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非免费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2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温湿度报警检测电路设计与实现系别计算机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学号 2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1月18日一、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发展状况在生产中很多地方需要使用到各种精密的设备,这些设备的精密度高、价格昂贵,但特别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及设备的使用寿命,因而对其周围环境的非常苛刻,尤其普遍对温度、湿度的严格要求。
随着时代信息产业及工业化的的发展进程,温度和湿度不仅仅表现在以上几方面对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在生物制品、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等方面都有影响。
针对以上情况,研制可靠且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温湿度控制器显得非常重要。
但人们常使用由精度为1℃或0.1℃的酒精、煤油或水银等易挥发、有毒物质制成的温湿度检测仪来对温度进行测量和对湿度进行检测方法采用传统的物理模拟量。
这些传统的温湿度检测系统量程刻度间隔通常都很密,不容易准确分辨,读数困难,而且这些物质通常要达到热平衡时间长,因为它们的热容量比较大,准确度也不高,使用也非常不方便。
而且由这些制作的温湿度传感器的非线性输出及一致性比较差,且使用测量温湿度的方法和手段相对也较复杂,给设计电路及调试带来很大的困难。
况且传统的温湿度测量多采用模拟小信号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复杂,温湿度值的标定也极其复杂,还要使用昂贵的标定仪器设备进行辅助[1]。
本设计是基于STC89C52型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和控制系统,主要以DHT11检测温度和湿度,数字温湿度传感器(DHT11)是一款温湿度复合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是已校准数字信号。
它采用了温湿度传感技术和数字模块采集技术,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与长期稳定性。
传感器(DHT11)内部有一个高性能8位单片机与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 测温元件相连接。
因此该产品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超快响应速度、品质卓越、极高的性价比等优点。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设计学生: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2年12月20日.选题依据(国内外动态,初步设想及突破点等)及可行性论述。
1.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应用成果: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温湿度的控制成为很多领域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例如:1.食品行业:对于食品储存来说至关重要,温湿度的变化会带来食物变质,引发食品安全问题;2.温室大棚:植物的生长对于温湿度要求极为严格,不当的温湿度下,植物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3.药品储存:根据国家相关要求,药品保存必须按照相应的温湿度进行控制等等。
然而传统的温湿度监控模式多是靠人工执行,不仅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过失,而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将克服这些缺点。
国外对环境温湿度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
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
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
我国对于温湿度控制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
这里以温室控制技术为例,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温室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才掌握了人工气候室内微机控制技术,该技术仅限于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单项环境因子的控制。
2.初步设想及突破点:课题研究大体分为几个步骤:(1)通过了解目前温湿度控制技术的主要优缺点与应用场合,并结合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所需技术,对此系统的组成部件进行构思,对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总体规划,确定研究的方向。
(2)将整个系统按照不同功能细分为测量部分、控制部分,显示部分,调节部分,记录部分等,完成每个部分的设计方案,绘制相应电路原理图,对所需器件进行选型并完成单片机对温湿度控制的程序的编写。
(3)完成对各个部分设计的连接工作,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来修改系统中不足或有错误的地方,对编写的程序进行验证。
3.可行性论述:课题的研究需要以下条件:(1)学习过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如单片机程序的编写,电路的设计,I/O 口的相应功能和分配原理。
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现代化建筑中,温湿度是一个必须要被严格控制的要素。
过高的温湿度会影响房间内环境,导致居住者不舒适;太高的湿度会导致房间内潮湿,容易滋生霉菌;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人体身体健康。
因此,对于现代化建筑和人们的居住环境,控制温湿度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人们并不能经常在房间内监测温湿度数据,来确保环境的健康和舒适。
因此,本毕业设计计划通过设计一种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来帮助实现对于温湿度的自动监测,从而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选题意义本系统将能够自动地感知房间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利用传感器自动收集数据。
同时,该系统还具备一定的处理能力,能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从而输出温湿度的变化曲线和警报,让用户得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和优化房间内的环境,以达到最佳的舒适度和健康度。
本毕业设计的其它意义和价值有:1、提高房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为居住者提供更为安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2、减轻居住者的负担,避免了居住者经常检测房间温湿度数据的麻烦;3、为商场、酒店、医院、公众场所等需要对温湿度要求较高的场所提供一种极为简单实用的监测方案;4、提高现代化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和便利性。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1、温湿度检测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传感器、微控制器、通信模块等;2、温湿度检测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模块。
