分为20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26学分,实践教学35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2学分)44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本科培养方案面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计算机软件等五个专业,从2003级开始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构建具有各专业共性基础的学院平台课程体系以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以及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增强基础、选择专业的机制,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从2011级开始,信息学院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将学科交叉范围扩大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选课机制和更加宽广的专业空间;并将继续深入研究和不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更好地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信息科学技术专业人才。
信息学院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提倡学生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努力创造、追求卓越,并提供一种基础和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基本要求信息学院各专业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
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通信及系统和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微波及电磁技术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新型电子材料、器件和系统,包括信息光电子和光子器件、微纳电子器件、微光机电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系统芯片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清华大学作为我国顶尖的高等学府,其计算机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计算机人才。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帮助您了解这一领域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
一、培养目标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以下素质的人才:1.扎实的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和宽广的技术视野;2.较强的独立研究、创新能力和实际工程能力;3.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4.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5.具备国际视野,能适应全球化竞争与合作。
二、课程设置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基础阶段:主要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核心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阶段: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以下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软件工程:学习软件开发方法、项目管理、软件测试等知识;- 网络安全:学习网络安全原理、加密技术、入侵检测等知识;- 人工智能:学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知识;- 数据科学:学习大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知识。
3.实践阶段:学生将参与实验室项目、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锻炼实际工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国际交流:学生有机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海外实习等,拓宽国际视野。
三、创新与研究清华计算机专业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与研究,提供以下支持:1.丰富的实验室资源:学生可根据兴趣加入相关实验室,参与前沿课题研究;2.科研项目:学生可申请学校和国家的科研项目,获得科研经费支持;3.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促进学生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4.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计算机竞赛,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就业与发展清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优势:1.广阔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国内外知名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领域从事研发、教学、管理等工作;2.优秀的校友资源:清华计算机专业校友遍布全球,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3.继续深造:毕业生可申请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提升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
清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计算机专业学院之一,以其优秀的师资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吸引着无数计算机领域的人才前来学习。
为了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制定了一份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
在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首先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
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而计算机基础知识则是学生进入更高级别的计算机课程的前提。
学院会为学生设置多门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的课程,确保他们在这方面有扎实的掌握。
除了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外,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强的学科,学生需要不断地动手实践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技能。
学院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室资源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和能力来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
在实际工作中,团队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学院会为学生提供创新比赛和团队项目等机会,帮助他们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未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他们需要不仅仅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院会为学生设置相关的人文社科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一个全面而严谨的计划,旨在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综合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通过实践、创新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质,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
相信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下,学生一定能够成为国际竞争力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以下简称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通过对计算机核心专业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培养计算机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较为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较为系统、深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计算机专业培养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构建具有专业共性基础的大类课程体系以及具有一定特长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以及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为学生提供增强基础、选择专业的机制,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计算机专业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提倡学生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能,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努力创造、追求卓越,并提供一种基础和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远大的科学抱负和人生理想,同时具有为实现这种抱负和理想而脚踏实地不懈奋斗的精神、自信心和能力,培养一批有潜力发展成为能够引领计算机学界潮流的“学术大师”或在业界叱咤风云的“兴业之士”的高水平毕业生。
二、培养成效计算机系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培养方案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第一学年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学分周学时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查33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12090043秋季学期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考核方式周学时学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1) 2 1 10720011 考查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考查10610183 2考查英语(1)10640532 2 24 考试一元微积分10420874 44 考试4 几何与代数10420904 (1)考试工程图学基础2 20130412 2 1 2选 3 20240023 3 考试离散数学(2)考试 3 选1门,详见附录3 2程序设计课组30210041 1 1 考查信息科学技术概论≥11文化素质选修课合计≥21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离散数学(2)”,其他专业必修“工程图学基础”。
