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米玻璃钢快艇稳性计算书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5
一、设备清单二、技术要求和主要配置1 概述1.1船型、航区及用途本船为汽油挂机动力驱动的V型玻璃钢高速执法交通艇,船体及上层建筑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制造,外观线型流畅,外观新颖别致,具有良好的耐波性和适航性,首尾浪小、振动、噪音低、抗风浪、抗拍击能力强、耗油少、功能齐、宽敞舒适、外形线条流畅等特点,应是一款具备“快速、节能、舒适、安全”的优良船型。
本船主要用于温州市区内河巡查工作,也可用于港行监督、防汛抢险指挥、水文监测、公安及边防巡逻等内陆水域执法,适航于我国内河B级航区。
1.2 主要参数总长 5.9m 半棚封闭式尾甲板为平面型宽 1.9m型深约0.8m设计吃水约0.25m航速正常排水量状态下静深水航速约44-55km/h航区内河B级续航力约6小时乘员艇员乘员共6人1.3 主机、航速本船主机选用四冲程115HP进口YAMAHA舷外汽油挂机1台,单机额定功率115ps。
推进器:不锈钢螺旋桨。
(另加备用不锈钢螺旋桨1个)1.4 稳性及抗沉性本船稳性及抗沉性满足中国船级社《内河高速船入级和建造规范》(2002年)以及中国海事局《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年)对B级航区的要求。
1.5 干舷和储备浮力本船干舷和储备浮力满足中国船级社《内河高速船入级和建造规范》(2002年)以及中国海事局《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年)对B级航区的要求。
2、船体结构本船结构设计按中国船级社《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年)的要求进行。
2.1 船体结构形式为横骨架式,肋骨间距为450mm左右(以供应商船型为准),船体即仓棚均为单板结构,舱壁为夹层结构。
2.2 船体材料:为聚酯玻璃钢,全部采用经中国船级社认可的无捻无碱无蜡平纹布及纤维短切原丝毡,粘接剂选用MT189聚酯树脂,表面胶衣采用8373-W-5762胶衣,船体与舱棚联接处用美国3M胶。
骨材截面芯材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2.3 船体具体结构型式及尺寸、基本结构图由投标供应商在谈判响应文件中提供。
一、概述本船为单底、双甲板、横骨架式钢质载客游船,航行于海河流域。
全船肋骨间距0.5米。
本计算书按照中国船级社《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以下简称《钢规》)第1分册第2篇〈船体〉中的对航行于内河C 级航区的钢质客船的要求,计算选取外板厚度及构件的尺度。
本船的艏部,根据实际冰区情况,仅对外板考虑冰区加强,内部构件按照常规船舶进行。
二、主尺度及要素总长 ………………………………… 25.86m 垂线间长……………………………… 24.20m 型宽 …………………………………… 5.80m 型深 …………………………………… 1.80m 设计吃水……………………………… 1.10m 设计排水量 …………………………… 75.3t 结构吃水……………………………… 1.30m 肋骨间距……………………………… 0.50m三、外板3.1 船底板① 根据《钢规》2.3.2.1船中部船底板厚度t 应不小于按下列式计算所得之值:)(γβα++=s L a t mm其中:a=0.7 L=24.2m s=0.5m α=0.076 β=4.5 γ=-0.4t1=0.7×(0.076×24.2+4.5×0.5-0.4)=2.58 mm ②根据《钢规》2.3.2.2船底板厚度t应不小于按下列式计算所得之值:rdst+=8.4 mm其中:s=0.5 d=1.3 r=0.25t 2=25.03.15.08.4+⨯⨯=2.99mm③根据《钢规》6.3.1.1船底板厚度t应不小于按下列式计算所得之值:其中:a=0.7 L=24.2m s=0.5m α=0.046 β=3.3 γ=0.8t3=0.7×(0.046×24.2+3.3×0.5+0.8)=2.49 mm考虑到冰区航行以及总体强度(固定压载),实取船底板厚5mm。
3.2 平板龙骨根据《钢规》2.3.1.1平板龙骨厚度应按照船底板厚度增加1mm,宽度不小于0.75m即t=2.99+1=3.99 mm实取平板龙骨厚5mm,平板龙骨宽度取800mm。
6m拉森钢板桩支护计算书-—————-—-—----—-——--———-—---—--—--———————----——--—-——--—-——-——-—————--[ 支护方案 ]-—-—-—-—-—-————————-----——--—--——-—-——-—--—---———-———-—----—-—--—-—-——排桩支护—-—--———--—-—-—-————-—-—--—-————--—-—----————--—-——-—-——-—--—-----—---[ 基本信息]———--————--——--——————----——-—-—-—--————-—---——--——--—————————-—-----—-—-——-——-——---———---—--—-———-----—--—--——--——--—---——---[ 超载信息]-——---———-----——-———--———----——--—-——-——--——-—--—--—--—-——-—---—-—--—-——-—-——-———-—-—-———-—-—————-—-------—-———--——-—---——-——----[ 附加水平力信息]——----—---—————--—--—-—--—----—-—--——-———-——-————--———-————--—--—--——--—--——--—-—------—--—-——————--—-—--—-————-----——-—-——-——-[土层信息]-—----———---——----——-——----—--—--———————---——---—-—-—-—-——---—-—---——--—--——---———----———---————--———-———-———-—-—-——---—-----——-——[土层参数 ]—-—-————------------—-—-—-—-----————--——-——----——-———---——-—--—-—----—-——-—-———-———-—--——————-—--————-—-—-——--——-—-—-—-———-—-——---—[ 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弹性法土压力模型:经典法土压力模型:-—--———----————-—-——---—--————----——--------—-—--—--—-——-----——----—--[工况信息 ]—————----———-----—-——---————---———--————-——-——--—----—--——---——————-———————--—-—-—--—---————-—————----———--—----—-—---—--—-——-——--—-—-—----—[设计结果]—---——---—----———--—-—--—————--——----—---——-—-—----——---——---—--———-——————---—---———-—--—--——----——---——-—------——-—--—-—--—-———---—--——-—--[ 结构计算]—-—-—————--———-————--—-———-——----——-——-——-——-———-—--——--—-—---—--——--—各工况:内力位移包络图:地表沉降图:———————-—------—--—----—-—-—-—--——————-—---—--—-------——----—---—-——-— [ 截面计算 ]-——-----————-——————————--—--—-———-—-—————--—-—-—————--—---———--——---—-[ 截面验算 ]基坑内侧抗弯验算(不考虑轴力) σnei = Mn / Wx= 0。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24.7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30米,立杆的横距0.6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1.6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2.60米。
施工活荷载为2.5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钢笆片,荷载为0.15kN/m2,按照铺设11层计算。
栏杆采用木挡脚板,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35kN/m2,高度变化系数1.0900,体型系数1.0400。
卸荷钢丝绳采取1段卸荷,吊点卸荷水平距离1倍立杆间距。
卸荷钢丝绳的换算系数为0.85,安全系数K=7.0,上吊点与下吊点距离3.0m。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8号工字钢,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2.30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3.70米。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拉杆与建筑物拉结,最外面支点距离建筑物2.10m。
拉杆采用钢丝绳。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50×0.600/2=0.045kN/m活荷载标准值Q=2.500×0.600/2=0.750kN/m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8+1.2×0.045=0.100kN/m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0.750=1.050kN/m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跨中最大弯矩为M1=(0.08×0.100+0.10×1.050)×1.3002=0.191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支座最大弯矩为M2=-(0.10×0.100+0.117×1.050)×1.3002=-0.225kN.m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σ=0.225×106/4491.0=49.996N/mm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标准值 q1=0.038+0.045=0.083kN/m活荷载标准值 q2=0.750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0.677×0.083+0.990×0.750)×1300.04/(100×2.06×105×107780.0)=1.028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3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目录1.计算说明 (3)2.剪力和弯矩计算 (4)2.1计算重量分布和浮力分布 (4)2.2计算静水剪力和静水弯矩 (5)2.2.1 分别绘制站间载荷、剪力和弯矩图 (7)2.3 计算总纵弯矩值和剪力值 (8)3 总纵弯曲应力、受压构件的稳定性校核及折减计算 (11)3.1 临界应力失稳计算 (13)4 结论 (14)1计算说明本计算书是1500 m3耙吸式挖泥船总强度计算书,涉及到挖泥船的静水弯矩、剪力,波浪附加弯矩、附加剪力,计算总弯曲应力等等,以校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这里我们只计算满载到港的情况。
具体计算内容如下:1.1 计算内容(1) 静水弯矩、剪力(2) 波浪附加弯矩、附加剪力 (3) 剪力、弯矩合成(4) 计算总弯曲应力、受压构件的稳定性校核及折减计算 (5) 折减后的高次总弯曲应力计算 (6) 计算结果分析及结论 (7) 计算工况:满载出港 (8) 计算状态:中拱和中垂1.2 主要技术参数船长:78米;满载排水量:5020吨;平均吃水:5.4米;站距:9.3=∆L 米,波高:4米;重心在舯前:813.0=g x 米;艏吃水:77.5=f T 米;尾吃水: 23.5=a T 米。
主尺度:船长:78米,船宽:14.5米,型深:6.3米,设计吃水5.1米,肋距:0.6米,强框架间距:1.8米。
海水密度:10.055KN/m 3船体材料:计算剖面的所有构件均采用低碳钢,屈服极限 σY =235.2N/mm 2许用应力:1. 总纵弯曲许用应力 :[σ]=0.5σY2. 总纵弯曲与板架局部弯曲合成应力的许用应力: 在板架跨中 : [σ1+σ2]=0.65σY 在横舱壁处: [σ1+σ2]=σY1.3静水弯矩计算资料(2)静水平衡状态各站横剖面浸水面积()2m 表(1-2)2 剪力和弯矩计算2.1 计算重量分布和浮力分布根据表(1-1)绘制站间重量分布曲线:图2-1 站间重量分布梯形图依据表(1-2)计算静水浮力:图2-2 浮力分布曲线图2.2 计算静水剪力和静水弯矩满载重量:W=49246.2KN 重心坐标813.0=g x 米 艏吃水: 77.5=f T 米;尾吃水: 23.5=a T 米 最大剪力值 N max = 满足精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