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经典赏析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5
《戏剧艺术欣赏》教学大纲1、戏剧艺术是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通识教育课程。
本课程意在对大学各专业的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素质教育。
2、使学生了解戏剧艺术的基本理论与知识;3、使学生掌握欣赏戏剧艺术的途径和方法,了解各类戏剧作品的不同特点与艺术规律;4、培养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兴趣,提高欣赏戏剧艺术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说明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第一讲戏剧艺术的魅力本章教学目的:了解戏剧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认识戏剧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本章主要内容:1、戏剧的历史与现状2、戏剧是什么?3、戏剧的魅力何在?本章重点、难点: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戏剧艺术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1、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Edwin Wilson, Alvin Goldfarb: Theater: The lively Art, McGraw-Hill College, 1999.思考题:1、戏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为什么说戏剧是“活的艺术”?3、戏剧的魅力何在?第二讲戏剧五要素本章教学目的:了解戏剧五要素及其在戏剧艺术中各自的独特作用与地位。
本章主要内容:1、戏剧theatre与戏剧drama2、、戏剧、话剧和戏曲3、戏剧学学科的演进4、戏剧与影视5、戏剧五要素剧本、导演、演员、剧场、观众本章重点、难点:戏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戏剧五要素各自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波兰]耶日·格洛托夫斯基:《迈向质朴戏剧》(魏时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思考题:1、辨析戏剧theatre与戏剧drama。
2、如何理解剧本乃“一剧之本”?。
3、如何评价格洛托夫斯基《迈向质朴戏剧》所表达的戏剧观?第三讲悲剧本章教学目的:了解戏剧的三大体裁(悲剧、喜剧、正剧)及其发展源流;了解悲剧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
本章主要内容:1、三大戏剧体裁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2、悲剧的基本特征3、悲剧的分类英雄人物的悲剧、平凡人物的悲剧、过失人物的悲剧本章重点、难点:悲剧的基本特征;悲剧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引言戏剧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戏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以指导教师在戏剧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和实施步骤。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意思维。
2. 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和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演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戏剧基础知识的学习1.1 剧种分类和基本特点的介绍1.2 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认识与使用1.3 角色形象塑造与表演技巧的训练2. 戏剧创作与表演2.1 剧本创作与改编技巧的培养2.2 角色扮演与表演技巧的训练2.3 舞台动作与台词表演的有机结合3. 戏剧欣赏与评析3.1 名剧选段的观摩和讲解3.2 剧目解读和评价的能力培养3.3 舞台演出的参观与体验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结合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视听资料的使用,丰富教学手段,提供直观感受。
五、教学步骤1. 熟悉戏剧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讲解和学习。
2. 进行角色形象塑造与表演技巧的实践训练。
3. 进行剧本创作与角色扮演的实际操作。
4. 观摩名剧选段,讲解剧目解读和评价。
5. 制定演出计划,进行舞台演出的实际表演。
6. 总结与评价,梳理学生在戏剧教学中的收获与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的表演和创作作品。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3. 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评价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影音资料。
2. 戏剧教材和文学著作。
3. 舞台剧演出票务资源。
八、教学安排1. 每周三课时,共计36周。
2. 每学期安排1-2次舞台演出参观。
