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西瓦氏细菌的特性及用途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西宫皮肤球菌菌种注释西宫皮肤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属于葡萄球菌科(Staphylococcaceae)。
本文将对西宫皮肤球菌的菌种进行详细的注释,包括其分类、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在医学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一、分类西宫皮肤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可呈球状或卵圆形。
其属名“Staphylo”是源于希腊语“σταφυλή”(意为“一串葡萄”),描述了其细菌聚集在类似葡萄串的形态。
西宫皮肤球菌主要通过创伤、接触传播等途径引起感染。
二、形态特征西宫皮肤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以单个或成对出现,常呈珠状或串珠状排列。
菌体直径约为0.5-1.5微米,通常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此外,该菌种产生黄色或白色的有效色素,有助于其在培养基上的识别。
三、生理生化特性1. 嗜盐性:西宫皮肤球菌耐盐能力较强,可以在高盐环境中存活和繁殖。
这使得它能在食品加工和保存过程中生存,对食品质量和安全带来潜在影响。
2. 产酶能力:西宫皮肤球菌可产生多种酶,如凝固酶(coagulase)、溶血素(hemolysin)和磷酸酸酶(phosphatase)等。
这些酶对该菌在人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也是其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特性之一。
3. 耐热能力:西宫皮肤球菌能够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存活,并且具有一定的耐热能力。
这是该菌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特性之一。
四、医学应用西宫皮肤球菌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人体的正常菌群成员之一,存在于人类的皮肤和鼻腔等部位。
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感染,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创伤、手术等,它可能引起外源性感染。
西宫皮肤球菌可以导致各种疾病,如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脓毒症等。
因此,对该菌的准确鉴定和敏感性测试对于医院感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五、食品工业应用由于西宫皮肤球菌的耐盐性、产酶能力和耐热性,它在食品工业中也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一些食品加工过程中,该菌可能作为自然污染而存在。
革兰氏阴性菌(不产芽孢)名称假单胞杆菌属醋酸杆菌属埃希氏菌属拉丁文Pseudomonas Acetobacter Escherichia形状直或微弯杆状椭圆形或杆状、直或微弯短杆状鞭毛端生单鞭毛周生鞭毛运动性运动或不运动运动或不运动运动或不运动呼吸方式好氧形严格好氧兼性厌氧营养类型化学有机营养型化学有机营养型分布土壤、水域、动植物体上粮食、水果、蔬菜、醋、酒动物肠道、水、土壤、谷类、乳制品其他菌种荧光假单胞菌Ps.fluoresceus 模式种模式种可在水中存在,40C生长最快,常在氮类腐败中起作用。
醋酸醋杆菌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腐败假单胞菌Ps.putrefacicus Acetobacter aceti E coli特性1.在污染物表面生长迅速,产生水溶性荧光色素(黄绿色或蓝色)、氧化产物及粘液,使腐败变质。
2.在50C低温生长很好,在冷藏食品的腐败变质中起主要作用。
3.植物病原菌。
4.最适温度300C。
1.很强的氧化能力,可将乙醇氧化为醋酸,对酒精饮料保存不利。
2.可利用葡萄糖,但不水解乳糖、糊精和淀粉。
1.腐生菌。
2.大肠类正常菌群,卫生指标微生物。
3.大肠类病原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4.分解乳糖,产酸、产气,能利用醋酸盐,不能利用柠檬酸盐。
革兰氏阳性菌产芽孢:名称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拉丁文Bacillus clostridium形状直杆状成对或链状排列一端形成大于菌体的芽孢特性罐装食品腐败主要菌种呼吸方式好氧或兼性厌氧厌氧常见菌种蜡状芽孢杆菌 B.cereus 乳制品变酸热解糖梭菌Cl.thermosaccharolyticum 水果罐头腐败肉毒梭菌CL.botulinum 产生肉毒素肉类罐头腐败枯草芽孢杆菌 B.subtilis 芽孢杆菌模式种;面包腐败;蛋白酶产生菌,分解蛋白。
不产芽孢:名称乳酸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其他拉丁文Lactobacillus Staphylocaccus 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呼吸方式微好氧、厌氧兼性厌氧,好氧状态下生长良好微球菌属Micrococcus特性分解糖的能力强,用于酸奶,酸泡菜制作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分布粮食、蔬菜、发酵面包、酒、乳制品、青贮饲料、人肠道人皮肤、粘液。
