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教学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35
实验七ABO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鉴定实验和配血实验来学习、掌握人类ABO血型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血型是特指血细胞膜表面抗原的类型。
ABO血型系统是一类常用的血液分型体系。
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
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
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 或/和B抗原。
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表7-1)。
统不同,人群中Rh血型的不匹配非常罕见,尤其在黄种人中,Rh(+)型占到99.7%,而Rh(-)型还不到0.3%。
所以在医疗输血中,通常只考虑献血者和输血者之间ABO血型是否匹配。
ABO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存在着地理环境及民族、种族的差异,在我国汉族人群中,各血型的比例由多到少依次是O(34.11%)﹥ B(28.98%)﹥A(28.29%)﹥AB(8.69%)。
交叉配血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血清分别同供血者的血清与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要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其次才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不被供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前者叫交叉配血的主侧,后者称为交叉配血的次侧。
只有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称为“配血相合”。
如果主侧凝集,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可以认为“基本相合”,但输血要特别谨慎,不宜过快过多,密切注视有无输血反应。
三、实验材料人外周血四、实验器材与试剂(一)器材采血针、尖头滴管、载玻片、1.5ml Eppendorf管、75%酒精棉球、消毒干棉球和记号笔。
(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
(三)试剂标准A血清、标准B血清、生理盐水、碘酒。
五、实验操作(一)ABO血型鉴定1.用记号笔在载玻片两端分别作好标记A、B。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和掌握血型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交叉配血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对输血安全性的认识。
二、实训时间2023年11月15日三、实训地点XX医学院检验科实验室四、实训人员XXX、XXX、XXX五、实训材料1. 血液样本:A型、B型、AB型、O型2. 试剂:抗A、抗B、抗D标准血清,生理盐水,玻片,竹签等3. 仪器:显微镜,离心机等六、实训内容1. 血型鉴定(1)操作步骤1)取玻片一张,用蜡笔将其分为三等份,分别标记为A、B、D。
2)分别加入抗A、抗B、抗D标准血清。
3)分别滴入待测血液样本。
4)用洁净竹签将试剂和血液充分混匀。
5)轻轻连续倾斜转动玻片25分钟,观察并记录。
(2)结果分析根据红细胞凝聚类型,可鉴别出A型、B型、AB型、O型。
2. 交叉配血(1)操作步骤1)取玻片一张,分为三等份,分别标记为主侧、次侧、对照。
2)主侧:分别滴入献血者红细胞和受血者血清。
3)次侧:分别滴入受血者红细胞和献血者血清。
4)对照:分别滴入生理盐水和抗A、抗B、抗D标准血清。
5)轻轻连续倾斜转动玻片25分钟,观察并记录。
(2)结果分析1)主侧、次侧均无红细胞凝聚,为配血相合。
2)主侧或次侧有红细胞凝聚,为配血不合。
七、实训结果1. 血型鉴定结果(1)待测样本1:A型(2)待测样本2:B型(3)待测样本3:AB型(4)待测样本4:O型2. 交叉配血结果(1)献血者A型,受血者B型:配血不合(2)献血者B型,受血者A型:配血不合(3)献血者AB型,受血者O型:配血相合(4)献血者O型,受血者AB型:配血相合八、实训总结1.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是输血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 实训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红细胞凝聚情况,确保配血准确性。
3. 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对输血安全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执行。
4. 通过本次实训,加深了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理解,提高了操作技能。
九、实训建议1. 增加实训次数,提高操作熟练度。
⾎型鉴定、交叉配⾎操作规程ABO、Rh-D⾎型鉴定操作规程1.⽬的:规范ABO、Rh-D检测的操作过程2. 标本采集:静脉采⾎2ml抗凝⾎,避免溶⾎试剂3. 试剂:长春博讯⽣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4.⽅法原理【原理】:标准⾎清中的完全抗体(lgM)抗A、抗B、和抗D能和红细胞表⾯相应的抗原在盐⽔介质中发⽣特异性的凝集反应。
根据红细胞凝聚类型可鉴别出A、B、O、AB四型和RHD阴性或阳性。
5. 操作:⼀、玻⽚法(⼀般只能做正定型)【正定型】:1、取⼀张玻⽚,⽤蜡笔或记号笔将其分为三等份,从左到右每⼀等份左上⾓标明A、B、D,2、对应加⼊抗A和抗B抗D标准⾎清⼀滴;3、分别加PC(患者10—15%红细胞悬液);4、⽤洁净⽵签将试剂和红细胞充分混匀,混合物约2cm2⼤⼩;5、轻轻地连续倾斜转动玻⽚2—5分钟,观察并记录; 【解释】:A端凝集为A型⾎;B端凝集为B型⾎;A、B 端均凝集则为AB型;A、B端均不凝集则为O型;D端凝集则为RH阳性者,⽆凝集则为RH阴性。