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调研相关文献、手册等,了解现有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技术路线等,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改进;2、实验验证:先通过样机的研发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性能,然后进行实际使用效果的测试和调整。
四、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预期成果:研制出一套基于温湿度传感器、微控制器、通信模块的温湿度自动检测系统,满足房间内温湿度自动检测和处理能力,同时还具备简单的安装和配置特点。
应用前景: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温湿度检测开题报告摘要本报告讨论了温湿度检测技术的研究背景、目标和方法。
我们计划研发一种高精度、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的系统。
该系统将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等硬件设备,通过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网络通信模块,实现温湿度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
本报告介绍了项目的研究目的、基础理论、开发计划以及预期成果。
1. 引言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温湿度的监测和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温湿度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室内气候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温湿度检测方法往往需要人工参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有限;而现代化的温湿度检测系统则可以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实现高精度、实时监测。
本项目旨在研发一种基于传感器和微控制器的温湿度检测系统,旨在满足用户对温湿度监测的需求,提高温湿度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研究目标本项目的研究目标如下: - 开发一种高精度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和湿度。
- 实现对温湿度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
- 利用网络通信模块实现温湿度数据的远程传输和监测。
3. 基础理论温湿度检测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传感器原理、数据采集与处理、网络通信等方面。
3.1 传感器原理温湿度传感器是温湿度检测系统的核心组件。
常见的温湿度传感器有电阻式、电容式、热电型和半导体型等。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知温湿度对其物理特性产生变化,进而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本项目将采用半导体型温湿度传感器,其具有高精度和实时性等优点。
3.2 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是指通过传感器获取温湿度数据的过程。
本项目将使用微控制器作为数据采集的硬件设备,通过采样和转换,将模拟量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如滤波、校准等。
3.3 网络通信本项目将利用网络通信模块实现温湿度数据的远程传输和监测。
常见的网络通信方式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如Wi-Fi、蓝牙等。
我们将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温湿度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实时监测。
温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2)毕业论文(设计)材料题目:温湿度监测系统学生姓名:xxx学生学号:0000000000系别:xxx系专业:xxx届别:2011指导教师: xx一、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及达到的目标主要任务:温湿度监测系统主要由温湿度传感器SHT11,AT89C51单片机和键盘显示电路三部分组成。
AT89C51单片机为主体,利用SHT11数字是输出、免调试、免标定、免外围电路及全互换的特点对环境温湿度进行检测。
采用软件编程,避免传统传感器的弊端,保证测量的精度。
设计目标:基本功能是能够检测出室内温度和湿度;能够显示温度,湿度;温度和湿度超过设定范围时能够报警。
工作进度要求2010年11月10日—12月15日: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调研、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10年12月18日—2011年5月10日:进一步总结整理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开展实验研究,撰写毕业论文。
2011年5月11日—5月20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并将定稿后的论文(设计)正文按统一格式打印2011年5月25日—6月10日:各系答辩委员会组织对具备答辩资格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分组答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二、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目的1、掌握用温湿度传感器SHT11,AT89C51单片机来设计高精度的温湿度检测系统。
2、掌握遵循方向优先的原理;3、提出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电路原理图和流程图以及程序;4、掌握温湿度检测系统的系统调试,实现要求的检测方式;5、系统调试,实现检测要求;6、提高查阅文献与论文撰写的能力。
课题研究计划参考目录(摘要):绪论第一章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原理2.1 温湿度监测系统总体框图2.2 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2.3 总体方案论证第二章硬件电路设计与计算3.1 温度采样电路3.2 单片机控制部分3.3 键盘及数字显示部分第三章软件设计结论参考文献附录附录一 SHT11应用程序附录二测试本课题研究现状(需附适量参考文献)目前,温湿度传感器在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
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温度和湿度是常用的环境参数,对于很多行业和领域来说,对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非常重要。
例如,在医疗行业,温湿度监测系统可以帮助提供对手术室、实验室和药物存储室等环境的合适控制和维护;在农业领域,温湿度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农民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湿度,从而提供农作物生长的合适环境。
因此,开发一种可靠、实用的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温度湿度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提供准确的数据和报警功能。
