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101-1》图集梁配筋精解
- 格式:ppt
- 大小:6.15 MB
- 文档页数:15
11G101-1图集与03G101-1~4图集区别现简要汇总03G101-1图集及04G101-4图集(以下简称老图集)与11G101-1图集(以下简称新图集)之间的区别,合计100项,仅作为抛砖引玉、释疑解惑之用,时间匆忙,如有不当及错误,望指正。
1、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
7、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檐T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
10、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
11、老图集环境类别三只有一种,新图集环境类别三分为三a和三b两种。
12、老图集保护层为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新图集保护层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图集中的保护层数值应加5。
13、老图集保护层受混凝土强度影响,新图集不受混凝土强度影响。
14、老图集机械锚固有3种形式,新图集增加至6种。
15、老图集没有并筋构造,新图集增加并筋构造。
16、老图集拉筋应同时钩住纵筋及箍筋,新图集给出三种做法由设计指定。
11G101-1图集与03G101-1~4图集区别现简要汇总03G101-1图集及04G101-4图集(以下简称老图集)与11G101-1图集(以下简称新图集)之间的区别,合计100项,仅作为抛砖引玉、释疑解惑之用,时间匆忙,如有不当及错误,望指正。
1、老图集以2002版《砼规》、2001版《抗规》、2002版《高规》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砼规》、2010版《抗规》、2010版《高规》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
7、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檐T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
10、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
11、老图集环境类别三只有一种,新图集环境类别三分为三a和三b两种。
12、老图集保护层为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新图集保护层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图集中的保护层数值应加5。
13、老图集保护层受混凝土强度影响,新图集不受混凝土强度影响。
14、老图集机械锚固有3种形式,新图集增加至6种。
15、老图集没有并筋构造,新图集增加并筋构造。
16、老图集拉筋应同时钩住纵筋及箍筋,新图集给出三种做法由设计指定。
钢筋工程工程量计算(依据11G101平法图集)基础部分A:独立基础一、独立基础底部钢筋配筋长度不缩减(1)X向钢筋长度=X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bhcX向钢筋根数=[Y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min(75;s/2)]/布筋间距(s)+1(2)Y向钢筋长度=Y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bhcY向钢筋根数=[X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min(75;s/2)]/布筋间距(s)+1二、独立基础底部钢筋长度缩减10%当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时,除外侧钢筋外,底板配筋长度可取相应方向底板长度的0.9倍。
配筋长度缩减10%(均为隔一缩减)对称独立基础配筋(柱在基础四面的中心)(1)X向外侧钢筋长度=X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bhcX向外侧钢筋根数=2根(一侧各一根)X向其余钢筋长度=X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c(一侧保护层)-(0.1*基础边长)X向其余钢筋根数=[Y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min(75;s/2)]/布筋间距(s)-1(2)Y向外侧钢筋长度=Y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bhcY向外侧钢筋根数=2根(一侧各一根)Y向其余钢筋长度=Y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c(一侧保护层)-(0.1*基础边长)Y向其余钢筋根数=[X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min(75;s/2)]/布筋间距(s)-1当非对称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mm,但该基础某侧从柱中心至基础底板边缘的距离<1250mm时,钢筋在该侧不应缩减非对称独立基础配筋(一端为隔一缩减)(1)X向外侧钢筋长度=X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bhcX向外侧钢筋根数=2根(一侧各一根)X向其余钢筋(两侧均不缩减)长度(与外侧钢筋相同)= X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bhcX向其余钢筋根数=(Y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两端起步距离)/间距+1X向其余钢筋(右侧缩减的钢筋)长度= X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c(一侧保护层)-(0.1*基础边长)X向其余钢筋(右侧缩减的钢筋)根数=两侧均不缩减的钢筋根数-1(因为隔一缩减,所以比另一种少一根)(2)Y向外侧钢筋长度=Y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bhcY向外侧钢筋根数=2根(一侧各一根)Y向其余钢筋(两侧均不缩减)长度(与外侧钢筋相同)= Y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