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句式变换1
- 格式:ppt
- 大小:394.03 KB
- 文档页数:6
专题0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用句式(含修辞)“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主要考查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句式的能力、仿照给定句子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的能力和根据语境,灵活自如地变换句式的能力。
近几年高考常是把对选用和仿用的考查同对语法、修辞的考查结合起来,同扩展和变换句式结合起来,既注重形式的一致,也注意内容选择的灵活。
“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其知识依托为句式的基本特征知识、语法知识与修辞知识等。
热点题型一选用句式例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______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答案】C【提分秘籍】所谓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上下文特定语境,对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在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进行比较,选出其中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
选用句式的目的就是能在阅读时辨识文章中句式的表达效果以及能在写作时选用最佳表达效果的句式。
只要不是病句,句式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要符合语境的需要。
[技巧攻略]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步骤是: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弄清题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
其次是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
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
再次是比较各选项的异同,结合语境要求的要点寻找答案,把选中的答案代入原文检验效果。
变换选用句式和压缩语段扩展语句2018年高考1.【2018年高考江苏卷】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点评】这是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
近三年的高考中都没有出现,今年又出现了,原来江苏卷考查压缩概括是借助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今年是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虽然形式发生了变化,但解题思路基本一致。
比如,首先应确定这段话的句数,比本题的这段话是三句,然后这段文字的叙述中心,找到中心话题,比如第一句说“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第二句说“它……”,第三句“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中心话题是“偏见”,概括的时候自然要围绕“偏见”展开,排除C项;再进一步分析这三句话的关系,就可以一步一步选出答案。
2.【2018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
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
考点4 变换句式命题规律考查形式命题趋势江苏卷考“变换”,不考“句式”的变换,而是考语言形式的变换,即由书面语变换为口语,由形象性语言变换为平实性语言。
尤其是2011年至2013年的语言转换题,导向很明确:既考查两种语体的变换,又考查学会“倾听”,要能听懂别人语言中的深意和弦外之音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材料贴近生活1.题型、分值将保持稳定2.复习备考时,重点关注书面语变换为口语、由形象性语言变换为平实性语言等题型(一)形象性语言与平实性语言的转换1.(2013·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画线句是一个哲理句,“自己的脚”代指自己,“全世界”代指环境,“给自己的脚穿上鞋子”指的是“改变自己”,“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指的是“改变环境”。
【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真题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将形象性语言转换为平实性语言的能力。
画线句子是个比喻句,转换的关键是将“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与“全世界铺上地毯”这些喻体转述为“自己”“改变自己”“环境”等平实性语言。
另外,较为中性的关键词“容易”转述时千万不能丢。
该题沿用了2012年高考卷第3题的命题形式,只是材料变换了,其命题意图很明显:要善于倾听,听话要听音,要懂得言外之意。
其导向性很好,因为当今高中生不仅“不会说话”,而且“不会听话”,学会交流太重要了。
同时,该题比2012年高考卷第3题要好,字数少,表意明,且说明的道理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很有教育意义:在这个“拼爹”“拼相貌”的时代,出身、长相是难以改变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丰富自己的内涵(知识、品质等),来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提高竞争力。
2.(2012·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专题能力训练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修辞1。
(2017·天津静海一中月考)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成以下题目.池馆重新接草堂宦游西蜀派开南宋志复中原诗继少陵烟尘誓扫还金阙更入清风明月高吟铁马铜驼上联:下联:本副对联写的是哪位南宋诗人?2.(2017·天津静海一中12月考)请根据《琵琶行》的内容,在下面一段新课导入语中续写一句话。
要求:续写句子与画横线的句子大体相似.两千多年前,一个是文人雅士,一个是山野樵夫,是音乐使他们共同演奏了一曲永世流传的高山流水。
在那个偶然的黄昏,鹦鹉洲的萋萋芳草、郁郁葱林,共同见证了一段知音相惜的佳话。
一千多年前,。
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遇琵琶女而写出的新乐府诗《琵琶行》。
3。
仿照示例,自选对象,另写一段话,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
示例:栏.倚栏.倚栏远眺。
倚栏远眺,烟波江上使人愁。
4.结合文意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横线前面的句子句式相同,且前后构成排比的修辞手法.我不知道风声中夹杂着多少自远古而至的呢喃,(1) ,我更不知道眼神中迷离着多少为心灵而生的迷茫.我未曾欣赏过瓦尔登湖满天的星河,(2),我更未曾触摸过乞力马扎罗山下静卧的雄狮……“我不知道”,这是我唯一能向心中的疑问做出的自豪的答复.5。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6.把下面长短不一、结构不同的句子改写成一组整句。
每当疲惫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遥想追逐的远方,汲取力量再上路;有时候困惑让我们不得不停下来,这时要梳理纷乱的思绪,驱走迷茫;痛苦也是会遇到的,需要停下脚步,抚平伤口,擦干眼泪;甚至有时要放弃,我们就要停下来做出艰难的取舍,打起精神再上路.7。
根据下面的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
变换句式要求考生能根据特定的题目要求,在保持原语句意思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原句的句式.综观近年高考考情,高考对变换句式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1.从考查频率上看,近两年来,变换句式这一考点不属于高频考点,高考语文试卷偶有涉及,但是,从各地区的考查规律来看,2018届考生不能忽视对这一考点的备考。