主要目标包括:1.设计一个硬件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等;2.开发一个软件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3.测试和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4.提供报警功能,当温度或湿度超出设定范围时,系统能够及时发送警报。
三、技术方案系统开发需要采用一种高精度、低成本的温度湿度传感器。
常见的温度湿度传感器有DHT11、DHT22等,我们将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实现数据的准确采集。
硬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组成。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相关数据,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据显示模块则通过屏幕等设备直观显示温度和湿度等数据信息。
软件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三个模块组成。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与硬件系统通信,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滤波、校准等;数据显示模块则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以直观的方式显示给用户。
四、项目计划本项目的开发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2.技术选型: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开发平台;3.硬件设计:完成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的设计;4.软件设计:设计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的算法和逻辑;5.系统集成: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进行集成,进行初步测试;6.系统优化:针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和调试;7.最终测试: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功能和性能满足需求;8.文档编写:撰写项目文档,包括开题报告、需求规格说明书等。
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开题报告1. 引言温度湿度检测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气象、农业、生物医学等领域。
本文旨在介绍温度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设计目标本文的主要设计目标是: - 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和湿度; - 提供直观的数据展示和分析功能; - 支持远程访问和控制。
3. 设备硬件为了实现温度湿度检测功能,我们将采用以下硬件: - 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 - 微控制器单元(MCU):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并将其输出给用户界面; -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远程访问和控制功能; - 电源模块:提供设备所需的电源。
4. 软件设计4.1 数据采集和处理温湿度传感器将环境温湿度数据传输给MCU。
MCU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校验和格式化。
4.2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是用户与温度湿度检测系统交互的窗口。
用户界面可以是一个网页应用或一个移动应用程序。
用户界面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MCU进行交互,获取温湿度数据并显示。
4.3 数据存储与分析MCU将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或外部存储设备中。
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查看存储的历史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包括生成趋势图、统计数据等功能。
4.4 远程访问和控制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访问温度湿度检测系统。
远程访问功能由无线通信模块实现,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查看实时数据、历史数据,以及远程控制温度湿度检测系统的运行状态。
5. 应用场景5.1 气象领域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在气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监测环境温度和湿度,可以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为气象预测和研究提供支持。
5.2 农业领域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在农业领域中起到关键作用。
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和湿度,可以帮助农民调整灌溉和通风系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5.3 生物医学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可以用于监测医疗器械的贮存条件,保证其安全和可靠性。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空气湿度自动控制器自动加湿除湿恒湿二、设计任务温湿度控制系统早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同时温湿度也是现今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必须要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现今社会生产生活中就迫切需要一种价格便宜、容易操作而且精确度高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本系统设计就是利用AT89C52单片机对温湿度参量进行检测进而实现对温湿度参量的控制。
本系统设计通过使用AT89C52单片机、DHT11传感器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屏模块。
简单的系统设计就可以基本上满足本系统设计的系统设计要求。
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负责把采集到的温湿度信号传送给AT89C52单片机。
温湿度经过AT89C52单片机处理,然后AT89C52准确地把温湿度信号发送到LCD1602液晶显示屏模块,温湿度数据就可以准确地显示到LCD1602液晶屏上面,同时我们可以分别对温度和湿度设置上下限,越限LED发光进行加湿除湿。
三、设计计划本设计共1周。
第1天:针对选题查资料,确定设计方案;第2天:方案分析比较,电路原理设计,进行元器件及参数选择;选用芯片:STC89C52选用器件:LCD1602液晶显示屏,DHT11温湿度传感器,发光二极管,独立按键,开关按键,晶振,电阻,电容第3天:编写主程序流程图和软件程序;第4天:利用Altidum Disigner画电路原理图和PCB板;第5天:编写整理设计报告。
四、设计要求1、绘制软件流程图并利用C语言编写软件程序;2、绘制系统硬件原理图;3、形成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2015年5月26 日生活上,合适的空气湿度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工业上,芯片的封装,设备的维护以及工厂的装配等,都需要在合适的湿度下进行。
