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教学课件视光学与视觉科学 屈光不正
- 格式:ppt
- 大小:3.76 MB
- 文档页数:26
屈光不正】★光与眼的屈光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光线将在界面发生偏折,该现象在眼球光学中称为屈光※眼的屈光系统组成角膜、房水。
晶状体、玻璃体、最主要的屈光成分是角膜和晶状体角膜屈光力:43D,晶状体屈光力:19D。
眼球总屈光力约为60D★正视眼和调节正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调节:为了看清近距离目标,需增加晶状体的曲率(弯曲度),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调节。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屈光力增加调节力以屈光度为单位。
如一正视者阅读40cm处目标,此时所需调节力为2.50D。
※调节的机理:①调节主要是晶状体前表面的曲率增加而使眼的屈光力增强②看远目标时,睫状肌松弛,晶状体悬韧带保持一定的张力,晶状体在悬韧带牵引下,形状相对扁平③看近目标时,环状睫状肌收缩,睫状冠所形成的环缩小,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由于弹性而变凸眼的调节与集合双眼的调节与集合是互相协同联合运动的,视近时,双眼眼轴内集、调节增加和瞳孔缩小,这种反射性视功能的三联运动称为近反射。
★正视与非正视正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非正视、屈光不正: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非正视或称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的分类及镜片矫正①近视:凹透镜②远视:凸透镜③散光:柱镜④屈光参差:凹透镜或凸透镜,考虑矫正方法的视网膜像放大率⑤老视:凸透镜近视※★定义:在调节放松条件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分类:⑴按屈光成分分类:①屈光性近视②轴性近视③混合性近视⑵按近视度数分类:①轻度近视:低于-3.00D②中度近视:-3.00D 至-6.00D ③高度近视:高于-6.00D临床表现:1.视力远距视物模糊近距视力好2.玻璃体液化、混浊和玻璃体后脱离——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3.眼底病变:①豹纹状眼底②近视弧形斑③Fuchs斑④黄斑部出血4.后巩膜葡萄肿5.并发症——视网膜脱离远视★定义:在调节放松条件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