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区域地理北美与美国
- 格式:pptx
- 大小:9.14 MB
- 文档页数:15
第九节北美与美国北美北美位于美洲北部,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以及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该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墨西哥湾。
2-2-55北美位置和政区纵列分布的地形北美的地形明显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高原山地区。
西部高山区,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受两大板块挤压的影响,这里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山脉之间分布着宽广的盆地和高原。
这些山脉形成较晚,很多山峰超过4000米,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共同组成了科迪勒拉山系。
该区域由于处在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世界上地震、火山多发地带。
中部平原区,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平坦,称中央大平原。
平原北部多湖泊,其成因多与冰川活动有关;南部是密西西比河平原;西部是地势较高的高平原。
东部高原山地区,包括加拿大的拉布拉多高原和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这些高原利山地比西部的山脉形成要早得多,久经侵蚀,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
2-2-56 沿北纬40 纬线的北美地形剖面图2-2-57 北美地形图深受地形影响的气候北美气候受地形的影响很大。
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太平洋上来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形成多雨的湿润气候,沿岸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呈条带状南北延伸。
东部低缓山地可使大西洋水汽进入,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形成半干旱气候。
中部平原纵贯南北,冬季极地冷空气可以从北冰洋直达墨西哥湾,导致沿途气温迅速下降,中央大平原冬季气温比东西两侧气温略低;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可以北上,使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
2-2-58 北美年降水量分布图2-2-59北美气候图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的淡水湖面积居各洲之首,该区的湖泊以冰川成因为主,最著名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
该湖群位于美加之间,由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个冰蚀湖组成,其中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第10讲北美——美国考点展示素养目标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美国工农业的生产特点、主要农业带和工业区的分布。
知识:了解北美的自然地理概况,掌握美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理解美国农业带、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发展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形成条件。
技能:能够依据美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美国农业分布、发展的特点及成因。
素养:运用综合思维,分析美国不同农业区发展的条件,借鉴美国农业专业化的经验,结合区域认知探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北美[读图思考](1)北美地形特点对其水系分布的影响。
(2)北美地形对其气候的影响。
1.位置范围(1)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2)范围:主要包括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2.纵列分布的地形(1)特点: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冰川地形广布。
(2)南北纵列分布的三大地形区①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
②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
③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
3.大陆性显著的气候(1)类型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夏雨稍多;缺乏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受地形影响显著①西部高山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
山脉西侧多雨,山脉东侧及之间的高原盆地少雨。
②东部高原山区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不明显。
③中部平原冬季冷空气南下,形成大风雪和寒潮天气。
夏季暖湿气流北上,中东部普遍暖热。
美国[读图思考]美国本土地形分布特征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读图思考]美国本土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读图思考]美国本土农业带的类型及其成因。
[读图思考](1)美国工业区位置和附近的城市。
(2)结合实际分析美国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及发展优势。
1.范围和位置(1)范围:共由50个州和一个特区组成,其中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为海外州。
16.北美与美国【教学目标】1.北美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美国和加拿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解读】1.结合区域地图,分析北美地形特征,说明地形对北美气候、水文的影响;2.根据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并掌握美国农业带的区位优势;3.结合美国地图分析美国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工业部门及主要城市。
【基础知识】一、北美概况1.位置和范围:北美北起北冰洋,南至美国和墨西哥国界,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主要包括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2.北美和北美洲的区别:北美和北美洲(North America)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政治地理学概念,后者是自然地理学概念。
北美和拉丁美洲(简称拉美,英文Latin America)构成完整的美洲;而北美洲和南美洲(South America)也构成完整的美洲,由于北美的经济发展与欧洲相似,在文化特色中都与欧洲息息相关(欧化等),都居在发达国家地段,人种大部分是欧罗巴人种及欧洲裔,北美又有“第二欧洲”的别称。
3.地形: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冰川地形广布;南北纵列分布着三大地形区,即西部高大山系,中部平原广阔,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1)西部高山区: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
海岸山脉、落基山脉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共同组成了科迪勒拉山系,且与盆地、高原相间分布。
(2)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久经侵蚀,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
(3)中部平原区: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平坦,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泊,如五大湖群,南部是密西西比河平原。
难点解读1:北美地形对其水系分布的影响(1)地势东西两侧高,河流发源于东西部高山、高原地区。
(2)发源于两侧高山、高原的河流流向地势较低的中部平原,注入大西洋(墨西哥湾)或北冰洋,这些河流都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如密西西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