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车钩缓冲装置、车体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32
一、填空题1.轨道车车钩缓冲装置一般安装在车底架两端的(牵引梁)内.2.根据车钩的开启方式,可将车钩分为上作用式和(下作用式)两种.3。
轨道车车钩具有闭锁、开锁和(全开) 3个工作状态,称为车钩的三态作用.4.车钩的三态作用是利用车钩提杆把钩锁销提起或落下,通过(钩锁)与钩舌推铁的作用,使车钩处于闭锁、开锁和全开状态。
5. 13号车钩的钩腔内侧设有(防跳台),防止由于钩锁的跳动引起自动脱钩的现象发生.6.车钩具有灵活的三态作用,车辆连接后两车钩均处于(闭锁位置),以保证车辆运行过程中各车钩不能分离。
7.轨道车钩锁被提起,不再抵住钩舌尾部,钩舌可以转动,但不会自动转动,此时车钩处于(开锁)状态。
8.轨道车车钩全开作用时,钩舌的张开是靠(钩舌推铁)的推动作用。
9.轨道车在摘解前要做好(无动力车)车的防溜措施。
10.轨道车停在6‰以上的坡道时,必须保持(动力连挂),不得摘解.11. 轨道车摘解应执行“一关前,二关后,三(摘风管),四提钩”的作业标准。
12. 轨道车摘钩时,可扳动相连两车任何一方的车钩提杆,使钩锁成(开锁位置)。
13。
轨道车车钩连挂完毕后必须(试拉),确认车钩处于连挂状态。
14。
连挂轨道车时,轨道车相互连接的车钩至少有一个处于(全开)位。
15.轨道车车钩连挂时,应按“一接(风管),二开折角塞门,三试风,四松手闸(取铁鞋)”的顺序连接作业操作。
16. 轨道车在小半径曲线上进行连挂时,如果两车钩的纵向中心线偏离较大,连挂较为困难,可将两车钩均置于(全开位置)。
二、选择题1、轨道车车钩摘解时两车钩中至少有一个车钩呈( B )位置.A 闭锁B 开锁C 全开2 、轨道车车钩连挂时,在距离被挂车( A )m前、()m处,必须两度停车。
A。
10, 2 B. 10, 5 C. 5, 23 、轨道车车钩连挂时,至少有一个车钩处于( C )位置,以便另一车钩的钩舌进入其钩腕内,实现两车钩连接.A 闭锁B 开锁C 全开4 、轨道车车钩连接后两车钩应均处于( B )位置.A 全开B 闭锁C 开锁5、( A )是一种闭而不锁的状态,钩锁被人为操纵顶起,解除了对钩舌的封闭,为摘车时的位置。
中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装置4车辆纵向缓冲与连接技术概述车钩缓冲装置系统是铁路机车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它使铁路货车车辆之间,以及与机车实现连接、编组成列车,并传递和缓和列车车辆间在运行或调车编组作业时所产生的牵引和冲击力。
简言之,车钩缓冲装置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连挂、牵引和缓冲。
车钩缓冲装置系统主要由车钩、钩尾框、缓冲器及从板、钩尾销等零部件组成。
连挂、牵引功能是由车钩、钩尾框、钩尾销、从板等来实现的,以保证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能够实现连接、牵引。
如图1所示。
图1 车钩缓冲装置系统车钩作为机车车辆的重要零部件,为了满足运输安全可靠性及提高列车编组效率方面需要,车钩应具有自动连挂功能,既不需要人工辅助就能实现车辆与机车、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安全、可靠的连挂。
由于自动车钩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世界各国铁路机车车辆在车辆连挂技术方面均采用和选取了研究及不断发展自动车钩及其连接技术。
我国铁路货车同样也选择采用了自动车钩及其配套技术和产品。
车钩按结构作用原理分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AAR标准E、F型车钩为代表的具有三态作用性能的自动车钩,这是除欧洲以外世界各国机车车辆采用的主型车钩,也是世界铁路货车的主流车钩;另一类是以俄罗斯标准CA-3型为代表的具有二态作用性能的自动车钩,主要在符合UIC标准要求的欧洲各国铁路机车车辆上广泛使用。
由于两类车钩的作用原理不同、特别是连挂轮廓上存在明显不同和差异,因此,两类车钩不能直接连挂和相互互换。
车钩按连挂后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刚性车钩和非刚性车钩两类。
刚性车钩是指两车钩连挂后不能在垂直方向上下相对移动,在水平面内也只能产生微小的相对转动,车钩间纵向连挂间隙较小、两车钩联锁成近视为一杆体,要求车辆采用具有弹性支撑功能的冲击座,以适应两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不一致及车辆通过垂直和水平曲线时车辆连挂的要求,如我国提速重载货车使用的16、17型及F、FR型车钩等。
