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二十篇.戏剧作品赏析示例.小城风光.Drama_3A_12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6
看戏阅读答案看戏阅读题答案【说明】看戏的阅读题答案为的会员投稿推举,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忙。
多读书,行万里路。
好读书,开卷有益。
读好书,良师益友。
勤读书,学海无涯。
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看戏的阅读题答案,盼望能够帮忙大家,欢送阅读!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
这个迷漫的海上立刻消失了一座蜃楼。
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准备。
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忱。
这种热忱集中地、详细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她开头唱了。
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抖动,听起来好像辽远而又靠近,好像严厉而又铿锵。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材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沉没了刚刚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随着剧情的进展,女主角的歌舞慢慢进入高潮。
观众的情感也慢慢进入高潮。
潮在涨。
没有谁能掌握住它。
这个一度安静下来的人海又突然膨胀起来。
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
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
观众和他打成一片。
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浩大的舞台。
1其次段中听不见的“回音“指什么?既然听不见怎么能“沉没“掌声?指观众内心的共鸣。
掌声是外在的,而内心的共鸣是心灵的震撼,是内在的。
回音沉没掌声,说明观众对梅兰芳艺术的欣赏完全动身自心底2这几段文字一再写“人海“的动与静,涨与落,这样写的有什么作用?生动地写出了观众的激情,衬托了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士气和毅力;舞台如一把刀,磨出了我坚韧的品质;舞台如一支歌,唱响了我的盼望与幻想;舞台如一架飞机,放飞了我的胜利与拼搏。
描写在古城看戏的作文通用描写古城的作文。
学习中许多时候我们都会需要进行写作文,作文可以奠定学问功底和素养的基础。
写出优质的作文,要能借助形式挖掘出本质,您把握了写好作文的密码吗?描写在古城看戏的作文篇1在风景美丽的象山,有一座迷人的小镇,它是我的家乡——石浦。
石浦是一个闻名的旅游胜地,常年都有很多游人慕名来游。
其中石浦的渔港古城最具特色。
渔港古城坐落在石浦海峡广场的中心,一进门,迎接我们的是一条条狭窄的石板小路,弯弯曲曲的向远处的大街小巷延长。
两旁都是小摊,有的在卖古代铜币,有的在卖风味小吃,还有的在卖海螺工艺品……真是玲琅满目,应有尽有。
游客们不时挑挑捡捡,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混在一起,好不喧闹!更惊奇的是,这里的人住的都是瓦房、木屋,和我们现在住的豪华别墅形成了鲜亮的对比。
休息区里到处都是奇异的花草树木,一排排参天大树就像士兵一样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欢迎游客们的到来。