铁还原菌希瓦氏菌菌株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铁还原菌希瓦氏菌菌株是一种特殊的细菌,它具有强大的还原能力,可以利用铁离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代谢活动。
这种细菌在地下矿物资源的富集和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矿山和生物浸出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铁还原菌希瓦氏菌菌株的特点、分类、应用及未来研究方向,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有益的微生物。
一、希瓦氏菌菌株的特点希瓦氏菌菌株是一类铁还原细菌,通常生长在缺氧环境下,其代表菌株是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这种菌株能够利用铁离子还原为可溶性铁(II),从而在缺乏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呼吸作用。
希瓦氏菌菌株还具有良好的电子传递能力,可以与电极产生直接接触,并进行电催化反应。
希瓦氏菌菌株的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这使得它在各种复杂环境中都能够生存并发挥作用。
希瓦氏菌菌株能够利用多种底物进行代谢活动,包括酸性物质、有机物质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
希瓦氏菌菌株可以根据其代谢特点、生长条件、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分类和鉴定。
通过这些分类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希瓦氏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潜力。
希瓦氏菌菌株还可以应用于生物还原电解池、生物燃料电池等领域。
它们具有良好的电子传递能力,可以作为电极与环境中的底物直接接触,实现电催化反应。
这种特点使得希瓦氏菌菌株在清洁能源的生产和环境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1.生物矿山和生物浸出技术的优化和应用。
通过研究希瓦氏菌菌株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优化其在金属矿石的浸出和尾矿资源的回收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生产效率和矿产资源回收率。
2.生物还原电解池和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应用。
探索希瓦氏菌菌株在电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机制,优化其在清洁能源生产和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推动生物电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希瓦氏菌菌株的遗传改造和基因工程研究。
通过遗传改造和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希瓦氏菌菌株的代谢途径和电子传递能力,提高其在矿物资源利用和能源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实现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Water Pollution and Treatment 水污染及处理, 2018, 6(2), 103-109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8 in Hans. /journal/wpthttps:///10.12677/wpt.2018.62013Medium (CM0847) Optimization ofShewanella putrefaciensJuan Cheng, Lei Wang, Yuwei Tao, Wenjuan Yuan, Jian Zhao, Su Feng*Key Laboratory of Bio-Resource and Eco-Environment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Received: Mar. 22nd, 2018; accepted: Apr. 10th, 2018; published: Apr. 18th, 2018AbstractAim: The culture medium of Shewanella putrefaciens was optimized and its growth was promoted.Methods: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design experiment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medium of Shewanella putrefaciens by measured cell density (under 600 nm) and cell weight.Results: Compared with medium CM0847, when the initial pH was 7.5, the glucose, beef extract and sodium chloride added at 10%, 30% and 30%, respectively, the cell density and cell weight were the highest. Conclusion: Cultivated Shewanella putrefaciens in the optimum medium and CM0847 culture medium, the cells weight was improved by 11.1168 g/L.KeywordsShewanella putrefaciens, Optimization, Medium, Orthogonal一株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培养基优化成娟,王磊,陶榆伟,袁文娟,赵建,冯甦*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资源微生物及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收稿日期:2018年3月22日;录用日期:2018年4月10日;发布日期:2018年4月18日*通讯作者。