非刚性车钩是指两车钩连挂后相互间能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在垂直和水平面内能产生小角度的相对转动,以适应两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不一致及车辆通过垂直和水平曲线时车辆连挂的要求,如我国13号、13A、13B型车钩,美国的E、E/F型车钩,俄罗斯的CA-3型车钩等。
中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装置4车辆纵向缓冲与连接技术4.1 概述车钩缓冲装置系统是铁路机车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它使铁路货车车辆之间,以及与机车实现连接、编组成列车,并传递和缓和列车车辆间在运行或调车编组作业时所产生的牵引和冲击力。
简言之,车钩缓冲装置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连挂、牵引和缓冲。
车钩缓冲装置系统主要由车钩、钩尾框、缓冲器及从板、钩尾销等零部件组成。
连挂、牵引功能是由车钩、钩尾框、钩尾销、从板等来实现的,以保证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能够实现连接、牵引。
如图1所示。
图1 车钩缓冲装置系统车钩作为机车车辆的重要零部件,为了满足运输安全可靠性及提高列车编组效率方面需要,车钩应具有自动连挂功能,既不需要人工辅助就能实现车辆与机车、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安全、可靠的连挂。
由于自动车钩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世界各国铁路机车车辆在车辆连挂技术方面均采用和选取了研究及不断发展自动车钩及其连接技术。
我国铁路货车同样也选择采用了自动车钩及其配套技术和产品。
车钩按结构作用原理分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AAR标准E、F型车钩为代表的具有三态作用性能的自动车钩,这是除欧洲以外世界各国机车车辆采用的主型车钩,也是世界铁路货车的主流车钩;另一类是以俄罗斯标准CA-3型为代表的具有二态作用性能的自动车钩,主要在符合UIC标准要求的欧洲各国铁路机车车辆上广泛使用。
由于两类车钩的作用原理不同、特别是连挂轮廓上存在明显不同和差异,因此,两类车钩不能直接连挂和相互互换。
车钩按连挂后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刚性车钩和非刚性车钩两类。
刚性车钩是指两车钩连挂后不能在垂直方向上下相对移动,在水平面内也只能产生微小的相对转动,车钩间纵向连挂间隙较小、两车钩联锁成近视为一杆体,要求车辆采用具有弹性支撑功能的冲击座,以适应两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不一致及车辆通过垂直和水平曲线时车辆连挂的要求,如我国提速重载货车使用的16、17型及F、FR型车钩等。
非刚性车钩是指两车钩连挂后相互间能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在垂直和水平面内能产生小角度的相对转动,以适应两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不一致及车辆通过垂直和水平曲线时车辆连挂的要求,如我国13号、13A、13B型车钩,美国的E、E/F型车钩,俄罗斯的CA-3型车钩等。
动车组的车钩缓冲装置高速动车组的车钩缓冲装置是用来连接列车中各车辆的部件,用于传递和缓和冲击力,并且使车辆彼此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装置。
按照牵引连接装置的连接方式,可分为自动车钩和非自动车钩,非自动车钩须由人工来完成车辆的连接,而自动车钩则不需要人参与就能实现连接,自动车钩又可分为非刚性车钩和刚性车钩。
非刚性车钩允许两个相连接的车钩在铅垂面内有相对位移,刚性车钩不允许两相连接车钩在铅垂面有相对位移,但在水平面内允许有少许转角。
刚性车钩可减小车钩间的间隙,降低列车运行中的纵向冲动,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降低车钩零件的磨耗和噪声,并能够同时实现车辆间的气路和电路的自动连接,所以刚性车钩又称为密接车钩。
高速列车和城市地铁、轻轨车辆一般都采用刚性自动车钩。
CRH5动车组动车车购缓冲装置引自瑞典丹娜公司10号车购系统,该型车购是丹娜公司为高速铁路开发的自动车购。
装在动车组司机室的前端,他具有自动及手动连挂。
分解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可由司机操作就可以进行摘挂作业。
自动车购缓冲装置的组成主要由勾头,钩体,钩舌,中心轴,钩锁连杆,钩锁弹簧,钩舌定位杆,弹簧,定位杆顶块及弹簧,解构风缸等组成。