到了傍晚,渔港古城旁边宏伟壮丽的海峡广场亮起来了。
只见那里灯光四射,霓虹灯光荣夺目。
到了八点,音乐喷泉开头喷水了。
之间池水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喷出一朵朵漂亮的水花,形成一个巨大的“爱心”。
一会儿喷出四个高大的水柱,就像四棵参天大树。
一会儿又喷出像“小鱼”似的水花在池水里蹦来蹦去。
漂亮极了!孩子们在追赶打闹,玩耍玩耍。
布满童趣的旋转木马、好玩的蹦蹦鱼、钓金鱼更吸引孩子的眼球……渔港码头停靠着很多钢质渔轮,它们是那样壮丽。
这象征着石浦的将来。
啊,渔港古城,你那古老而又壮丽的景象实在令我沉醉。
描写在古城看戏的作文篇2丽江古城在南宋时期就初具规模,至今己有八、九百年历史。
因其居丽江坝中心,四周青山环绕,形似一块碧玉大砚,故而得名。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胜利,填补了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我们来到了束河古镇,那里的民居古朴自然,错落有致,即融和了汉族、彝族、白族、藏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
《[看戏]《看戏》全文赏析》摘要:小时候,她最爱看戏,“嗯,我看戏了,“我送你回去吧,顺便给你哥要本书小时候,她最爱看戏。
只要有戏班子到他们村,她每场必到。
她爱看旦角那飘飘的水袖和满头的珠翠,爱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父亲对她说,戏最好晚上去看,不要离戏台太近,更不要到后台去。
如果你看到那个银须飘飘的员外胡须一摘居然是个姑娘,有着桃花腮、柳叶眉的小姐卸了装竟然有几点雀斑,前台那个娇弱的“林妹妹”到了后台一口的土话甚至带上几句粗话,那可是大煞风景的事。
十三岁那年的暑假,村里来了个草台班子,接连演了三夜。
每天晚上,她都自个儿去看戏。
戏台离她家不远,就搭在村小的操场上。
她父母正赶着编草帽,哥哥又去舅舅家了。
这几夜,她不像往常,等戏散了才回来,她中途往返了好几次。
“现在是那个老员外在唱,没劲!等小姐、相公出场了我再去。
”“妈,我被蚊子咬了好几口,我来拿清凉油。
”她这么对父母说。
“哪有你这样看戏的?简直是在看热闹。
”父亲笑话她。
其实,她心里揣着个秘密。
她在这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路上来回走,只是为了经过他家门前。
面庞英俊、棱角分明的他,正在灯下用功。
他要翻阅那么多书,他甚至把门板卸下搭成一张长长的“桌子”,书就一堆堆叠放在板上。
天那么热,那时还没有电风扇。
可是,他捧着书,聚精会神。
整条路上,只有他家亮着灯,整个家里,也只有他,在灯下读书。
戏台上,祝英台正在思念她的梁兄。
她悄悄走到戏台背后。
戏台背后有些冷清。
她抬头,皎洁的月亮温柔地望着她;她低头,清风在树的枝叶间絮语。
她一步步,又背离了戏台往回走。
走到他家的门前,她多么希望他抬头望见她。
十三岁的她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不敢无拘无束地跨进他家的门了。
可是,接连两夜过去了,他没有注意到她。
最后一个晚上,他终于抬起头,看到了她,朝她笑。
她也笑,然后往前走。
不知怎的,他追了出来。
他是她哥哥的同学,跟她哥哥同年考上的大学。
那个年代,一个村里出两个大学生,是了不起的事。
她很小的时候,他来她家玩,还和她哥哥一起做作业。
现代戏曲名篇赏析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现代戏曲作为戏曲艺术的新发展阶段,包含了许多经典的作品。
本文将对几部现代戏曲名篇进行赏析,让我们一同感受其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一篇:《人民公敌》《人民公敌》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话剧,通过揭示社会黑暗和个人艰难处境来呐喊呼唤人们的觉醒,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剧中的主人公杜鹃是一个敢于揭露社会丑恶的医生,她的事迹引发了社会上的纷争和议论。