专利名称:一株腐败希瓦氏菌及其应用、水产饲料和水产养殖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立侨,韩凤禄,王晓丹,乔芳,刘树彬
申请号:CN202010739939.5
申请日:20200728
公开号:CN111944715A
公开日:
202011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腐败希瓦氏菌及其应用、水产饲料和水产养殖方法,所述腐败希瓦氏菌为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Z9,且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0210,保藏日期为2020年6月16日。
所述腐败希瓦氏菌安全性高,且具有提高虾蟹类生产动物对植物蛋白的利用率、促进虾蟹类生长、改善虾蟹类肠道围食膜损伤以及提高抗病能力等功能。
申请人:华东师范大学
地址:200241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徐家升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腐败希瓦菌致坏死性筋膜炎1例
龚晓杰;马序竹
【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年(卷),期】2022(22)2
【摘要】腐败希瓦菌是弧菌科、希瓦属细菌(也有译为西瓦菌属、施万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兼性厌氧、单鞭毛、无芽孢。
既往研究认为暴露于此菌污染的海水或海洋生物是人感染的途径,但近年来有文献报道通过淡水养殖动物感染的病例。
本文报道1例暴露于淡水鱼感染腐败希瓦菌导致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并快速进展为脓毒性休克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此少见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总页数】2页(P226-227)
【作者】龚晓杰;马序竹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5
【相关文献】
1.腐败希瓦氏菌及其与蜂房哈夫尼亚菌共培养对冷藏大菱鲆的致腐能力
2.一株腐败希瓦菌的药敏试验及其与沙门氏菌的差异性比较
3.丁香酚对腐败希瓦氏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抑制机理
4.底物和环境因子对鱼源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5.模拟冷链流通中温度波动对腐败希瓦氏菌的生长及其腐败产物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草鱼致病性腐败希瓦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叶明皓;胡秀彩;吕爱军;孙敬锋;刘小雪;白杰【摘要】从患病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体内分离获得1株革兰氏阴性细菌,菌株编号为C0703,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16SrDNA序列分析以及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等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氧化酶、七叶苷、硝酸盐还原等为阳性,赖氨酸脱羧酶、葡萄糖等为阴性;进一步采用PCR方法扩增16S rDNA序列测序获得片段大小1 409bp,与模式菌株Shewanella putrefaciens ATCC 8071(NR 119141.1)序列相似性为98.23%;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与Shewanella putrefaciens(NR 119141.1)自然聚为一支,最终判定C0703菌株为腐败希瓦氏菌(S.putrefaciens).人工回归感染草鱼试验显示,3d累积死亡率为100%,并与自然感染临床症状基本一致;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C0703对阿莫两林、美罗培南、萘啶酸等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万古霉素等不敏感.本研究结果为鱼源腐败希瓦氏菌的诊断及防治等提供了科学参考.【期刊名称】《天津农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25)004【总页数】6页(P52-57)【关键词】草鱼;腐败希瓦氏菌;16S rDNA;生理生化;药敏试验【作者】叶明皓;胡秀彩;吕爱军;孙敬锋;刘小雪;白杰【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7.1草鱼是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具有较高经济价值[1-2]。
