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pH对洞庭鲇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504.42 KB
- 文档页数:8
【引用】关于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的探究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步骤:1、取6支洁净的试管,编上1、1′、2、2′、3、3′号,向1、2、3号试管分别注入1mL新鲜的唾液淀粉酶,向1′、2′、3′号试管加入1mL可溶性淀粉溶液;2、将1和1′号试管放置在100度左右的热水、2和2′号试管放置于37度左右的的温水、3和3′号试管放置于冰块中,维持各自温度5分钟;3、分别将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注入淀粉酶溶液中(既是1′号试管注入到1号试管中)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分钟;4、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摇匀;5、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预期实验现象:1号试管加碘后出现蓝色(原因:高温破坏酶的活性,淀粉酶无法分解淀粉);2号试管加碘后不出现蓝色(原因:37℃为唾液淀粉酶最适合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高,淀粉被水解);3号试管加碘后出现蓝色(原因:低温抑制酶的活性,淀粉水解受阻)实验结论:酶活性的发挥需要最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酶的活性。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
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1)实验步骤:1、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1、2、3号,向1、2、3号试管分别注入 1mL新鲜的肝脏研磨液;2、分别向三只试管分别加入2mL的蒸馏水、质量分数5%的盐酸和质量分数5%的氢氧化钠,摇匀后静置5min;3、分别向三只试管加入1mL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并记录实现现象;4、2-3min后,将3支带火星卫生香分别伸进试管液面上方,观察观察并记录实现现象预期实验现象:1号试管试管产生大量气泡,卫生香复燃,2、3号产生气泡少或无气泡产生,卫生香不复燃。
实验结论:酶活性的发挥需要最适宜的pH,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酶的活性。
过氧化氢酶在中性的活性最。
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2)实验步骤:1、取5支洁净的试管,编上1、2、3、4、5号,向1、2、3、4、5号试管分别注入 1mL新鲜的肝脏研磨液;2、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整出不同pH,分别为6.0、6.5、7.0、7.5、8;3、取2ml配置好的不同pH溶液分别加入5支试管中(既是1号试管加入2mlpH6.0的溶液,依次类推),摇匀后静置5min;4、分别向试管中加入1mL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并记录。
第13卷第2期大连水产学院学报Vol.13No.2 1998年6月JOU RNAL OF DALIAN FISHERIES U NIVERSITY J un.1998温度、pH值对南方大口鲶、长吻鱼危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叶元土* 林仕梅 罗 莉 杨思华 陈 文(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重庆630716)摘 要 本试验测得南方大口鲶胃内、胆汁和肠内pH分别为5.5~6.5, 6.5~7.0, 6.5~7.5,长吻鱼危胃内、胆汁和肠内pH值分别为5.0~6.5, 6.5~7.0, 6.0~7.0。
南方大口鲶胃、胰脏和肠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2.6、6.2和7.0,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5.0、6.4和7.0;蛋白酶最适温度分别为33、39℃和45℃,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45、39℃和41℃。
长吻鱼危胃、胰脏和肠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3.0、6.2和7.4,淀粉酶最适pH值分别为6.6、6.6和7.4;蛋白酶最适温度为39、36℃和41℃,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45、36℃和39℃。
两种鱼胃内pH值较高,均高于胃蛋白酶的最适pH值。
而肠内pH值范围适合蛋白酶和淀粉酶最大活性的作用。
两种鱼蛋白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高于鱼体生活的水环境温度。
两种鱼肠蛋白酶活力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pH值;温度;消化酶;南方大口鲶;长吻鱼危中图分类号 S912南方大口鲶(S ilurus meridionalis)、长吻鱼危(L eiocassis longirostris)是生活于长江上游干、支流的两种主要肉食性鱼类[1],目前正在开发作为主要名优养殖鱼类。
关于他们的生物学及养殖等已有较多研究,但是关于消化道内酸碱度、消化酶的有关性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却很少。
而这些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于了解这两种肉食性鱼类的消化生理特性和进行人工饲料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旨在通过对两种鱼胃、肠道内酸碱度的测定,以及胃、胰脏和肠蛋白酶、淀粉酶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的测定,了解两种鱼的消化生理特点,并就消化酶最大活力的作用条件进行探讨。
第35卷 第1期水生生物学报Vol. 35, No.1 2011年1月ACTA HYDROBIOLOGICASINICAJan., 2 0 1 1收稿日期: 2009-12-03; 修订日期: 2010-11-09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260);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07B052); 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动物学)资助项目; 湖南文理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基金项目(2006)资助通讯作者: 韩庆(1971—), 男, 湖南石门人; 副教授, 硕士; 主要从事经济动物生产方面的研究。
E-mail: hanqing19712002@DOI: 10.3724/SP.J.1035.2011.00022温度和pH 对洞庭鲇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韩 庆 刘良国 张建平 赵东海 潘 著 乌日娜(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常德 415000)摘要: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和pH 对洞庭鲇鱼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设定的温度和pH 范围内, 鲇鱼各消化酶的活力均随着温度和pH 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其中, 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 ℃肝胰脏、前肠、中肠和后肠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5; ℃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5; ℃胃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5, ℃其他部位均为30℃。
胃、肝胰脏、前肠、中肠和后肠蛋白酶的适宜pH 分别为2.0、8. 5、7.5、8.0和8.0; 脂肪酶的适宜pH 均为7.5; 淀粉酶肝胰脏的适宜pH 为7.5, 其余部位均为7.0。
鲇鱼各消化酶活力存在器官特异性。
在最适温度下, 蛋白酶活力顺序为前肠>肝胰脏>胃>中肠>后肠, 脂肪酶的活力顺序均为肝胰脏>胃>前肠>中肠>后肠, 淀粉酶的活力顺序为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胃, 各部位之间差异显著(P <0.05)。