剧中人物形象生动鲜明,他们的台词冲击力强烈,深深触动着观众的内心。
第二篇:《雷雨》《雷雨》是我国文豪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它描述了一个以悲剧结局告终的家族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下人们的命运悲剧。
戏剧中的雷雨,象征着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
通过对爱情、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描绘,曹禺成功地呈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引起了人们对现实的反思和思考。
第三篇:《茶馆》王作新先生的《茶馆》是我国保留最完整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貌的戏曲作品之一。
剧中通过一个茶馆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并揭示了这一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
剧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他们的对白宛如一把锐利的刀,深深刺痛了人们的心灵。
第四篇:《梅兰芳》《梅兰芳》是我国著名导演陈凯歌先生创作的一部现代戏曲电影。
影片通过梅兰芳这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和影响力。
剧中的表演场景精美绝伦,演员们的演技炉火纯青,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同时,电影也通过梅兰芳的故事,传递出了对传统艺术的执着和对生命的热爱。
第五篇:《红灯记》香港著名编剧、导演杜琪峰先生的《红灯记》是一部荣获多项大奖的现代戏曲电影。
影片借用京剧《红灯记》的剧情,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友情和人性的故事。
影片中,主人公在社会的压力下摇摆不定,最终选择了自由和爱情。
杜琪峰先生对京剧的描绘精准而细腻,影片的画面和音乐设计都极具视觉冲击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看戏阅读答案看戏阅读答案王英琦-20210319112708x通过整理的看戏阅读答案看戏阅读答案王英琦-20210319112708x相关文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观看!精品文档精品文档PAGEPAGE7精品文档PAGE看戏阅读答案看戏阅读答案王英琦引导语:文艺要想枝繁叶茂,必须接地气,接近人民大众,才能为大众所喜爱。
以下是的关于王英琦看戏阅读原文以及答案,供大家参考!【看戏阅读原文】昏黑的天,刚生出第一窝星崽儿,女房东小桂子便急匆匆地喊我去看戏。
我旋即抱起儿子出了门,汇入四乡八村看戏的人流中。
我们赶到时,已是锣鼓喧天,观者如墙,开戏有一会儿了。
近台早已没了空,我抱儿正急得上钻下拱,旁边一位大嫂挪了挪地方,让我进去。
今晚的戏是大刀王怀女。
我承认,我并不能听懂所有的戏文,我也不是生、旦、净、丑都耐烦看。
戏剧中,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飘样的小碎步,以及不瘟不火、缠绵悱恻的唱腔。
儿子却喜欢看戏里的行头及翻跟头。
只要那个武丑一出来,他的小眼珠儿便恨不能飞出来,随着那武丑的一翻一腾一踢踏,他小人家也跟着乱动弹,瞎使劲。