备注:玻⽚法可作为ABO⾎型初筛或复检;不适⽤于抗体鉴定和交叉配⾎;不适合检测ABO亚型。
⼆、试管法(盐⽔介质)【原理】:标准的A型和B型红细胞能和受检者⾎清(⾎浆)中相应的抗体发⽣特异性结合,形成⾁眼可见的凝集反应,从⽽可推断出受检者的⾎型。
【材料】:1、标准A型和B型红细胞悬液(浓度4%,商品有售,亦可⾃⾏新鲜配制);2、受试者⾎清或⾎清;3、洁净康⽒试管。
【正定型】:1、取⼆⽀洁净试管分别记上抗A和抗B;2、对应加⼊抗A和抗B⾎清1滴;3、分别加⼊病⼈红细胞悬液1滴(浓度为2%-5%);4、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1000rpm离⼼1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解释】:轻摇试管,检查是否凝集,抗A、抗B管均凝集,受试者为AB型⾎;抗A、抗B管均不凝集,则为O 型⾎;抗A管凝集则为A型⾎;抗B管凝集则为B型⾎。
【反定型】:1、取⼆⽀试管分别记上AC和BC;2、分别加⼊病⼈⾎清;3、对应加⼊A和B型试剂红细胞;4、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1000rpm离⼼1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解释】:⾸先检查上清液有⽆溶⾎,然后轻摇试管,检查是否凝集,A、B管均凝集受试者为O型⾎;A、B管均不凝集则为AB型⾎;A管凝集则为B型⾎;B管凝集则为A型⾎。
疑难血型鉴定与疑难交叉配血1、疑难血型鉴定疑难血型就是一种血型难以检定或判定(正反定型不一致)得现象,多由血型抗原减弱形成亚型、疾病原因引起抗体减弱或部分血型系统罕见表型等原因引起。
因此,疑难血型鉴定主要从弱抗原、弱抗体与特殊抗原或抗体检测角度出发,结合血型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
而对于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主要就是对抗体种类与特性进行研究,尤其就是利用吸收/放散试验对同时存在多种同种抗体或自身抗体进行分离鉴定,从而较为准确得分析患者血清抗体得特异性。
在工作中遇到此类情况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与处理:(1)分析可能存在得原因先排除人为操作因素,再通过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得原因,主要包括抗原类影响因素与抗体类影响因素,抗原类影响因素一般包括ABO亚型、血液病、骨髓移植等,抗体类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不规则抗体、药物抗体、先天抗体缺失、丙种球蛋白过低、冷凝集素等。
(2)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疑难血型鉴定流程见流程图1。
流程图1 疑难血型鉴定流程2014年1月,在工作中发现正反定型结果不符样本一例,经一系列血清学试验确证该患者为P1Pk血型系统得p表型,经分子生物学基因测序,初步推断A4GALT 基因第3外显子得903C>G突变就是患者p表型形成得分子生物学基础,该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与深度撰写论文,先后发表《临床军医杂志》与《中国输血杂志》论文各一篇,并由此逐步展开疑难血型鉴定。
在此之后得工作中,通过阅读文献自修学习,鉴定出Am、Bm、B3等血型亚型,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得疑难血型鉴定思路与流程。
2014年2月与2015年10月,在工作中分别遇到一例反复进行输血治疗得患者,经一系列血清学试验,确证此两例患者均因多次输血治疗而产生多种不规则抗体,该研究成果先后以论文形式发表于《临床军医杂志》。
在后期工作中,通过对解放军174医院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对厦门地区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得分布特征有了较为清晰得了解,该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得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流程。
人体解剖学实验讲义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主编:王永录2008年9月目录实验一小白鼠、大白鼠及兔的解剖实验 (1)实验二人体解剖学实验 (2)实验三ABO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4)实验四心音听诊 (9)实验五人体心电图的记录 (12)实验六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 (16)实验一小白鼠、大白鼠及兔的解剖实验【目的】:掌握小白鼠、大白鼠及兔的基本解剖结构。
【实验对象】小白鼠、大白鼠、兔【实验器材和药品】乌拉坦、手术台、手术器械(止血钳、手术刀、动脉夹、手术剪、手术镊等)、注射器、手术线、纱布、脱脂棉等【实验步骤及观察项目】取实验动物,乌拉坦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解剖。
观察以下组织器官,注意与人体组织结构的区别。
1.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间脑、脑干。
脊髓。
2.骨骼肌:肌肉的构造和形态。
3.皮肤:表皮、真皮结构。
皮肤的附属器,汗腺、毛发、指甲、皮脂腺。
4.消化系统: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胰腺、肝及胆囊。
5.呼吸系统: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膜及胸膜腔。
6.循环系统:心脏(心壁、心腔、瓣膜、乳头肌、腱索、冠状血管)。
7.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8.生殖系统: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雄性生殖系统: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射精管。
【思考题】小白鼠、大白鼠及兔与人体结构的区别?实验二人体解剖学实验【目的】:1.了解人体主要系统器官的概貌。