2.从考查类型上看,一般涉及长短句变换、整散句变换和句子重组等几种题型。
值得注意的是,变换句式题常常要求,“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从高考考查趋势来看,长短句变换、句子重组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且高考对短句变长句的考查,常常与下定义类压缩语段题结合在一起,此考情应引起考生的注意。
考向一整散句变换1.阅读下面的文字,将这一组散句改为整句。
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一滴热泪,也是一种喜悦,它是对获得成功的认可;一句坚信的话,让你获取充实人生的动力;一次尝试,是一场勇敢跨越障碍的见证.【答案】示例一滴热泪,是一种获得成功认可的喜悦;一句坚信,是一份获取充实人生的动力;一次尝试,是一场勇敢跨越障碍的见证.【解析】本题考查散句变整句。
考生在解题时,首先,应选择其中的一个分句作为要改成的整句的标准句。
比如,可以选择最后一个分句“一次尝试,是一场勇敢跨越障碍的见证”作为标准句.其次,将其他几句改成与标准句同样结构的句子.比如,第一个分句,对应“一次尝试"的应该是“一滴热泪”,对应“是一场勇敢跨越障碍的见证”的应该是“是一种获得成功认可的喜悦”。
最后,看看是否需要把这几个句子重新排序.2.将下面文字的画线部分改为整句,可以调整词序与句序,改换、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座山,有矗立的高峰也有幽谷的曲折;生活也像一条路,有平直的坦途也有小径的崎岖;生活又如同一条河,有奔腾的激流和深潭的低回.一路行过,风光无限.【答案】示例生活是一座山,有矗立的高峰也有曲折的幽谷;生活是一条河,有奔腾的激流也有低回的深潭;生活是一条路,有平直的坦途也有崎岖的小径。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考点4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2018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答: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步骤:①分析示例特点。
示例是由两个四字短语、一个六字短语和一个表达特定主题的短句组成的。
②巧分材料词句。
将材料中“垦田拓海”“抗灾治水”“同舟共济”等六个四字短语按照意义两两分组,分别照应“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辨析“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这三个六字短语的表意差异,寻找其与“奋斗”“团结”“梦想”这三个中心主题的关联和照应。
③仿照示例句式,整理句子。
答案:示例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2. [2018江苏卷] 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解析:①句,“乐手无踪”却有洞箫声,“盘丝任翻飞”,可知诗句说的是抖空竹。
②句,“好答案:D。
2018高考语文:选用、仿用、变换句式(1) 2018高考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1) 2018高考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1)
①长句与短句
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截然的界限。
长句是指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短句是指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
长句表达效果表意严密、精确细致,内容丰富。
短句表达效果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②肯定句与否定句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
③主动句与被动句
主动句是指该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的句子。
被动句则是指该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的句子。
④例程句与变式句
例程句是指句子成分按一般次序排成的句子。
变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打破一般次序,排列次序较特殊的句子。
常见的变式句有两类一类是单句成分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一类是复句中分句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因果倒置句、转折倒置句、条倒置句、假设倒置句等。
⑤整句与散句
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主要指排比句和对偶句。
散句是指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⑥单句与复句
单句是只有一套主谓成分构成的句子。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互不包含的单句组成的句子。
单句与复句的转换类似长句与短句的转换。
⑦四种不同语气的句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句子从语气上分,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陈。
“决胜2018”句式变换精讲精练句式变换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
它可以以客观选择题的面目出现,也可以以主观表达题的面目出现。
(一)变换句式的基本要求:(1)变换句式一般是在同义句式中进行的,不管题目本身是否作出要求,变换后的句子一定都要保留原意。
为此,在具体操作中,与句式变换无关的文字可原封不动,必要时个别文字可以变动,如增、删、换、调等,但变动不要太多。
(2)每一种句式都有相对的同义句式,如长句与短句对应、主动句与被动句对应;整句与散句对应、常式句与变式句对应、口语句与书面语句对应等。
要按照相应的关系去变换句式,避免张冠李戴。
(3)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讲求句子的选择是为了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属于修辞的范畴。
一般地说,修辞活动必须在合乎语法和逻辑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在变换句式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通顺生动合理,防止顾此失彼。
(二)变换和选用的原则:①不改变原意;②不能增删改变内容;③可增删个别词语;④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⑤尽量避免重复,可用指代词简化。
(三)句式变换的方法:1.长句和短句的变换长句和短句是相对而言的,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词语较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就是短句。
长句和短句各有特点,表达效果也各有不同: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使条理贯通、气势畅达,适宜于政论性的文章和在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色、心理活动的内容;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简洁明快、生动活泼,适宜于叙述性的文章,尤其适宜于表现紧张的气氛、激越的情绪、坚定的语气等。
(1)长句变短句。
长句变短句,首先要认清长句的特点。
长句的特点一般有三:—是修饰语(定语、状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还可以来用以下办法:①先抓住句子的主干,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然后抽出附加成分,将它们变成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短句。
例如: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巴尔的摩地方法院1987年5月30日裁决亚特兰大市一个生产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的制造商向一位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发毁容的妇女赔偿45万美元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