该课题对空气的湿度进行研究,采用单片机和湿度模块组成的湿度控制系统,对环境的湿度进行数据采集、处理。
系统通过测量当前环境的绝对湿度,及时、精确地了解空气湿度的变化,并将当时绝对湿度值与预设的上下限值进行比较,如果不在合适的空气湿度范围内,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
温湿度设计开题报告温湿度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温湿度是指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两个参数。
在许多领域,如建筑、农业、医疗等,温湿度的控制对于保持舒适环境、促进生产和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开题报告将介绍温湿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温湿度设计。
二、温湿度的重要性1. 舒适环境温湿度对人体的舒适感有很大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人体不适,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适宜的温湿度可以提高人体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2. 健康和安全高温高湿度环境容易引发中暑和热射病等健康问题,而低温低湿度则容易引发感冒和皮肤干燥等问题。
适宜的温湿度可以减少这些健康问题的发生,保障人体的健康和安全。
3. 生产效率在许多工业领域,如电子、食品、纺织等,温湿度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适宜的温湿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产品损失和质量问题。
三、温湿度设计的基本原则1. 温度设计温度设计需要考虑舒适性、节能性和安全性。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和需求,可以采取空调、暖气、通风等方式进行温度调节。
同时,要合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湿度设计湿度设计需要考虑人体健康、产品质量和设备安全。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湿度调节设备,如加湿器和除湿器,来控制室内湿度。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工艺要求,采取相应的湿度控制措施。
3. 综合设计温湿度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温度和湿度的相互关系。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湿度问题,而过高或过低的湿度也可能影响温度控制效果。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温湿度的相互关系,以实现最佳的温湿度控制效果。
四、温湿度设计的方法和技术1. 数据分析在进行温湿度设计之前,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使用场所的温湿度变化规律和需求。
可以通过采集历史数据、进行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以便更好地进行设计。
2. 模拟仿真通过使用温湿度模拟软件,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和优化。
模拟仿真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温湿度变化规律,预测设计方案的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开题报告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论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还是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调节,温度湿度检测系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介绍一个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温度湿度检测系统的开发计划。
二、背景在许多行业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食品加工行业,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能导致食品质量下降或者腐败。
在医疗行业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则对手术室和药品储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开发一个可靠的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对于许多行业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目标和意义本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个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温度湿度检测系统,以提供实时的温湿度数据,并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报警。
该系统将具有以下特点和意义:1. 高精度:系统将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以确保温湿度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时监测:系统将能够实时监测温湿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台,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数据分析:系统将能够对温湿度数据进行分析,提供趋势分析和预测,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环境变化。
4. 报警功能:系统将设置报警功能,当温湿度超出预设范围时,将自动触发报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四、技术方案本项目将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目标:1. 传感器选择:选择高精度的温湿度传感器,如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传输: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将温湿度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台,以便实时监测和分析。
3. 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央控制台将采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和处理大量的温湿度数据,并提供数据分析和报警功能。
4. 用户界面:设计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查看温湿度数据和进行操作。
五、项目计划本项目将按照以下计划进行:1. 需求分析:对不同行业的温湿度检测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确定硬件和软件的组成和接口。
无线温、湿度仓贮自动测控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温湿度测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仓储领域中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无线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温湿度测控技术主要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在实际的仓库管理中,传统的手动温湿度测量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如误差大、效率低等,给仓库管理带来了不便。