壳体的前部,一半为凸锥体一半为凹椎孔,两钩链挂时,相邻车钩的凸锥体和凹锥孔轴转动时,可带动钩锁连杆动作钩舌呈不规则几何形状,设有供连接时定位和供解钩时解钩风缸活塞杆作用的凸舌,以及钩锁连杆的定位槽、钩嘴等,是车钩实现动作的关键零件;钩锁连杆在钩锁弹簧拉力作用下使车钩连接可靠;钩舌定位杆上设有两个定位凸缘,使钩舌定位在待挂或解钩状态;定位杆顶块可以在连挂时顶动钩舌定位杆实现两钩的闭锁。
(1) 三态作用原理自动车钩有待挂、闭锁和解钩三种状态,其作用原理.①待挂状态:为车钩连接前的准备状态。
此时钩舌定位杆被固定在待挂位置,钩锁弹簧处于最大拉伸状态,钩锁连杆退缩至钩头锥体内,钩舌上的钩嘴对着钩头正前方。
②闭锁状态:相邻两钩的凸锥体伸入对方的凹锥孔并推动定位杆顶块,定位杆顶块摆动迫使钩舌定位杆离开待挂位置,这时钩锁弹簧的回复力使钩舌作逆时针转动,并带动钩锁连杆伸进相邻车钩钩舌的钩嘴,完成两钩的连接闭锁。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机车车辆系
第四章车钩缓冲装置
一、概述
、
三、
一、概述
1、作用
2、组成
6、检查与维修
1、作用
•连接定距
•传力缓冲
连挂、牵
引和缓冲
2、组成
牵引缓冲装置包括车钩、缓冲器及车钩复原装置3部分。
吊杆
当列车牵引时:当列车压缩时:(a )安装位置;(b )牵拉状态;(c )压缩状态。
有高强度车钩和大容量缓冲器,以缓和及承受列车的冲动 构造性能状态运行中经常检查车钩的状态
1.检查提杆座、钩尾托板、钩门板支撑角钢、钩尾销等处的螺栓不得松动。
2.检查车钩、钩尾框、缓冲器状态是否正常。
3.车钩三态作用应良好,钩舌与钩腕内侧距离在闭锁位时为112—122mm ,全开位时为220~235mm 。
4.闭锁位置时,上锁销锁链应保持25—45mm 的松余量。
5.检查车钩水平中心线距轨面高度,应在870—890mm 范围内。
6.车钩、钩尾框应严格按照图纸及TB456《车钩、钩尾框技术条件》进行焊补和修理。
6、牵引缓冲装置的检查与维修
、
、三态作用4、组成
(一)基础知识
•
•
•
•
•
自动车钩、非自动车钩
A、非刚性自动车钩
B、刚性自动车钩(密接式车钩)
连接紧密,冲击小,噪声低,可实现机械、电器、空气的自动连接。
、三态作用
闭锁-全开锁全开锁-闭锁开锁-全开锁
4、组成
(1)钩头各配件
(2)钩头各部位
(3)钩腔各部位。
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
它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组成一个整体,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
为了保证车辆连挂安全可靠和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的互换性,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有关规程规定:车钩缓冲器装车后,其车钩钩舌的水平中心线距钢轨面在空车状态下的高度,客车为880mm(允许+10mm,-5mm误差),货车为880mm(±10mm)。
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
[查看词条]位于机车或车辆两端,用于实现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或压缩力及缓和纵向冲击的部件。
由车钩、缓冲器和其他配件组成(图1 )。
车钩缓冲装置安装在底架两端的牵引梁内。
机车或车辆承受冲击时车钩受压,推动钩尾框和前从板向后移动,冲击力经缓冲器传至后从板。
此时后从板为后从板座所阻挡不能移动。
列车牵引时车钩受拉,通过钩尾销带动钩尾框和后从板向前移动,牵引力经缓冲器传至前从板,此时前从板为前从板座所阻挡不能移动。
在这两种情况下,缓冲器都会受到压缩,起吸收能量、缓和纵向冲击的作用,并把冲击力或牵引力传给牵引梁。
车钩在两车之间实现相互连挂并传递纵向力(牵引力或压缩力)的部件。
发展概况早期的车钩是非自动的,工作人员要进入两车之间用手工摘挂,容易造成人身事故。
19世纪60年代美国铁路开始出现自动车钩,到90年代末全路实现了自动车钩化,1916年实现自动车钩的标准化。
日本铁路经过七年准备后,在1925年7月17日一举将原有链钩换成自动车钩。
苏联铁路在1951~1957年实现了自动车钩化。
自动车钩在车辆碰撞时可使两车自行连挂,而且从外侧操纵提钩杆便能实现连挂车辆的摘解,从而可提高列车的编解作业效率,并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欧洲一些国家的铁路目前主要仍用螺杆链环式非自动车钩。
中国铁路在19世纪末开始采用自动车钩。
20世纪50年代初期实现了自动车钩的钩型统一和标准化,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和使用高强度的车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