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 05长江水质评分要点共19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62.50 KB
- 文档页数:10
摘要
本文在给定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质综合评价模型;污染源依靠流量、流速和降解系数的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十年污水治理做了预测。
针对问题一,做出标准化的参数与相应权值,建立合理的综合评价函数,得出了各地各时间内的综合评价值,得到湖北丹江口水质最好、江西南昌谁知最差的结论。
针对问题二,根据流量、流速和降解系数建立了各地段排污量的模型,得到高锰酸盐与氨氮排污量最大的地段都是湖北宜昌到湖南岳阳段。
针对问题三、四,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并给出了污水处理方案。
针对问题五,提出了整治长江污染的几点建议:加强宣传力度、加强有关部门监督、整治沿江工业。
模型较全面的运用了所给数据,建模方法比较科学,但还存在具体数值设立上主观性的问题。
关键词:综合评价、灰色预测。
200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的题目是: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模型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杨富强2. 王旭宇3. 贺可强4. 王旭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冯海林宋月日期: 2007 年 8 月 16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200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模型摘要江河自身对污染物都有一定的自然净化能力,大量污水的排放导致了河水污染。
近年来,长江水质的污染程度日趋严重,引起了考察团对沿线21个重点城市做了实地考察。
考虑到水流量和排污量对水质的巨大影响,本文研究了长江水质的污染现状及其原因,找出了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分布情况,并预测了10年后的恶化情况;从而提出了治理污水的方案,最后给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建议。
对于问题1,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三个指标衡量长江水质,给出了长江沿岸17个观测站水质的综合得分(如表1),得出了目前长江水质情况与污染状况:长上游与下游污染程度较轻,中游污染程度严重;干流污染较轻,水质总体上基本良好,支流污染极为严重。
CUMCM:05A长江水质综合评价与预测05A长江水质综合评价与预测
一、题目特点
1. 题目大, 要解决的问题太多, 尤其是数据量太大、太复杂;
2. 问题极具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和即时性。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问题1
是多因素多属性的综合评价分析问题, 可用的方法有综合加权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主成份分析法、灰色聚类、多目标决策、神经网络等方法,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 函数) , 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
问题2
是由历史数据来确定长江干流的主要污染源, 事实上这是一个微分方程的反问题。
可利用简化的一维水质模型( 连续形式或差分形式) 研究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从而可以确定各地区污染物的浓度变化。
并假设排污点在江段内均匀分布, 或者所有的排污源都集中在某一点处。
最后根据各江段排污量的多少确定主要的污染源在哪里。
问题3
是对未来1 0 年水质变化的预测问题, 这是一个典型的小样本的预测问题, 可用的方法有很多, 如灰色预测、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拟合( 指数据拟合、线性拟合、分段非线性拟合、二次拟合) 等等。
只是这些方法如何来使用, 使用方法不当可能会导致错误,有的会得到荒唐的结果。
事实上,对于没有明显变化规律( 或趋势) 的数据样本做预测, 用任何方法都是不可靠的。
问题4
是在问题3 ) 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对水质的控制问题。
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摘要文章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质依靠流量、流速和降解系数的数学模型,找出了污染源的所在地。
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后十年污水治理做出了预测。
利用Matlab,C语言程序进行求解。
得出了有关结论。
针对问题一,根据03、04年长江流域水质报告表,对长江近两年多的水质情况做出定量的综合评价。
对每一个地区在近两年的28个月中的水质情况进行统计,找出该地区污染的种类及该种类污染出现的频率。
以此为依据分析各地区水质的污染状况。
针对问题二,根据主要污染物在各个观测点的观测数据,建立了水质依靠流量、流速和降解系数的数学模型。
对长江干流沿岸各个地段的排污量进行统计,找出了主要污染源所在地区:长江中游湖北宜昌至湖南岳阳段。
针对问题三,根据各个年份废水排放量总量,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找出废水排放量总量与年份之间的关系。
根据水文年支流和干流的相关数据和各年长江总流量和废水排放量,得出长江总流量中废水排放量的比例,利用matlab对1995-2004年长江总流量中废水排放量的比例拟合(不考虑1998年特大洪水),对未来十年废水排放量占长江总流量比例进行预测。
从预测结果中,发现污水百分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5年的3.27%到2014年的6.24%),由此说明长江污水的处理迫在眉睫。
针对第四问,依照过去10年的Ⅳ类、Ⅴ类水和Ⅵ水的统计数据,通过数据拟合构建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的未来十年Ⅳ类、Ⅴ类水和Ⅵ水占长江总水量的百分比。
引入流量的概念,得到长江的总水量HS。
由治理污水的标准建立分段函数。
从而求出未来十年每年需要处理的污水量。
针对第五问,提出了解决长江水质污染问题的从四方面着手的方案:沿江工厂的整治,民众意识的唤醒,上游植被的保护,以及法律的硬性要求。
一问题重述2004年10月“保护长江万里行”考察团,对长江沿线21个重点城市做了实地考察,揭示了一幅长江污染的真实画面。
为此,专家们提出“若不及时拯救,长江生态10年内将濒临崩溃”,并发出了“拿什么拯救癌变长江”的呼唤。
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李云锋王勇...本文利用长江流域近两年多主要城市水质检测数据,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综合处理,确定了水质新的综合评判指标函数ψ。