九、总结戏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意思维,提升艺术鉴赏和表演技巧,并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按照本文档提供的步骤和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戏剧教学,帮助学生在戏剧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戏剧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戏剧鉴赏英文名称:Drama Appreciation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程课程性质:选修课课程编码:0504330195学分:2总学时:32。
其中:讲授32学时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先修课程与知识储备:无后继课程:无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戏剧综合课程,从戏剧理论、剧种声乐、戏剧特点等方面进行一般性介绍,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戏剧素养,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编辑、制作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音乐材料打下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配合戏剧表演活动,也包括欣赏戏剧电影、戏剧歌曲竞赛等等。
三、教学目标1.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戏剧,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不同历史时期戏剧的风格流派、艺术成就及其发展变化,了解戏剧的功能及戏剧与人、戏剧与社会的关系。
2. 课程教学总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戏剧语言、掌握戏剧的基本规律。
3. 课程目标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艺术设计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扎实的艺术设计基础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数字媒体艺术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
4. 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关系表1 毕业要求—课程目标关系表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内容、建议学时以及知识单元与课程目标支撑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五、教学方法及要求使用音像与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采取文、图、声、像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和增加学生们的视野与信息量。
从音像资料视听切入,提倡聆听、欣赏大量各类作品,结合基本的概念、类型,以检测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思维能力。
使用戏剧数据库进行辅助教学。
提供大量作品和相关资料,强化形象记忆戏剧的能力。
六、重点与难点重点:戏剧语言的基本规律;人声的分类;乐器的分类及功能;戏剧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及功能。
难点:中外戏剧的区别;音色与形象的对应关系。
七、学习要求课堂讲授,辅之以多媒体课件,优秀选段案例分析,利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开放式教学。
《电视节目类型综合实践》(2)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英文名称:·授课对象:传媒学院编导、新闻、播主、摄像、电制、多媒体专业·开课学期:4·学分/学时:4/72·先修课程:《电视节目类型综合实践》(1)、策划学·教学方式:实训、观摩、讲授相结合。
·考核方式:总评实训作品成绩。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传媒各专业综合业务的实作训练,通过本课程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剧情短片的创作过程与技巧,掌握电视新闻栏目的工作流程,掌握电视新闻栏目的采编制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掌握电视栏目策划的技能;2、熟练掌握各种栏目的拍摄方法和剪辑方式;3、掌握深度访谈栏目的采编技能。
4、掌握大型活动现场转播的机位布置、拍摄技巧、导播。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讲:电视新闻栏目实作(8学时)重点内容:第一节消息报道实作第二节审片第二讲:欧美电视节目类型分析(8学时)第三讲:电视访谈节目实作(8学时)第四讲:访谈节目分析(4学时)第五讲:采访技巧示例(4学时)第六讲:访谈节目实训(4学时)第七讲:审片(4学时)第八讲:大型活动现场转播实训(8学时)第九讲:大型活动现场转播作品分析(8学时)第十讲:大型活动现场转播实训(8学时)第十一讲:修改实训作品(4学时)第十二讲:审片、总评(4学时)四、建议教材无五、参考资料各种电视节目观摩片《电视节目模式创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袁靖华著。
《欧洲优秀电视节目模式解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刘昶著。
执笔人:李成智教研室主任签字:院长:。
戏剧赏析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戏剧赏析,深入了解戏剧的重要元素和技巧,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案适用于中学阶段,可以作为戏剧课程的一部分或独立的赏析课程。
