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节
- 格式:ppt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65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的每节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著作,共分为多个章节,每章又包含多个节。
以下是对每章每节的概括: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一节,中国社会背景与早期共产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主义的影响。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组织探索与准备工作。
第二章,艰苦岁月与革命探索。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角色。
第二节,土地革命与农村根据地的建立。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国共合作的历程。
第三章,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抗击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的领导与人民解放军的成立。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与斗争。
第四章,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政治体制的建立。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与国有经济的建设。
第三节,大跃进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挑战。
第五章,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的发起与影响。
第二节,改革开放的背景与初期改革的推进。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的领导与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与改革。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
以上是对《红星照耀中国》每章每节的概括,希望能够满足你
的需求。
必修二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第二节第三节 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DNA 分子的结构一、DNA 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1.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组成:脱氧核糖 (G ) 脱氧核糖核苷酸 磷酸 嘌呤碱基 腺嘌呤 (A )含氮碱基嘧啶碱基 (C )T )2.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种类:由于构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含氮碱基的种类不同,组成DNA 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具有四种不同的类型,它们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A ) 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G )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C )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T )二、DNA 分子的结构:1953年,由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共同提出。
磷酸 磷酸脱氧核糖 A T 脱氧核糖磷酸 磷酸脱氧核糖 T A 脱氧核糖磷酸 磷酸脱氧核糖 C G 脱氧核糖磷酸 磷酸脱氧核糖 G C 脱氧核糖磷酸 磷酸 注意:1. DNA 分子很多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彼此脱水缩合形成的核苷酸链。
两个相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脱水位置位于: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磷酸和另一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的脱氧核糖之间。
磷酸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磷酸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磷酸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2.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3. 在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两条主链。
4. 两条主链之间,也就是DNA分子的内侧,是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的碱基对,碱基配对具有一定的规律,遵循互补配对原则,即嘌呤碱基一定与嘧啶碱基配对,而且是一一对应关系: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
不同的碱基对之间,氢键的数目不同,A与T间以两个氢键相连;G与C间以三个氢键相连。
注意:由于嘌呤分子比较大,是双环结构;嘧啶分子比较小,是单环结构。
因此由嘌呤与嘧啶配对形成碱基对才可以保证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距离不变,形成平行的双螺旋结构。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三节能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
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并会运用于分析和计算.2.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普遍遵从的基本规律。
3.知道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一、热力学第一定律[导学探究]一根金属丝经过某一物理过程,温度升高了,除非事先知道,否则根本无法判定是经过做功的方法还是使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加.因为单纯地对系统做功和单纯地对系统传热都能改变系统的内能.既然它们在改变系统内能方面是等效的,那么当外界对系统做功为W,又对系统传热为Q时,系统内能的增量ΔU应该是多少?答案系统内能的增量ΔU=Q+W.[知识梳理]1.热力学第一定律:如果物体跟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的过程,那么,物体内能的增加ΔU就等于物体吸收的热量Q和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之和.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ΔU=Q+W.3.对公式ΔU=Q+W符号的规定符W QΔU4.三种特殊情况(1)若过程是绝热的,即Q=0,则W=ΔU,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2)若过程中外界没有对物体做功,即W=0,则Q=ΔU,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3)若过程的始末状态物体的内能不变,即ΔU=0,则W+Q=0或W=-Q,外界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放出的热量.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举例[导学探究]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答案由于理想气体忽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即忽略了分子势能,所以理想气体的内能只跟气体的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与气体的体积无关.2.你能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讨论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关系吗?答案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压强不变,由(V1,T1)变为(V2,T2),而且V1<V2。
由盖·吕萨克定律错误!=错误!及V1<V2知T1<T2.因气体膨胀(V1<V2),则气体对外做功,W<0。
因气体温度升高(T1<T2),则气体的内能增加ΔU>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可知Q=ΔU-W>0.即系统由外界吸收热量,系统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增加内能,一部分转化为气体对外所做的功.[知识梳理]1.等压过程中的能量转换(1)等压膨胀:由于W<0,ΔU>0,则Q=ΔU-W>0,即气体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增加内能,另一部分转化为气体对外所做的功.(2)等压压缩:由于W>0,ΔU<0,则Q=ΔU-W<0,即气体向外界放热,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与气体内能减小量之和.2.等容过程中的能量转换(1)温度升高:由于ΔU>0,W=0,则Q=ΔU,即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气体的内能.(2)温度降低,由于ΔU<0,W=0,则Q=ΔU,即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等于气体内能的减少量.3.等温过程中的能量转化(1)等温膨胀:由于W<0,ΔU=0,则Q=-W>0,即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转换为气体对外所做的功.(2)等温压缩:由于W>0,ΔU=0,则Q=-W<0,即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全部转换为气体传给外界的热量.三、能量守恒定律[导学探究]使热力学系统内能改变的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做功的过程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热传递是把其他物体的内能转移为系统的内能.在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时,能量的总量会减少吗?答案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知识梳理]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2.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3.能量的存在形式及相互转化各种运动形式都有对应的能:机械运动有机械能,分子的热运动有内能,还有诸如电磁能、化学能、原子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通过某种力做功可以相互转化.4.第一类永动机(1)定义:不需要任何动力或燃料却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2)不可能制成的原因: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延伸思考]热力学第一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具体体现吗?答案是一、热力学第一定律例1(多选)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热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B.体积膨胀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减少C.放热的物体,其内能也可能增加D.绝热压缩的气体,其内能一定增加答案CD解析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不能依据一种方式的变化就判断内能的变化.例2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中,活塞对空气做了2×105J的功,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了1.5×105J,这一过程中空气向外界传递的热量是多少?答案5×104 J解析选择被压缩的空气为研究对象,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 =W+Q.由题意可知W=2×105 J,ΔU=1。
2021年人教选修5核心突破(六)(命题范围:醛、羧酸衍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山西老陈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
食醋中含有乙酸,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B.往食醋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将变红C.往热水瓶内胆中加入适量的食醋,可去除水垢D.制取乙酸乙酯时,乙酸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乙基(—C2H5)取代2.过氧乙酸CH3--O-O-H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它可用冰醋酸和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它可以迅速杀冠状病毒等多种微生物。
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可与苯酚混合使用B.过氧乙酸分子中有酯基C.过氧乙酸与羟基乙酸(HOCH2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D.过氧乙酸分子结构中有羧基3.某学生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如图),加热至沸腾,未观察到红色沉淀,分析其原因可能是()A.乙醛量不够B.烧碱量不够C.硫酸铜量不够D.加热时间短4.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
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2-丁醇⑤酸性KMnO4溶液A.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5.“脑黄金”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实脑黄金(DHA)就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出的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它的分子中有6个碳碳双键,称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则其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A.(C25H51COO)3C3H5B.(C25H39COO)3C3H5C.(C26H41COO)3C3H5D.(C26H47COO)3C3H56.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等)的方法是()A.加入溴水,能使溴水褪色的是矿物油B.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C.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D.加入足量NaOH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7.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C26O5,1 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D.C16H20O58.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