然而那武丑的翻筋头,却每令我心悸发怵,台面恁小且又恁不平,他要稍有闪失,一个筋头岂不砸了大家?可是那武丑无论怎生地翻,却也是能贴台边儿稳稳地刹住。
我最怕的是老生老旦出场。
我心烦地盯着台上的一位老生,看得快打熬不住时,霍地一阵咚咚哐哐聒动天地的锣鼓弦钹骤响,随之一个手持大刀,腰间插满了彩旗的武旦,破帘一掀上了台,碎步疾疾老道地走了一个大全台,继之一个漂亮的大亮相。
但见她翻过青龙战袍,耍一大刀后,竟直逼老生大而去。
老生被得向后台去。
我感到大欣慰,却同生了点小憾,那武旦的花指于粗大了,在少点美感。
一偶然,使得我在后来,老着旦角的手看,并无法不承一个可悲的事:几乎所有旦角的手,莫不都粗大得有如半个蒲扇,尤其是云起手来,真能遮住半个天。
台下的众却不理会什么花指。
他全部的美情趣美忱都集中在情上上,集中在花花的行和唱文工武上。
看戏阅读答案看戏阅读理解在各个领域,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
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看戏阅读答案看戏阅读理解,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地处中原,中原素称“戏曲之乡”。
所以,从小我就爱看戏。
“天河吊角,南瓜豆角;天河南北,西瓜凉水”,正是乡下唱大戏的好时节。
天刚擦黑,我们这些孩子便怀揣馒头,路过菜园薅几棵大葱吃着走着到外村去看戏。
乡村的戏台很简陋。
村外空旷的树林里趁个高土凸子,栽几根桐杆,扯一挂布挡,搭一副帆棚,七拼八凑成了“金銮殿”。
再到附近学校里借盏汽灯、村里电工家借台扩音器,算是有了点城市剧院的风景。
戏前,首先由乐队擂鼓敲锣打垫场。
垫场过后,我们身后已成了人山人海,连远处树杈上也骑满了观众……不等我们收回目光,戏台上已经丝弦鸣,梆子响,唢呐齐奏,演员登场了。
“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
”戏台总是“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那时,我们认为唱戏道白没味儿,心想着看武打戏。
特别是《断桥》里小青大战妖兵的那一折。
扮演小青的演员身材矮小,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声音清亮脆润,短衫裹青甲,英盔系红中。
她没有长长的水袖,只在颈上系副青色的绸丝披风衣。
武打起来,她踏着鼓点抡双刀同一个个翻着倒栽跟头的妖兵拧“麻花”。
闪、跳、腾、挪麻利迅速,叫号亮相恰到好处。
当“斩”尽最后一个妖兵时,她在台角金鸡独立。
少顷,鞭鼓又响,梆子不分点地敲,又是一群“鱼兵虾将”蜂涌而来。
顿时,枪刀剑戟绞成一团。
不时,小青便被团团包围,成了旋转陀螺中间的小青点儿。
猛的一声锣响,又见众人散开改换红缨短枪,对目思策。
此时,我们趴在台边一动不动,鼻涕流垂多长也顾不上抹一把。
却听梆子再响,小青左右各有一枝短樱枪飞来,只见她拧身旋动,双脚各分一技。
接着又有四枝一起飞击,还不等人们眨眼那枪早被踏尖踢落。
尔后,便有六枝、八枝……三番五次,如同下枪雨。
看戏的优秀散文看戏的优秀散文1戏曲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戏台子一搭,便展开了一个五颜六色的世界。
讲究颇多的扮相和服饰,充满韵味的唱词,咿咿呀呀的慢节奏演唱戏曲以它特有的形式,在民间的文化市场上经久不衰。
尤其是在农村,一年一度的庙会要唱戏,过年过节要唱戏,给老人祝寿要唱戏可以说,看戏是农村一道别样的风景。
记得儿时,村里基本没有什么大型活动,每隔两三年一次的唱大戏,是村人最热闹的盛会了。
乡村唱大戏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质朴中透着些许祥和,平常中有着些许独特,每次总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前来看戏。