教学目标- 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掌握戏剧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教学内容1. 戏剧基本概念和要素的介绍- 戏剧的定义和特点- 剧本、演员、舞台和观众的作用和关系2. 戏剧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观察和分析舞台表演- 解读剧本和角色- 探索舞台布景和道具的意义- 评价演员的表演技巧- 分析戏剧的结构和情节3. 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 观看经典戏剧演出,并进行赏析讨论- 分组解读剧本和角色- 设计舞台布景和道具,并解释意义- 角色扮演和表演实践- 创作简短戏剧作品,并进行赏析评价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动讨论,共同解读和探讨戏剧作品。
- 视听辅助教学:引入戏剧视频和音频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戏剧表演。
- 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加深对戏剧的理解和赏析。
评估方式- 参与度评估:考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表达。
- 作业评估:布置针对戏剧赏析的作业,评估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考试评估:设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考试,评估学生对戏剧赏析的掌握程度。
参考资源- 经典戏剧作品和演出视频- 戏剧赏析教材和参考书目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戏剧的要素和技巧,培养戏剧赏析的能力,并提升自身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这个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化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我爱京剧——经典剧目欣赏教案经典剧目欣赏教案一、前言京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之一,这种剧种在不断繁荣的汉字文化之中形成和发展,民间歌舞的元素与皇宫演奏曲调完美融合并演化出今天的京剧。
它是中国文化的代表,通过京剧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的哲学、历史、礼仪、道德等方面。
本文将针对于京剧这一特殊的文化艺术,制定一份适用于学生教学方案。
二、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让学生听懂京剧全套戏曲、唱腔,领会京剧传统的艺术审美价值。
3、学生通过艺术欣赏,了解身体语言,增长审美能力。
4、通过知识和技能训练,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步骤与方法1、讲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有关于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起源、发展、分类等,可将类似的知识运用在概念解释和历史发展的例子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
2、京剧全套戏曲、唱腔的听解欣赏:通过观看、体验,学生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心理、付出、爱情等,领会人性之美。
由于京剧历经百年传承和演化,故学生需要理解京剧中的传统剧目和唱腔。
学生应当宽容和包容剧中完美的人物塑造、古典优美的唱腔以及具有吸引力的情感表达和寓言故事的寓意。
3、领会身体语言,提升审美能力:京剧中角色的身体语言非常重要。
眼、舌、唇、齿等各种身体部位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同样也需要语言的辅助。
观摩京剧演出时,同时也要注重身体语言的细节和讲究,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4、提升知识和技能能力,激发对京剧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结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京剧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提升学生京剧演出、音乐节奏,及广博的博物馆文化和传统文化知识。
四、教学资源1、古筝、器乐、唱腔教学录像铅笔书2、紫芸轩:为正式学生开设的京剧文化课程3、周至琳京剧艺术培训基地4、北京三乐学堂: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继承和传承京剧的机会5、国家京剧团内部府学院六、总结就我个人而言,学习了解京剧和京剧传统文化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
戏剧的欣赏教案定稿第一章:戏剧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定义和特点使学生掌握戏剧的基本分类1.2 教学内容戏剧的定义与特点: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具有情节、人物、对话等元素。
戏剧的分类:介绍古代戏剧、现代戏剧、悲剧、喜剧、正剧等基本分类。
1.3 教学活动观看戏剧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戏剧的魅力。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戏剧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戏剧的特点和分类。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戏剧的理解程度。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戏剧特点和分类的短文。
第二章:戏剧的构成要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戏剧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使学生能够分析戏剧中的角色、情节、舞台设计等要素2.2 教学内容角色:介绍戏剧中的主角、配角、群众演员等角色的设置和作用。
情节:讲解戏剧的情节结构,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