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考查2 (2)1 10720021 体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 考试10610193 2英语(2)2 10640682 2 考查先修一元微积分4 考试多元微积分10420884 42 几何与代数10421002 (2) 考试2考试 4 大学物理课组1 先修一元微积分44 20220214 电路原理考试41 20220221 电路原理实验考查1≥合计21夏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考查2周21510192 2电子工艺实习(集中)周2 程序训练课组3 考查4合计:第二学年秋季学期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考核方式周学时1 考查10720031 2 体育(3)4 考试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06102042 高等微积分10420892 B 考试22 10420252 考试复变函数引论 22选1,一元微积分 3 复分析考试30420083 3见附录大学物理课组2 24 考试42 考查2 10430782 物理实验A(1) 2选1,大学物理1 1 考查10430801 物理实验B(1)3 考试 3 电子基础课组12门,详见附录选1 考试电子基础课组23 3考查电子技术实验21550012 2 2≥文化素质选修课1 210420262 考查数理方程引论2 21 离散数学(1) 20240013 选3 考试3 3 4强化英语(1)141000822考查合计:≥21,”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离散数学(1)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说明及主要先修课体育(4) 1 考查10720041 23 10420243 3 考试随机数学方法1 2选3 10420803 考试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 考查1 物理实验B(2) 10430811 ),大学物理(2选12 10430792 2 2 物理实验A(2) 考查3 ≥3 ≥考试电子基础课组12 选1门,详见附录3 考试电子基础课组2 321550012 考查2 2 电子技术实验1 1 ≥文化素质选修课11 10 ≥合计:≥以上全院统一,以下跨组选2-3门,详见附录2及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考试信号课组 4 4考试≥3 计算机原理课组 3 ≥考试≥数据结构课组 3 3 ≥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2 2 ≥合计:≥20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二学年)补充说明春季学期(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考核方式周学时学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数据结构课组4 423门详见附录跨组选考试控制课组≥3 ≥3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2 21 1 ≥文化素质选修课10合计:≥)补充说明夏季学期(学分周学时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考核方式课程编号课程名称3 考查3 2024010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0240332 Java程序设计与训练22考查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周学时学分考核方式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考查(1) 10720110 体育专项24 4 考试信号处理原理30240614 2选1 考试4 30240374 理论计算机科学(2) 4考试先修数字逻辑见附录2 4 计算机原理课组4考试先修离散数学40240432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2 2考试先修数据结构2 编译原理30240382 2考试2 30240042 人工智能导论2 先修离散数学≥4 4 文化素质选修课2 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学分考试2 2 先修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概论30240262考试30240312 人工神经网络先修离散数学2 2考查设计导论VLSI30240222 先修数字逻辑电路2 2考查2 网络编程与计算技术40240602 2考查2 30240292 人机交互理论与技术2考查2 现代控制技术40240642 2考查2 高性能技术导论30240192 220≥合计:注:理论计算机学(2)的学分可以替代信号处理原理学分4 --第三学年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4 3 10610224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查2 10720120 体育专项(2)考试先修微积分、线性代数20240433 数值分析3 3或选同组其它数学类课考试3 先修计算机组成原理30240243 操作系统3考试40240513 计算机网络原理3 先修数据结构3考试先修计算机组成原理40240433 计算机系统结构3 3≥1 文化素质选修课≥1学分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3考查2 先修数字逻辑40240412 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2 考查4024039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先修信号处理22考查先修概率与统计40240452 模式识别2 2考试 2 2 初等数论40240082考试3 30240253 微计算机技术3 先修组成原理、汇编考查先修数据结构40240422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2 2考试3 3 先修数据结构30240163 软件工程考查数字图象处理40240062 2 2考查2 2 40240492 数据挖掘考查40240532 机器学习概论2 2考查2 40240692 存储技术基础2考查40240683 2 密码学及安全计算2考查1 40240751 计算机软件前沿技术1考查2 2 搜索引擎技术基础40240762合计:20≥夏季学期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周学时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考查专业实践5 5周5合计:第四学年秋季学期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试2 2 先修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40240552考查1 40240641 计算机网络专题训练1:专业专题训练B34 3 3 ≥≥考试3 通信原理课组3 先修通信电路考查(3) 体育专项10720130 2文化素质选修课≥4 ≥46以下专业方向课选修不少于学分5 --40240362 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2 2 考查考查2 2 40240472 计算机实时图形和动画技术考查40240372 信息检索2 2 先修数据结构考查系统仿真与虚拟现实2 2 40240402考查40240502 软件开发方法2 2考查2 40240572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2考查2 2 40240562 微处理器设计考查网格计算1 1考查1 40240631 媒体计算1考查1 1 40240651 高性能计算前沿技术考查网络安全与隐私原理40240812 2 216≥合计:春季学期考核方式周学时学分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考查10720140 体育专项(4) 218周考查40240340 综合论文训练1515合计:自动化专业第二学年)春季学期补充(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计算机原理课组4 4 考试2 3门,见附录跨组选≥≥数据结构课组3 3 考试2 2 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组≥≥考试≥文化素质选修课1 考查≥10合计:)(夏季学期补充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课程编号课程名称21550033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3 3 考查1 考查1 计算机原理实验40250521考查221510082金工实习2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编号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周学时课程名称学分先修微积分考试 3 3 40250443 数值分析与算法2 见附录考试4 信号课组42考试4 4 控制课组见附录2电力电子技术基础30250212先修电路原理、模电2考查 6 --先修计算机原理考试计算机网络与应用3 3 30250093考查文化素质选修课≥≥4 410720110 考查(1) 2 体育专项合计:20≥春季学期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周学时考核方式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4 3 考试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先修几何与代数3 3 120250013运筹学考试(1) 先修自动控制理论考试3 3 40250683 自动控制理论(2)自控理论 2 2 先修模电数电、40250762 检测原理考试考试4 4 40250774 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1选先修自动控制理论2 4 4 考试40250754 过程控制过控,先修自控运控1 专题实验≥1 /考查组专业限选课B4 不含控制专题实验学分考查 2 ≥2 ≥2 ≥考查组专业任选课C ≥22 (2) 10720120 体育专项考查21≥合计:第三学年夏季学期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周学时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号考查周40250745 专业实践5 55合计: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学分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周学时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考核方式数据结构C语言人工智能导论40250182 先修考试2 2先修微积分、随机数学3 30250143 应用随机过程3 考试过控先修自控、运控考查专题实验 1 1 ≥/学分5 组专业限选课B4 ≥≥5 毕业前实验类≥2考查C ≥2 考查组专业任选课2 ≥≥5≥文化素质选修课5考查 7 --10720130 体育专项(3) 2 考查选修考查通信原理课组3 3≥18合计:春季学期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考查2 10720140 (4) 体育专项18综合论文训练周15考查4025065015合计: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