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 格式:ppt
- 大小:773.50 KB
- 文档页数:53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单项选择题1.假定经济正遭受通货膨胀,可以由下列哪一种方法部分地或全部地消除()。
A.增加政府购买B.减少个人收入税C.以同样数量减少政府购买和税收D.增加同样数量的购买和税收2.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在短期与长期都不存在的根据是()。
A.完全预期B.静态预期C.适应性预期D.理性预期3.通货是指:()A.纸币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B.纸币和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C.纸币和铸币 D.纸币.铸币和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4.在以下四种情况中,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B.物价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年D.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二年5.生活费用指数是指:()A.消费物价指数B. 批发物价指数C.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D.都不是6.可以称为爬行的(或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A.通货膨胀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B.通货膨胀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C.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一直保持在2-3%的水平D.通货膨胀在10%以上7.凯恩斯所说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发生的条件是:()A.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而总需求仍然在增加B.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总需求并不增加C.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总需求仍然在增加D.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但总需求并不增加8.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A.债务人B. 债权人C. 工人D.无法判断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的办法是:()A.减少货币供给量B. 降低失业率C.提高失业率D.提高货币供给量二、判断题1.如果经济中通货膨胀率不可预期地下降了,那么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失。
()2.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人均收入增长率必定也高。
()3.通货膨胀提高了金融资产的名义价值,但是没有改变它们的实际价值。
()4.货币政策对付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比对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更为有效。
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失业的描述1.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有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失业率常常用来反映就业或者失业状况。
2.宏观经济学中失业往往分为三类:(1)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3)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者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3.自然失业率:由于摩擦性失业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定义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它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的状态。
二、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1.失业的影响:既有社会影响也有经济影响。
2.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
它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降下来,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
三、通货膨胀的描述1.通胀的衡量: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究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①宏观经济学中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各种上平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
②宏观经济学中经常涉及到得价格指数包括GDP平减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③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④有了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就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11---=t ttt p ppπ2.通货膨胀的分类1)按照价格上升速度进行分类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以内。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分类、成因、对经济的影响、菲利普斯曲线,了解降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对策。
二、教学重点⒈失业的分类、失业与实际GDP的关系,失业的影响⒉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三、教学难点理解自然失业率的概念,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堂讨论。
五、教学安排本章计划安排6个学时.六、教学步骤(一)课程导入在上一章的学习中知道,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未必会相交充分就业点,即使二者偶然相交于充分就业之点,二者的向左或向右移动也可以造成失业或(和)物价的持续上升,即通货膨胀。
从现实情况看,总需求和总供给由于经常受到外界的干扰而经常处于变动中。
换言之,西方的市场经济经常遭受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痛苦和损害。
为了避免这种痛苦和损害,西方学者对失业和通货膨胀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本章将对这方面研究的成果加以该概略的说明.第一节失业的描述一、失业的数据给出失业率的概念。
失业率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
二、失业的分类宏观经济学通常将失业分为三种类型,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
三、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由于摩擦性失业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经济社会在任何时期总存在一定比率的失业人口。
为此,我们给出自然失业率的概念。
⒈定义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时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设N代表劳动力,E代表就业者人数,U代表失业者人数,那么,有,N=E+U,相应的,失业率为U/N,假定劳动力总数N不变,重点考察劳动力中的人数在就业和失业间的转换。
用l代表离职率,每个月失去自己工作的就业者比例;f代表就职率,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
如果劳动市场处于稳定状态,失业率既没有上升也没有下降。
那么,找到工作的人数必定等于失去工作的人数。
《宏观经济学》第18章名词解释23个学习资料: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23)1.通货膨胀:当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量时,所造成的价格持续上升、货币贬值的现象。
2.通货膨胀率:从一时期到另一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л=(Pt-Pt-1)/Pt-13.消费价格指数CPI:人们购买同一揽子商品和劳务的当期价格比上基期价格。
4.温和的通货膨胀:每期物价上升百分比在10%以内的通货膨胀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
5.奔腾的通货膨胀:每期物价上升百分比在10%—100%的通货膨胀称为奔腾的通货膨胀。
6.超级的通货膨胀:每期物价上升百分比在100%以上的通货膨胀称为超级的通货膨胀。
7.恶性的通货膨胀:每期物价上升百分比在1000%以上的通货膨胀称为恶性的通货膨胀。
8.平衡的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中,每种商品的价格按同比例上涨。
9.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中,每种商品的价格按不同比例上涨。
10.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
指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11.瓶颈现象: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以后,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不足而是成本提高,从而引起的的现象叫做瓶颈现象。
12.瓶颈式的通货膨胀: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以后,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不足而是成本提高,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叫做瓶颈式的通货膨胀。
1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
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供给成本的提高(如工资的上涨)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14.工资—价格螺旋:工资和价格上涨间存在因果关系: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的进一步提高,这样在通货膨胀时易产生价格与工资形成螺旋式上涨运动。
15.结构性通货膨胀: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正趋向衰落的部门及非开放部门在工资和价格上要求“公平”,要求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正迅速发展的部门及开放部门“看齐”,要求赶上去,结果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