舞台设计:介绍舞台的布局、道具、灯光、音效等元素的作用。
2.3 教学活动分析经典戏剧剧本,让学生了解角色、情节、舞台设计等方面。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戏剧中不同角色的表现。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戏剧构成要素的作用。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戏剧构成要素的理解程度。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分析一部戏剧作品中的角色、情节、舞台设计等要素。
第三章:戏剧的欣赏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戏剧欣赏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独立欣赏戏剧作品3.2 教学内容观赏戏剧:介绍如何观看戏剧表演,如关注演员的表演、舞台设计等。
分析戏剧:讲解如何分析戏剧的情节、角色、对话等要素。
体验戏剧:分享如何深入体验戏剧,感受戏剧的情感和内涵。
3.3 教学活动观看戏剧表演片段,让学生实践观赏戏剧的方法。
分析经典戏剧剧本,让学生体验分析戏剧的技巧。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欣赏戏剧过程中的感受和心得。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戏剧欣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戏剧的欣赏教案定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形式和特点,提高对戏剧艺术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欣赏戏剧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戏剧主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表演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戏剧的基本概念:介绍戏剧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戏剧的形式:分析戏剧的结构、角色、对白等要素。
3. 戏剧的特点:阐述戏剧的艺术特点,如舞台性、表演性、情节性等。
4. 戏剧欣赏方法:教授如何欣赏戏剧,包括关注角色、情节、主题等方面。
5. 经典戏剧作品介绍: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戏剧作品,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戏剧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形式和特点,让学生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
3. 欣赏方法指导:教授戏剧欣赏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戏剧。
4. 经典戏剧作品分析:以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戏剧作品为例,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体会戏剧的魅力。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戏剧作品的主题、角色等方面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戏剧欣赏作业:布置相关戏剧欣赏作业,评估学生对戏剧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表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评估学生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戏剧教材,提供丰富的戏剧作品和知识。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戏剧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3. 道具和服饰:为学生表演提供必要的道具和服饰,增强戏剧欣赏体验。
4. 投影仪和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戏剧作品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六、教学活动1. 戏剧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一部戏剧作品进行角色分配,并进行扮演练习。
2. 戏剧剧本创作:学生分组,根据给定的主题或情节,创作一部简短的戏剧剧本。
《戏剧鉴赏》教学大纲
编制说明
《戏剧鉴赏》是为全校2019级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美学导论》的一个专题,本课程从大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通过经典剧作赏析,介绍一些相关的戏剧理论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戏剧鉴赏》是融合了戏剧欣赏知识,戏剧理论基础和作品鉴赏为一体的艺术鉴赏课程,它包含了戏剧的概念、戏剧的本质、形态、分类以及经典戏剧作品和原创戏剧作品鉴赏等内容。
该课程遵循思想性、艺术性、经典性和鉴赏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多方面介绍戏剧艺术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
让学生使用已有知识,拓展文化视野,提高鉴赏水平。
《戏剧鉴赏》专题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观摩戏剧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
《戏剧鉴赏》教学大纲是本专题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由王笑寒执笔,经《美学导论》课程组审阅,由学校团委审定。
一、课程名称:《戏剧鉴赏》