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旨在研究一种基于物联网络的无线温湿度仓储自动测控系统,使得仓储管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一种基于物联网络的无线温湿度测控系统,旨在实现对仓储控制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为提高仓储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2)提高仓储管理效率和准确性,优化仓储储物环境。
(3)拓展无线温湿度测控技术在仓储领域的应用,并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三、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针对物联网、温湿度测量、无线通信等方面的理论及实际应用情况,查阅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和研究目标,设计出基于物联网络的无线温湿度仓储自动测控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等模块。
(3)实验验证使用构建好的无线温湿度仓储自动测控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对系统的测控效果、数据可靠性等进行测试和分析。
四、论文结构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章是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和相关技术综述,介绍物联网、温湿度测量、无线通信等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第三章是系统设计,包括无线传感器节点的选型和布局、数据采集和传输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设计和实现。
第四章是实验结果分析,对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和分析,获得数据和实验结果,评估系统测控效果和可靠性。
第五章是总结和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论是在工业生产中的温湿度控制,还是在气象预报中的数据收集,温度湿度监测系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探讨温度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二、背景温度湿度监测系统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记录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设备。
它通常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器组成。
传感器负责感知环境中的温湿度变化,数据采集器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最后数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温度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对于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设计目标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具体目标如下:1. 提供准确的温湿度数据:系统应具备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环境中的温湿度数据。
2. 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功能,能够及时发现温湿度异常并发出报警信号,以保障生产和人员安全。
3. 数据可视化和远程访问:系统应具备数据可视化和远程访问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查看温湿度数据。
4. 可扩展性和稳定性:系统应具备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环境。
同时,系统应具备高稳定性,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不出现故障。
四、系统设计与实现1. 传感器选择:为了提高温湿度测量的准确性,我们选择了高精度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该传感器具有稳定的性能和较低的能耗,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2. 数据采集器和处理器:我们选用了先进的数据采集器和处理器,能够将传感器获取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数据存储和传输: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访问和查看数据。
同时,系统还支持数据的导出和分享功能。
4. 报警系统:系统设有报警功能,当温湿度超出设定的阈值范围时,系统将自动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用户注意。
开题报告通信工程温湿度监测系统一、课题研究现状及意义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温度湿度的环境状况要求越来越高,主要是指库房、储柜、大棚种植、工业生产等对温湿度环境变化有着重要要求的地方。
例如: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实施科学监测和有效调控,是预防性保护文物劣化的关键所在。
因此温湿度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温湿度检测的局限性(1)不具有实时监测性传统的温湿度检测器只是实时的检测而不是实时监测,检测只是将当前的环境温度检测出来,需要人工的观察检测结果。
不仅监测效率低而且当监测环境空间过大也痛耗费人力。
采用温湿度监测系统通过设置警戒温湿度的范围和正常的温湿度的范围。
如果环境处于正常的温湿度范围系统将继续正常监测,如果环境处于警戒温湿度范围产生报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从而大大提高监测效率和减少人力消耗。
(2)不具有历史数据保存性传统的温湿度检测不具有历史数据保存功能,历史的温湿度信息是一种有用的信息。
对于流动型展示的文物,可以利用历史记录温湿度信息作为参考,为以后文物环境的变化做好准备。
还可以根据文物在不同历史记录的变化,得出更适于文物保存的温湿度环境。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在该课题中采用温湿度监测系统通过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并协调LCD显示模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正常工作。
通过串口传输与上位机连接,利用上位机软件和数据库进行连接,并对历史温湿度信息进行存储。
从而实现温湿度监测系统。
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监控效率和能力。
具体内容如下:(1)调研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温湿度监测系统现状;(2)利用单片机及其外设电路,通过编程实现温度信息的采集、显示,并给出程序框图及功能代码。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1)利用单片机开发板与各模块进行连接,确定连接关系。
(2)利用keil编译工具编写模块化程序。
使LCD显示模块和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分别独立实现它们的功能。
(3)组合各模块程序,实现各模块协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