2*bhcY向其余钢筋根数=(X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两端起步距离)/间距+1Y向其余钢筋(右侧缩减的钢筋)长度= Y向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c(一侧保护层)-(0.1*基础边长)Y向其余钢筋(右侧缩减的钢筋)根数=两侧均不缩减的钢筋根数-1(因为隔一缩减,所以比另一种少一根)三、多柱(2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部钢筋矩形独立基础顶部钢筋2号(长向中部筋)长度=柱内侧边起算(两柱外皮距离)+两端锚固La(2*30d)顶部钢筋2号(长向)根数=(柱宽-2*起步距离(s/2))/s+1顶部钢筋1号(长向边部筋)=柱中心线起算(柱宽/2+柱间距+柱宽/2)+两端锚固La(2*30d)顶部钢筋1号(长向)根数=(设计指定的总根数-顶部钢筋2号(长向)根数)两侧对称顶部分布钢筋3号(短向筋)长度=(纵向受力钢筋布置范围长度(1.2号钢筋布置范围宽度(柱宽度+2*柱外纵向受力钢筋布置范围宽)+两端超出受力钢筋外的长度(一般此处可取构造长度150mm)顶部分布钢筋3号(短向)根数=(独立基础第二台阶外形长度-2*分布筋起步距离)/分布筋间距+1A:条形基础(a)基础主梁基础梁无外伸1.底部贯通纵筋长度=梁长-2*bhc+2*(伸至端部且≥0.4Lab)+2*弯折15d2.顶部贯通纵筋第一排长度=梁长-2*bhc+2*(伸至端部且≥0.4La)+2*弯折15d3.顶部贯通纵筋第二排长度=梁长-2*bhc+2*(伸至端部且≥0.4La)+2*弯折15d4. 底部非贯通筋长度=(Ln/3((梁长-2*bhc)/3)+伸至端部且≥0.4Lab)+弯折15d(梁包柱侧腋尺寸为50mm)ln-两邻跨跨度的较大值基础梁等截面外伸1.底部贯通纵筋长度=梁长-2*bhc+2*伸至外伸尽端+2*弯折12d2.顶部贯通纵筋第一排长度=梁长-2*bhc+2*伸至外伸尽端+2*弯折12d3.顶部贯通纵筋第二排长度=梁长-2*bhc+2*柱内侧起La4.1 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上排长度=(Ln/3((梁长-2*bhc)/3)+伸至端部4.2 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下排(与贯通筋是一排)长度=(Ln/3((梁长-2*bhc)/3)+伸至端部弯折12d基础梁变截面外伸1.底部贯通纵筋长度=梁长-2*bhc+2*伸至外伸尽端+2*弯折12d2.顶部贯通纵筋第一排长度=梁长-2*bhc+2*伸至外伸尽端(在外伸段按斜长计算)+2*弯折12d3.顶部贯通纵筋第二排长度=梁长-2*bhc+2*柱内侧起La4.1 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上排长度=(Ln/3((梁长-2*bhc)/3)+伸至端部4.2 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下排(与贯通筋是一排)长度=(Ln/3((梁长-2*bhc)/3)+伸至端部弯折12d柱两边梁宽度相同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筋1 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上排长度=2*(Ln/3((梁长-2*bhc)/3)+柱宽(外尺寸)柱两边梁宽度不相同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筋(左宽或右宽)1 底部非贯通筋位于上排长度=2*(Ln跨度值)/3((梁长-2*bhc)/3)+hc柱宽(外尺寸)2. 底部右边宽出部分非贯通筋=右1*[Ln/3;且≥l′n(伸出跨跨度值)]+锚长≥La(但直锚长度≥La时可不弯钩。
关于11G101-1图集注意事项11G101-1图集已于2011年9月1日起实行,认真学习图集中的相关构造,严格按照图集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下面将11G101-1图集相关注意事项汇总如下:1、由于《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10等修订,要求箍筋最低应选用HPB300强度等级。
因此之前常用的HPB235已被HPB300替代,应注意看清设计结构总说明相应的钢筋等级是HPB300还是HPB235。
2、箍筋表示方法11G101-1图集增加了当框架节点核芯区内箍筋与柱端箍筋设置不同,在括号中注明核芯区箍筋直径及间距。
【例】φ10@100/200(φ12@100/),表示柱中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100。
非加密区间距为200,框架节点核芯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φ12,间距为100。
3、钢筋锚固11G101-1图集La 表示为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E表示抗震锚固长度,增加了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和LabE,LaE要根据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和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以及Lab 计算得出。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锚入支座水平段锚固长度11G101-1图集规定不得小于0.4 LabE。
注意框架梁纵筋锚入剪力墙,往往会出现水平段锚固长度不足的问题。
4、框架柱纵向钢筋连接构造(1)框架柱纵向钢筋不能在非连接区连接,非连接区即框架柱箍筋加密区。
(2)框架柱纵向钢筋当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时,接头应错开0.3L lE。
(3)框架柱纵向钢筋当采用焊接连接时,接头应错开35d且不小于500mm。
(4)框架柱纵向钢筋当采用机械连接时,接头应错开35d。
(5)框架柱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钢筋,多出的上柱钢筋从楼面算起,下插1.2LaE。
(6)框架柱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钢筋,多出的下柱钢筋从梁底算起,锚固1.2LaE,决不能不经过计算就断在楼面标高处。
(7)框架柱上柱钢筋直径大于下柱钢筋直径时,应将上柱钢筋插入下层结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