关于伯克氏菌的各种特性一、菌的鉴定结果如下:1、 2-A中,培养形态和PCR鉴定为2种菌。
2、2-1中,从形态和PCR 鉴定,为同一种菌,测序结果显示为:伯克氏菌(Burkholderia),只能确定到属,该菌的信息量不多,暂时很难鉴定到种。
3、伯克氏菌(Burkholderia),伯克氏菌属以往是假单胞菌属的一部份。
伯克氏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富有运动性及好氧性棒状的细菌。
是动物、人类、植物和一些对环境重要的物种的致病菌。
伯克氏菌会被用在农业上作为生物降解、生物控制及促进植物生长之根圈微生物。
二、生活在真菌细胞内的细菌-伯克氏菌(Burkholderia)有些真菌的细胞内生活着其共生细菌,现在发现这类共生细菌多数是伯克氏菌(Burkholderia),少数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及其他细菌,例如放射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等。
这类真菌一般需要共生细菌的存在,才能生存下去或者具有某种重要功能,比如产生孢子进行繁殖,产生毒素以便破坏植物组织,或者提高真菌本身吸收营养元素的能力。
举例来说,小孢根霉菌(Rhizopus microsporus)的细胞内就生活着它的共生细菌伯克氏菌(Burkholderia),两者共同生长,可以分解水稻幼苗组织,将分解产物作为共生体的营养来源,后果即造成水稻幼苗的枯萎死亡,其中的关键物质就是一种根霉素(rhizoxin),也叫力索新,一种16元大环内酯类物质,是引起水稻枯萎的主要原因,但日本藤泽药厂曾经试图将其开发为抗癌药物,据说进入了二期临床试验。
伯克氏菌是产生这种毒素的关键因素,或者说毒素就是由伯克氏菌产生的,而之前认为是真菌本身产生了这种毒素。
用抗生素杀死真菌中的细菌后,真菌即失去产生孢子的能力,但是再将两者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共生关系后,真菌产生孢子的能力就得到了恢复,证明伯克氏菌的共生对于真菌的繁殖来说是必需的。
2011年,真菌内生伯克氏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完成,有望在基础上阐明更多的共生机理,基因组的序列大小为3.75Mb,包含一条染色体和两个菌株特有质粒,除了含有根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外,还有14个基因位点,编码非核糖体肽合酶(NRPS)装配线,有可能从中寻找到新的未知天然产物;还发现该内生细菌含有一套完整的毒性相关因子,将有助于阐明细菌和真菌的相互作用关系。
eubacterium xylanophilum分类-回复Eubacterium xylanophilum是一种鞭毛菌科细菌,属于厌氧菌群。
它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主要分布于土壤、湖泊和大肠道等环境中。
Eubacterium xylanophilum对环境的调节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以及其分类学特征值得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探讨。
首先,让我们从Eubacterium xylanophilum的外观和生物学特性开始。
Eubacterium xylanophilum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可以通过鞭毛运动来移动。
细胞通常呈现杆状或球状形态,尺寸在0.5到1.0微米之间。
它是厌氧菌,具有较强的异养性能力,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等有机物为能源。
Eubacterium xylanophilum的生境分布非常广泛。
它主要存在于土壤中,特别是那些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此外,它也可以在湖泊和其他水体中被发现。
最引人注意的是,Eubacterium xylanophilum还可以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发现,其中它在大肠道中的数量相对较高。
这种广泛的分布表明了它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Eubacterium xylanophilum的分类问题,它被归类为鞭毛菌目(Clostridiales),属于鞭毛菌科(Eubacteriaceae)。
它的属名“Eubacterium”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真菌样细菌”,这是因为早期研究人员发现其细胞形态与真菌类似。
其种名“xylanophilum”源于拉丁语,意为“爱好木聚糖”,这与其对纤维素和木聚糖的异养能力相对应。
此外,Eubacterium xylanophilum在其种内部还有不同的亚种和菌株。
亚种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菌株的形态特征、生长条件和代谢能力等方面。
这些亚种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功能。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Eubacterium xylanophilum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定义及生理特点:
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很多细菌都可以形成熟膜附着在设备或管线内壁上,也有些悬浮在水中。
