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梁支座上 部有四根纵筋
该跨梁下部 配筋
表示悬挑部 分的箍筋
该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纵筋为2 25,下 一(3) 附加箍筋或吊筋
附加箍筋和吊筋可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 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
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 施工图上统一说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 再原位引注。
如: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Φ25 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 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②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 纵筋相连,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如: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Φ25+2Φ22,表示2Φ25放在角
部,2Φ22放在中部。
③当已按规定集中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的纵筋
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下部通长筋为4根直 径16mm的II级钢 (HRB335)
下部通长纵筋 4 16
返回
2号框架梁,有两跨,一端有 悬挑、梁断面300×650
此梁箍筋是φ8,非加密区间距200, 加密区间距100 ,两支箍筋,梁上部 贯通直径为25mm的钢筋2根;梁顶相 对于楼层标高24.950低0.100m
一般情况下,需要注写梁顶面高差的梁有:洗手间 梁、楼梯平台梁、楼梯平台板边梁等。
如:(-0.100)表示梁顶面比同层楼板顶面低0.100m。 (0.200)表示梁顶面比同层楼板顶面高0.200m。
(-0.010)
此跨梁顶部比 楼板低10mm
此跨梁顶部与 楼板相平
返回
2、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当在梁上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同时存在时,原位标注优先, 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
适用范围:常用于基础详图的配筋,雨篷,阳台,女儿墙 等结构构件的配筋表达,以及形状复杂的结构 构件,如设备基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