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多一些_少一些_多得多_少得多
- 格式:ppt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35
《多些,少些》教学教学内容: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40页例9 《多一些、少一些》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事物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1.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2.能正确地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表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表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学习估算方法: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你们认识吗?他和我们一起来上课了,小松鼠特别想知道自己的粮仓里有多少花生?大家愿意帮助他吗?请你帮他猜猜1号仓库有多少个花生?2.猜多少的都有,这下小松鼠糊涂了,他想了想,灵机一动,(出示圈)你看到了什么?以这部分作为标准,你能再来猜猜吗?指名回答很多同学都认为是70个左右,是这样嘛?(出示:65)真的差不多,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小结:像你们这样先确定一个标准再猜数的方法在数学上我们叫做估数。
板书:(估数)3.快来估一下2号粮仓里面有多少花生吗?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先找到一个10作为标准。
实际呢?25个,看来你们已经学会估数的方法了。
4.3号仓库呢?谁来说说?怎么想的啊?出示:20粒,真像你们说的。
5.老师估的也是20个左右,标准跟他定的不一样,谁能够跑到老师心里,猜猜?(手势)你真是我的知己,我定的这个标准成吗?小结:看来估数的时候我们可以确定不同的标准。
二、比较理解,明确词语含义:刚才通过估数我们解决了小松鼠三个仓库里有多少花生米的问题,谁能能完整的说说每个仓库里有多少花生吗?指名说(板书:65、25、20)1.旧知导入:(1)现在你能用“>”、“<”来说说他们的大小关系吗?(2)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板贴:65>2025>2020<6520<2565>2525<65看,我们找到了这么多式子,谁来读读?2.初步理解:第一组:(1)我们先来看这一组,65>20 25>20(移至中间)谁再来读读?这是65和20比,这是25和20比,都是和20比,把20作为标准,比的结果呢,又都比20多,那你仔细看看图,能说说他们多的一样吗?追问:怎么不一样?(2)多很(好)多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多一点(多几个)是什么意思啊?(3)在数学上,我们就把多很(好)多叫做多得多(贴),多一点我们就叫做多一些(贴),你能够说说什么叫做多得多,什么叫做多一些啊?(4)你能够用上这两个词语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吗?第二组:(1)那65比20多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呢?(板书:少得多)这个反过来又怎么说呢?(板书:少一些)(2)那少得多是什么意思啊?少一些又是什么意思啊?横向(3)那你能够用上“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连起来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第三组:(1)这里还有一组呢,你能用上我们新学的词语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2)指名说小结:以前我们能够用大于、小于来说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还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这些词语来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更具体了。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doc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中“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一章节制定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33页至第34页的例题和练习题。
通过这些题目,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例子,运用这些概念进行比较。
3. 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这些概念进行判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例子,运用这些概念进行比较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作业本、练习题、小物品(如小球、小棍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哪些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2. 讲解:在黑板上画出两个数量不同的物品,让学生指出哪个物品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3. 例题:出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解答,并解释答案的思路。
4. 练习:让学生解答教材中的练习题,并给予讲解和指导。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出“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定义。
2. 用具体的例子,展示这些概念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a. 3个苹果和2个橙子b. 5个香蕉和8个香蕉c. 2个橘子比1个橘子多还是少2. 答案:a. 3个苹果比2个橙子多一些b. 5个香蕉比8个香蕉少一些c. 2个橘子比1个橘子多一些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6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人教新课标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4.6节内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来理解这几个概念,并学会如何区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大家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概念。
难点:如何将这些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进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大家想象一下,我们在超市购物,商品的价格有时候会有一些差异,比如一个苹果5元,另一个苹果6元,我们该如何描述这两个苹果的价格关系呢?2. 例题讲解PPT展示例题:小明有10个球,小华有12个球,请问小明比小华少几个球?我们来数一数,小明有10个球,小华有12个球,我们可以数出小明比小华少2个球。
这里我们可以用“少一些”来描述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3. 随堂练习请大家完成练习题:小猫有5个鱼,小狗有8个鱼,请问小猫比小狗少几个鱼?请大家完成练习题:小鸟有15个种子,小鸡有20个种子,请问小鸟比小鸡少几个种子?4. 教学内容讲解多一些: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差距不大,比如10和12,差距只有2。
多得多: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差距较大,比如10和20,差距有10。
少一些: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差距不大,比如12和10,差距只有2。
少得多: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差距较大,比如20和10,差距有10。
5. 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多一些:10和12多得多:10和20少一些:12和10少得多:20和10六、作业设计请大家完成课后练习题:1. 小明有8个糖果,小红有10个糖果,请问小明比小红少几个糖果?答案:小明比小红少2个糖果。
2. 小华有20个星星,小丽有30个星星,请问小华比小丽少几个星星?答案:小华比小丽少10个星星。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操作与比较,使学生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引导学生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通过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弄清“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词语间的差别,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词语来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篮球、排球、网球各一个,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一)情境创设。