凡是能形成熟膜的细菌我们都称为腐生菌,该茵类为好氧茁,它可从乙醇、糖类等有机物中获得能量。
腐生茵属于多科的细菌,无法根据各种细菌的特性来鉴别。
因此,采用细菌总数计数法来衡量该茵是否会引起危害或引起危害的程度。
实际分析细菌总数时,都以腐生茵含量多少为依据。
一般认为腐生菌总数低于10 4 个/mL不会引起大的问题,当细菌总数大于10 5 个/mL时,必须采取杀菌等处理措施。
2、腐生菌的存在与危害:
大多数污水系统中部能满足该菌类对温度及营养的要求,因此出现这类菌的现象很普通。
该茵类多数是存在于低矿化度(不大于5000mg/L)开式污水处理流程的污水及注水系统中。
但在高矿化度或闭式污水及注水系统中,也有此类细菌存在,具体在如下部位存在:
①低矿化皮含油污水处理系统中,以及含油污水与地面水或地下水混注系统中。
因为
这时有溶解于水中的氧气或混注时从清水中带入的氧气,有的含油污水中本来存在糖类、醇类和磷等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养料。
再加上污水具有适宜细菌生长的温度,特别是混注水的温度一般为25—35℃时,腐生菌便大量繁殖。
大量繁殖的结果使其形成了细菌膜,水中的悬浮物及肉服可见物大为增加,从而堵塞注水系统及地层。
②在开式污水处理站的除油罐、缓冲罐及过滤罐中也有此类细菌部状物是硫酸盐还原菌,枯黄色的是铁细菌。
食品腐败微生物初二生物组引起食品发生化学或物理性质变化,从而使食品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组织性状及色、香、味,成为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微生物。
是食品微生物(发酵食品微生物、食品腐败微生物、食物中毒微生物)主要内容之一。
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原料在收获、运输、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由于食品性质、来源和加工处理不同,引起食品腐败的微生物也各有差异。
通常细菌、霉菌、酵母都能引起食品腐败,以细菌和霉菌引起的食品腐败最为常见。
细菌需氧性芽孢杆菌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中嗜热性(最适生长温度55℃)和嗜温性菌(最适生长温度37℃)都能引起食品腐败。
它们都能产生芽孢,对热的抵抗力特别强是加热保藏食品(如罐藏食品)的主要腐败菌。
非芽孢杆菌由于不产生芽孢,其热抵抗力弱,是新鲜食品和冷藏食品的常见腐败菌。
当保藏食品因加热不足或密封不良时,非芽孢杆菌亦能引起其腐败变质。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属嗜热性需氧芽孢杆菌,但兼有厌氧的特性。
其最低生长温度为28℃,最高生长温度70~77℃。
它在pH≥5的食品中生长,使食品中糖类分解而产酸(乳酸、甲酸、醋酸),不产气(有时在含氮物质的罐头食品中微量产气),使汤汁呈现浑浊并有酸味和异味,是引起低酸性罐头食品的典型平酸菌之一,通常在青豌豆、青刀豆、芦笋、蘑菇、红烧肉、猪肝酱等罐头中生长而引起腐败。
由于罐头值(指在121.1℃下减少外观还是正常、罐底和盖仍是平的,但内容物已变酸,故称平盖酸败。
其耐热性Dr菌数 90%所需要的时间)高于嗜温菌。
凝结芽孢杆菌属嗜热性需氧芽孢杆菌,为兼性厌氧。
最低生长温度为28℃,最高生长温度55~60℃,最低生长pH为4.0,因此不仅引起低酸性食品变败,还能在番茄汁酸性食品产酸(乳酸)、不产气,并使食品变味,也是典型平酸之一。
在青刀豆、蘑菇、芦笋、笋片、豆芽菜、茄汁什锦蔬菜、番茄制品和肉类罐头中生长而引起腐败。
嗜热解糖梭状芽孢杆菌具有嗜热和厌氧特性,生长温度在43~71℃,最适生长温度为55~62℃。
Escherichia Coli名词解释引言E s ch er ic hi ac ol i(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动物和人类肠道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
它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E s ch er ic hi ac ol i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基本特征、生长环境、病原性及预防控制等内容。
Esche richia coli的基本特征E s ch er ic hi ac ol 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杆菌,通常为直杆状,有一定的运动性,常具有鞭毛或附着体。
其细胞内含有单环D NA分子,可以通过快速繁殖形成菌落。
E sc he ri ch ia co li还具有以下特点:1.好氧细菌:E sc her i ch ia co li属于好氧菌,对氧气的要求较高,可以在富含氧气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
2.可变性:E sc he ri c hi ac oli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3.原核细胞:E sc her i ch ia co li是一种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真核细胞的核膜和细胞器。
Esche richia coli的生长环境E s ch er ic hi ac ol i存在于各种环境中,主要集中在动物和人类的肠道中。
在肠道中,E sch e ri ch ia co li能够与宿主共生,发挥有益作用,例如帮助食物消化、合成维生素和抵抗有害菌的入侵。
此外,E s ch er ic hi ac ol i还可以在水体、土壤、食品等环境中生长繁殖。
Esche richia coli的病原性尽管大部分E sc he ri c hi ac ol i对人类和动物是无害的,但某些菌株具有致病性。