在对整个长江流域所有观测站的位置关系作一定的简化假设后,得到长江综合评定函数值ψ=0.4331,水质为良好。
主要污染物为氨氮。
通过建立污染浓度的反应扩散方程,本文用三种方法反演出未知的污染源强迫函数f(x,t),并对,(x,t)的三种数据加以综合分析,分别给出了高锰酸钾盐和氨氮污染源的主要分布地区。
为了对长江未来水质污染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本文建立了回归分析模型并对回归系数进行了F检验,结果是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长江可饮用水将逐年下降,且10年后可饮用水所占长江水总量的比例将不到50%。
根据这一预测结果,我们进而使用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通过对各种不可饮用水进行综合考虑,得到如下结果:要在未来10年内使长江干流的不可饮用水(IV类和V类水)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且没有劣V 类水,那么每年污水处理量至少为75.195亿吨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pdf (370.52 KB)水质的评价和预测模型张震张超...本文首先考虑到水质类别的差异和相同类别水质在数量上的差异对综合评价的影响。
构造“S”形的变权函数,对属于不同水质类别的同种污染指标进行“动态加权”,建立基于逼近理想点排序法的评价模型和利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
对长江水质状况做出了综合评价:其次,根据7个观测站的位置将干流分成8段,把每段河道内所有污染源都等效为一个段中央的连续稳定源,分别利用稳态条件下的一维水质模型及质量守恒定律。
得出中间6段每个月的排污量,综合比较各河段一年多来的总排污量得到主要污染源的分布区域:然后,用每年不可饮用类水的百分比之和刻画水质状况。
综合利用灰色GM(1,1)模型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建立不可饮用类水的百分比与长江水总流量和废水排放量的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在满足约束条件下排污量的极限值,用排污量的预测值减去极限值,得到未来10年的污水处理量水质的评价和预测模型.pdf (283.07 KB)长江水质的评价预测模型谯程骏张东辉...本问题是一个对长江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预测和控制的问题。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2.3.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摘要针对第一问首先对本题所给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长江水质中各个污染物指标较多为了简化解题过程,比较简明地分析长江流域各个监测站水质情况,对长江流域整体水质作分析我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减少变量,提取主成分,使其更容易得出这十七个观测站的总排名得出了江西、四川的一些地区污染比较严重。
对于第二问我们得出长江干流主要污染物CODMn和NH3-N的平均排放量第三问先运用灰色预测GM(1,1)来预测未来十年水污染的趋势,这是因为水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但是由于数据样本少,需要预测的时间长。
由此我们得出未来十年长江的排污量。
第四问我们根据第三问得出的数据结合BP神经网络可以进一步算出每年需要处理的排污量。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GM(1,1)BP神经网络问题重述作为中华民族最具象征性的的河流,长江哺育了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她是我国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北方的干旱需要他的乳汁哺育因此有了南水北调,经济的发展所需的电力由她提供、因此有了三峡工程,可是就是这样一条对我们生存和发展都有重大影响的母亲河正在一步步走向没落---长江的污染程度日益加重,我们要积极对长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科学的研究分析来拯救我们的生命线。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队员 1.周少甫2.马铮3.周哲长江水质的评价和趋势分析模型【摘要】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对长江沿江各处水质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哪些地方的水质污染较少和以后水质发展的一个相关的趋势。
通过对长江近几年水质的相关分析并结合了实际情况,对题目进行了简化假设。
在整体考虑各个问题的基础上抓住研究长江水质情况这根主线,建立了对长江水质的评价和趋势分析模型。
关于问题一的解决方法:首先,我们对长江近两年多来的观测数据做了一系列相关的分析和处理,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标准的正交化,以得出一个年平均值标准;然后,以此年平均值标准考察沿江各个观测站的水质遭受污染的情况,并定量的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并以此绘制了相关系列的图表,得出了长江水质污染总体上呈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最后,分析比较各类主要污染物在沿江各各观测站污染程度的高低,综合评判了各观测站水质情况的好坏。
关于问题二的解决方法:首先,我们应用微分方程刻画出两个观测站之间污染物浓度的差值同污染物被降解的系数以及两个观测站距离的关系;然后建立浓度差值模型并绘制图表,通过分析两站点间的差值,方便快捷的找到了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
关于问题三的解决方法:首先,我们对各类水质所占百分比的变化赋予权重,在验证了所赋权重的可靠性后,我们算出每年的污染指标;然后,依照过去10年的统计数据,预测了长江水质的污染趋势将会不断恶化变得越来越严重,国标将水质分为了六类,劣Ⅴ类水的比例将达到20%。
关于问题四的解决方法:首先,我们将水文年里干流中各类水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反映在折线图上,并对各类水质的变化规律进行相关的研究,由此,我们推算出刚好使得干流水质超标的临界排放量;最后,我们线性拟合了年污水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并预测了今后十年的污水排放总量。
从而,我们得到了每年应处理的污水量:关于问题五的解决方法:我们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有效的控制污物的排放量。
提供了两种管理方案:排污收费和排污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