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2023规划图带底图(2)
- 格式:pdf
- 大小:831.09 KB
- 文档页数:2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1号线(一线)线路标识色:正红色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
(52#、53#站不运营)。
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1号线未开放车站黑石头站(54#站)、高井站(53#站,101)、福寿岭站(52#站,102)作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就已建成的车站,自建成日起至今尚未对公众开放。
福寿岭站(地铁技校站)编号为52#,102。
其中102为地铁系统的编号,52#是军用铁路系统编号(一说地铁修建时期的旧编号)。
由于正式名称未对公众公布,也有人将这站称为地铁技校站。
位于苹果园站西北方向福寿岭村,与地铁技校临接。
本站作为地铁技校通勤车的停靠站,每个工作日早晚各有一班通勤车停靠。
车站构造与古城站和苹果园站基本相同,目前地面出入口仅有一个尚可使用,其他三个入口中有两个被水泥和各种杂物封死,另外一个被从内部锁住。
站内墙壁留下了很多地铁技校学生的涂鸦。
入口处虽固定着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的警示牌,但除学生外,时常有以城市冒险为目的的组织或个人进入,目前尚未有因该行为违法而被处罚的实例。
高井站(北京军区站)编号为53#,101。
由于该站的正式名称尚未公布,因此也有人将此车站臆称为北京军区站。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1号线(一线)线路标识色:正红色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
(52#、53#站不运营)。
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1号线未开放车站黑石头站(54#站)、高井站(53#站,101)、福寿岭站(52#站,102)作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就已建成的车站,自建成日起至今尚未对公众开放。
福寿岭站(地铁技校站)编号为52#,102。
其中102为地铁系统的编号,52#是军用铁路系统编号(一说地铁修建时复兴门站:与地铁2号线换乘,车站位于复兴门立交桥下,呈向东布置的T字,两线之间采用单向换乘,1号线换乘2号线时,走东端站厅,经过两侧专门修建的换乘通道到达2号线两端站厅,经楼梯进入站台,2号线换乘1号线时,直接走站台中部楼梯下行即可到达1号线站台,由于是特殊年代修建的地铁,从方便换成角度而言,该站的设计显得比较落伍了。
建国门站:换乘方式类似于复兴门站,但1号线-2号线的换乘有所改进,乘客通过1号线站台上专门设置的换乘楼梯即可去往2号线,换乘距离缩短不少。
东单站:新开通的与5号线的换乘车站,用两条换乘通道连接5号线车站,内设自动步道和自动扶梯,换乘条件比较舒适,但自动步道单向运行,是设计上的缺陷。
2024年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疾驰在未来的轨道上——揭秘2024年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蓝图随着时代的滚滚车轮,京城大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擘画出一幅壮丽的交通蓝图。
在这座千年古都与现代都市交织的城市中,2024年的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犹如一首充满节奏感与韵律美的交响乐章,激情澎湃地奏响了新时代的序曲。
“京华烟云,轨交织锦”,这一计划宛如一把锐利的刻刀,在首都的地图上精心雕琢着一条条崭新的地下动脉。
未来几年,北京地铁将如巨龙般翻腾,以“四通八达、经纬交织”的态势深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据透露,2024年规划中的新线建设不仅包括12号线、17号线等南北纵贯的“经线”,更有东西横跨的“纬线”——3号线、19号线二期工程等,力求实现“东西逢源,南北呼应”。
届时,市民们将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一步登车,瞬息万变”的便捷生活。
那些曾经困扰市民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也将随着地铁线路的延伸和接驳公交、共享单车等多元化交通方式的深度融合而迎刃而解。
这不正是“路畅人欢,民心所向”吗?值得注意的是,此番轨道交通建设计划更注重绿色环保和智慧出行的理念。
新建线路将采用更加节能高效的列车设备,并引入5G、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智能化车站及无人驾驶系统,让乘客享受到“科技引领,绿色出行”的全新体验。
这是北京这座城市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庄重承诺。
与此同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亦是此次规划的重要考量。
诸如颐和园、天坛等名胜古迹附近,地铁站点的设计将充分融入传统元素,使其既成为市民出行的便利枢纽,又是展示北京文化底蕴的一扇窗口。
这无疑是对“古今交融,人文荟萃”城市特色的最佳诠释。
展望2024,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如同一部未完待续的史诗,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雄心壮志,也寄托着市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这一宏伟蓝图逐步变为现实时,北京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为世人展现一幅流动的立体画卷,讲述一段关于速度、智慧与绿色的动人故事。
北京史上最大规模地铁建设潮正在加速上演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
日前,市重大办公布了北京在建的22条线路最新最全的线路信息,所有线路的具体走向,站位和线路信息均已清晰地浮出水面。
我们逐条线路看起来,看看您的家门口会在未来几年里有新地铁吗?CBD线计划2017年12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东大桥站至大郊亭站,建设地点在朝阳区,在通惠河南侧设车辆段。
线路全长6.5公里,设8座车站,其中有4座换乘站。
燕房线/燕房线支线燕房线:2013年12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燕化站至苏庄站,建设地点在房山区,设阎村北停车场。
线路全长16.6公里,设10座车站,其中有1座换乘站。
燕房线支线:计划2017年12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饶乐府站至周口店镇站,建设地点在房山区。
线路长6.1公里,设3座车站,没有换乘站。
西郊线2011年2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香山站至巴沟站,建设地点在海淀区,设巴沟车辆段。
线路全长9公里,设6座车站,其中有1座换乘站,2017年年底通车试运营。
S1线2011年6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石门营站至苹果园站,途经门头沟区和石景山区,设石门营车辆段。
线路全长10.2公里,设8座车站,其中有2座换乘站。
2017年底石门营至金安桥通车试运营。
16号线16号线:2013年9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苏州街站至宛平站,途经海淀区、西城区、丰台区,设榆树庄停车场。
线路长26.1公里,设17座车站,其中有8座换乘站。
16号线二期西苑站至苏州街站段:2013年8月开工建设,建设地点在海淀区。
线路长4公里,设2座车站,其中有1座换乘站。
8号线三期/8号线四期8号线三期:2013年12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南锣鼓巷站至五福堂站,途经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和大兴区。
线路长19.2公里,设15座车站,其中有5座换乘站。
8号线四期:2015年7月开工建设。
线路起始点为五福堂站至瀛海站,建设地点在大兴区,设瀛海车辆段。
线路长3.4公里,设2座车站,没有换乘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