这些致病菌株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如腹泻、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Es ch er ich i ac ol i致病菌株:1.肠毒素产生菌株(E nt er ot ox ig en ic E.c ol i,简称ET EC):E TE C 菌株是引起旅行者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通过产生肠毒素引发腹泻症状。
污水处理常见微生物及指示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转化,降解污染物,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及其指示作用。
1. 好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和真菌,它们需要氧气进行生长和活动。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好氧微生物主要负责有机物的降解。
1.1 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能够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污水处理中重要的指标,可以反映出处理效果。
1.2 厌氧消化微生物厌氧消化微生物是指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细菌和甲烷菌。
它们能够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产生甲烷气体和其他有机物。
2. 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细菌和厌氧真菌,它们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生长和代谢。
2.1 厌氧消化细菌厌氧消化细菌能够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气体和二氧化碳。
甲烷气体是厌氧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处理效果。
3. 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废水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将有机物中的氧气还原为氮气。
反硝化过程是处理废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重要方式。
在处理过程中,反硝化细菌的存在和活动状态可以通过测量氮气的释放量来评估。
4.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有不同的能力和特点。
通过测量污水中微生物的存在和活动状态,我们可以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和效果,从而优化处理策略,提高处理效率。
以上是污水处理中常见微生物及其指示作用的介绍。
希望对您理解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重要性有所帮助。
铁还原菌希瓦氏菌菌株
《铁还原菌希瓦氏菌菌株》
铁还原菌希瓦氏菌菌株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它具有对环境中的铁进行还原作用的能力,因此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种菌株通常生存在缺氧环境中,比如淤泥底部或者某些地下水中。
它通过还原环境中的氧化铁或氧化氢化铁,将其转化为可用的亚铁离子,从而促进了铁的循环。
除了在地球的生物化学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外,铁还原菌希瓦氏菌菌株也被认为在地球上的早期生命演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对铁还原菌希瓦氏菌菌株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发现它在各种环境中都具有广泛的分布。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地球上微生物的多样性,也为人们研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除了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外,铁还原菌希瓦氏菌菌株还被认为在环境修复和生物能源的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如何利用这种微生物的特性来处理废水或者生产生物燃料,以期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界中的资源。
总的来说,铁还原菌希瓦氏菌菌株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具有潜在的环境应用价值。
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也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腐败西瓦氏细菌的特性及用途
摘要:在当今时代,科技发达越来越快,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水是生命资源,人类活动离不开水,但是由于工业发达和生活用水的处理不当,导致很多河流已经丧失了原本的面目,人类现在生活在天不在蓝,海不再蓝的自然里,污水处理就变得异常严峻,污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物理,生物,化学方法都存在,本文主要是讨论利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水,众所周知,细菌存在于我们周围,而且细菌的繁殖生长能力很强,所以选择利用希瓦氏细菌来分解和降解污水中有机物和一些有害物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希瓦式菌属(Shewanella)于革兰氏阴性细菌,,黑色菌落, 革兰氏阴性杆菌。