等到戏台上的角儿们咿咿呀呀地唱起来,再通过扩音大喇叭传出来,方圆几里都被戏声笼罩着在课堂上的我,心早飞到那里去了!好不容易盼到放学,赶紧直奔唱戏的地方,小孩子没有耐心坐下来看戏,但戏台下的人山人海却更让我们兴奋!戏台下面男女老少搬个小板凳坐着,等唱戏人描眉画脸古装戏服一亮相,喝彩声不断。
家里的亲戚也闻风而来,看戏时坐在一起,听着戏曲,其乐融融。
调皮的我们,有时还会从戏台周围的帆布下钻到后台,看演员化妆,经常被轰出来。
在这个时候,大人自然放松了对小孩子的管教,大可以呼朋引伴,跑来跑去,是十分难得的玩乐机会。
买包瓜子磕着到处溜一圈,吃几个甜到心里的蜂蜜粽子,买一两样小玩意儿那种快乐的感觉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现在唱大戏的风俗在一些地方还在延续,继续传承着戏曲文化,给人们传播者欢乐!看戏的优秀散文2记得每年四月中旬,在社区庙会中有一场大戏,今年都快四月二十出头了,还没有唱戏的动静,心里难免回忆着唱戏的情景。
在如今只是想到唱戏的时间了,没有像小时候一样急得要命。
要是在小时候,就盼望唱戏的时间到来。
当听到四月二十三日(阴历)唱戏了,女儿就像我小时候一样,高兴得不得了,闹着要我的手机,给她爸爸打电话:“爸爸——明天咱们这里唱戏,你回来看戏来嘛!”“爸爸这几天忙,不得回来”看到女儿对看戏的热情劲,仿佛看到我当初爱看戏的影子。
到了二十三的下午,戏台搭起了,在院子里看见人们的头在蠕动,各种供孩子游玩娱乐的,有木马,有秋千,还有各种玩耍的彩色气球,手里扬的各色夜光棒,五花八门应有竟有;再往四周看,都是搭起的小吃店帐篷,有烧烤店,凉面店,各种饮料店七点多钟,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十二)人與鬼怎樣同台?——看《小城風光》怎樣巧妙地反思生命作者簡介曹頓‧懷爾德(Thornton Wilder, 1897 – 1996)是美國著名劇作家。
父親曾任美國駐香港總領事,故他年幼時曾在香港生活。
其父親後來調任上海總領事,他又一度回到東方來,這是他的作品頗有中國元素的背景。
他的劇作包括《小城風光》、《出生入死》等。
《小城風光》的中譯本比較少,這兒引用的是台灣「淡江西洋現代戲劇譯叢」的版本。
較容易在圖書館中借閱到的,是香港今日世界社於1965年初版,或在1976年再版的《懷爾德戲劇選》,這譯本由湯新楣和劉文漢合譯,也是很可讀的。
內容簡介《小城風光》(“Our Town”)是個三幕劇,表現的是美國一個小城鎮居民的日常生活,但其中所滲透由生至死的平凡點滴,能令人反思超越時空的生命哲理。
故事集中寫美國新罕布夏州的葛洛佛角這地方,紀醫生和魏先生兩家人的遭遇。
魏家的艾茉莉和紀家的喬治從小青梅竹馬比鄰而居,唸同一家學校,上同一年級的課……。
後來他們果然結了婚,生了兒子,但是艾茉莉在生第二個孩子時因難產死去……。
故事實在平凡。
然而,在這個看似與世無爭的地方,我們看到恬靜和諧的生活、鄰居的關懷、家庭的溫暖,點點滴滴,潤澤心田,故有其永恆的動人魅力。
這裏賞析的是第三幕的後半部份。
艾茉莉的葬禮舉行過了,送葬的人一個一個地離去。
艾茉莉覺得很遺憾,覺得她死得太早了,她很希望重新活一次,至少回到世間再過一天。
她選擇十二歲的生日,那是個平凡而快樂的日子。
懷爾德採用了很聰明、也很有中國戲曲特色的手法,去處理這齣戲。
「真」與「不真」中國戲曲在本質上是虛擬性的,因此非常靈活,在舞台上走兩個圈可以代表趕了三十里路。
至於人的魂魄離開身體,生人和死人同台,仙人在雲端上和凡間溝通等,都是完全可能的。
任何「不真」的東西,只要演員自己相信,並且藉不同的戲曲程式「表演」得「真」,就能夠引發觀眾豐富的想像力,達至很好的演出效果。
也即是說,觀眾能夠和演員一道,共同創造至「真」至「美」的藝術世界。
原來的「不真」,反而成為表演藝術中最可觀的因素。
懷爾德這個戲用上虛擬的舞台佈景和裝置,又安排了一個穿越時空,也溝通戲內戲外的「舞台監督」,他是個「敘事者」(narrator),負責介紹情節發生的環境和人物,一如希臘戲劇裏的歌隊隊長。
他在戲的開頭首先上場,在空蕩蕩的舞台上放上桌子、椅子等簡單家具,然後直接向觀眾介紹這齣戲叫做《小城風光》,這裏是什麼地方,是1901年5月7日,很普通的一天……。
這位舞台監督又可以進入戲中,和不同角色對話,就如中國戲曲的演員,自由出入於角色內外,既是某一特定角色,又可以抽離於劇情來「自報家門」,介紹自身以至情節本末,十分靈活。