对人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掌握人体各个系统主要器官的基本结构。
3.重点掌握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实验对象】1 人体各组织器官模型标本。
2 人体实物标本。
【实验步骤及观察项目】观察以下组织器官:1.骨骼系统:骨的基本形态构造,骨连结的形式,关节的基本构造,骨骼组成,颅骨、脊柱、胸廓及骨盆的组成。
上肢骨,下肢骨。
2.骨骼肌:肌肉的构造和形态。
肌肉的连结与肌肉的作用。
头面肌群、胸腹肌群、腰背肌群、上下肢肌群。
生理实验二------ABO 血型鉴定[实验目的]1.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
2.学习ABO 血型鉴定方法,掌握血型鉴定原理。
[实验原理](一)ABO 血型的分型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ABO 血型系统有两种不同的抗原,即A 抗原、 B 抗原。
而血清中还存在对应的两种抗体,即抗A 抗体和抗B 抗体。
ABO 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 抗原和B 抗原将血液分为A 、B 、AB 和O 型四类。
A 抗原与抗A 抗体相遇或B 抗原与抗B 抗体相遇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
当给人输入血型不相容的血液时,可发生血管内红细胞凝集和溶血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表1 ABO 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血型 红细胞膜上的抗原血清中的抗体 A 型A 抗B B 型 B 抗A AB 型 A+B 无 O 型无抗A+抗B(二)ABO 血型的鉴定---正向定型常规ABO 血型的定兴包括:正向定型和反向定型。
1.正向定型是用抗A 抗体和抗B 抗体检测未知红细胞上有无A 或B 抗原;反向定型是用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检测血清中有无抗A 或抗B 抗体。
表2 ABO 正向定型 正向定型血型 B 型血清 (抗A )A 型血清 (抗B )O 型血清 (抗A ,抗B )- - - O 型 + - + A 型 - + + B 型 +++AB 型一般A 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B 抗体,B 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A 抗体,因此可以用标准血清中的抗体与被测者红细胞反应,以确定其血型。
(三)ABO 血型的遗传由三个等位基因控制人类ABO血型系统的遗传由9号染色体上的A、B和O三个等位基因来控制。
在一对染色体上只可能出现上述三个基因的两个,分别由父母双方各遗传给子代。
三个基因可组成六组基因型。
由于A和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故血型的表现型仅四种。
血型相同的人,其遗传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见表3表3 ABO血型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思考题:A型、B型的父母,子女可能的血型?利用血型遗传的规律,可推知子女可能有的血型和不可能有的血型,可从子女的血型表现型来推断亲子关系。
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步骤一.血型鉴定1.排管并标记患者红细胞悬液管、患者血浆管、患者ABO正定型试管、患者ABO反定型试管、患者RhD定型试管。
2.标本准备分离患者的血浆,取一滴压积红细胞,三次洗涤,制备患者2%-5%红细胞悬液。
3.加样ABO正定型:1滴(50ul)抗A、抗B试剂加1滴(50ul)患者红细胞悬液。
ABO反定型:1滴(50ul)患者血清加1滴(50ul)反定型试剂红细胞。
RhD定型:1滴(50ul)抗D血清加1滴(50ul)患者红细胞悬液。
4. 结果判断离心(2档):轻摇试管,肉眼观察有无凝集,记录ABO、RhD血型结果。
二.不规则抗体筛查(生理盐水法+凝聚胺法)1.排管标记01、02、03及自身对照管2.加样各试管分别加入相应的患者血清2滴(100ul)及筛选细胞1滴(50ul)。
3.结果观察离心(2档),观察结果先看上清液有无溶血,轻轻混匀,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结果判断并记录。
各试管分别加入低离子介质0.65ml,轻轻混匀(参照试剂说明书)各试管再分别加凝聚胺溶液2滴(100ul)混匀,离心先观察上清液有无溶血弃去上清液,留约0.1ml,轻轻混匀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凝者继续试验,否则查找原因并重复试验)各试管分别加入重悬液2滴(100ul),轻轻混匀肉眼观察凝集是否在1min内消失显微镜检查三.交叉配血试验(生理盐水法+凝聚胺法)1.标本准备分离供血者血浆与红细胞三次洗涤,制备供血者2%-5%红细胞悬液2.排管标记排管,主侧、次侧及自身对照管3.加样各试管分别加入相应的备检血清2滴(100ul)及2%-5%备检红细胞悬液1滴(50ul)4. 结果观察离心(2档),观察结果先看上清液有无溶血轻轻混匀,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结果判断并记录各试管分别加入低离子介质0.65ml,轻轻混匀(参照试剂说明书)各试管再分别加凝聚胺溶液2滴(100ul)混匀,离心先观察上清液有无溶血弃去上清液,留0.1ml,轻轻混匀.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凝者继续试验,否则查找原因并重复试验)各试管分别加入重悬液2滴(100ul),轻轻混匀肉眼观察凝集是否在1min内消失肉眼观察阴性者,显微镜检查记录交叉配血结果A、B、O试验红细胞悬液的制备1. 分别采取已知A、B、O三种血型的红细胞,经盐水洗涤3次,以压紧红细胞配成不同浓度的红细胞悬液(见表格)红细胞悬液的配置悬液浓度(%)压实红细胞(滴)盐水(滴)2 1 2.0ml(40)5 1 0.8ml(16)10 1 0.4ml(8)20 1 0.2ml(4)2. 为了防止红细胞悬液敏感性不一致,可随机采取3个以上健康成人血液,按A、B、O型分别混合后,按上法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