它能够降解和稳定代谢导致污水腐臭的氧化三甲胺。
还具有还原三价铁、锰、铀等重金属,液化明胶、Tween40和tween80,产生H2S的能力。
在乳酸钠存在的条件下,能还原硝酸盐、亚硝酸盐、铁氧化物和硫代硫酸钠。
关键词:希瓦氏细菌污水处理氧化三甲胺代谢
细菌无处不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有害细菌,有的细菌对人类有益,有的细菌对人类有害,而有的细菌即对人类有害也有益。
例如希瓦氏细菌可以腐败鱼虾等海产品,但它也可以用于污水处理。
在用希瓦氏细菌处理污水之前,我们得了解它的特性及处理污水的原理。
腐败希瓦氏具有以下特点:
1、噬菌体裂解性好,能够在4-5h内使腐败希瓦氏菌菌悬液变澄清,经双层平板法检测得到清晰透明的噬菌斑。
对该噬菌体的生理特性研究可知该噬菌体核酸类型为DNA,其形态符合长尾噬菌体科的基本特征,为蝌蚪形,具有宽度约为50nm的正多边形头部和长约150nm 的尾部。
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0,一步生长曲线显示噬菌体感染宿主菌潜伏期为10min,爆发期为20min,裂解量为98。
2、对腐败希瓦氏菌噬菌体Spp001进行抑菌实验,以培养基和鱼肉汤为基质时,噬菌体Spp001均能抑制腐败希瓦氏菌Sp225的生长,保持基质澄清。
温度大于70℃噬菌体失去裂解活性。
腐败希瓦氏菌噬菌体在pH为7时抑菌活性最高,此时效价为1.6×108pfu/mL;噬菌体耐碱性较好,耐酸性较差,在pH为3时,噬菌体已失去裂解性。
腐败希瓦氏菌噬菌体Spp001对含氯消毒剂氯胺和次氯酸钠具有较强的抗失活能力。
10mg/L-20mg/L的氯胺仅能使噬菌体的活性降低3%,1g/L-2g/L能使噬菌体的活性降低约12.5%,500mg/L-600mg/L次氯酸钠能够灭活腐败希瓦氏菌噬菌体12.5%,5g/L-6g/L 次氯酸钠能够灭活腐败希瓦氏菌噬菌体22.1%。
3KGray电子束辐照使噬菌体效价和抑菌活性稍有降低,存活率为96.5%,5KGray电子束辐照明显降低了腐败希瓦氏菌的效价和抑菌活性,存活率为21.5%,当辐照剂量大于7KGray时,噬菌体Spp001失去抑菌活性。
3、腐败希瓦氏菌噬菌体Spp001对冷藏牙鲆的抑菌防腐实验效果明显。
感官鉴定明显看出噬菌体抑菌防腐效果良好,明显高于未经噬菌体处理的对照组。
通过对微生物指标的测定可知,腐败希瓦氏菌噬菌体Spp001实验组和山梨酸钾溶液实验组的菌落总数和腐败希瓦氏
菌菌落总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高浓度Spp001噬菌体实验组菌落总数和腐败希瓦氏菌菌落总数均小于山梨酸钾溶液实验组,同时也小于低浓度Spp001噬菌体实验组。
噬菌体Spp001实验组和山梨酸钾实验组的pH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比对照组缓慢很多,且实验组pH 的变化趋势由大到小分别为高浓度的噬菌体Spp001实验组>山梨酸钾溶液实验组>低浓度的噬菌体Spp001实验组。
【1】
腐败希瓦氏菌的生物被膜:腐败希瓦氏菌在LB培养基中静置培养约24 h,形成成熟的生物被膜。
在各实验条件下,以30℃培养,2%NaCl,pH中性或略偏碱性,起始菌浓度106~107CFU/mL时形成生物被膜的量最大;而Ca2+和一定浓度的Mg2+能抑制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葡萄糖的添加量对生物被膜的形成没有明显的影响。
腐败希瓦氏菌在不锈钢片上形成的生物被膜的量高于在PE片上形成的量,其形态分别为网络状、矩阵态。
结论:腐败希瓦氏菌能形成稳定而明显的生物被膜,且其形成能力受温度、NaCl浓度、pH值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2】
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分子式为(CH3)3NO,广泛分布于海产硬骨鱼类的肌肉中,是许多海洋鱼类的肌肉中非蛋白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鲜味,在贮藏及运输过程中,TMAO在环境微生物和水产品自身内源性酶的作用下,降解产生三甲胺(TMA),进而生成二甲胺(DMA)和甲醛(FA)等,三甲胺是海洋鱼类腐败的恶臭成分,在海产鱼类加工过程中排放的高浓度废水中含量十分丰富,其具有毒副作用,会抑制大分子(如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对动物胚胎具有致畸作用。
二甲胺具有鱼腐臭的特殊气味,是城市污水的主要臭源之一。
甲醛可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使蛋白质变性,使鱼肉质构变差,疏水性增加,导致鱼肉质量变差甚至变质。
经研究发现,氧化三甲胺可以被氧化三甲胺还原酶氧化分解,氧化三甲胺还原酶是一类存在于某些微生物体内能够代谢氧化三甲胺的酶,其催化作用是将TMAO降解为TMA。
通过研究发现体内含有氧化三甲胺还原酶的细菌为腐败希瓦氏菌。
【3】
不仅如此,该菌株还具有还原三价铁、锰、铀等重金属,液化明胶、Tween40和tween80,产生H2S的能力。
在乳酸钠存在的条件下,能还原硝酸盐、亚硝酸盐、铁氧化物和硫代硫酸钠。
【4】而这些物质大多都是污水中的物质,所以可以利用此菌处理污水。
参考文献:
【1】腐败希瓦氏菌噬菌体的性质和防腐应用研究
【2】环境条件下对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3】来源于腐败希瓦氏菌对氧化三甲胺的代谢特性研究
【4】一个降解染料的希瓦氏菌新种———中国希瓦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