從「真」與「不真」的夾縫帶出生命的反思這個戲劇選段發生在紀家的墓地,一群人來這裏送艾茉莉下葬。
然後,葬禮舉行過了,送葬者逐一離去。
作為葬禮的延宕與補充,懷爾德安排了紀醫生(即艾茉莉的家翁)順道來到妻子紀太太墓前,稍事憑弔。
然後,舞台上陷入長久的平靜。
這樣的「長久的平靜」是需要的,它為艾茉莉要重回凡塵的念頭蓄勢。
正如上文「內容簡介」中所說,已去世的艾茉莉迫切地向舞台監督提出「再活一次」的要求。
舞台監督作為舞台至高無上的控制者,當然可以滿足她的要求。
不過,由於「這個」艾茉莉已經死去,於是,她回到塵世的時候,按舞台監督的說法:妳不僅活在塵世上,而且妳自己看着妳活在塵世上。
1也即是說,她會在更高的層次,見到了事物的本身。
無論是家姑紀太太或者鄰居塞姆太太,作為逝世已久的過來人,都已經看透生死,都勸她打消這個念頭,認為她這個想法太傻了。
可是,剛死去的艾茉莉,對凡塵還是戀戀不捨,堅執地要回去人世間,即使是短短一天。
於是,艾茉莉「回到」十四年前的魏家。
那時她是個十二歲的小女孩,那天正要過生日。
她「看到」年輕時的爸爸(魏先生)、媽媽(魏太太)、送牛奶的霍伊、華倫警察、派送報紙的柯若威‧喬……。
1韋爾德《小城風光》(選自《淡江西洋現代戲劇譯叢》,顏元叔主編,台北︰驚聲文物供應公司,1970年7月出版,頁106。
)一切都很平凡,然而卻是如此的親切。
就在爸爸媽媽送生日禮物給她的時候,艾茉莉受不了,她無法繼續下去。
於是,「過去」消失,她「回到」山頂的墓地去。
在舞台監督的安排下,加上適當的舞台效果,艾茉莉可以穿梭時空,在生死之間往來。
我們會完全接受這個藝術處理上的「真」。
在見證這短短的生死穿梭的同時,我們都會問:為什麼艾茉莉會「受不了」?艾茉莉「看到」曾經年輕漂亮的爸爸媽媽,看到聰明努力而後來早死的柯若威‧喬……;她「收到」喬治特意大清早便送過來放在門階上的風景卡片剪貼簿,這喬治後來成為她的丈夫;她也會「收到」弟弟華利工藝課時做的生日禮物,而華利後來去露營旅行時因盲腸潰瘍而死……。
一些當時本來平常不過,簡單實在的東西,原來都不能恆久,原來都會隨着時光流逝而變化了,甚至失去了,回不過來。
當時的人都不知道,他們都只是「活着」。
但是,艾茉莉呢,她看着自己活在塵世上,她見到了事物的本身,她明白流光易逝這生命的另一面——更本質的一面。
因此,執意要回來的艾茉莉頹然說:我受不了。
他們是那麼年輕漂亮。
為什麼他們會漸漸衰老呢?媽媽!我在這兒。
我已長大了。
我愛你們,我愛一切事物——我不能毫不在乎的觀察一切事物。
2「時間過得太快。
」這是艾茉莉的感慨,也是自古以來無數人的感慨。
在艾茉莉回到山頂墳墓中之前,她要再多看一眼這個塵世。
就在這時,她說了一段十分動人的話:再見,再見吧,世界。
再見吧,葛洛佛角……媽媽和爸爸。
再見吧,滴嗒的時鐘……媽媽種的向日葵。
美味的食物和咖啡。
新燙好的衣服及熱水澡……還有睡眠及醒來。
啊,大地,你太奇妙了,以致於沒人能了解你的偉大。
(艾茉莉向舞台監督望去,突然地眼淚汪汪的問他。
)人類活着的時候,是否每個人都了解到生命的意義?——每一分鐘每一秒鐘?3活着的時候,是否了解到生命的意義?這是個永恆的扣問啊!2同上註,頁112。
3同上註,頁114-115。
這是個非常嚴肅扣問,放在這個戲中,卻是問得自然,問得動人,它引動了我們對生命的反思。
其關鍵在於藝術上的恰當距離。
距離的秘密:仔細有情表演藝術的普遍原則是「以假當真」,即是說,舞台上發生的種種悲歡離合、興亡聚散,無論叫觀眾哭得怎樣涕淚縱橫,或者笑得前俯後仰,原來都是「假」的,都只是編造出來的故事。
其實觀眾怎會不明白呢?只是觀眾也樂得接受某一剎那的「肖真幻覺」,跟劇中人同悲同歡,產生或長或短的移情作用。
這是藝術帶來的美感經驗。
這種肖真幻覺,有時候會長久些,有時候會短暫些。
但是,也有些藝術家認為,幻覺其實是不必要的。
就讓觀眾看到「不真」的東西吧!「不真」並不就是「假」。
只要感情夠「真」,觀眾自然會在「真」和「不真」的夾縫中,看到更大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想像,去創造一個更美麗的藝術世界。
因為,觀眾都有自己的經驗,對生與死,對時光的易逝,對情感的得失。