二、课程性质:必修课
三、授课对象:全校2019级本科学生
四、总学时数:4
五、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什么是戏剧(2课时)
一、戏剧的构成
二、戏剧的本质特征
三、戏剧的种类和流派
四、观演关系
第二部分经典话剧、原创戏剧作品赏析解读(2课时)
一、话剧《茶馆》赏析解读
二、话剧《雷雨》赏析解读
三、小品《信念》创作解读。
戏剧经典赏析教学大纲(5篇)第一篇:戏剧经典赏析教学大纲《戏剧经典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目的本课程的讲授在介绍有关戏剧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取古今中外戏剧名家名作,分析、阐释其艺术特色。
在对戏剧经典作品的赏析之中,帮助大学生步入戏剧艺术殿堂,基本掌握戏剧艺术的一般规律,了解名家名作,培养学生接触与欣赏戏剧艺术的兴趣,并陶冶人的性情,丰富人的心灵,由此充实学生们的精神世界。
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戏剧的艺术感悟能力与初步的理论分析能力,学会赏析戏剧作品,并尝试写作剧评。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编外国戏剧部分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时期作品【1】教学要求了解古希腊悲剧与喜剧的起源,基本演出形态及剧场艺术发展;古罗马戏剧概况【2】教学重点三大悲剧诗人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3】教学内容古希腊戏剧概况一、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二、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三、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古罗马戏剧概况普劳图斯《一坛金子》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戏剧作品【1】教学要求掌握莎士比亚创作分期及总体特点及对戏剧的深远影响,莎士比亚性格悲剧的特点【2】教学重点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的艺术特色;《威尼斯商人》的悲喜性【3】教学内容一、《威尼斯商人》二、《哈姆雷特》三、《麦克白》四、《李尔王》第三章古典主义戏剧作品【1】教学要求了解古典主义戏剧缘起及基本特征;理解三一律,掌握《熙德》的艺术特色;莫里哀喜剧的特点。
【2】教学重点高乃依《熙德》、莫里哀《伪君子》、《吝啬鬼》【3】教学内容古典主义戏剧缘起及基本特征一、高乃依《熙德》二、莫里哀《伪君子》三、莫里哀《吝啬鬼》第四章18世纪戏剧作品【1】教学要求了解启蒙主义时期戏剧特点;理解哥尔多尼对即兴喜剧的改造,掌握《一仆二主》对即兴喜剧的承继与改造和《费加罗的婚姻》的主题与喜剧情境构造【2】教学重点《一仆二主》《费加罗的婚姻》【3】教学内容启蒙主义时期戏剧简介一、哥尔多尼《一仆二主》哥尔多尼的创作及对即兴喜剧的改造;《一仆二主》赏析二、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博马舍的“严肃戏剧”主张;《费加罗的婚姻》赏析第五章19世纪戏剧作品【1】教学要求了解浪漫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社会问题剧;自然主义戏剧;唯美主义戏剧、社会喜剧,掌握《欧也尼》的优点与缺失;《钦差大臣》的戏剧冲突与讽刺性场景;《大雷雨》的主题及人物形象、布景意义;《玩偶之家》的主题、情节结构及深刻的人物心理刻划;《朱丽小姐》的细节描写与人性揭露;理解“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戏剧,社会喜剧与王尔德的语言。
《戏剧经典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讲授在介绍有关戏剧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选取古今中外戏剧名家名作,分析、阐释其艺术特色。
在对戏剧经典作品的赏析之中,帮助大学生步入戏剧艺术殿堂,基本掌握戏剧艺术的一般规律,了解名家名作,培养学生接触与欣赏戏剧艺术的兴趣,并陶冶人的性情,丰富人的心灵,由此充实学生们的精神世界。
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对戏剧的艺术感悟能力与初步的理论分析能力,学会赏析戏剧作品,并尝试写作剧评。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编外国戏剧部分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时期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古希腊悲剧与喜剧的起源,基本演出形态及剧场艺术发展;古罗马戏剧概况
【2】教学重点
三大悲剧诗人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
【3】教学内容
古希腊戏剧概况
一、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二、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三、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古罗马戏剧概况
普劳图斯《一坛金子》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掌握莎士比亚创作分期及总体特点及对戏剧的深远影响,莎士比亚性格悲剧的特点【2】教学重点
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的艺术特色;《威尼斯商人》的悲喜性
【3】教学内容
一、《威尼斯商人》
二、《哈姆雷特》
三、《麦克白》
四、《李尔王》
第三章古典主义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古典主义戏剧缘起及基本特征;理解三一律,掌握《熙德》的艺术特色;莫里哀喜剧的特点。
【2】教学重点
高乃依《熙德》、莫里哀《伪君子》、《吝啬鬼》
【3】教学内容
古典主义戏剧缘起及基本特征
一、高乃依《熙德》
二、莫里哀《伪君子》
三、莫里哀《吝啬鬼》