1.教师拿出三个球:篮球、皮球、乒乓球摆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2.哪个球最大?哪个球最小?哪两个球大小比较接近?3.你会填词成句吗?课件出示:(1)篮球比皮球大()。
(2)篮球比乒乓球大()。
引导学生得出:大一些和大得多4.反过来说我们还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得出:小一些和小得多。
(二)点明课题。
师:球的大小我们是可以通过观察比出来的,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进行比较,这节课我们就比较两个数的多与少。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入和学科整合,让学生初步感知对大小的不同描述,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具体感知(一)师生合作:认识多得多、多一些。
1.课件呈现黄球的瓶子: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黄球。
(10个)2.呈现蓝球的瓶子。
(1)让学生猜一猜:蓝球大约有多少个,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猜的。
引导学生可以用10个黄色球为标准。
(2)课件演示:带着学生一起数出蓝球:一个一个地数。
(15个)3.呈现红球的瓶子。
(1)让学生估一估:红球大概有多少个。
(2)学生说说自己估计的结果与方法。
可能会出现以10个或15个为标准进行估计的。
(3)师生一起数红球:10个10个地数。
(58个)【设计意图:借助三种颜色分明的球,通过数一数、猜一猜与估一估,使学生了解估数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6课时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6。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体观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
2.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测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数学用语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突破方法(A案)通过设置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B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观察、估测,从而理解突破。
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语言正确地进行描述。
突破方法(A案)合作交流。
(B案)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法与学法教法情境教学和引导探究的方法。
学法观察比较和探究体验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A案复习旧知课件出示:1.按顺序写数。
2.比较大小。
4554 3634 87794047 8998 19223.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587706215 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板书课题)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例6的情境图。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种颜色的球中,哪种球最多?哪种球最少?2.学生汇报:红球最多,有58个;黄球最少,只有10个。
3.那红球跟黄球相比,结果怎样?黄球跟蓝球相比呢?4.学生自由表达想法,说出红球比黄球要多,黄球比蓝球要少。
教师随即提问“多多少”“少多少”,学生思考后得出“红球比黄球多得多,黄球比蓝球只少一点”。
5.“多得多”一词用得非常好,“只少一点”我们习惯说“少一些”。
谁再说说?(指定几位学生说)谁能反过来说说?6.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认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执教者:罗东凯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P40例9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通过整体观察。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准确描述数之间的大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观察中估测,渗透区间套的思想,在观察中比较,学会由观察情境图比较转化为数的比较。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4、学生能用一句话描述身边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
教学准备:CAI课件、若干数量的铅笔。
教学流程:一、旧知回顾,激发学习兴趣1、数的组成(个别回答)1)3个十和6个一是()2)7个十是()3)8个一和7个十组成()4)个位数是8,十位数是5,这个数是()。
2、比较数的大小 39()36 50()50+7我们前一节课用符号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这节课我们学习只用文字语言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大小(二)二、游戏导入,引出新知下面我们做个“猜猜看”的游戏,好吗?猜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多少支?1、猜猜老师手中的花铅笔有几支?(100、80、85、……)2、出示10支捆成一捆的蓝铅笔,告诉同学们这是10支铅笔,再猜猜花铅笔有多少支?(60、50、55……)然后一起数一数,一起验证花铅笔有48支。
3、出示15支白铅笔,也让学生先猜猜有多少支?(20、18、16)然后一起数一数,验证白铅笔有15支。
4、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1)指着猜的数与验证的数引导学生比较大小,并用文字语言表述?(100比48多)2)100比48多得怎样呢?(多得多)3)反过来,48比100呢?(48比100少得多)4)15和16比呢?(15比16少一些)50反过来说呢?(16比15多一些)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比大小”的知识,跟前面不同的是我们是上面这4个词用语言描述相比较的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
第六模块简单的估计推理问题【教法剖析】简单的估计推理问题,首先要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应用意识。
例1小兰有40本 ,小红的图书比小兰的多一些。
小红可能有多少本 ?(画√)95 25 45√【助教解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讲解时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理解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然后答题。
25<40,25排除;95>45,95排除;40<45<95,得出答案是45。
【经验总结】本题中小兰有40本图书,小红比小兰多一些。
先通过多排除掉25本,再通过比较45和95与40之间的数量差异,排除95,得出答案是45本。
例2书包56元,文具盒比书包便宜多了,文具盒可能是多少元?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50 62 24√【助教解读】让学生理解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自然顺畅。
62>56,62排除;50>24,排除50;24<50<56,答案是24。
【经验总结】本题教师要先让学生理解便宜多了就是少得多了。
书包价格56元,首先排除掉大于56的62,然后比较50与24,得出少得多的是24元。
例3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填空。
荔枝40个,桂圆77个,蛋糕48个。
荔枝比桂圆( ),( )<( )桂圆比蛋糕( ),( )>( )荔枝比蛋糕( ),( )<( )蛋糕比桂圆( ),( )>( )【助教解读】让学生在理解多一些,少一些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逆向思考,运用类比的方法去探究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荔枝比桂圆( 少得多 ),( 40 )<( 77 )桂圆比蛋糕( 多得多 ),( 77 )>( 48 )荔枝比蛋糕( 少一些 ),( 40 )<( 48 )蛋糕比荔枝( 多一些 ),( 48 )>( 40 )【经验总结】分清少一些与少得多,多一些与多得多的数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