與其創造肖真幻覺去把「一切」都模仿出來,不如創造使觀眾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經驗放進去的境遇。
《小城風光》這個戲,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讓我們「看到」葛洛佛角這城鎮是怎樣的一個模樣,但是,我們可以從平凡不過的人際交往中,「感受到」普遍的人情。
葛洛佛角在舞台上的確「具體」地存在着,但它不是具體得瑣屑,而是具體得仔細有情。
同樣的,戲中「死去的」艾茉莉「回到」十四年前的生,再「回到」現實的死,我們大概不會「移情」地建立什麼「幻覺」,但卻又實際地被感動了,因為,對生命的留戀,對親愛者的懷念,對美好易逝的感慨,都是人類亙古不變的很具體的感情。
原來,最「真」的,是普遍的人情。
因此,仔細而有情的事與物,就非常要緊了,這是引發普遍人情的憑藉。
艾茉莉下面這一段台詞為什麼動人?再見,再見吧,世界。
再見吧,葛洛佛角……媽媽和爸爸。
再見吧,滴嗒的時鐘……媽媽種的向日葵。
美味的食物和咖啡。
新燙好的衣服及熱水澡……還有睡眠及醒來。
啊,大地,你太奇妙了,以致於沒人能了解你的偉大。
試試用心地唸,試試仔細地聆聽吧!我們真的會聽到滴嗒的時鐘聲,會看到美麗挺放的向日葵,會嗅到濃郁的咖啡香——喜歡喝咖啡的或許還能夠藉想像感受到那是怎樣的一種咖啡,有沒有加牛奶,有沒有加糖——還有新燙好的衣服那一種新鮮的氣味……。
累得要死的時候,洗一個熱水澡是怎樣的痛快?忙了一整天終於可以倒在睡床上又是怎樣的安樂?睡得飽足的時候,早上醒來是怎樣的一種幸福感?諸如此類,都不是什麼奇怪的「特殊」經驗,都是普遍的、平凡的。
然而,其實又都極其美好,至為難得——尤其是,在失去了的時候。
懷爾德仔細寫來,契合到我們的經驗,撩撥起我們的感官,那就動人了。
這就是距離的秘密。
懷爾德在「真」與「不真」之間,創造了恰當的距離。
太「真」,難以有刺激反思的餘地;太「不真」,這種反思就欠缺了人情的基礎。
人鬼同台,自由來去,這種穿梭古今東西的舞台美學,原來有非常大的靈活性和感染力。
是這種靈活性和感染力,使艾茉莉這一句問題,在戲結束之後,還縈迴在觀眾心間:人類活着的時候,是否每個人都了解到生命的意義?延伸閱讀《小城風光》全劇。
學生也可以嘗試閱讀英文原著,語言並不艱深。
就以上述的一段動人台詞為例,Emily原是這樣說的:Good-bye, Good-bye, world. Good-bye, Grover’s Corners… Mama and Papa. Good-bye to clocks ticking…and Mama’s sunflowers. Andfood and coffee. And new-ironed dresses and hot baths…and sleepingand waking up. Oh, earth, you’re too wonderful for anybody to realizeyou.[She looks towards the stage manager and asks abruptly, through her tears]Do any human beings ever realize life while they live it? –every, every minute?教學建議試引導學生改寫艾茉莉向生活中種種事物說「再見」的一段文字。
艾茉莉說的是「時鐘、向日葵、食物、咖啡、新燙好的衣服、熱水澡、睡眠和醒來」。
要是學生代入她的身份,再結合自己的經驗,可以舉出哪些放不下的美好事物?這個練習是引導學生仔細檢視日常生活中平凡而有情的東西。
生活是由瑣碎的事與物組成的,而這些平常不過的事物,其實都有不同的溫度和重量,各有獨特的氣味、硬軟和色彩,一旦失去,都會叫我們神牽夢繫,歷久難忘。
那不一定只是昂貴的智能手機,那可能是好友送的小飾物、一條漂亮的絲巾、味道親切的街頭小吃、一頓吵吵鬧鬧的快餐店早餐……教師不必做任何具體提示,要做的,或許只是和學生分享或曾有過的久別香港(或故鄉)後思念某種事物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