第四章 18世纪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启蒙主义时期戏剧特点;理解哥尔多尼对即兴喜剧的改造,掌握《一仆二主》对即兴喜剧的承继与改造和《费加罗的婚姻》的主题与喜剧情境构造
【2】教学重点
《一仆二主》《费加罗的婚姻》
【3】教学内容
启蒙主义时期戏剧简介
一、哥尔多尼《一仆二主》
哥尔多尼的创作及对即兴喜剧的改造;《一仆二主》赏析
二、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
博马舍的“严肃戏剧”主张;《费加罗的婚姻》赏析
第五章19世纪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浪漫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社会问题剧;自然主义戏剧;唯美主义戏剧、社会
喜剧,掌握《欧也尼》的优点与缺失;《钦差大臣》的戏剧冲突与讽刺性场景;《大雷雨》的
主题及人物形象、布景意义;《玩偶之家》的主题、情节结构及深刻的人物心理刻划;《朱丽
小姐》的细节描写与人性揭露;理解“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戏剧,社会喜剧与王尔德
的语言。
【2】教学重点
《欧也尼》、《钦差大臣》、《玩偶之家》
【3】教学内容
一、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雨果《欧那尼》
浪漫主义戏剧缘起及特点;《欧那尼》赏析
二、现实主义讽刺喜剧:果戈理《钦差大臣》
果戈理对现实主义戏剧的贡献;《钦差大臣》的艺术特色
三、批判现实主义戏剧代表作: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
四、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
社会问题剧的主要特点;《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及其对中国话剧的影响
课堂讨论
四、自然主义戏剧的代表作:斯特林堡《朱丽小姐》
自然主义戏剧简介;《朱丽小姐》的艺术特色
六、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戏剧和社会喜剧:《莎乐美》《不可儿戏》(《认真的重要》)
唯美主义戏剧,《莎乐美》主题与语言修辞策略;《不可儿戏》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20世纪戏剧作品
【1】教学要求
了解20世纪戏剧的基本特征;理解象征主义戏剧;新现实主义;史诗戏剧(叙事体戏剧);荒诞派戏剧;掌握契诃夫现实主义戏剧的内在戏剧性;
【2】教学重点
《樱桃园》、《皮格马利翁》、《推销员之死》《等待戈多》
【3】教学内容
一、契诃夫《樱桃园》
契诃夫现实主义戏剧的独特特点;《樱桃园》赏析
二、肖伯纳《皮格马利翁》
三、梅特林克《青鸟》
象征主义戏剧的发展及几本特征;《青鸟》的艺术特色;
课堂讨论
四、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
阿瑟·米勒作为新现实主义戏剧大师;《推销员之死》的艺术特色
五、布莱希特《四川好人》
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理论;《四川好人》的艺术特色
六、贝克特《等待戈多》
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的结构、语言与主题,《等待戈多》的语言特色与主题分析
第二编中国戏剧部分
第七章丁西林与陈白尘喜剧
【1】教学要求
了解两位作家所处社会时代环境及创作特点,掌握其作品艺术成就
【2】教学重点
丁西林与陈白尘喜剧风格比较
【3】教学内容
一、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
二、丁西林《一只马蜂》
三、陈白尘《升官图》
第八章曹禺戏剧赏析
【1】教学要求
了解曹禺在中国话剧的历史地位及影响,掌握《雷雨》、《日出》、《原野》的艺术成就及特点
【2】教学重点
《雷雨》、《日出》、《原野》
【3】教学内容
一、曹禺的生平创作
二、《雷雨》
三、《日出》
四、《原野
第九章夏衍、郭沫若与田汉戏剧赏析
【1】教学要求
夏衍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特殊风格;中国现代历史剧
【2】教学重点
《上海屋檐下》的艺术特色;郭沫若与田汉历史剧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3】教学内容
一、《上海屋檐下》
二、《屈原》
三、《关汉卿》
第十章老舍戏剧赏析
【1】教学要求
老舍戏剧创作的特色
【2】教学重点
《茶馆》的主题、结构、语言及舞台表现形式
【3】教学内容
一、老舍生平及创作概况
二、《茶馆》赏析
四、学时分配
五、课程要求及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建议
1、阅读与观摩:本课程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列出的参考剧目,必须泛读规定的戏剧文本,精读指定的经典文本,并尽可能地观看相关视频资料或进行现场观摩。
教师随堂检查学生阅读剧本的情况。
2、听课:本课程要求学生进课堂听讲全部课程,学生在课堂听课中,应认真听取教师的讲授,并注重跟随教师的启发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做好笔记。
3、讨论和练习:本课程将讨论3次,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指导事先搜集和阅读资料,做好练习,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4、辅导:要求学生主动学习,随时提出问题,教师随堂辅导或课下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进行辅导;本课程将相关辅导资料建立在网络上,供学生交流自学。
六、基本教材和学习参考书
1.郭涤.中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刘彦君.东西方戏剧进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0月
3.张先.外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周安华.戏剧艺术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日常考核以作业形式,期末考核以闭卷考试方式。
执笔人签字:李秀岩
审定人签字:
专业负责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